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游戏引领儿童深度学习

来源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ch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深度学习是一种沉浸式的学习,它强调激发学生的深层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因此,游戏化教学是低年级学生实现深度学习的良好途径和方式。低年级科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儿童的天性,挖掘学生的兴趣点、寻找教学的切入点、紧扣生活的链接点开展科学游戏活动,使深度学习在低年级科学课堂悄然发生。
  【关键词】科学游戏;深度学习;深层动机
  伴随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深度学习成为科学教学的价值追求。深度学习实施的关键是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因为从本质上说,深度学习是一种高度沉浸、不斷持续深化、不断扩展延伸的学习方式。深度学习的学习者沉浸其中、精神高度集中、内心愉悦充实,处于一种“迷恋”和“忘我”状态。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容易转移,如果将游戏和科学学习紧密结合,学习就成为富有吸引力的事情,深度学习也就悄然发生。
  一、挖掘儿童的兴趣点,开展科学游戏
  如何激发学习者的深层学习动机,让学习成为一件富有吸引力的事,是深度学习发生的前提。单一的教学方式不能激发学生的深层动机,游戏化教学无疑是克服学习枯燥乏味的一剂良方。教师要站在低年级学生的视角,从游戏的场景、语言、设计等方面出发,全方位激发学生参与游戏的深层学习动机。
  1.创设儿童喜欢的游戏场景
  游戏场景为学生投入游戏提供有利条件,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的游戏场景,能激发学生的原有认知,使学生与学习资源发生链接,对学习者的认知、心理和思维状态产生正向、积极的影响。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做个小侦探”时,教师在教室里放了几盆被虫咬过的绿植、雪地上的脚印等图片,然后戴上“黑猫警长”手偶布套和学生对话。此时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马上进入和“黑猫警长”一起当侦探的游戏场景中,以高度的热情投入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寻找证据的游戏过程,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知识、提升能力。
  2.运用儿童喜欢的游戏语言
  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组织游戏语言应具有鼓励性和趣味性。开展磁铁游戏时,可以为游戏取个有趣的名称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磁铁游戏可以叫“小猫钓鱼”“小鸭子找家”等。游戏前教师要用充满激情、神秘的语言介绍游戏,让学生期盼游戏;游戏中教师要用“比一比”“猜一猜”等语言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用引导性语言,如谁最爱动脑筋、哪组最会合作、谁做得最好等,鼓励学生大胆参与;游戏结束后,教师要从游戏效果、游戏体验、游戏展示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让学生体会在游戏中没有心理压力、没有紧张感,不害怕失败或惩罚所产生的愉快情绪,从而促进学生游戏的积极性和对学习的向往。
  3.设计儿童喜欢的游戏活动
  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游戏符合低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能力,是低年级学生实现深度学习的重要途径。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设计出学生喜爱的趣味科学游戏,吸引学生参与游戏学习。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形状改变了”时,教师设计了学生爱玩的“变脸”游戏。学生在音乐中边玩边学,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实现了研究活动的深度参与。事实证明,根据学生兴趣点设计趣味游戏,能使学生注意力集中,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二、寻找教学的切入点,开展科学游戏
  深度学习离不开学生的切身体验,而科学游戏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直接感知、实际操作的机会,是一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快乐而自主的实践活动。教学作为一种自觉的活动,应关注学生学习活动体验的内在教育意义的挖掘、丰富和提升,而不能停留在创造庸俗的快乐体验。所以,教师在实施游戏教学时,应设计与课程标准、教学目标一致的游戏,唯有如此,学生才会在亲历观察、亲身感受、亲自操作后,真正认识和理解知识内涵。
  1.寻找游戏内容和教学内容的融合点
  游戏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学习内容,更好地掌握科学知识。如在教学沪科教版小学自然二年级下册“物体的沉和浮”时,教师用电脑技术创设了小兔要过河的游戏情境,并出示了各种材料,要求学生借助材料帮助小兔子过河。学生通过猜测、实验,测试各种材料在水中的沉浮状态,初步感知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并应用实验结论,完成了帮助小兔子过河的游戏任务。由于课堂设计的游戏内容和教学内容高度吻合,学生全身心沉浸在有趣且真实、有价值的游戏中,在深度体验中达到对科学知识的深度理解。
  2.寻找游戏规则和探究方法的融合点
  游戏规则通常包含公平公正、科学合理等元素,这些元素与科学探究方法有很多相通之处。教师如果能据此找到与教学的融合点,对学生掌握探究方法、经历探究过程起到极其关键的作用。如在教学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测试反应快慢”时,教师用尺子和学生玩“我抓你放”的游戏,引导学生在游戏中思考并找出游戏规则的不严密之处,并借此启发学生:要玩更有趣的游戏,必须设计、使用更为精密的游戏器具,建立更为公平的游戏规则。学生经过讨论,设计出了更为精准的“速度反应尺”,为了游戏更公平,对游戏的操作流程及规则等诸多事项也做出明确的规定。学生设计更为精密的游戏器具的过程,就是设计实验的过程:讨论制定游戏规则的过程,就是设计对比实验的过程;游戏操作过程,就是学生进行对比实验的过程。教师巧妙地把握了游戏规则和探究方法的融合点,使学生在投身游戏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会学习和探究。
