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思维模式下小学英语教学研究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互联网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以“互联网 ”为背景的思维模式逐渐盛行,各行各业都在互联网背景下迅速结合,而这也为教育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诸多便利。互联网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方式的改进提供了多种可能,让课堂更加高效。本文将浅谈“互联网 ”思维模式下的小学英语教学。
  【关键词】互联网 ;小学英语;教学研究
  【作者简介】韩倩,江苏省南京市中央路小学。
  近年来,“互联网 ”与各种行业的结合越来越多,各行各业都在思考如何与互联网结合,进行行业改革和发展。而发达的互联网系统也为教育行业提供了诸多便利。随着信息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我们正在迈入信息化的时代,而课堂教学也在与互联网进行结合与革新,课堂变得更加高效。以“互联网 ”为思维模式进行小学英语教学,能够吸引学生注意,丰富教学手段。教师在英语教学时,可以采用以多媒体、微课等的方式创设合适英语学习情境、加强与学生的英语交流、吸引学生兴趣等创新英语课堂。
  一、利用互联网的丰富课堂教学方式,加强学生参与程度
  传统的课堂教学依靠书本与教师讲授为主,课堂参与方式相对较为单一,而在互联网发达的现在,课堂教育方式将有许多的改变。英语作为一门交流的语言,是需要说出来的。因此,在学习相关的英语内容时,为了增加学生在课堂的参与程度,让学生作为课堂主体进入教学,除了教材所要求的内容的学习,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创设不同的课堂互动方式,设置不同的活动或者联系,让学生模拟英语练习,利用互联网通过合适的情景吸引学生参与表达。
  例如,在进行六年级“How can I get there? ”的学习中,单元主要学习关于问路及位置地点的一些描述和回答。当别人问道:“Excuse me, how can I get to the science museum?”的时候,你可以回答“It’s next to the bookstore.”或者是“It’s near the cinema.”等等回答。這一单元主要锻炼学生对于一些位置方向及地点的介绍和表达。在学习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视频的方式,向学生播放一段路人问路的视频,内容会涉及相关的知识点,可以让学生以该视频为背景,进行背景配音的准备,选定视频中的主人公为其进行配音,以此锻炼关于地点和位置的表述。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以比较新颖的方式进行知识的加深和表达,锻炼学生将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的能力,增加学生对于英语的参与程度。由于英语教材与生活十分贴近,在学习相关的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为学生创设不同的场景,让学生在场景中用英语交流,自由发挥,将所学的知识应用进去,丰富课堂的教学方式。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日常英语表达能力,也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二、利用互联网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加强学生的英语交流
  在英语教学目标中,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增强学生的听、说能力,发挥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作用。但大多数初中英语课堂的学习和考核基本以书面的方式进行,这就导致大多数的学生只擅长于书写英语,对于听说英语的能够却相对比较匮乏。因此,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以互联网为基础与学生互动,加强学生的英语交流,让学生多多锻炼自己的听说能力。
  例如,在五年级“What would you like”这一章节的学习中,在进行关于喜欢的东西的相关表达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记忆与表达,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辅助教学的进行。在学习这一单元时,可以提前准备相关的资料,以视频或者动画为主,主要内容是通过视频或者动画的人物,引领学生进行学。在学生观看视频时,视频的主题可以是刚开学的时候,大家进入了一个新的环境,在新环境中互相认识互相交流,在这种环境下,有人会问“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或者“What would you like to play?”。当学生观看完这个视频之后,对于所学的知识有了相关的了解,然后教师可以开始进行提问:“Please talk about what would you like to do?”通过这种向学生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思考后回答,加强学生进行关于这单元知识方面的交流。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体会到合适的场景,在这种场景中将看的东西能够正确地说出来,锻炼学生的听力和表达能力。在英语学习中,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教学方式是一种促进学生进行英语交流的好的方式。通过视频或者音频、动画等方式,在合适的背景下进行相关英语的提问和回答,学生会得到听力的锻炼,再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回答,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也会得到锻炼。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进行思考,进行问题的回答,加强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理解和交流。
  三、利用互联网吸引学生,增加课堂趣味性
