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人文教育思想与现代体育课程建设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long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从确立人文教育思想在体育教学中的基础地位、体育课堂教学切入人文教育思想的优势及现代体育回归人文精神的必由之路三个方面,阐述了人文教育思想与现代体育课程建设的关系,强调重视体育教育人文性的研究,建立“以人为本”的体育教育体系,这是体育学科建设的要求,也是时代的要求。
  关键词 人文教育思想 体育教学 “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观,它把教育和人的幸福、人的自由、人的尊严、人的终极价值联系起来,以人文精神培养现代人,以全面发展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和特长发展的人。健康体魄是人的全面发展所依附的基础,健康、长寿是人类发展的基本标志,新世纪的体育事业、体育教育将溶入“以人为本”的基本发展理念,成为人类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事业。可以期望“以人为本”将会成为新世纪体育发展的主旋律。
  
  一、确立人文教育思想在体育教学中的基础地位
  
  在人类的教育史中,体育有其重要的地位。这里重申人类体育实践是“肉与灵”的统一,是人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体育的自然属性是人类维持、增强和改造自身机能、形态的手段与方法;体育的文化属性是改造自身精神状态的手段和方法。因此,体育便是人类维持、增强和改造自身机能、形态和内在精神的科学方法和人文方法。体育教育应该弘扬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意义,着眼于塑造良好发展的理想人格,关怀人的困难和痛苦,容忍人的弱点和缺点,发展人的自主性和自觉性,鼓励和促进人的创造才能,激励个性与民主发挥等,使体育在人的良好发展中,体现对人健康成长的关怀,成为人的一种高质量的生活方式,以达到人类自我实现的崇高目标。人文教育并非只有人文学科,才能完成对人的人文教育过程。在步入二十一世纪的历史进程中,教育思想正发生着巨大的转变,一个强有力的旋律是人文教育思想下的“育人”、“育体”、“育精神”,而非“制造工具”。体育是一动态的、发展着的事物,带有时代的烙印并由其他学科不断渗入而日臻完善的学科。用简单的话讲,体育是关于人文的科学。因此,人文教育思想应该成为体育实践的基础,如果体育背离了人文思想必然走向异化和极端。要培养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有精神的人,体育有其特定的意义,在教育的过程中,一旦忽视了受教育者的灵魂,教育的灵魂也就泯灭了。
  
  二、体育课堂教学切入人文教育思想的优势
  
  随着人类自身文化的发展,体育社会化进程的跃进,社会有体育教育的大环境,学校也有体育课堂教学的小环境。在学校体育课堂教学环境中,其要素应该是学校文化、教学内容、身体活动、教师、学生、场地、器材等,他们相互作用构成学校体育的教学环境。体育课程是一种“活动课程”,与其它“非活动课程”的教学相比,有明显不同的运作形式。“非活动课程”以教室这一相对狭小的空间为场所,学生静态地坐在桌前,教师在讲台上居高临下,容易形成权威态势,教师以口授的方式输出信息,学生被动地接受信息,无法了解学生是否理解和领会。而体育教学课堂不同于一般文化课的非活动教学课堂,体育课场地空间大,教學场所相对宽阔开放,场景丰富以及渗入阳光、空气等自然因素,即便是场馆,也有丰富的色彩、声音、器材等的和谐环境,教师、学生、教材、器材、自然环境等共同输出信息。学生主动接受信息。教师身体力行的示范,使得教学效果直观,学生之间的互相练习,情感的交流等,也体现着老师与学生的贴近、学生与学生的贴近、师生和器材的贴近,体现着师生与环境诸因素的相互融合,构成了和谐的画卷。这一景象正是体育教育切入人文教育思想的优势之所在。体育教师完全可以充分利用教学手段、方法的多变性、综合性,形成师生交流、学生与学生交流、师生与环境交流的优势,准确地把握权威与民主,放任与限制,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同时启迪学生的创造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并与教师之间、学生之间达到心灵上的交融与沟通,使学生体验民主与自主的人格,从而培养学生健全健康的性格,体现人文教育的回归。
  我们必须充分地认识到人文教育思想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要体现在体育课程的教学中。人文的基础在于“以人为本”,体现人的自由和谐与良好发展,把“全面发展”与人的“特长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长期以来,学校体育教学受竞技运动的影响,如技术动作无法跳出统一的规则束缚,场地器材均按竞技运动的统一标准设置等,这些都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学校体育教学依然是实用主义和科学主义占主导地位,现实的目标实际停留在“功利”和“实用”上,人文的教育理念尚未转化为具体的实践。
  体育教育虽有培养强壮身体的功能,但如果仅为满足社会生产力的需要,或为某种功利主义,那只是人对物质需要所采取的一种间接手段和方法。体育教育观念要从以往追求物的层面向追求人的自我完善、发展、高尚、智慧层面上升而转变,实现体育教育观念的超越和向着教育本质回归。我们要摒弃传统教育观念,特别是体育教育中陈旧的观念以及现代竞技的“异化”倾向,以反省、发展、扬弃、继承的方式建构新的体育人文教育观念。
  
