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分析与对策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ddycic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是一直存在的重要问题,而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关乎其心理健康,如何做好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则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心理现状,根据现有的心理提出相应解决策略。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心理健康 贫困生心理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职业、技能型人才的极大需求,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贫困生群体逐渐庞大。这一群体中的部分学生因为经济原因导致学习、生活、社交和就业压力远大于一般学生。因此如何做好高职院校中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一、现状分析
  在现今生活条件较好的时代,贫困大学生是个特殊的学生群体,在他们身上有一般大学生没有的勤奋、好学和自强不息,同时因为贫困而产生自卑、封闭等令人忧虑的一面,甚至有矛盾的复杂心理。
  1.心理现状。
  (1)自卑心理
  家庭支付能力使得校园中的贫富差距明显。多数贫困学生来自偏远乡村、单亲家庭或者留守家庭,众多原因使得他们较懂事,但在这个物欲横生的社会里,多数贫困生有矮人三分的感觉,久而久之会产生自卑感。这种自卑往往导致失败,而失败又会加重自卑,于是会在自卑和失败中恶性循环。
  (2)嫉妒心理
  嫉妒就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身能力、长相或经济条件不如他人而产生的一种不满甚至怨恨的情绪。贫困生的嫉妒心理主要来自于与宿舍、班级、年级等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的比较。
  (3)虚荣心理
  虚荣心是一种被扭曲了的自尊心,是自尊心的过度表现,是一种追求虚表的性格缺陷。有的学生不能坦然面对自己经济上的困难,甚至会拿奖学金或助学金买手机、衣服等用以掩饰自己的家庭困境,这些现象很大程度上是受到虚荣和攀比心理的影响。
  (4)仇视心理
  少数贫困生把贫困归为社会的不公平,这种不公平可能升华为仇视。其实这些孩子们仇视的不是这些人,而是这些家庭经济较好的学生的生活、待遇、物资、爱等或者是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的炫耀和浪费等行为。
  (5)封闭心理
  多数贫困生来自乡村,他们强烈地要了解并融入这个城市,但因为自卑等各种原因,他们害怕与人交往、交流,喜欢独来独往,久而久之形成自闭心理。
  (6)抱怨心理
  抱怨是指心中有不满,责怪他人。有的贫困生将自己贫困的现状归结为社会的不公、父母没给予自己一个良好的条件和出身等。
  (7)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与常理背道而驰,以反常的心理状态显示自己的“高明”、“非凡”的行为,往往来自于“逆反心理”。进入大学后,发现学费、生活费等较之中学更昂贵,社会诱惑更多,与原本想改变自己贫困现状的想法有很大偏差,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心,有的学生开始与常理背道而驰,出现逆反心理。
  2.矛盾现状。
  (1)独立与依赖并存
  在众多贫困生中,多数学生正视自己的贫困,他们很多自强不息,靠家教、兼职缓解自己和家庭的经济压力,养成勤奋好学、艰苦朴素和积极乐观的好品质。他们往往以坚定、坚强的心态正视现实,比一般学生更能吃苦耐劳。但毕竟还是孩子,他们更渴望有人能够给他们支撑和依赖,于是显得比较脆弱。
  (2)自尊与自卑并存
  多数贫困生较懂事、学习成绩优异,是老师、家长和周围邻居眼中的好学生、好孩子,在人们的褒扬声和同学羡慕中长大,他们的自尊心非常强。进入大学后,经济上的差距加上学习上的优越感消失,又因为没有经济条件学习所谓特长,与其他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同学比较起来,自己显得很是平庸。
  (3)渴望与畏惧并存
  多数学生期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表现改善自身现状,由于家庭经济负担较重,使得他们过于懂事。他们渴望家庭或自己能解决后续的学费、生活费;渴望为父母减轻负担、分忧解难;渴望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渴望学好所有的课程,使得成绩优异;渴望毕业后找份好工作。于是他们思想上背上沉重包袱,使得很多学生在挫败面前丧失信心,开始畏惧、担忧、焦虑,缺乏迎难而上的勇气。
  (4)活泼与自闭并存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少数贫困生在面对贫困生时,觉得大家都是平等的,开始活泼、外向起来。但当面对经济条件优越的同学时,不太愿意述说自己的境况,甚至害怕被人知道自己的家境,变得孤独和自闭。
  二、应对策略
  1.做好贫困生的资助工作。
  近年来,政府、社会、高校和个人对贫困生问题广为关注,设各种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等,已经让很多高校贫困生受益。但毕竟我国贫困地区较多,贫困生数量大,一时难以让每位寒门学子都受益。因此要做好贫困生的调查、核实,让真正需要的人受到资助。另应该完善各种助学贷款,拓宽各种勤工助学门路。
  2.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做好心理引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设置“自立自强者荣”的校园主题,让学生学会平等、互助、关爱。开展各种心理普查和宣传,让学生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人,学会发现和欣赏他人的优点,以勤俭节约、吃苦耐劳为荣,使得他们在活动中发挥自己的特长,结识更多学生,打破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做好对贫困生的心理辅导和引导,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消除矮人三分的自卑心理。鼓励他们正确地评价自己、认识自己,勇敢地面对现实。
  三、结语
  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问题,导致心理状态复杂和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很多,应对各种问题需要采取的解决方法各异,因此,解决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姜媛媛.边疆贫困女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0.24.
  [2]石国亮.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发展和基本经验[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5.
其他文献
期刊
1.问题的提出  课程价值取向是人们基于对课程总的看法和认识,在制订和选择课程方案及实施课程计划时表现出的一种倾向性。课程价值取向的不同不仅会影响人们对课程的整体认识,而且对课程开发过程的各个环节如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等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的公布,确定现阶段培智学校的课程设置,以《方案》为基本依据,研究培智学校新课程的价值取向,以及对正在进行的各科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内容
期刊
信息技术已经成21 世纪为最活跃、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为此,全国各地对教育的发展及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均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为迎接 21 世纪的挑战,我国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上明确规定: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本人就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对小学数学教学发
摘 要:本文首先就目前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接着提出了提升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有效性的主要途径,旨在通过于此,全面提升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初中英语;词汇;教学  初中学生要想学好英语,词汇是很关键的基础。因此,初中英语教师要想提升英语词汇教学的效果,恰当的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没有词汇的教学是无效的教学。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其所要求的词汇量不是特别的多,但是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过去一年,测绘部门服务大局、扎实工作,测绘保障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谨向测绘系统有广大干部职工致意.新的一年,望断续深入贯彻落实发展观,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加强
摘 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职业发展、心理健康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思政教育具有系统性特点,实施过程与教育效果会受到社会环境影响。网络舆论是影响思政教育的重要因素,要针对网络舆论特点合理优化高校中的思政教育。本文分析了网络舆论对思政教育产生的影响,探讨了针对性优化思政教育的方法,包括解学生思想动态,更新教育理念;实施正确引导,营造和谐教育氛围;提高媒介素养,强化网络道德
音乐是积聚灵感、催发情感、激活想象的艺术,它是实施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在优美的旋律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其中的诗情画意,而且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然而,实践证明: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的本性。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如何激发学生的音乐灵性,以满足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表现”的需要?如何让音乐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呢?长期以来,音乐课堂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把音乐教育禁锢在固定的区域内,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