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某区块是*块的次级断块,构造上位于辽河坳陷西部凹陷西斜坡欢喜岭单斜构造第二断阶带。于Ⅰ组含油面积2.2km2,石油地质储量590×104t。目前区块的地层压力低,油层供液能力差,吞吐轮次高,注汽效果差,吞吐油汽比趋近经济极限,区块已经处于吞吐开发后期,采出程度已高达35.6%,产量形势非常严峻,油藏开发需要越来越精细,因此需要对原始测井解释结果进行修正,重新进行二次解释,为后期区块挖潜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稠油 测井解释 开发后期
一、概述
某区块位于辽河断陷盆地西部凹陷西斜坡的西南部,开发井数多,经历多次开发调整,时间跨度大,同时,地层压力亏空及层间矛盾比较突出,这些因素为整体的测井研究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从测井系列来看,横向测井、小数控、3700等多个系列的资料同时存在,不同系列的测井仪器在纵向分辨率、探测范围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也为测井资料的标准化和解释工作带来不便。因此需要进行二次解释研究。
二、测井资料的预处理及曲线的标准化刻度
在深度校正和曲线编辑等预处理工作之后,采用直方图平移法和趋势面分析法对时差曲线进行标准化刻度。
1. 标志层的确定
由于本区在于楼组油层的顶部存在着一套稳定的火山岩,厚度多在20m以上,是用于曲线刻度和地层对比的理想标志层。少数井中由于构造和断裂活动,可能导致标志层的缺失,在这种情况下,应用目的层附近的稳定火山岩作为考察对象,对曲线进行刻度和校正,提高测井曲线的一致性。
2.曲线的标准化刻度方法
虽然该区域具有稳定的标志层,但是,由重矿物分析资料可知,地层中含有钛磁铁矿矿物,会对测井曲线产生直接影响,单独用趋势面校正法或直方图平移法,会影响曲线刻度的精度,这里用趋势面分析的方法用标志层的特征值作图,考察标志层特征值的变化趋势和平面上的分布情况,然后,确定标志层的特征峰值及其分布规律,再用直方图分析法进行单井的平移校正。
3.标准化过程与结果
对区块内所有井的标志层数据统计表明:声波时差值的分布范围为120~330us/m之间,平均值为240us/m;电阻率值的分布范围1.5~20W.m。应用标志层时差的特征值进行趋势面作图,结合标志层的声波时差分布特征,可对单井进行考察,依据其峰值和分布形态确定其校正量。
三、测井解释方法
1.孔隙度模型
反映储层孔隙度的测井方法主要有声波时差、中子、密度等,某区块的测井资料中,普遍测量了声波时差测井项目,只有少量的几口井测量了密度资料,几乎没有中子测井资料,因此,这里选用声波时差建立孔隙度模型。威利(Wyllie)公式(1)是常用的孔隙度计算方法,本次也采用了该方法进行孔隙度的计算。根据孔隙度的分析结果及时差的测井值,确定了压实校正系数CP与样品深度之间的关系式(2),公式的相关系数为0.8184,应用了25个分析样品点的数据。
…………………(1)
cp = 1.6851 - 0.0002 ? dep…………(2)
式中,Φ—地层孔隙度,f;AC—声波时差的测井值,us/m;Tma—砂岩声波时差的骨架值,us/m;Tf—地层流体的声波时差值,us/m;cp—压实校正系数;dep—测井深度,m。
2. 渗透率模型
应用岩心分析的渗透率与孔隙度建立关系:
ln(K)= 15.532Φ – 20.0 …………(3)
式中,K—地层渗透率,md;Φ—地层孔隙度,%。
3.含水饱和度模型
以测井资料为手段,计算储层的含油饱和度,本次应用Archie饱和度方程解释。
Sw=……………………………(4)
So=1– Sw ………………………….(5)
式中:Sw — 含油饱和度,f;Rw — 地层水电阻率,Ω·m;Φ — 有效孔隙度,f;Rt — 地层电阻率,Ω·m;a、b — 与岩性有关的经验系数;m、n — 分别是孔隙度指数和饱和度指数,m、n值分别为1.66和1.78;So — 储层的含油饱和度,f。
4.泥质含量模型
常用的计算泥质含量方法主要有自然电位法、自然伽马法、电阻率法等等。由于欢喜岭地区沉积物的堆积速度大,岩石中钾长石含量高,同时,地层水与泥浆滤液的矿化度差异不大,导致了应用自然电位法和自然伽马法效果均不理想,因此,在参数计算中使用电阻率法确定泥质含量。
