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体肾移植受肾患者的护理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99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肾移植的发展为终末期肾病患者带来了希望,但肾源的缺乏与等待移植患者人数不断增加,使亲属活体供肾肾移植越来越多。2009年10月~2012年6月收治活体亲属肾移植患者22例,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护理体会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22例,均诊断为慢性肾衰尿毒症期,术前进行血液透析1~3年,其中男18例,女4例,年龄19~55岁,平均40.5±8.6岁。供受者关系:血缘亲属供肾17例,非血缘亲属(夫妻)供肾5例,其中父母捐献12例,兄妹捐献5例,夫妻捐献5例。全部供体自愿捐献。供体均健康,各项检查指标均正常,无手术禁忌证。
  方法:⑴术前护理措施:①心理护理:术前责任护士要多和供受者交谈,掌握供受者的心理问题,给予情感和心理的支持,减轻心理压力。调整患者对手术的认识、期待和情绪反应,变被动接受为主动配合,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让患者了解手术的基本过程和手术前的准备以及术后的治疗护理注意事项。②术前检查:亲属肾移植一般是择期手术,故可以选择合适手术时间,以利于医务人员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免疫检查和术前检查,并对供体术后进行充分评估。术前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传染病、胸片、肝肾超声、血型、组织相容性(HLA)和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合试验等。术前12小时禁食,8小时禁水,术前30分钟灌肠1次。有情绪紧张、焦虑者,可于术前一晚睡前给予安定。⑵术后监护:①心理护理:受着术后住隔离病房,易产生孤独感,安排供者与受者同室,使受者能够了解到亲人的恢复情况,减少术后的担心与焦虑。采用看电视、书报杂志的视觉分散法,听音乐的听力分散法,按摩的触觉分散法和深呼吸放松训练等方法来减轻心理压力,缓解紧张与焦虑情绪。②术后受者生命体征与肾功能的监测: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给予心电监护,每30分钟测量1次血压、脉搏、呼吸,病情稳定后改为1小时测1次。血压维持在130~150/80mmHg,血压不可过低,以免引起肾血流不足导致尿少、微小血栓形成以及肾小管坏死等。严格记录每小时尿量、引流量、输液量,使出入量基本平衡。术后连续3天监测血浆尿素氮、肌酐、血常规及电解质的变化。定期检测血药浓度并做好记录。观察切口敷料渗血情况,渗出液较多时应及时更换,保持敷料清洁、干燥。如患者出现寒战、发热、泛力、移植肾区胀痛、尿量减少等,应及时报告医生,警惕排斥反应的发生。术后1~2天肛门排气、肠蠕动恢复后,可嘱供者进食,由流质渐过渡到普食。
  结 果
  术后30天受肾者出院。随访复杳肝功能、肾功能指标正常,尿量正常,精神状态良好,部分已恢复正常工作。
  讨 论
  肾移植手术是一项成熟的手术,随着肾移植的广泛开展,供体日益紧缺,活体亲属供肾是解决供体缺乏的重要途径,因可以选择最佳移植时机,冷、热缺血时间短,受者排异反应较少,免疫抑制剂用量可能较少等原因而具有一定的优越性,移植效果明显优于尸体肾移植。在术前对亲属肾受体实施心理疏导干预,能减轻受体的焦虑情绪,稳定血压、心率,使受体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手术治疗,有利于供体的术后康复,是活体肾移植成功的重要条件。术后对受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护,观察尿量,静脉补液,保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术后感染;密切观察排斥反应,合理应用免疫抑制剂,进行康复指导是活体肾移植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对提高活体移植患者人肾成活率和长期存活率有重要意义。这有利移植受者及其家庭对亲属肾移植认识的提高,也促进了尸体肾移植疗效的改善。出院后还要指导患者如何正确观察体重、体温、血压、尿量变化,移植肾的软硬度并做好详细记录并定期随访。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发生情况及防控措施。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防治情况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严格管理和优质护理是减少血液透析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发生的关键。结论:加强对透析患者、透析环境等全面管理是杜绝和减少乙型肝炎病毒传播的关键,重视感染控制措施,能够预防并大大减少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发生和医患之间的传播。  关键词 血液透析 乙型肝炎 治未病  慢性乙型肝