  3.寻找游戏方式和学习过程的融合点
  “比、做、演”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方式。比,就是比赛,游戏的乐趣在于玩、争、赛,因此竞赛具有游戏的一切特征。做,就是动手操作,让低年级学生调动各种身体感官参与学习。演,就是展演,让学生兴趣盎然地表演、展示。合理的游戏方式和结构,对促进和帮助学生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在科学课堂上,教师要找到学习过程和游戏方式的融合点,调动课堂气氛,增强课堂活力,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如在教学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观察与比较”时,教师根据内容选用了“比”的游戏形式,学生在“挑战”“升级挑战”“终极挑战”的三级晋级游戏中完成了观察和比较的科学技能训练,促进游戏和学习的有效融合。
  三、紧扣生活的链接点,开展科学游戏
  深度学习不是停留在知识表层,而是强调深入知识内核,强调把握事物的本质和深层意义。能力从单一情境模仿到多样情景加工,最终在现实活动的运用中产生。深度学习与实际运用密不可分,学以致用越深刻,对知识的理解越透彻。在日常教学中,学生有很多感知、体验和操作的机会,教师要紧紧抓住科学游戏与现实生活的链接点,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深度理解所学知识。
  1.选择符合儿童生活认知的游戏材料
  科学游戏不仅要考虑能否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和兴趣发展,而且要遵循“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原则,紧密结合学生生活的游戏材料,再现生活场景。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盐和糖哪儿去了”时,教师从小毛驴驮着盐和糖过河的故事情境,引出“盐和糖哪儿去了”这一科学问题。这时教师提供了一年级学生熟悉的盐、糖、沙子、面粉等材料,而不是实验室常备的高锰酸钾。由于这些材料常见且易获得,帮助学生实现了游戏与生活的有效链接,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获得比较丰富的表象,从而形成溶解的概念。很多学生还在课外选择生活中的材料进行反复实验,感受操作游戏的乐趣,提升课外探索能力,进一步深化对科学概念的理解。
  2.设计亲子游戏深化应用
  科学游戏并不局限于科学课堂上,课外有更广阔的科学游戏空间。设计安全、有趣的亲子科学游戏,既能帮助孩子更深入地体验身边的科学,又能让家长了解科学、密切亲子关系。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感官总动员”后,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和父母玩“蒙眼猜菜”的游戏,让学生在蒙着眼睛吃菜、捏着鼻子吃菜的过程中,体验感官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科学游戏在促进低年级学生深度学习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唯有遵从学生的天性,挖掘学生的兴趣点、寻找教学的切入点、紧扣生活的链接点,做游戏环境的创设者、游戏进展的支持者、游戏过程的观察者,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使深度学习在低年级科学课堂悄然发生。
其他文献
<正>人口、资源、环境、发展问题是当今各国普遍重视的世界性问题.本世纪以来,世界人口急剧增加,特别是非洲人口的增长(年增长率2.7%),正以远高于发达国家人口的年增长率(0.6
目的以药食两用调血脂中药山楂Crataqgi Fructus、泽泻Alismatis Rhizoma和决明子Cassiae Semen等为培养基组分,以实验室筛选的产洛伐他汀(Lovastatin)的红曲霉Monascus purp
目的:探讨多层CT冠状动脉成像(CTCA)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52例患者(临床疑诊为冠心病者49例,支架置入术后3例)进行回顾性心电门控平扫及增强,后处理用Vessel View软件包对
从历史理论角度出发,里格比教授在《马克思主义与历史学》一书中全面探讨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基本概念。他认为马克思作为生产力决定论者有诸多疑问,于是他提出了一种"
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中概股公司纷纷开启回归国内市场的计划,由瑞幸事件导致的中概股第二次回归潮更是受到学术界和金融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以瑞幸事件为切入点,对京东、
在现代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越来越注重精神上的追求,这也相应地对电视新闻节目的后期制作与包装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为了保证电视新闻节目的效果,其后期制作与包装
本文研究企业所得税会计问题。针对我国企业所得税会计准则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方法、理念几个等认识误区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主张理念决定方法,只有从理念、依据的角度深刻认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发生认知论强调,知识是主体与环境的知觉建构,这有别于传统的知识定义。传统认知论认为,知识是客观事物的属性和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显然,将知识看作
目前,智能制造在各个行业内倍受推崇,国内船舶行业的焊接结构因尺寸大、非标准件等因素限制,所以智能制造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外有一定的差距。通过以小组立智能焊接机器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