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深度推进中的问题与策略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ba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认识
  
  课程改革首先是一种追求、一种理念,尽管其涵义仍有某种程度的游移,但基本精神明确后,就并不妨碍它具有一系列重要话题的功能,它所能展开的思想、话语和行动甚至比它的具体设计还重要。理论工作者不应对课程改革的概念与设计过于挑剔,因为改革主要不是去建立、证明一套技术体系,而是去传播新的理念、新的文化、新的行动方式。这就是课程改革的主要贡献,就是改革的应有之义。
  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第一,有些改革实践确实丢失了精神而流于形式。表现为简单化和绝对化。第二,对改革的理解过于理想化。比如,有人认为课程改革应解决现实教育中的许多问题;有人认为改革是新文化的传播,于是必然导致实质性进步;还有人总是在努力设计课程改革的理想模式,试图提供课程改革的标准话语系统,建构完美的课程改革。这些都是不现实的。第三,割裂了课程改革与传统课程的关系。有人以为课程改革仅仅是一个相对于传统课程的概念,是传统教育的对立物。更有人硬要坚持课程改革与传统教育水火不相容,硬要构建一个与现实教育、与应试升学机制绝无“遗传”关联的改革模式,这无异于将课程改革置身于现实教育的“普遍进程”之外,无异于将改革推进到一个没有根基的境地,这将是另一种教育的危机。
  (石鸥,《教育研究》2005年第9期)
  
  中国现代课程改革的文化问题
  
  总览中国当今教育改革全景,我们将会发现:新读经运动与新课程改革几乎在同步发展。对于新读经运动来说,中国现代课程问题的症结在于斩断了与本国文化传统的血脉联系,因而需要通过与传统进行更加深入的对话,对现行课程进行改造;对于新课程改革来说,现行课程的根本问题在于它不能充分反映现代文化、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因而需要通过进一步与世界教育接轨、进一步与世界先进课程理论和实践对话,实现课程的目标、结构、内容和实施的现代化。两者的张力关系具体表现为:本土知识的传承发育与外来知识的引进吸收,如何取得有效平衡?
  以西学范式为基础的中国现代课程体系所造成的文化迷失就在于使中国现代教育面临着双重缺憾:既拙于养成具有文化底蕴的现代人格,也难以造就具有创造精神的现代人才。因而,中国现代史上一次又一次以“新”为追求的现代教育和课程改革,在某种意义上,都是在不断用“新”的外衣,去掩盖内在精神和文化价值的日益贫瘠。如今,当我们再次援引来自西方的人本主义、后现代主义和建构主义等知识资源,以进行新的课程规划的时候,让课程知识拥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并保持一定的文化张力,以激活受教育者的文化想像力和文化创造力,就应成为调整课程结构的一个重要原则。而把中国文化经典以完整的文化表象、具有连续性和系统性地纳入现代课程,使之成为中国文化综合课程,则是结构调整的可能选择。
  (于述胜、刘继青,《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第19期)
  
