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的现状及对策

来源 :世界家苑·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onian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首先对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改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现状;对策
  一、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的现状
  1.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当前,因为使用优质肥料与种子能够获得比较客观的经济效益,所以有关部门往往将工作重点放在引进种子与肥料上。然而因为投入资金有限,因此相应的推广经费便少之又少。根据相关调查数据可知,当前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经费还未达到发达国家的1/3,所以直接导致了只能采用陈旧生产设施来寄信那个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并且设施种类也较为单一。
  2.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成果不多
  开展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目的在让农民能够接受相应的农业技术,并且能够将其作用与价值体现在农业生产当中。所以,把科技成果转变成生产成果是一项较为重要的内容。然而就现阶段我国发展情况来说,科技成果转化为生產成果不多,而这往往是因为受到相关转化流程的影响,要想将科技成果成功转变为生产成果往往需要涉及到诸多基本环节与内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转化的难度。而如若不能转化成功,那么不但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来源,而且会影响农民在应用农业技术时所获得的实际效益,这样一来便会使得农业技术对农民的吸引力大大下降,使得整体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受到影响。
  3.农民对于新农业技术吸收较差
  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来说,农民地有效吸收是该项工作的核心所在,一旦他们有效地掌握到新的农业技术那么将有助于大大提升农业生产质量及效率,由此可见农民对于新农业技术吸收的重要性。然而根据笔者对基础农業技术推广工作研究可知,现阶段不少农民对于新农业技术吸收存在着较差的现象,从而严重地制约了新农业技术成果作用地发挥。结合实践来看,导致农民对于新农业技术吸收较差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农民本身文化水平原因。目前我国农民中很大一部分是文化水平较低的人员,他们在新农业技术吸收上往往力有不逮,从而导致效果差的情况产生。第二,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方式方法不当原因。除了农民文化水平较低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方式方法不当也是导致农民对于新技术吸收较差的原因。一旦工作人员采取了错误的方式方法进行推广的话,那么将会造成农民难以有效地吸收新农业技术。
  二、改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现状的对策
  1.加大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资金投入
  近年来,我国不断出台优农惠农的规定与政策,由此可见,农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作用。而增加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和相应资金投入不但能够增加研发农业技术的力度,运用先进的技术方式来切实保障我国农业生产,而且还能够推动我国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并对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解决与完善,在根本上实现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确保农户能够获得有关技术的渠道和后期销售,从而有利于推动我国农业往现代化、科学化以及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为基层农业技术的有效推广与运营提供有力保障。
  2.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首先,应当构建起完善的激励机制,以不断推动生产经营主体和农业科研机构间的技术合作。而且还应当将对科研人员考核的指标定为农业技术的研究成果,从而推动农业从业人员和农业科研人员间的合作,并能够在第一时间将研究成果运用到实际生产当中,从而不断推动农业新科技的推广与运用,使得科研成果的转化成本降低。其次,应当实行品牌战略。现阶段在我国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需要建立起自身品牌才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并能够在激烈竞争中稳保核心优势。
  3.加强农民新农业技术教育培训工作
  要想扭转农民对于新农业技术吸收较差的现状,做好教育培训工作是关键。首先,各地农业技术推广站在每一项新农业技术推广之前要充分结合本地区农民文化水平、接受能力等实际情况对该技术进行相应地简化,之后在组织农民教育培训时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开展教学。其次,深入田间地头进行农业技术实地推广,一边讲解一边演示,这样一来有利于农民准确掌握新农业技术。
  参考文献
  [1]贺宇荣.浅议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路[J].农业与技术,2015(6):229-229.
