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用信息技术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方法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ven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可用在新课导入、创设生活情境、创设游戏情境、搭建网络学习平台等方面,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情境中学习数学,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接受知识的目的。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首先是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应当始终把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摆在首位。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方法很多,其中,用信息技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可以让学生在多种媒体的作用下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又可以借此来辅助数学教学。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数学;学习兴趣;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22-095-010
  一、利用信息技术导入新课,使课堂的开始便深深地吸引学生
  小学数学课教学中教师除通过故事、游戏等外,还可以联系社会现象、学生实际等,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数学现象或数学问题入手,或将教材中的问题做成课件,通过直观的手段形成鲜明生动的形象吸引学生的注意,把学生的思维迅速带入具体的生活场景中,在这种真实的氛围中,学生就能顺利地进行知识的迁移,从而完成由旧知向新知过渡的目的,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就得到了激发。而信息技术在这方面有着独特优势,它集声音、图像、文字等于一体,非常符合小学生好玩、好动和好奇的特点,因而能很快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兴趣
  新课标指出,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应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结合教材内容,创设富有童趣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诱发学生创新的火花。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充分联系生活实际,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情境时要充分体现趣味性,让学生多解决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中的作用及重要性。“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愿意提出问题就意味着学生有探究问题的欲望。
  例如,在教学连除应用题时,学生正好刚去参加了一次野外活动,一上课,我首先播放学生参加野外活动的录像,,他们的兴趣大增。然后,根据学生去参加活动时的情境编了一个题目:三年级三班同学去参加野外活动,把50人平均分成2队,每队
  平均分成5组,每组有多少人?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这样的情境,既充满趣味性,又充满问题性,因而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解决了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公开课时,以猴王分饼这一故事用多媒体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猴山上的猴子最喜欢吃饼了。有一天,猴王做了3块大小一样的饼准备分给3只小猴子吃。猴王先把一块饼平均分成4份,分给猴1三份。(教师问:猴1分得的饼用分数怎么表示?学生回答后,用多媒体出示。)猴2看见了说:‘我要多些,我要6份。’猴3更贪,抢着说:‘我要更多,我要12份。’猴王听了很为难,它想既要满足两只猴子的要求又要体现公平原则,怎么办呢?同学们能帮猴王出出主意吗?”这时候,学生跃跃欲试,都想为猴王解决这个大难题。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问题情境,能积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调控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去探究、去发现、去创造的欲望。
  三、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根据小学生好动、好玩的特点,把游戏引入课堂之中,然后把知识融入娱乐当中,让学生在游戏中愉悦地获得知识,并不断地提高其空间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尽量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创设游戏情境,来满足学生的要求,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好地培养其数学学习的能力。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游戏情景的方式多种多样,这就需要我们勤于思考,敢于创新,将信息技术和我们的教学活动有效地结合起来。例如,我们可以将与教学相关的情景内容设成视频,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进行适时地展示,这可能会更加有效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加深他们的理解和记忆。
  五、搭建网络学习平台,整合课后的学习方式
  课后作业是学生学习知识、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一个窗口。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方面,很少顾及学生的学习水平、智力以及个性发展的差异,均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让学生“平等”地完成教师每天所布置的作业题。这样,学习好的学生就会感觉“吃不饱”,水平一般的学生难于提高,特别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却“吃不了”。基于这种需要,我们可以利用网络布置作业,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利用网络完成作业的优点在于以下两方面:
  首先,网上作业有别于传统的作业模式,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根据平时和学生的交流和调查,大部分学生家里都有电脑可以上网,并且他们回家都会花上几个小时玩玩电脑。传统的作业布置都需要用教材、作业本才能完成,而网上作业只需要上网就可以完成。其次,在网络平台上可有效节约时间,学生上交了作業答案后马上就会有参考分数和参考答案显示,达到优秀程度的学生可以获得一定的精神奖励,并在公布栏里表扬。这不仅可以及时使学生发现问题、纠正错误,而且适当地鼓励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碰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留言,或者在平台上和教师及时交流来解决疑难问题。
  在用信息技术的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兴趣中自主探究学习,而信息技术以形、声、光、色等为表现手段,通过直观、形象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接受知识。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进入信息时代,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尤其是利用信息技术去实行一些管理方面的工作,比如信息技术在小学班主任
小学生多读课外书,对于他们的一生都有深远的影响。让学生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汲取丰富的精神食粮。 Primary school extracurricular books, have a profound impact o
学习以学为主,学问以问为主。这是学习与学问的根本差异。世界上一切知识都是通过学习学来的,一切学术成果都是通过学问问出来的。世界上一切优秀大学都是敢于善于发现问题、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苏教版第十册的一首古诗。古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蕴含着独特的语言文字魅力,蕴藏着独特的意境……也正因为如此,寥寥二三十个字的古诗,学生学习
对于小学生而言,那些新颖、生动、灵活多变的事物往往更容易引起的兴趣,促使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其进入最佳学习状态。要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已
1临床资料男性患者,57岁,因“消瘦、行为异常1年半”于2008年6月1日入院。1年半以来家人发现患者消瘦,以双上肢变细明显,左侧重于右侧,同时出现行为异常,表现为与家人通电话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涉及伴随加劲板弯曲而产生的剪力滞后作用。第二部分讨论无加劲肋长板(a≥b)受压时的效应.这被称之为有效“宽度”作用。涉及的内容有板的最大强度;此强
一个人的品德修养,小则关系到个人和家庭的荣辱,大则关乎整个民族和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就是国家从公民层面提出的要求,也是从道德修养层
随着3G网络的覆盖越来越广,各运营商对移动视频监控市场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再加之目前电信运营商的视频监控业务重心已渐渐开始由大型行业客户向中小企业用户及公众用户转
近日,广州市总工会家政培训基地正式在广州职工高等职业培训中心挂牌。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陈伟光表示,今后,已在广州市就业的50岁以下的女职工、55岁以下的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