  小学生由于年龄等原因,对于新知识的学习可能会有较大的好奇心,但是随着时间的增持,好奇心逐渐减弱,再由于教学方式方法等各种因素,导致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逐渐退却。因此,小学生经常是开始的时候很有热情,但是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逐渐降低对于学习的兴趣。此外,由于在日常环境中学生接触不到英语,在教学时学生对于英语的接触度相对较低,导致学生可能会认为英语教学比较枯燥。因此,为了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积极性和注意力,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等资源进行辅导教学,提高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五年级上册“What’s he like?”这一章节相关知识时,这单元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够顺利地表达对于外貌特点的描述。在学习“Is he kind?”以及“What’s he like ?”相关句型的学习时,为了帮助学生进行学习,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几个动画或者图片,内容是外貌风格各异的人。例如,一张图片中是一个长头发高个子的女生,另一张图片中是一个黄头发蓝眼睛的男孩等等。让学生学完相关表达后观察这些图片,每观察一个都可以让学生对图片上的人物进行外貌描述。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外貌表达的锻炼。此外,教师还可以准备相关的小游戏,让学生在多媒体屏幕上为动画人物选择发型发色,眼睛颜色,皮肤颜色等等,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个虚拟人物并对其进行外貌描述。通过这种小游戏的方式改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发现英语学习的魅力,投入到英语课堂中。现今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课堂带来了许多可能性,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选取一些适合学生的与相关知识有关的影片和歌曲、对话甚至游戏等,将课堂知识拓展开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习的英语知识,增加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   四、利用多媒体设置相关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课堂教育提供了诸多可能性,以多媒体为主的互联网信息技术为课堂创新带来了许多活力。为了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积极性,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等资源进行辅导教学,通过多媒体为英语学习创造更多合适的情景,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各种情景,让学生在此情境中提高对于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进行五年级“What can you do”这一章节的学习中,为了让学生对于“Can you do something”“I can do something”等句式有更好的了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创造一个聚会之前的场景,帮助学生进行学习。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记忆单词以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段视频,视频中几个人正在就下周即将开展的聚会进行对话,其中有人问:“We have English party next week, what can you do for party?”然后大家依次会说“I can sing some English songs”或者是“I can dance”等等。让学生观察这一场景片段,之后可以进行模拟演绎,按照视频中的方式进行演绎。通过这样的方式,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与表达。利用多媒体的方式引入无法实地在课堂上创造的情境,让学生对于所参与的情境更有感觉,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各类场景,体会不同的乐趣。通过这种方式辅助教学的进行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情感的表达。这些有趣生动的内容本身更能引起孩子的兴趣。当班级氛围活跃起来之后,学生能够更容易被吸引到多媒体的内容中。利用这些生动的教学内容,让孩子们感受到丰富多彩的情景,在积极的氛围中不断放飞自我。
  五、利用多媒体丰富课堂知识,拓宽学生视野
  以多媒体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互联网技术依靠海量的数据信息库,拥有许多教学资源。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除了进行相关知识点的教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海量的信息资源,向学生进行知识的拓展迁移,丰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例如,当学生学习完知识点拥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时,教师可以准备一些英语影视小片段,英语电影、演讲等,通过多媒体给学生进行放映,让学生仔细观看视频中出现的对话、交谈等,注意观察别人在日常生活中是怎样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观看外国人常用的语气和方式,让学生进行仔细的观察模拟。除此之外,英语歌曲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比如,在圣诞节的时候,教师可以放“Merry Christmas”这首在外国耳熟能详的童谣,简单的歌词和活泼的旋律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歌曲的内容也很适合小学阶段的学生进行学习。此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放映一些英語动画片,学习其中简单标准的一些表达等等,以加强英语知识学习。丰富的互联网资源为学生学习带来了许多便利之处,在如此海量的学习资源的加持下,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不仅仅限于书本,而且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知识的拓展与迁移,丰富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理解。
  六、结语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各种方法创新课堂,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而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互联网为背景的许多新兴教学方式为传统课堂带来了活力。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相关的教学。通过创设相关的情景来丰富课堂教学,还可以利用视频引导学生互动加强英语交流,采用互联网放置视频等提高课堂趣味吸引学生兴趣等。通过这些方式帮助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让学生能够熟练地应用英语进行交流,以此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郭常英.“互联网 ”思维模式下小学英语教学策略研究[J].中学生英语,2020(26):25.
  [2]刘清.“互联网 ”思维模式下小学英语教学策略研究[J].疯狂英语,2020(6):54-55.
  [3]张牧蓉.“互联网 ”模式下小学英语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20(15):81.