  (作者单位:贵州省正安县现代高效农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其他文献
摘 要:给排水工程的建设与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一旦社区问题产生了。若给排水工程存在堵塞,渗漏,安全等问题,这些问题将影响施工质量,也影响人们的生活,生命安全,必须在随后的施工供水和排水工程中,引起了高度的关注,采取相應的措施和手段严格控制,特别是抓住给排水工程施工单位的相应施工,加强施工排水的顺利施工,避免安全和质量问题的发生。本文笔者根据工作实践经验对建筑给排水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分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乡规划工作备受关注,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要重视对城乡规划工作建设的强化,与此同时,系统分析土地管理问题,保证在土地资源合理保护和利用的同时,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城乡规划;土地管理;问题  前言  对于城乡工作而言,其根本目的是实现城乡的均衡发展,创设更加优质的生存环境,借助对优势资源的分析,立足全局性与整体性,实现对土地的合理规
期刊
摘 要:中国东部江苏省的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这里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因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苏州园林的艺术以及其所体现的文化和对现代建筑的影响。园林是中国的一个重要文化符号,苏州园林的基础思想是二分合一,讲究与自然和谐共存。苏州园林的文化象征意义丰富,苏州园林的建筑体现出了整体性、抽象性、運动性,体现了儒道两家思想,对现代建筑在造型和结构方面影响十分
期刊
摘 要:文章概述了“3S”技术在土地科学中的研究特点及其在土地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并结合所开展的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项目的实践经验,进一步阐述了开展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对促进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土地管理;“3S”技术;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  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我国是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土地问题始终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必须实
期刊
摘 要:了解山地校园及其空间特征,设计原则并对校园场地设计做出合理规划展望。适时的提出将水敏性策略与校园场地相结合,满足生态、教育、美观性等多方面景观设计需求。以重庆大学建筑系馆外部环境设计为例,从校园山地的关系入手,结合水敏性城市设计的理念、特征及控制内容,提出了基于水敏性下的校园场地设计的思考,并充分利用原有地貌、水体、植物塑造特色外部空间,对山地校园景观构建进行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山地城
期刊
摘 要:农村土地规划管理和计划管理关系着土地可持续发展的实现,由于我国农业大国的现实状况,土地对于国家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占据我国绝大多数土地面积的农村,决定了土地规划管理最终目标的实现,因此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应该统筹土地发展,在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各方面都做到计划管理,从而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发展。文章结合土地规划管理的原则,讨论我国目前土地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研究其解决措施。
期刊
早稻适合于直播,国内也有移栽。此处主要介绍直播栽培。  一、精细整地  精细整地有利于齐苗、全苗以及土壤保水,要求土碎平整。土壤耕作以深耕、碎土、保墒、除草为主要目的,深度以18~20厘米较为合适,整地时期和方法,则因地区、气候、土壤、栽培季节和前作种类等而不同。熟土杂草多,不宜早翻耕、早整地,以免杂草滋生。新开垦地可耕后即整,整后播种。  二、播种保全苗  早稻播种内容包括:晒种、浸种、消毒、催
期刊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地质灾害的概述:經常发生地质灾害的原因;地质灾害的特点分析,然后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的地质灾害防治的现状,地质环境分析,最后分析了地质灾害防治过程之中地质环境保护措施:调查区域的体系在调查地质环境的中建立;构建地质环境评价体系;巩固工程地质环境的安全评级。  关键词:地质灾害;防治过程;保护;环境  在生物活动和人类的活动的双重额干扰之下,其中自然界不断发生着很大的变异,其中地球
期刊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地质灾害概述,然后分析了地质灾害的防治体系,其中包括着调查区域规划体系;监测预警体系;搬迁治理工程体系;科学技术研究支撑体系,最后分析了区域地质环境评价的体系。  关键词:地质灾害;防治策略;环境  一、地质灾害概述  地质灾害时因为自然或者诸多的现实人的因素,大多数的情况下在两者的共同作用之下,使得地球的表层产生了危害到人类自身的生命、财产和整个生存环境的由沿途、石头和土屑
期刊
摘 要:科学地认识到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复杂性,并且利用多维度的应用分割论来进行整体的灾害防治工程的治理。地质灾害的共性和个性都具有复杂性、非线性性、不确定性或随机性。本文首先分析了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特点,然后分析了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质量控制监理要点:事前灾害治理工程监理;事中质量控制的监理;人为因素的监理的控制,最后分析了宏观和微观上的监理方面的质量提升策略,其中论述了哲学方面的认识论思想。  关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