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学习与科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acier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成熟推进,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科学性和重要性有了普遍的认同,教师们更加关注学生们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小学数学课本内容中大多是对一些基本的数学问题的启蒙,关于学生们未来更加深入的数学学习,建立完善的数学学习基础。本文通过对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多种策略的探讨,对为广大教师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策略
  引言:
  小学数学是一门具有基础性和综合性的学科,在小学数学学习阶段,数学教师们不仅要教会学生们数学知识和技能,更要让同学们掌握科学的数学思维和熟练的数学能力。小学数学课程的学习是为学生们未来更高等级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等模式,可以让同学们在充分的数学知识和数学问题交流过程中,培养数学思维,提升数学能力。
  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特征
  1、具有合作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们都会通过一些问题的提问,让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使每个同学充分参与讨论和合作,在互相交流和协作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同学们都会针对同一个问题,实现共同的解题目标,大家都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从而实现解答问题的目标。
  2、具有主动性
  在小组合作学习这样的教学模式中,老师会让同学们一起努力,即使是不想学习的学生,也会被这种教学模式所吸引,会带动这部分同学努力学习,同学们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具有主动参与的特征。同学们会在各个学习小组里面主动思考,并互相协作,从而实现问题的解决。
  二、小学阶段数学教学模式的弊端
  1、学习兴趣难以提升
  小学同学由于他们的天性决定,他们大多都还处在贪玩的年龄段,而对于枯燥的数学学习往往提不起兴趣。所以,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使得教师也难以提升小学生的教学效果。
  2、学生数学学习水平差距大
  过去小学班级上都会存在学习能力和水平差距大、不均衡的现象。在课堂学习中,虽然老师像蜡烛一样的无私奉献,但是也无法照顾好每个学生,所以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好,在学习过程中成绩提高比较快。而成绩相对较差的同学,成绩却提升得很慢,而他们都会养成一种习惯,成绩好的同学总是跟自己水平相当的同学一起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也会跟自己水平相当的同学学习。所以说,同班同学的成绩差异会越来越大。
  3、数学教师教学方式问题
  在教学方式上,学校里面的数学教师他们的教学观念更新不及时,大部分老师还是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使得班上同学们没有自己思考的机会,从而使得教学效果难以提升。
  三、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设立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目标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教学体制改革中比较新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进行考虑,获得广大一线教师的认同。但是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中,并不是所有的小学数学课本内容都适用于这种教学模式。比如通常这种教学模式针对的都是一些需要经过探究和讨论才能更好理解和掌握的课本知识内容,而如果是相对于一般比较简单的知识点,不需要过多的思考,就能够得出答案的问题就没有必要采取小组合作这种探究性的教学模式。一方面造成教学时间的浪费,而对于适用这种教学模式的小学数学课本教材内容,在进行具体的教学活动之前,需要明确这些知识点的教学目标。比如通过对这些教学内容的探究和讨论,需要同学们对这些知识点掌握到什么样的程度?需要花费多少时间来进行这一知识点的讨论。这些问题都需要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之前确定下来,以便于更科学的发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作用,
  2、以生为本,引导学生小组交流
  在新课改的倡导下,提倡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参与者和实践者,而教师只要主要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必须让学生们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主体性地位,让他们的思维能够充分的在自主讨论过程中产生碰撞,从而形成全新的认知,让学生全面发展。
  比如在學习多边形的面积这一节知识点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班上的学生分为多个学习小组,让同学们对多边形的面积这一节知识展开小组讨论,而在正式讨论之前,教师可以为同学们准备一些用于数学图形拼接的三角形和正方形纸片,让同学们通过对纸片形状的观察和讨论,将纸片拼接成各种各样的多边形,而在此之前,同学们对于三角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已经得心应手,所以在进行多边形面积计算的时候,同学们就可以通过多个三角形和正方形拼接的多边形面积进行计算,可以通过这样的小组合作讨论,使得计算可以让同学们更加直观的掌握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3、设计问题,促使学生踊跃参与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大部分课本教材知识点都是有联系的,而老师们可以通过各种问题,环环相扣的设计,让同学们展开充分的小组合作讨论。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必须发挥引导者的作用,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自主参加小组讨论,而老师们所设计的问题,必须根据教材内容,联系同学们日常生活实际,使得设计出的数学问题更加精炼,以及便于同学们理解,从而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节知识点中,这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要和富有难度的知识点。学生需要通过这节知识点的学习,掌握对分数混合运算的能力。而在问题情景设计过程中,老师们可以结合同学们的日常生活实际进行有步骤的问题设计,让小学数学学生根据问题的设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找到科学的优秀的解题方法,比如在某个小朋友家里面,有50亩良田,而其中15亩用来种植水稻,而种植玉米的田土面积是种植水稻面积的三分之一,种植土豆的面积是种植水稻的五分之一,那么种植玉米和土豆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对于这种问题有几种解题方式?最简单明了的简体办法是哪种?老师可以让同学们进行分组讨论,找出各种不同的解题方法。
  4、合理分配,发挥学生学习职能
  学生在分组合作学习中,必须遵循无规矩不成方圆的原则,教师应该充分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科学的小组分配,使得每个学习小组在学习能力以及学生的性格特征等方面做到均衡的,从而保证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对数学问题进行充分有效的讨论。培养同学们从多个角度分析讨论数学问题的能力,而如果学习小组分配不合理,导致某些小组同学讨论不充分,或者由于性格腼腆等原因而不参与讨论等问题的出现,这会使得小组合作学习失去意义、
  比如在《认识负数》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中,在过去,大部分教师会按照座位排序让相邻的同学分在一组进行讨论,而经过实践证明,这种分组方式,很大概率上可以导致对知识点讨论不充分的问题出现,而新课改要求在分组过程中,充分了解每个同学的对数学学习成绩、数学思维以及数学解题能力等方面的情况,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组,使得每个数学学习小组能够实现分工明确讨论充分的效果,使得同学们能够在小组交流中,能够学习其他同学的优点,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
  结束语:
  总的来说,小学数学知识大多,跟同学们的日常生活实际有非常紧密的联系。所以在数学课程教学中,一线数学老师们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培养数学基础和能力,让同学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进行充分的互动交流,在交流过程中通过思想的碰撞,提升数学思维和数学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1]孟柱礼.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研论丛,2020,06:79.
