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校本研训促进农村教师综合素质提升

来源 :中学理科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ncici6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村教师的业务素质提升培训,应该以开展校本研训为发展点,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及教师反思能力,促进骨干教师成长和辐射作用,从而达到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校本研训;专业素质;反思能力;辐射作用;农村教师;综合素质
  教育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而经济发展对教育的影响尤为显著,如我国的东西部、城市与农村的经济存在一定差异,教育层次的差异明显地体现出来。这样也导致了现行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无法满足教育层次的差异性,更没办法适应当今课改对于教师的授课技能的要求。笔者所在的学校位于东南沿海农村,经济虽尚可以,但与城市学校的教学设备、教师的待遇差距较大,更为重要的是对农村教师综合素质提升培训少之又少,致使农村教师对于课程改革执行力小,心有余而力不足。
  因此,笔者认为要提升农村教师的综合素质,应该以开展校本研训为发展点,促使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得到良好的提升,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教育教学科研能力。校本研训是指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以学校为基地,以解决学校实际问题、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目标,由学校自主地确立研训目标、研训内容、研训方式的教育研训活动。笔者认为利用校本研训活动有利于提升农村教师的综合素质,具体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 以校本研训,促进教师的专业素质有效提升
  教师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之本,而教师专业素质发展为本中之重,它是教师的专业成长或教师内在知识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简单地说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是一个教师终身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教师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更是一个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社会责任感不断成熟、不断提升、不断创新的过程。然而,一直以来,我们对农村教师专业素质发展培训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是地处偏远,培训少;其次是在既有的培训工作中往往又忽视了被培训者的主体作用。在教师培训过程中,只靠重复强化和外在的诱惑或强迫来维持“填鸭式”的培训活动,不仅使培训质量和效益降低,更重要的是压抑教师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发展。另外,这样延用传统的培训方式,在培训过程中忽视了被培训者已有的教育经验,忽视了教师的自主性和自身具有的丰厚资源,也压制了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就告诫我们再用传统的方法做培训已经不能满足教师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甚至阻碍了教师实现专业化发展的历程。常常是:学者作报告,教师听报告,概念知不少,提升缺实效。因此,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点不在于学习专业知识,而在于提高专业能力和专业品质,提升教师自主能动性。
  我们知道校本研训的基点是学校,校本研训的主题来源于学校,尤其是课程改革中教育教学管理的现实问题和具体问题。研究的主体是学校的教师群体,尤其关注教师亲身实践和亲历体验;采用并实践工作者思维特点、行为方式、经验背景相匹配的研究方式和方法,与传统的集体备课和教研组活动有较好的衔接性。如我校开展《挖掘乡土资源 开发农村中学课程资源》的课题研究。通过对乡土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对于校本课程资源体系的建立、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教师专业化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全校教师以教研组、课题研究小组、自愿者组合等形式组成学习研训小组。这些具有不同背景教师的组合,能通过合作、交流与分享,完善知识结构,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走进”专业提升。通过同课异构、片断教学、教学设计等教学研讨活动来打造高效的精品课,积累教学资源;通过校本小课题的研究、作业的校本化、校本教材的开发等来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指导教师制定好三至五年的发展规划,并跟踪落实。这样的研训既有统一目标规划,达到整体质量要求,又能尊重教师的个性选择自由,满足不同的培训需求,使教师的个性得以正常的张扬,同时,又激发教师个人的学习动机,唤起教师终身学习的积极情感,形成不断学习的强烈愿望。
  2 以校本研训,促进教师反思能力有效提升