  三、现代体育的必由之路:走出“功利”、“异化”的误区,回归人文精神
  
  我们再次强调:人的真正本质不是人的生物性,而是人的意义性和价值性。人类对现实世界物质财富及其利益的追求,仅仅是人在创造自身生存的基础,并不是人的意义本身。体育教育在满足社会需要时对人的需要满足,只是对人的一种物质需要的间接满足形式,这也只是人实现自己本质意义的基础,而不是人本质意义的实现本身。因此,停留在满足社会需要层次上的体育教育和其他的教育还不是意识和思想成熟进步的教育,其教育思想和观念还需要升华与发展。淡化了对人本身精神世界的关注,忽视在人的本质层面上的精神养成和人格修养,体育教育必将变得虚伪和世俗,而蜕变为贪欲和功利的工具。人文精神的核心在于“以人为本”,人文教育正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我们不能不再次强调。人文教育思想在体育教育、教学中的基础地位,没有人文的教育必将导致残缺和体育教师异化为纯粹的知识、技能、技术传授者和权威者,而失去体育教师天然的高尚,充满活力、公正、理性、关爱、气节的职业的本质特征;要将体育的人文精神充分展示给学生,充分利用体育课堂切入人文教育的优势。在实践中,要创造师生、场地、教材、器材等要素融合的快乐情景,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抛弃教师的权威意识,努力减少社会压力给学生带来的焦虑等心理的不适,引导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心境,体现回归生活,回归自然的感受,使学生认识自我,找到自我,将个性在体育的课堂中充分的发挥出来,留下汗水和欢笑,带来健康和快乐,等等。我们认为“快乐体育”“轻松体育”等都体现了人文体育教育思想在体育教学的再现,是体育教学的发展方向。
  总之,人文精神是体育的文化性的主要方面,体育本身就是人文教育、人文精神、人文理想的产物。因此,我们应该树立人文教育思想在体育教学中的基础地位,这是合乎人类的发展,合乎体育教育的历史发展方向的。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大鼠心肌细胞核体外转录活性、RNA核孔转出和核外Ca^2+浓度([Ca^2+])对其的影响,以探讨心肌重塑时核Ca^2+在其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制备腹主动脉缩窄大鼠心肌肥厚模型、差
犬的一些缺点是先天性的,而大多数的毛病,则是后天引导不利由人造成的,也是能够纠正的。犬不喜欢外面的世界,多半是不习惯外来的刺激及喧闹。这种犬永远不会主动迈出“闺门”
1查干湖禽流感现状及防控情况1.1查干湖地区的畜禽免疫状况近些年来,松原市分级成立了禽流感疫情防控领导组织,市、县(区)政府下发了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成立了市、县(区)专家组
数学“体验”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数学活动中主动参与,亲身经历,获得对数学事实和经验的理性认识和情感体验。在小学数学中,应该精心设计教学情境,精心设置各种数学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畜牧业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牛奶做为现在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所以奶牛的饲养管理也越来越受到养殖者的重视,尤其高产
只因妻子谎称小儿子不是自己亲生的,便动手将小儿子杀死的赵某,2005年11月21日被河南省西峡县检察院以故意杀人罪批准逮捕。
奶牛产后乏情时常发生,严重地影响了奶牛的繁殖率,提高饲养成本。2014年以来,笔者结合临床门诊病例,对母牛产后乏情进行了检查分析,并采取催情散加味、电针配合激素治疗奶牛产后乏
小学英语教育应注重情感交流,以达到较好的教学目的,学生的特殊性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爱学、好学、喜学。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72例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6例,对照组行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对比
岌岌可危的渑池县养猪育种中心.由于潜心推行屈天明提出的“以场带户养猪法”,逐步扭亏为盈。7年来,节约生产成本1000多万元,年出栏瘦肉型商品猪由2000头增至近万头,在430多个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