期刊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升高,剖宫产术后再妊娠分娩已成为产科临床突出的问题。2008~2011年收治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成功的产妇9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中分娩镇痛的观察护理措施。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初孕产妇的心理特征及护理。方法:观察565例顺产初孕产妇的心理特征和心理需求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指导分娩。结果:565例初产妇,出现不同程度的情绪波动、性格变化,经积极的心理护理后能消除不良情绪,顺利分娩。结论:精神心理因素关系着初孕产妇分娩机制的正常进行。  关键词 初产妇 心理特征 护理  产妇的精神心理因素与产程的顺利进行有着密切的关系,分娩时产妇的情绪对于分娩的进行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甲状腺瘤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价值,建立完善的护理路径。方法:选取甲状腺瘤手术患者64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参照制订好的临床护理路径表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略有减少,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护理满意度和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均较对照组提高。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甲状腺瘤围手术期护理中,优化护理工作流程,
期刊
关键词 围术期 产妇 心理护理  剖宫产是处理高危妊娠的一种方法,产妇术前术后均普遍存在着紧张、恐惧、焦虑等心理反应[1],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心理护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剖宫产产妇进行围术期心理护理,可以使产妇保持愉快的心情,消除紧张、焦虑等不稳定因素状态,从而减轻产妇的术后疼痛,增强产妇对疼痛的耐受性。  手术对产妇而言,是一种外来刺激,会造成产妇的心理负担,产生一些应激性
期刊
关键词 肿瘤专业护士 职业压力 调适策略  随着医疗执业竞争日趋激烈和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以及人们保健意识的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期望值越来越高,无形中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职业上的压力是工作环境的要求与人的反应能力之间不平衡知觉所致[1]。尤其肿瘤科护士每天面对的是经过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变硬、变脆的血管,对生命高度渴望、对现代医疗技术水平期望过高的痛苦与不安的面孔和倍加需要心灵交流与情感关怀的
期刊
关键词 手术室 护理工作 慎独修养  手术室是对患者进行手术、抢救治疗、做特殊检查的重要场所。各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其护理工作专业性强,节奏快,护士单独工作的机会较多,因此这就要求护士具有良好的慎独修养。  如果护士没有良好的慎独修养,手术室护理工作就会有以下问题存在。  洗手护士方面:在准备手术用物时,不仔细查看消毒日期及检查装置是否完好,手术物品包装破损未发现,手术包掉落地上、开包时手或衣裤触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切除围手术期的护理对策及效果。方法:收治子宫肌瘤患者3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治疗组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对策。观察两组睡眠情况、应用杜冷丁情况、下床活动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结果:治疗组17例,睡眠6小时以上15例,14例使用1次杜冷丁,下床活动时间24.32小时,肛门排气时间25.67小时;对照组17例,睡眠6小时以上9例,14例使用
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并总结肝硬化腹水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收治肝硬化腹水患者43例,对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与总结。结果:通过病情观察、心理护理、腹水护理、并发症护理、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43例患者中42例患者好转出院,1例自动放弃治疗。出院后对42例患者随访3~6个月,无1例腹水再发,腹水再发率0.0%。结论:对肝硬化腹水患者进行病情观察、心理护理、腹水护理、并发症护理、健康教育及
期刊
关键词 高血压 临床 护理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最终导致细小动脉痉挛外周血管产生阻力,血压升高,世卫组织确定成年人在安静休息时正常血压应<140/90mmHg,150~159/90~99mmHg为轻度高血压,160~179/100~109mmHg为中度高血压,≥180/110mmHg为重度高血压,当患者确诊为高血压时,需要根据血压值及并发症合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