  [4]李静.“互联网 ”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试探[J].求知导刊,2020 (46):17-18.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江苏高考新方案出台,江苏高考英语采用全国卷,高考英语阅读命题由难趋易,江苏考生更需要通过书面表达这一主观性强、分值高的题目得以突出优势,体现梯度。本文采用共时和历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试题设计以及评分方法这两个角度出发,分析2014年至2019年高考英语全国卷Ⅰ以及江苏卷的书面表达试题,探索高考英语写作测试对高中英语学习的反拨作用,为命题的优化完善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高考英语;书
【摘要】2018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提出了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即两性一度的标准。本文以兰州工业学院大学英语综合课为例,将质量管理体系中的PDCA循环模式引入大学英语教学,从具体运用方面进行论述,探究与超星学习通教学平台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提升大学英语课程两性一度的可行性。  【关键词】PDCA;学习通;两性一度  【作者简介】张蓓蓓(1977.10-),女,汉族,山东平邑人,兰州工业学院
【摘要】本文基于英语测试评价现状,遵循可操作性,发展性,过程性及激励性原则,经过多年的评价实践,对英语日常反馈性测试的形成性评价进行实践研究并建模:以成绩、排名、均分差、个人均分比、个人均分比之比等维度来评价学生的学科日常反馈性测试中的进步幅度、测试成绩与个人的平时水平间的关系,并表扬高分名单及分数、自动化生成形成性评价及个性化评语。旨在实现评价过程与环节的简化,减轻教师的评价工作量,并实现即时激
【摘要】教材资源的充分利用,是备好一堂好课的关键。根据笔者对闽教版小学《英语》教材在漳州市龙文区的公办小学一线英语教师的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反馈,笔者发现Part C资源的使用情况不尽人意,因此,笔者从闽教版小学《英语》教材简介、Part C教材资源结构、Part C资源的创造性使用等方面,结合教材中的资源来阐述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Part C的资源,避免教材资源的浪费。但是,由于笔者能力有限,本篇
【摘要】初中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黄金阶段,因而初中英语教师需要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进而牢牢地把握住这个机会,让学生未来的英语学习和发展之路走得更加顺利。要想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就必须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征,创设情境教学课堂就是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接下来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利用实物、联系生活和结合艺术三个方面来阐述情境课堂的有效构建策略。  【关键
【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思维形象化的教学方法,它利用图像式思维工具和图像式思考模式,结合记忆、阅读规律,启发了人类大脑无限潜能。本文从高中英语视角出发,探讨了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不断发展学生英语能力,提升学生英语水平。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英语;应用  【作者简介】王娜,江苏省淮北中学。  随着经济进步和科技发展,大脑开发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重点,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思维导图的价值。
三部门: 2008中国教育年度新闻人物候选人产生 抗震救灾师生群体等入选    由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台主办,教育科学出版社协办的2008中国教育年度新闻人物评选活动候选人12月10日确定,抗震救灾师生群体等入选。   2008中国教育年度新闻人物评选活动启动后,组委会共收到近千份推荐表。与此同时,组委会还组织专人从主流媒体广泛报道的教育新闻人物中进行筛选,最后产生50位候选人。   在这些候
【摘要】作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英语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汉语,两种语言在交流过程中因文化差异等多方面原因却存在很多让人产生误解的词汇。所以,作为语言学习者,不仅要了解两种语言中词汇的字面意义,更要深入理解其内涵意义。这才能更好促进语言文化交流。本文就词汇意义概念,造成英汉词汇意义产生偏差的原因,英汉语言意义存在偏差的常见词汇类型及其翻译方法进行阐述。  【关键词】英汉语言;词汇意义;翻译
【摘要】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核心部分之一,也是提高英语教学效率与质量的基础和前提。中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只有加强词汇教学,才能有效提升整体教学质量与水平。在新形势下,随着中职教育体制的深入改革,多模态理论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还能满足学生的英语需求,从而有效提升教学质量。本文重点探讨基于多模态理论的中职英语词汇教学相关问题。  【关键词】中职英语;词汇教学;多模态理
【摘要】在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潜意识里认为只要让学生背诵大量的单词,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他们的英语水平便会得到提升。在错误教学理念的引导下,很多小学生每天保持着早读背诵单词、上课听写单词、晚上默写单词的状态,但这种重复地、机械性地学习模式,无法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无法建立起单词与单词之间的联系,导致小学生学习的兴致不高,词汇运用能力也有限。为此,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教师应意识到词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