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还是创业,这是个问题

来源 :人力资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tz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业需看自身条件


  最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致2021届高校毕业生的公开信中特别提到,“有志创业的毕业生,可以参加创业培训,申请培训补贴,提升创业能力;可以申请创业担保贷款、一次性创业补贴,获得启动资金;可以享受税收优惠,降低创业成本;可以申请入驻创业孵化基地,获取开业指导、项目推介、孵化服务、免费场地等支持;还可以参加人社部门举办的创业创新大赛等活动,获得项目展示、成果转化、融资对接等机会”。
  近年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号召下,创客风潮在全国范围内兴起。提起创业,许多年轻人不禁热血沸腾,摩拳擦掌,也想趁机干出一番事业。但是,创业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创业。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适合创业呢?著名商业咨询顾问刘润曾出了下面这道测试题。
  假设你是公司中的骨干员工,领导打算让你负责一个重大战略级项目,以下哪种待遇你更乐于接受:
  (1)给你涨50%工资。
  (2)给你降50%工资,但如果项目完成,你可以获得500%的收益。
  (3)给你降50%工资,另外请你投资100万元到该项目中。如果项目做成,你将获得2000%的收益。
  答案揭晓:
  选(1)的同学,你很明确,工作就是要赚钱。你帮公司赚钱,公司给你分钱。你和公司是利益共同体。你更适合在处于成熟期的企业工作。
  选(2)的同学,你愿意牺牲短期利益,换取有风险的、长期的更大利益,你把公司当成自己的事业共同体。你可以去一些处于转型期的企业开疆拓土。
  选(3)的同学,你具备创业精神,敢于把自己的既得利益也赌进去。你和公司之间有了共同的不能失去的东西,能真正同生共死,成了命运共同体。
  上面这道测试题其实说明,创业和打工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创业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其实,打工与创业无所谓哪个好,哪个坏,二者均有各自的优势与劣势,关键要看自己是否适合。
  美特斯·邦威前董事长兼总裁王泉庚曾对打工与创业的优劣势进行了对比(见图1)。

图1 打工与创业的好处与坏处对比


  那么,准备创业的人应该具备哪些个人条件?
  ●有胆识
  有创业想法的人很多,但是创业不能仅靠一腔热血。不仅要有好的想法,更要有行动力和胆识。正如李彦宏所说,“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创业,就好像有些人适合当领导,有些人不适合。当领导要有判断力和决断力。如果你自己创业,那么你就是一把手,遇到问题你要做判断,到底是做还是不做,要走哪条路,这个时候你要拍板。”创业是需要冒很大风险的,前方充满了不确定性,关键在于你敢不敢迈出第一步。
  行动力强、敢闯敢拼是创业者最优秀的特质。德鲁克在《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一书中指出:“注重确定性的人不适合创业。那样的人也不适合做政治家、军官、国际航线的船长等。这些工作都需要做决定,而做决定本身就有不确定性。”所以,不敢赌全部的人不要去创业,也不要去创业公司工作。
  ●有抱负
  许多创业成功的人,心中都有一个远大的理想,他们不甘平庸,想成就一番事业,想改变世界,并且这种愿望是极为强烈的。如果只是想赚点安稳钱、吃穿不愁,最好还是好好找份工作去打工。
  ●有远见
  创业一定要有前瞻性,如果只看眼前的竞争、打口水仗、拉新用户、烧钱,却不知道5年后的竞争格局会是怎样、下一步游戏规则会怎么变、烧钱的目的是什么,对创业者来说是很危险的。真正的创业者,要能站在未来看现在,就像企业战略学专家曾鸣说的,以终局看布局。
  ●有韧性
  只要是一个好的创业想法,一定存在竞争,如当年的团购公司,后来的打车软件、共享单车、短视频公司等,竞争都非常激烈。在这样的竞争环境里,坚韧的个性是必备的,而且在所有素质里也是最重要的。创业成功,尤其是第一次创业就成功,是小概率事件。假如失败一次就灰心丧气,那么还是继续打工吧。
  ●善于整合资源
  作为一个创业者,需要整合的资源不限于人际关系资源、人才资源、项目资源、技术资源、资金资源等。例如,李彦宏善于整合技术资源,马云善于整合人际关系资源、人才资源。在如今随处可以融资的情况下,钱并不是最重要的资源,只要你有好的项目和营利模式,自然会有资本找上门来。
  总体来说,优秀的创业者需要有一些天生的特质和强烈的进取心、远大的抱负和梦想,才能不满足于现状,才能长期艰苦奋斗;要有很强的内在驱动力,才能充满激情,一路向前;要有不服输的个性,才能屡败屡战,渡过一道道难关;要有敢于冒险的精神,才有勇气挑战现状,挑战自己,不断求新求变;要有战略思维与创造性,才能洞察未来,抓住商机。
  很多特质是基因与早期成长环境的产物,这种特质相对稳定,较难改变。然而,人的个性无好坏,关键要看匹配在什么类型的工作上。
  如果你不具备以上特质,建议你先在目前所就职的企业学习一些经营管理知识,包括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团队管理,以及人际关系维护等,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再去创业。