………………(6)
…………… (7)
式中,SH — 地层的泥质含量,f;GCUR — 经验常数;Rmin — 电阻率测井的极小值,Ω·m;Rmax — 电阻率测井的极大值,Ω·m;Rlog — 目的层的电阻率测井值,Ω·m。
四、储层的四性关系与有效厚度标准
1.含油性标准
根据单层试油结果和钻井取心、井壁取心、录井显示的含油级别,可以获得具有工业油气流储层的含油级别下限。
2.岩性标准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通过对钻井取心资料的研究,该区储层的岩性可分为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细砂岩、中粗砂岩、砂砾岩5种类型,应用直方图技术作图,考察岩性与含油性之间的关系,则可确定岩性下限。
3.物性标准
应用物性分析资料与其含油产状建立关系,结合含油性的下限值,将储层的物性标准定为:孔隙度值Φ>15%,渗透率K>10md。
4. 电性标准
有效厚度测井标准是由试油和投产资料确定的。应用电阻率和声波时差的数值及试油结果编制了油水图板,由图板可以确定测井解释标准。通过分析试油数据及其分布特征,将油层的电性标准定为:声波时差AC>240us/m;电阻率Rt>15Ω·m,含油饱和度So>45%。
五、结 论:
1.通过对测井数据的分析整理以及对化验分析资料、地质分层、试油投产资料、地质录井等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建立测井解释模型,确定储层的有效厚度标准,对测井资料进行重新解释,重新计算储层参数并确定测井解释结论。
2.根据测井解释结果及储层的具体情况,重新认识了测井解释结论,对原始解释结论进行了修正,提高了测井解释的可信度,对油水层的分布规律及展布情况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为该区块今后的开发调整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雍世和,张超谟主编. 测井数据处理与综合解释[M]. 石油大学出版社,1996
[2]李涛. 水淹层识别及解释方法研究 [J]. 科技信息. 2011(18)
关键词:稠油 测井解释 开发后期
一、概述
某区块位于辽河断陷盆地西部凹陷西斜坡的西南部,开发井数多,经历多次开发调整,时间跨度大,同时,地层压力亏空及层间矛盾比较突出,这些因素为整体的测井研究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从测井系列来看,横向测井、小数控、3700等多个系列的资料同时存在,不同系列的测井仪器在纵向分辨率、探测范围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也为测井资料的标准化和解释工作带来不便。因此需要进行二次解释研究。
二、测井资料的预处理及曲线的标准化刻度
在深度校正和曲线编辑等预处理工作之后,采用直方图平移法和趋势面分析法对时差曲线进行标准化刻度。
1. 标志层的确定
由于本区在于楼组油层的顶部存在着一套稳定的火山岩,厚度多在20m以上,是用于曲线刻度和地层对比的理想标志层。少数井中由于构造和断裂活动,可能导致标志层的缺失,在这种情况下,应用目的层附近的稳定火山岩作为考察对象,对曲线进行刻度和校正,提高测井曲线的一致性。
2.曲线的标准化刻度方法
虽然该区域具有稳定的标志层,但是,由重矿物分析资料可知,地层中含有钛磁铁矿矿物,会对测井曲线产生直接影响,单独用趋势面校正法或直方图平移法,会影响曲线刻度的精度,这里用趋势面分析的方法用标志层的特征值作图,考察标志层特征值的变化趋势和平面上的分布情况,然后,确定标志层的特征峰值及其分布规律,再用直方图分析法进行单井的平移校正。
3.标准化过程与结果
对区块内所有井的标志层数据统计表明:声波时差值的分布范围为120~330us/m之间,平均值为240us/m;电阻率值的分布范围1.5~20W.m。应用标志层时差的特征值进行趋势面作图,结合标志层的声波时差分布特征,可对单井进行考察,依据其峰值和分布形态确定其校正量。