  [2]游贤琼.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2:74.
  [3]秦春艳.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4:249.
其他文献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小学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和历史使命,也是小学德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学校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入到小学德育教育中,进而促进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践行,而本文即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渗透研究进行浅析。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学;德育教育;渗透研究  引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
期刊
摘要:在幼儿足球教学中融入足球游戏是十分正确的,因为在幼儿园教学中加入足球游戏,不仅能够提高幼儿对足球的兴趣,还能够让幼儿通过各种各样的足球游戏对足球进行全面的理解。因此,本文以足球游戏为研究目标,进行了以下讨论。  关键词:足球;游戏;幼儿  引言:  幼教应明确足球运动在幼儿体育锻炼中的地位。在幼儿足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的组织足球游戏,让全体幼儿参与到游戏中。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幼儿充分感受到
期刊
摘要:运算能力是数学的一项重要学习能力,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还可以锻炼其逻辑及思维能力,为其他科目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就指出了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1],如何能够让学生的运算能力得到快速提高非常重要。学会分析学生产生运算错误的原因并针对具体原因提高学生运算能力至关重要。下面我将以学生在因式分解中常见的错误为例,分析学生产生运算错误的原因以及提高学生运算能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我国新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开始出现在大众视野中,且逐渐演变为现阶段教学改革的主要发展趋势。素质教育以培养和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尊重学生个性化需求,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始终坚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的未来学习和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学  引言:  语文教学是我国
期刊
摘要:小学是一个特别的阶段,处于这个时期的学生拥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会为了自己不知道的事物花费超乎寻常的耐心以及精力,让自己可以了解这些事物。由此可见,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想象力以及探究能力的最佳阶段。所以,本文针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方法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想象能力  引言: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想象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在这阶段的心
期刊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它不仅要求学生有着一定的语文鉴赏能力与理解能力,还需要教师有着较高的教学水平,才能够制定出符合学生学习能力以及学习心理的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本文将对初二语文教学及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培养研究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二语文教学;阅读理解能力;培养研究  引言:  在初二语文中,阅读教学并不只是在考试中占据较大分值的一部分学习内容
期刊
摘要:当前阶段社会大部分人对于我国传统文化明显处于两极状态,一部分人认为传统文化是我国的瑰宝需要让学生进行完全的接受,因此提倡四书五经的教育,甚至是涉及到了汉服和一些民族乐器,但实际上这种回归其实是有点过分了,而另一部分人完全不认识从传统文化,其实这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是西化或者是崇洋媚外。而在初中阶段,正确引导学生认识我国传统文化就应该是语文教學的目的之一。  关键词:传统文化渗透;语文学习;初中教
期刊
摘要:现在的高中生正处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英语作为国际上很有影响力的语言,高中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仅要学到英语的知识,还要在英语课堂上培养英语文化意识和文化素养,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英语课堂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力量,教师要在英语课堂上通过构建学习氛围,进行中西文化对比等方式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文化意识。  关键词:高中英语;文化背景;教学策略  一、文化意识的含义与内容  (一)文化意识的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对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小学美术课程教学,已经成为培养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本文对于如何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小學美术课程教学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较为广泛和深入地研究。通过分析当下小学美术的教学现状,针对教学过程中所展现的各种问题,提出了多个有针对性的优化措施,希望能够帮助小学美术教师更好的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美术;创新能力;策略  引言:
期刊
摘要:教师长期使用传统教学模式,导致学生长期被动接受知识,这对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质量非常不利。因此,本文针对简便运算对小学数学教学质量进行了探讨,多方面思考了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该学科的学习内容,以此来增强学生的简便运算能力。  关键词:简便运算;小学阶段;数学教学  引言:  在小学数学中,简便运算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其能够让学生更加轻松地学习数学。但是很多教师一直使用以往的教学模式,没有激发学生的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