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防治过程之中地质环境保护研究

来源 :世界家苑·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skao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地质灾害的概述:經常发生地质灾害的原因;地质灾害的特点分析,然后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的地质灾害防治的现状,地质环境分析,最后分析了地质灾害防治过程之中地质环境保护措施:调查区域的体系在调查地质环境的中建立;构建地质环境评价体系;巩固工程地质环境的安全评级。
  关键词:地质灾害;防治过程;保护;环境
  在生物活动和人类的活动的双重额干扰之下,其中自然界不断发生着很大的变异,其中地球表层事人类活动的重要的场所。为了能够降低自然界之中,因为变异造成的整个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之中的负面的影响,由此,需要治理此种自然灾害。认清我国地质灾害的分布情况以及相应的地质灾害的类型原因,由此,根据地质灾害的常见类型,认清自然灾害出现的频率,认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严重性,并且在生活和生命财产之中做好保障性的工作,由此提升我国的国民经济的发展。
  一、地质灾害的概述
  受到诸多的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地质环境不断恶化,并且在自然地质的发展过程之中,需要认识到自然的环境发展过程之中,容易造成自然灾害,导致相应的资源、生命和经济上的损失。
  (1)经常发生地质灾害的原因。近些年来,全球气候变化不断加大,出现了诸多的极端气候。在此种整体环境之中,由此,造成了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生。具体而言,主要是地球中的地壳运动加剧,并且造成了严重的地质变化。与此同时,因为人类不能正确利用和开采自然资源,由此造成了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并且造成了地质灾害频发。
  (2)地质灾害的特点分析。近些年来,我国的自然灾害出现了诸多的突发性、隐藏性和破坏性的特点。人们无法在地质灾害之中体会到任何的灾害快要发生的时候的前期征兆。相对于农田和建筑物而言,公路和工厂的生产造成了农田和建筑的损毁,并且其中难免出现一些人员的伤亡的现象。由此,这些特点都使得我国的自然地质灾害防治的问题难以推进,并且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自然灾害造成的影响的效果。
  二、现阶段我国的地质灾害防治的现状
  当前,我国的地质灾害的防工作主要是出于积极探索的阶段,在这样的阶段需要在第一时间做好相应的科学的计划和防治的方案的制定,并且主要的防治工作之中,主要方式是为了能够“防”,防是当前的主要的重要落点。对于地质灾害的防治要注意加强宣传和普及,由此,为了能够加强地质灾害现状,由此,灾后相关人员需要及时作战,引领着灾区人们能够深入到整个灾害系统之中,不断构建对自然灾害的不断应急的灾害条例系统,稳步发展和快速构建灾害防治工作。与此同时,为了能够提升城市的高级的预警能力,立即马上启动预先设定的方案,由此,能够保证损失的减少和降低人员伤亡。
  三、地质环境分析
  通常而言,地质环境之中包括着广义的地质环境和狭义的地质环境两种区域。广义的地质环境之中包括着水、岩石和大气等自然的物质,其中狭义的地质环境之中包含着岩石圈和相应的岩石圈的风化物,其中有着较大的细化的自然物质。地球不断演化之中产物有着经历过了亿万年的变化,其中水圈、大气圈和岩石圈之中被包含着整个地质环境。能量和物质环境在一定的基础之中产生了交换和能量的沟通,构建成相对平衡的体系。
  地质环境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地质 环境经常和大气圈、生物圈以及水圈发 生能量和物质交换。同时地球表面各个 圈层都影响地质环境。因此,地质环境 的变化发展非常剧烈。这种变化也对地 球表面各个圈层的发展产生了影响。在 渐变和缓变的基础上,地质环境发生变化,一段时间后,渐变转化为突变和灾 变,如此循环往复。由此,可见地质环境演化历程经历了一定的周期,由此,在地域和阶段性的发展之中逐渐有着异化,造成了地质环境的异化,造成了地质灾害的频发。
  四、地质灾害防治过程之中地质环境保护措施
  (1)调查区域的体系在调查地质环境的中建立。区域调查体系的构建与划分能够为调查地质灾害提供一定的依凭,由此,调查地质环境的条件,并且对区域之内的危险性进行合理的评价,确定重大灾害隐患点的保证,并且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地质的多样的资源,由此,做好相应的防治工程,监测预警的体系的构建有利于国家层级的机构能够做出科学正确的抉择。
  (2)构建地质环境评价体系。区域工会层之中的地质环境的工作,有着很大的公益性,这些公益性的提升,需要将服务进行统一与合理的规划和战略性。由此,加强地质环境灾害和相应的不同功能区域的划分。就气候、地震和活动的周围的影响,降低地质灾害风险,进行区域功能确认。
  (3)巩固工程地质环境的安全评级。地质环境安全可以保证人居环境和 工程区域的安全,主要包括地质结构,地质成分、外部形态和工程性质等,要 避免内外动力对其造成干扰,最大限度 地降低风险的可能性。任何异常因素都 会对工程对象造成干扰,也会对原来大 的区域环境造成损害,对原来环境的区 域态势造成负面影响。由此,提升土地利用的规划、防洪规划和城镇建设的计划,由此,为了能够降低灾害的负面影响,并且管理控制灾害的区域,保证相关的法规和法律实践。
  参考文献
  [1]黄润秋,李为乐."5.12"汶川大地震触发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规律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27(12):2585-2592.DOI:10.3321/j.issn:1000-6915.2008.12.028.
