生活境脉促体验 实验创新助探究——指向核心素养发展的“铁及其化合物的应用”教学实践

来源 :化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dangd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融合学生生活中的经验与体验和化学学习中的认知与思维,可优化课堂进程,提高学习效率,让化学知识建构的过程同时成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提升的过程.在“铁及其化合物的应用”的教学中,以“笔·墨”为情境生成真实问题,在互动、探究、体验中整合物质性质,建构思维模型,并应用模型解决问题,发展科学探究、证据推理、模型认知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其他文献
应用高温传感器测定了铁在氯气中燃烧时的温度;基于实际反应温度、压强与物质状态,对铁与氯气的相关反应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发现FeCl3 (Fe2Cl6)是铁与氯气反应过程中绝大多数情况下的热力学稳定产物,而铁与氯气反应生成FeCl2的条件则较为苛刻;反应的动力学分析,FeCl2和FeCl3的结构分析,也表明铁与氯气反应生成FeCl3更加有利.
2021年正值南开大学化学学科创建100周年.作为南开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南开大学分析化学学科始建于1952年.回顾了南开分析学科的历史脉络和发展成就;着重介绍了南开分析学科的发展现状;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提出了学科的未来发展方向.谨以此文,敬献给为南开分析学科发展做出贡献的南开人及支持、帮助本学科发展的朋友们!向南开大学化学学科创建100周年致敬!
近年来,无论是教科书编写还是高考试题命制,都逐步尝试从我国古代科技典籍中挖掘素材,本文尝试从中国古代典籍中挖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相关素材,并给出相关的使用建议.rn1 蒸发和结晶rn(1)教学素材来源rn素材1:池盐(《天工开物》池盐节选)rn池水深聚处,其色绿沉.土人种盐者池旁耕地为畦垄,引清水入所耕畦中,忌浊水,参入即淤淀盐脉.凡引水种盐,春间即为之,久则水呈赤色.待夏秋之交,南风大起,则一宵结成,名曰颗盐,即古志所谓大盐也.
期刊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探索了利用OBE理念推动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及其课程设计的改革实践.以OBE理念为指导,结合CDIO和LBL的教学模式,提出在教学内容、平台在线课程建设、第二课堂教学、课程设计和考核方法等方面的改革方案,增强了课程的应用性和成果产出,不仅提高了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的牢固度,更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对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与实际应用连接更加紧密,有效地实现了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输出.
以“水”为载体,引领学生构建判断化合物组成、推断化合物性质、常见气体检验与分离等模型;教学过程中基于证据进行推理、基于模型进行认知,从而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新课程标准和高考评价体系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化学学科的命题质量?通过以学术探索情境为载体命制选择题和以实验探究情境为载体命制非选择题的2例,展示了在双向细目表的指引下,检索文献、初拟试题、打磨试题和要素分析的过程,剖析了精炼试题语言表述、核实信息来源、优化信息呈现方式和调整测试任务的各环节,总结了依靠团队合作精心筛选命题素材、创设真实问题情境、科学设计测试任务、反复推敲打磨试题的命题经验.
基于逆向教学设计的特点及实践,分析了传统逆向教学设计的课堂实现中存在的关于预期评估与实际评估脱节的问题,阐述了教学反馈的重要性.从而提出了一种重视反馈的逆向教学设计方法.这种方法将评估预判和反馈策略充分结合到逆向教学设计中,在评估和反馈之间进行了有效关联,很好地解决了以上问题.结合笔者在质谱课程中的实践经验,对相应的教学设计的过程进行了举例说明.
中华历史源远流长,科技和文化的闪光不胜枚举,其中有不少古代科学、哲学的萌芽与发展可以与化学教学结合.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史料作为情境串联教学、作为课堂引入吸引学生、作为资料拓展学生视野.这些史料经过加工,还能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将德育带入课堂,落实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中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无论是新授课、复习课还是习题中,中华传统文化素材的情境都有其非凡的魅力.以下试举几例.
期刊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和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利用各自办学优势和特点,按照“独立办学,紧密合作”要求,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创特色、建一流”原则,创办“分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两校每年各招收30人,配备优势师资力量,前两年在南开大学后两年在天津大学集中培养、统一管理,毕业时授予理学和工学双学士学位,培养适应国家发展需要,拥有宽广深厚的化学化工基础,同时具有科学研究、产品研发与产业化能力的“顶天立地”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分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的学生同时具有理科与工科背景,理论基础扎实、实践创新能力强,就业前景广阔,并得
将PBL教学法结合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引入对无机化学概念性知识的讲解,利用超星学习通以任务清单的形式指导学生在课下完成自学,在课上进行讨论交流,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通过实践可以发现此方法有助于形成活跃的课堂氛围并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利于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