  教师综合素质发展的另一重要环节就是要对教学过程不断的进行反思,反思是教师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可通过校本研训提升教师的教学实践与认识的过程,即教师的 “教学——反思——再教学——再反思”的不断升化的过程。可以说教学是一门反思性的艺术,在教学中反思:首要的是反思教学理念,其次是教学方法。方法之失失之皮毛,理念之失失之根本。理念与方法通过课堂得以运用和体现,因此,校本研训的落脚点就是要帮助我们的教师重建课堂教学模式。如我校对语文老师教《孔乙己》教学时的一次研训中就很好体现这一点:传统教法先分析社会环境;再通过孔乙己的外貌、语言、神态、动作描写分析他的性格;最后得出造成孔乙己悲剧的原因。而校本研训另辟蹊径从孔乙己一双手出发,它是一双能写字的、能偷东西的、能喝酒的、能教人写字的、能分茴香豆的、能走路的却唯独不能劳动的手,孔乙己的一切内涵都通过这双手展现出来。由此触发另一位教师从孔乙己只是“半个人”出发,他只属于长衫主顾和短衣帮之间的半个人,连名字也叫人半懂不懂的……。通过老师对课堂教学的反复比较与反思,促使教师建立一种新的境界、新的思考、新的方法,满足了自己所树立目标。否则教师只满足于自我经验,不与他人交流学习,不改变自己的课程与教学实践,那么,这种教学几乎没有实际的意义。再如:通过开展不同老师在不同的班级(借班上课)上同一课题的课,以不同风格、不同教学结构、不同的教学方式、原生态的绿色课堂来研训高效实用的课堂,在老师PK课堂教学的同时也促使他们反思自己的教学,并从中学会取长补短,促使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
  就教师个体而言,每一个人所具有的教学理念、个性特点以及能力水平等方面客观上都存在差异。借助于校本研训活动促使教师对教学过程中普遍性的、有争议的问题进行经常性反思,促使教师结成学习、研究共同体,并通过合作、交流、对话和反思更有效地解决校本实际问题。
  3 以校本研训,促进骨干教师成长和辐射作用
  著名的“木桶理论”告诉我们,木桶盛水多少不是取决于最长的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木板。如何避免出现“短木板”,使教师群体均衡发展呢?我们认为可以充分挖掘校内骨干教师,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模范带头和辐射作用。通过成立专门的工作室或研究小组,与一般教师组成一个实践共同体,开展校本研训活动。如:全部骨干教师担任学校的学科组长,在校本研训中,先让他们走出去学习先进教学经验,再带进校园课堂来,由他们上示范课、研讨课;让骨干教师带徒弟、结对子;在校内成立骨干教师工作室,带领教师就针对学校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专题讨论,开展校本教研沙龙,对学科教学、课改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实践等等。通过设计一些课例,可以以单元为界,让老师们立足校情来设计,实践、修正。通过大家的一起参与,老师的教学设计水平提高了,学校校本教学资源库丰富了。并把优秀成果向外推介,如一些中考会考的复习资料、校本作业等印刷成册推介,使得在一定区域内受到好评且受到成果奖表彰。每学年开展老师全员参与的教学技能大赛,如: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制作、教学反思、教学案例等等,通过比赛的平台,让更多的老师能展现日常修炼成果,进一步在群体中以优秀带动后进教师,从而促进全体教师专业的发展。让教师们在一个个复杂而又真实的教学问题的讨论与处理过程中,取得知识、技能与相应的体验。
  通过校本研训活动,让骨干教师深入教研组建设,真正做到解决课堂问题,提高教学质量。让更多的教师改变习以为常的传统教法,能够带着全新的课改理念走进课堂,带着研究的智慧从事教学,带着辨证的反思提升专业水平,在校内真正形成一支教学教师专业化队伍。
  新课程改革理念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了专业发展的理论依据,校本研训使广大农村教师提供了培训平台。它有效地促进农村教师多渠道学习,提高了他们的专业素养,形成了浓厚的重视教育行动研究与教学反思行为,加强了教师间的合作与交流,从而达到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发展的目的。
其他文献
期刊
云南的文物、博物馆事业肇始于清末,一九一一年曾将“云南图书馆”更名为“云南图书博物馆”、“云南民众教育馆”,开始征集和陈列部份动物、植物和矿石标本,并附设一个动物
泰国曼谷法身寺教团和台湾地区佛光山教团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两个佛教教团组织,前者属南传佛教之泰国佛教,后者为北传佛教之汉传佛教。然而两大教团从开山至今不过40年左右的
期刊
2001年8~10月,扎龙自然保护区发生重大火灾,这场大火必将导致丹顶鹤丧失必要的隐蔽条件和筑巢所必需的巢材,加大了巢址选择和筑巢的难度.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受火灾影响,丹顶鹤
摘 要:实践型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既满足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实践型生物课程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重新构建专业知识,探索和开发身边的实验材料,拓展专业的视野,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实践型;生物课程资源;开发;应用  实践型生物课程是基于教材内容,通过室内、室外实践基地相结合,弥补完善课堂教学的不足,达成创新人才的培养。实践型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麝是一种珍稀濒危动物,近年来其重要产物麝香价格不断飙升,虽然这是麝香稀缺性的市场体现,但过高价格已经影响了麝香产业的快速发展。作为重要的麝香产出国,政府为缓解麝类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