  [2]王福涛,王世新,周艺等.高分辨率多光谱的芦山地震次生地质灾害遥感监测与评估[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6,36(1):181-185. DOI:10.3964/j.issn.1000-0593(2016)01-0181-05.
  [3]赵志明,吴光,寇川等.大(理)瑞(丽)铁路高黎贡山越岭段地质灾害工程分区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3,48(2):310-316.DOI:10.3969/j.issn.0258-2724.2013.02.019.
  [4]李术才,薛翊国,张庆松等.高风险岩溶地区隧道施工地质灾害综合预报预警关键技术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27(7):1297-1307.DOI:10.3321/j.issn:1000-6915.2008.07.001.
  [5]彭建超,吴群,钱畅等.城镇住宅用地基准地价的地质灾害影响及修正系数研究——以兰州市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16,30(9):73-81.DOI:10.11994/zgtdkx.20161024.124546.
  (作者單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院)
其他文献
摘 要:校园环境目前已经成为社会环境的重要表现形式,高校特色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城市特色、地区文化以及历史内涵。同时校园景观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校园景观规划能对学生的行为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随着生活在学校的人们物质需求和精神追求的增加,对高校校园景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通过研究现代景观设计学的基础上,对国内大学校园的景观设计进行分析,结合校园的地域性、文化性、綜合性等特点,为大学校园景观设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在国民经济方面呈现出不断发展的状态,显著提高了城市化的水平,加快了人们在物质文化生活品质方面的提升,通过这一状况,令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环境给予提升,更加对建筑工程的管理品质具有了较高的标准。本文筆者根据工作实践经验对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现状;控制措施  1.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  1.1建筑工程管理法律具有缺陷  
期刊
摘 要:珍贵树种资源稀有、材品昂贵,其经济价值、社会效应和生态效果相比于一般树种更好。某些有着天然优越气候条件的地区,适合一些珍贵树种生长发育的地区,发展稀有珍贵树种种植,能够快速提供林业品相,在给生态环境带来保障的同时,也能给农民带来丰厚的经济利益。可以说,这些珍贵树种就是一座座“绿色银行”,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关键词:特殊树种;培育;重要意义  一、现阶段林业发展存在问题  第一,林业发展的
期刊
摘 要:给排水工程的建设与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一旦社区问题产生了。若给排水工程存在堵塞,渗漏,安全等问题,这些问题将影响施工质量,也影响人们的生活,生命安全,必须在随后的施工供水和排水工程中,引起了高度的关注,采取相應的措施和手段严格控制,特别是抓住给排水工程施工单位的相应施工,加强施工排水的顺利施工,避免安全和质量问题的发生。本文笔者根据工作实践经验对建筑给排水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分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乡规划工作备受关注,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要重视对城乡规划工作建设的强化,与此同时,系统分析土地管理问题,保证在土地资源合理保护和利用的同时,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城乡规划;土地管理;问题  前言  对于城乡工作而言,其根本目的是实现城乡的均衡发展,创设更加优质的生存环境,借助对优势资源的分析,立足全局性与整体性,实现对土地的合理规
期刊
摘 要:中国东部江苏省的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这里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因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苏州园林的艺术以及其所体现的文化和对现代建筑的影响。园林是中国的一个重要文化符号,苏州园林的基础思想是二分合一,讲究与自然和谐共存。苏州园林的文化象征意义丰富,苏州园林的建筑体现出了整体性、抽象性、運动性,体现了儒道两家思想,对现代建筑在造型和结构方面影响十分
期刊
摘 要:文章概述了“3S”技术在土地科学中的研究特点及其在土地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并结合所开展的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项目的实践经验,进一步阐述了开展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对促进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土地管理;“3S”技术;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  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我国是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土地问题始终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必须实
期刊
摘 要:了解山地校园及其空间特征,设计原则并对校园场地设计做出合理规划展望。适时的提出将水敏性策略与校园场地相结合,满足生态、教育、美观性等多方面景观设计需求。以重庆大学建筑系馆外部环境设计为例,从校园山地的关系入手,结合水敏性城市设计的理念、特征及控制内容,提出了基于水敏性下的校园场地设计的思考,并充分利用原有地貌、水体、植物塑造特色外部空间,对山地校园景观构建进行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山地城
期刊
摘 要:农村土地规划管理和计划管理关系着土地可持续发展的实现,由于我国农业大国的现实状况,土地对于国家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占据我国绝大多数土地面积的农村,决定了土地规划管理最终目标的实现,因此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应该统筹土地发展,在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各方面都做到计划管理,从而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发展。文章结合土地规划管理的原则,讨论我国目前土地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研究其解决措施。
期刊
早稻适合于直播,国内也有移栽。此处主要介绍直播栽培。  一、精细整地  精细整地有利于齐苗、全苗以及土壤保水,要求土碎平整。土壤耕作以深耕、碎土、保墒、除草为主要目的,深度以18~20厘米较为合适,整地时期和方法,则因地区、气候、土壤、栽培季节和前作种类等而不同。熟土杂草多,不宜早翻耕、早整地,以免杂草滋生。新开垦地可耕后即整,整后播种。  二、播种保全苗  早稻播种内容包括:晒种、浸种、消毒、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