  课程改革发展要务:保障支撑体系优化
  
  学校课程的改革发展与学校、教育、社会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在关注课程改革发展实践系统的同时,自应同样地关注影响课程改革发展的学校发展系统及教育管理系统的诸多要素,而所有这些要素的系统整合就构成了学校课程体系改革发展的保障支撑体系。它包括:由学校的教师发展体系、课堂教学变革体系所组成的学校课程改革发展的核心支撑体系;由学校发展战略体系、学校文化体系、学校管理体系等组成的学校课程改革发展的内在保障体系;由教师教育变革体系、教育政策法规和制度保障、教育财力投入体系、社区文化及环境支持体系以及课程改革各参与主体责权利再分配机制等因素所构成的学校课程改革发展的外在保障体系。
  学校课程改革发展的战略和规划是学校发展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特色和个性的发展应该成为教育管理者和学校领导者的一大追求,“特色战略”和“个性战略”也应成为学校发展战略的重要选择。而学校特色和个性的发展又离不开学校的特色课程发展、校本课程发展等基础性条件。因此,教育管理者和学校领导者应致力于学校课程改革发展体系和学校发展战略体系的“交互”“生成”和共生优化。
  学校管理体系是学校课程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其在学校课程改革发展潜力挖掘方面的保障作用一般表现为教师队伍建设的挖掘、争取社会支持能力的挖掘、学校质量文化建设的挖掘、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的挖掘、教育和课程研究的挖掘、课程评价科学化进程的挖掘等。而其在学校课程改革发展机制的完善方面的保障作用则表现为提供课程改革发展的预警机制、提供课程改革发展的民主决策机制、为学校及课程改革发展提供约束机制、推动形成学校教育及课程改革发展的质量保障机制等。
  (顾书明,《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10期)
  (郑 和 摘编)
  责任编辑:朱从卫
其他文献
摘 要:城乡关系要从乡下人进城的时期谈起,而“乡下人进城”这一主题从晚清韩邦庆的《海上花列传》就已隐约显露,绵延至今,城乡中的人仍保持自我的立场。《颜色》中乡下人带着陌生化的眼光看待城市,城中人亦是无法理解一个外来者的心声,由此呈现了一种双向误解的姿态。而《骄傲的皮匠》却又呈现了另一种城乡人共生的和谐状态,演绎了一种新奇的城乡立场。本文主要就这两篇同属乡下人进城主题的小说来再现当下城乡人立场的不同
“教育诊断”栏目:  您好!  我们大一班的玮玮小朋友在连续的两天里丢了6只勾线笔。他可是一个善于保管自己物品的孩子啊!孩子感到难过和委屈,家长的意见也很大,要求我们一定要查一查。我也感到这个事情有查的必要,于是一场“查笔”行动就展开了。  我发动全班孩子找遍教室所有角落无果后,又用“是不是错拿回家”“拿错了放回来”之类的言辞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进行引导,也以无效而结束。于是,我问孩子们:“如果你
幼儿园“空中课堂”开启的时候,我们一直在思考:它的终极受众肯定是孩子,可是没有交互作用的录播、没有可视可感的提问、没有启趣启思的示范,不仅有悖于当前的教育观,也不利于为孩子们提供得到关注和有效回应的机会,这与他们的年龄特征和学习特點是不匹配的。“空中课堂”的孩子和老师之间,需要一个纽带来弥补这样的缺失。生活即教育,不一样的春节、新冠肺炎的防控、爸爸妈妈的长时陪伴等都是当下活生生的生活,更应该是值得
优美而修长的脖颈、充满诱惑的锁骨、圆润又纤巧的肩头……2016春夏T台上,香肩轻露,尽显迷人风情。  要问女人最性感的部位是哪里?设计师们会告诉你,是纤细的锁骨与优雅的肩部曲线。这听起来也许颇为禁欲,但是当你看到新一季T台上的露肩设计后,相信也会赞同这个说法。  2016春夏,肩部成为设计师们想要极力渲染的部位,好像突然发掘到新的领地般,纷纷前来抢占。与丰满的胸部或者盈盈一握的细腰不同,性感的肩部
摘 要:校园一卡通是数字化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高校校园一卡通的建设缺少明确的行业标准,各校一卡通系统功能建设参差不齐,应用效果褒贬不一。文章以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简称沈航)为例,列举了校园一卡通在管理和运行中的常见问题,并针对产生的问题,提出了可供参考的建议。  关键词:校园一卡通;财务管理;数字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21-0064-
摘 要:《采薇》是鲁迅先生作于三十年代的一篇讽刺性历史小说,是针对现实的历史性批判。伯夷、叔齐,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典型的理想主义者。这对中国历史上美其名曰的二人在鲁迅笔下却尽显愚蠢、刻板之相。“为义而死”显然既没有改变他们自己的生存之道,也没有改变忠义之道尽失的社会。鲁迅用自己的怀疑、否定眼光,剥落了虚无理想主义者崇高神圣的外衣,以现代照亮古代,将无意义揭示给人看。  关键词:历史小说;叔齐;伯夷
摘 要:“互联网 ”时代下翻转课堂的逐步推广以及Web2.0技术推动SNS的成熟和普及,为在高校中创新网络教学模式提供了新的契机。本研究从当前高校开展网络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出发,结合网络教学需求、翻转课堂理念以及SNS优势,将翻转课堂课前传授知识课中内化知识的理念移植到网络教学中,创新网络教学模式,提出远程翻转课堂的理念。该研究构建了基于SNS的高校远程翻转课堂模型,并以腾讯综合服务平台为
看到它,我就有一见钟情的感觉。迷离的眼神,多情的嘴角。明明是一只很大的胖猫,明明不可能令人泛起疼惜的涟漪,却很容易让人想起那只风靡全球的加菲猫。明明与人对视时从眼里透出的是凛冽的冷峻,却仍旧引人亲近。明明没有寒光阵阵的重甲、英气逼人的坐骑和多如累卵的勋章,却有一种中世纪的骑士气息萦绕着它,仿佛下一秒它就可以以爪代剑一剑封喉。明明没有城堡和庄园,没有世代流传的家族信物和纯正的血统,却可以凭借举手投足
项目课题:该文是南阳师范学院2010年度校级科研项目“英美文学中古典文化传统和基督教文化传统”(NQ20100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旧约》从上帝创世开始讲起,讲述了以色列民族的起源成长和兴衰荣辱以及上帝的旨意和应许。在这几千年的历史记述中,许多名字和事件被完整地保存记录。经文中常常提到的人名以及他们最终成为上帝忠实信徒的相关事件,成为后世学者倾力研究的对象和寻求信仰之路的人们热心效
摘 要:文章以霍姆伯格远程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础设计线上教学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在云南省某高校网上发放问卷的形式收集数据,采用AHP—模糊综合法对2020年春季学期线上教学进行了实例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线上教学整体分值不高,教师和平台仍有很大进步空间,学生是线上教学的关键因素。鉴于此,高校需要引导学生培养自身自主学习的意识、习惯、能力和方法,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另外还需要加强师生交互、提高平台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