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计划生育政策问题

来源 :企业文化·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bobo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计划生育作为我国人口控制的重要策略,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次研究过程中笔者从我国计划生育内容出发,对计划生育政策进行深入探究,结合实际内容深入分析了计划生育政策问题。文章对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贡献性作用。
  关键词:中国;人口;计划生育;问题
  前言:改革开放以来,人口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制约了我国社会建设质量。相关资料显示截止到2012年,我国人口已经达到13亿,人口压力巨大。计划生育政策作为控制我国人口的重要策略,可以在控制人口的基础上实现人员的优生优育,对我国建设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如何构建高效益计划生育体系,全面落实计划生育政策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我国计划生育现状概述
  1980年中央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号召“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1982年中央对计划生育政策内容进行整理,依照我国计划生育状况对计划生育体系进行完善,将计划生育内容引入到国家管理政策方针中,形成了计划生育大体框架。该时期宪法中明确指出国家推行计划生育,夫妻双方都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需要依照国家要求落实计划生育政策内容,实现全国“一胎化”。
  1984年,国家对计划生育状况进行分析,依照我国国情对计划生育内容进行全面调整,在国家计划生育现状上提出了《关于计划生育情况的报告》。该报告中指出我国计划生育要建立在合情合理、群众拥护、干部好做工作的基础上,要能够实现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等,从而全面提升我国人口素质。
  2.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问题
  2.1 人口年龄结构不合理
  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我国人口控制力度过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下一代人口数量骤减,造成人口年龄结构失衡。相关资料显示,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人口中人口老龄化严重,老龄化人口占据整体人口的1/3以上,远超于青年人口数量。这种人口年龄结构的不合理直接造成我国形成4-2-1家庭结构,导致家庭中青年人负担加大。而上述人口年龄结构的不合理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劳动力,导致社会保障体系负担上升,严重影响了人口的持续健康发展。如何控制人口年龄结构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2.2人口素质城乡二元次
  人口素质直接影响着国家文化建设,决定着国家社会发展。建国后我国开始对城市建设进行完善,优先发展城市内容,对城市政策、城市体系进行调整和优化,为城市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过程中城镇居民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形成了以特有户籍制度为基础的社会经济二元次结构。上述二元次结构直接导致城镇与农村居民发生“矛盾”,导致城镇与农村居民人口素质水平逐渐开始在静态分析中出现差异,导致人口素质参差不齐,造成我国人口素质城乡二元化。
  2.3少数民族地区计划生育问题
  计划生育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符合我国基本国情。但是在部分少数民族区域,计划生育并不适合。少数民族区域经济结构、人口构成与地域分布不均衡,在计划生育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由计划生育导致的人口骤减现象,导致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大幅减少。这种减少很容易造成少数民族人口结构均衡受到抑制,严重时甚至导致少数民族“消亡”。除此之外,少数民族计划还在一定程度削减了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导致民族区域经济发展滞缓,生活环境日益艰难。
  3.优化计划生育政策的措施
  3.1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计划生育政策落实的过程中国家要对人口老龄化问题进行分析,要依照人口老龄化现象构建合理社会保障制度,对社会保障体系进行完善,从而为我国老龄化人口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从本质上改善人口生活质量。当前国家可以选取居家养老及社区服务养老两种方式实现养老保障,因地制宜,为老年人提供对应生活场所和养老场所,确保老年人能够充分享受老年生活,形成愉悦的生活环境氛围。要对医疗保险内容进行完善,依照不同区域老年人生活状况构建对应救助制度,确保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降低老龄化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3.2 消除城乡人口素质二元化
  计划生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国家要对城乡人口素质二元化进行消除,要打破传统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形成统一的城乡计划生育政策,这样计划生育工作才能够更好地开展。该过程中国家和政府可以适当考虑将城乡二元化生育政策逐步调整为面向城乡普遍开放的“二胎”一元计划生育政策,通过运用统一的人口政策控制策略达到对城乡人口的全面协调,从而缓解城乡计划生育工作压力,从本质上提升城乡计划生育工作落实效益。
  3.3 完善少数民族计划生育内容
  少数民族计划生育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要对少数民族区域经济、社会及生活等进行全面分析,在该内容基础上形成对应少数民族计划生育政策,确保计划生育内容与少数民族发展相适应,从而全面提升少数民族建设状况。我国现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指出:“国家稳定现行生育政策,鼓励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少数民族区域可以适当放松指标,允许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拓宽生育数量,从而保证少数民族人口数量,达到有计划、有规划的生育控制。
  4.总结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落实的过程中需要对计划生育内容进行合理把握,因地制宜,因需调整,从而保证计划生育工作与我国社会建设协调发展;需要对计划生育体系进行完善,适当放宽政策,在控制人口数量的基础上调整人口比例,从而实现人口的“优化”控制;需要对计划生育政策进行协调和整改,提升人口素质,形成良性人口控制体系,从而全面优化计划生育结构,改善城乡人口数量控制效益。
  参考文献:
  [1] 位秀平,吴瑞君.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反思[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32-36.
  [2] 庄国波,陈万明. 公共管理视角下的中国计划生育政策选择分析[J]. 中国行政管理,2014,09:93-96.
  [3] 左梦瑶. 关于当 前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思考[J]. 经济研究导刊,2013,22:195-196.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指出了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策  一、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一)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逐步建立  当前,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建立已初见成效。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招聘制度市场化,招聘工作更公平、公正、公开。现代企业的人才引进已完全摒弃原有的接班制、推荐制,个人的真才实学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摘 要:本文以皂河船闸开展群众文化建设案例为分析,从开展群众文化建设的背景和原因以及具体措施,深刻阐述交通基层单位加强群众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关键词:群众文化;建设;必要性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深厚的力量源泉,要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让蕴藏于人民中的文化创造活力得到充分发挥。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对于提高广大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界对数学的教育教学更加重视.而初中数学不同于小学数学,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需要学生具备更多的思维能力和更高的知识水平,反思能力对于数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摘要:伴随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如火如荼的开展,要提升职工队伍的基本素质就要建立完整的管控机制,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确保企业内部管理效果的优化落实,就需要企业针对自身发展情况建立具有实际导向性的教育培训项目。本文从提高职业教育和培训项目的理解和落实能力、优化新时期任务以及强化组织领导的策略分析三个层面分析了加强职业教育与培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和企业竞争力的基本路径,旨在为企业相关管理人员提供
2月14日,马年正月初三。人们还沉浸在春节的祥和与温馨之中。一大早,我们一行三人就冒着蒙蒙朝雾和料峭春寒,沿着崎岖的山路驱车前往马边。一道同行的是民建北京市海淀区委副主委吴
说到恐,常会让人想到惊恐、恐慌这类词语。其实惊恐与恐慌是有区别的。惊恐是指受到突然的、意外的、较强烈的刺激,常为自己所不知之事。而恐慌则是指恐惧过度,常为自己已知之事。但因惊后每可致恐,恐者亦每遇事易惊,所以常将两者相提并论。   中医学认为,肾在志为恐。过恐最易伤肾,可致肾气耗损,精气下陷,升降失调,出现大小便失禁、遗精、滑泄、堕胎早产等。《灵枢·本神》说:“恐惧不解则伤精,精伤而骨酸痿软,精时
目的探讨中药抑抗汤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的小鼠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40只实验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中药抑抗汤0.8ml和等量生理盐水灌胃28d,制备含药血清和空白血清。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风景园林可以美化环境,进而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在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人性化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