创业不是单打独斗


  无论是打工还是创业,都应该坚持一条基本原则:先生存后发展。无论是驰骋商场,还是在职场上打拼,都要有足够多的积累,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梦想。俞敏洪在创办新东方之前,先是留校任教,还在校外做兼职,在积累了一些本钱并形成了个人品牌之后才开始创业。
其他文献
我们发现,组织在不遗余力地延揽人才时,往往忽视一个重大隐患,那就是人才流失。我们不能让人才的天秤失衡,否则,招再多的人才,也抵消不了人才流失带来的损失。其实,人才流失是所有组织都要面对的问题之一,就算微软、谷歌这样的公司,也很难避免。作为组织的领导者,应当剖析人才离开背后的因素,及时调整人才战略。留人要知其所以然  人才往往被片面地等同于职务高,或资格老,或能力强,甚或学历高。人才的判断标准可以用
期刊
人力资源是极为重要的社会财富,并且属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事业单位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需要对人力资源的关键作用予以重视.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优化,便是对其自身的人
期刊
本文基于15个“新一线”城市2019年统计年鉴、统计公报数据以及政府公开政策信息,从人才引进政策开放程度以及“投入—产出”两方面,运用TOPSIS评价、典型相关性和事后检验分
随着我国教育能力的持续提高,企业对人才的标准也越发严格,岗位的竞争日趋激烈.特别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其面对着大专、本科毕业学生的竞争压力,中职学生的就业形势也愈
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中,事业单位肩负着重要职责,并积极履行自身职能.合理的退休制度能够保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生活质量,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
当前,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要想在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就需要明确自身的发展情况、长期发展规划,以及自身所承担的责任和具有的社会价值,从而有针对性地引进高素质人
期刊
中小微企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解决就业问题方面起着积极作用.由于中小微企业自身规模不大,规章制度不够健全,加之我国劳动法对劳动者的倾向性保护,在员工过失性辞退纠纷案
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全面做好员工培训工作,不仅有助于提升员工的技能和素质,也有助于吸引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提升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成效.本文首先阐释了国有企业加强员工培
技术型员工的流失不利于民营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更不利于其创新与发展.作为知识型人才,技术型员工具有稀缺性特征,传统的薪酬激励方式难以有效挽留技术型员工,如何有效防范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没有人才就没有发展,正所谓“有人则企,无人则止”。人才培养是一项战略性、系统性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人才培养既需要超前谋划、超前部署,也需要不断创新方法、扩大规模、提升档次,始终适应企业发展变化的需要。HR作为企业选人、育人、管人、用人、激励人、成就人的人,其自身能力素质、工作方法、作风形象、情绪性格等,直接影响个人魅力和人才管理工作效果。为此,HR应牢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