三、测井解释方法
1.孔隙度模型
反映储层孔隙度的测井方法主要有声波时差、中子、密度等,某区块的测井资料中,普遍测量了声波时差测井项目,只有少量的几口井测量了密度资料,几乎没有中子测井资料,因此,这里选用声波时差建立孔隙度模型。威利(Wyllie)公式(1)是常用的孔隙度计算方法,本次也采用了该方法进行孔隙度的计算。根据孔隙度的分析结果及时差的测井值,确定了压实校正系数CP与样品深度之间的关系式(2),公式的相关系数为0.8184,应用了25个分析样品点的数据。
…………………(1)
cp = 1.6851 - 0.0002 ? dep…………(2)
式中,Φ—地层孔隙度,f;AC—声波时差的测井值,us/m;Tma—砂岩声波时差的骨架值,us/m;Tf—地层流体的声波时差值,us/m;cp—压实校正系数;dep—测井深度,m。
2. 渗透率模型
应用岩心分析的渗透率与孔隙度建立关系:
ln(K)= 15.532Φ – 20.0 …………(3)
式中,K—地层渗透率,md;Φ—地层孔隙度,%。
3.含水饱和度模型
以测井资料为手段,计算储层的含油饱和度,本次应用Archie饱和度方程解释。
Sw=……………………………(4)
So=1– Sw ………………………….(5)
式中:Sw — 含油饱和度,f;Rw — 地层水电阻率,Ω·m;Φ — 有效孔隙度,f;Rt — 地层电阻率,Ω·m;a、b — 与岩性有关的经验系数;m、n — 分别是孔隙度指数和饱和度指数,m、n值分别为1.66和1.78;So — 储层的含油饱和度,f。
4.泥质含量模型
常用的计算泥质含量方法主要有自然电位法、自然伽马法、电阻率法等等。由于欢喜岭地区沉积物的堆积速度大,岩石中钾长石含量高,同时,地层水与泥浆滤液的矿化度差异不大,导致了应用自然电位法和自然伽马法效果均不理想,因此,在参数计算中使用电阻率法确定泥质含量。
………………(6)
…………… (7)
式中,SH — 地层的泥质含量,f;GCUR — 经验常数;Rmin — 电阻率测井的极小值,Ω·m;Rmax — 电阻率测井的极大值,Ω·m;Rlog — 目的层的电阻率测井值,Ω·m。
四、储层的四性关系与有效厚度标准
1.含油性标准
根据单层试油结果和钻井取心、井壁取心、录井显示的含油级别,可以获得具有工业油气流储层的含油级别下限。
2.岩性标准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通过对钻井取心资料的研究,该区储层的岩性可分为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细砂岩、中粗砂岩、砂砾岩5种类型,应用直方图技术作图,考察岩性与含油性之间的关系,则可确定岩性下限。
3.物性标准
应用物性分析资料与其含油产状建立关系,结合含油性的下限值,将储层的物性标准定为:孔隙度值Φ>15%,渗透率K>10md。
4. 电性标准
有效厚度测井标准是由试油和投产资料确定的。应用电阻率和声波时差的数值及试油结果编制了油水图板,由图板可以确定测井解释标准。通过分析试油数据及其分布特征,将油层的电性标准定为:声波时差AC>240us/m;电阻率Rt>15Ω·m,含油饱和度So>45%。
五、结 论:
1.通过对测井数据的分析整理以及对化验分析资料、地质分层、试油投产资料、地质录井等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建立测井解释模型,确定储层的有效厚度标准,对测井资料进行重新解释,重新计算储层参数并确定测井解释结论。
2.根据测井解释结果及储层的具体情况,重新认识了测井解释结论,对原始解释结论进行了修正,提高了测井解释的可信度,对油水层的分布规律及展布情况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为该区块今后的开发调整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雍世和,张超谟主编. 测井数据处理与综合解释[M]. 石油大学出版社,1996
[2]李涛. 水淹层识别及解释方法研究 [J]. 科技信息. 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