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理念下音乐教师角色的转变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77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本着“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内涵,更加关注“人”的发展。本文从敢于创新,灵活教学、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四个方面,对新课程理念下音乐教师角色的转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新课程 音乐教师 角色转变
  与传统音乐教育相比,“新课标”无论是从音乐教育的理念,还是教材的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均作了全方位的改革。这对于已习惯了传统音乐课教学的广大音乐教师来说,无疑是一场“革命”。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标”,尽快成为“新课标”的有效执行者和积极建设者,将关系到“新课标”实施的成败。对此,笔者想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与同行们商榷。
  一、敢于创新,灵活教学
  1、要作教育的抉择者!这是当今最新的教育理念,适用于各个学科。具体到音乐教学领域,在浩瀚的音乐文化海洋中,我们音乐教师有根据大纲所规定的教学目标要求自由选择音乐教学素材和教学方式的权利,如果你和你的学生一样讨厌你手中的音乐教材,我觉得你就应该考虑如何重新组织(或补充,或替换)你自己觉得让你的学生学得更好和更开心的音乐教学内容了。当然,你必须和主管领导沟通好,说明你“另搞一套”的原因和你自己创新方面的亮点。
  2、谁都可以作研究型教师。如果你真正成为了你所任教的班级的音乐教育的抉择者,那么面对你重新组合的教学内容,新的问题和收获肯定源源不断的出现,你如果抓住里面的闪光点和突发的感觉,深入实践、探讨、研究下去,就可以出成果,以你自己的教学实践作出你的理论性文章,也就是所谓的课题研究。如果你按部就班地按照老一套思路苦学苦教苦备课,那只能永远“吃别人嚼过的馍”,失去的将是自我和创新的灵感。
  3、活用教学法,培养即兴教学能力。对于传统教学法的学习是我们在大学时代的必修课,真正在教学实践中的领悟确是另外一回事。在教学中仅仅是理论上“奥尔夫”“柯达伊”“启发式”“示范法”什么什么的,只会把自己的思路束缚在某个范围,这反而被动。怎样为好呢?一句话,“无招胜有招!”即学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扬己之长,敢创新招。你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就是随机应变,满腹的经纶敌不过你在教学实践中一个奇妙的点子。
  二、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
  音乐艺术有着其丰富的内涵与外延,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艺术形式。由于年龄特征、个性差异、知识层次等因素的制约,学生们对音乐的喜好千差万别。在教学中,教师不应将音乐教育只局限于在“知识”、“学科”等狭窄的范畴内来理解,而应把“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的价值观视为根本,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的思想。丢掉传统教育中教师的绝对权威,洞悉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并针对他们的兴趣爱好找准教学的切入口,因势利导,将手中的“指挥棒”变成引领学生去探索美妙的音乐世界的“引路石”。在这里,教师不再是喋喋不休的说教者,学生不再是教师思想、情感的复制品;课程也不再是纯粹意义上的单一的教材内容,相反,教师能够从学生出发、从学生学习音乐的角度出发,研究解决学生要学什么、怎样学等一系列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也能积极地参与进来,愉快地学习。這样,教师和学生就都成了课程的创造者与开发者,成了最终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机结合体。
  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快!”许多人这么惊呼。面对飞速发展的社会,各行各业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都在提倡终身学习的理念。大学里的所学,勉强只够让我们上路从教,后面的漫漫长路怎样走得更精彩,更充实,还得靠我们的自我学习和在个人修养上一辈子的自我完善。从另外一个意义上来讲,我们音乐教师对于最新音乐的动态、最新媒体设备的使用、对学生喜欢什么都应该随时关注,关注的过程就是我们学习的过程,有许多方面的东西我们甚至要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探讨。比如对于近期学生们热衷的歌曲,我听过并分析后,觉得这首歌曲很有特点,亮点多多,干脆安排在课堂上欣赏并且分析这首歌,完了还要求学生写关于它的音乐评论。这种方式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艺术鉴赏水平的提高。我把学生们一部分有代表性的文章上传到了我的网站上面公开讨论。如果我当时不放下架子学习一些学生们感兴趣的东西,就不可能作出这样的引导。所以,我们不能放松自己各方面的学习。
  四、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
  审美是完美人性的闪光,审美活动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爱人类、爱自然、爱自己、爱生活的过程。人在审美中,往往把自己最善良最美好的情感,尤其是爱的情感赋予给了审美对象。审美意义上的“爱”不同于其他的道德意义上的爱,它更丰富,更具有广泛性和深刻性。一个具有丰富爱心的人必然是审美感受最丰富的人,反过来,一个审美感受越是丰富的人,他越是具有丰富的爱心;一个充满爱心的人必然是美的人,一个充满爱的社会必然是美的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说,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爱心,比培养学生技术上的才能更重要。“技术”教学是短暂的,是容易生疏甚而遗忘的;而“艺术”教学给予学生的则是永恒的,是能让学生终生受益的。音乐教育首先并不完全是为了培养音乐家,而首先是为了培养人。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避免那种生硬的、繁难的技巧技能性训练,而应从学生出发,多为他们营造一些发现美、创造美的自由空间,以激发起他们热爱美、传播美的热情,从而使美能在学生的心灵中生根、发芽、成长、壮大。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要以“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关注“人”的发展,关注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师生关系等各方面逐步转变教师角色,尽快适应“新课标”,成为“新课标”的有效执行者和积极建设者。惟有这样,我们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需求,我们的音乐教育也才能够真正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肩负起培养人、塑造人的神圣使命。
其他文献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不能依赖死记硬背,而应以理解为基础,并在知识的运用中不断巩固和深化.为了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知识,教师应注重数学知识与学生生
期刊
摘要:本文总结了搞好物理实验教学应注重:积极启发学生进行探索实验,提高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学生实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有机的结合起来。  关键词:物理 实验教学 开展方法  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完成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当前,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着“重讲解、轻实验”,“重结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再创造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初中数学《以探定教因做定导》课堂教学模式,阐述了这一新型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对这一教学模式的结构进行了说明,并进一步分析了建立这一模式的优势  关键词:再创造 探究学习 课堂教学模式  一、前言  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初中教学课堂教学普遍存在一些误区:“重结论轻过程”,主要表现在一些概念、公式、法则、定理课上成习题课,学生只见树木
摘要: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在改变传统数学教学弊端的基础上,也为数学教学树立了新理念、提出了新要求。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积极、迅速地反思过去和现在的数学教学,理解新的数学课程理念,建立起新的中学数学教学观。本文从树立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全面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开放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选用开放性的教学内容等几方面入手,谈了笔者对于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教学方法的一点思考。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数学
从古至今,世界各国对美的认知虽有差别,却都能以不同形式获得美的享受。当远古人类第一次发现泥土经过火烧变成陶器时,人类文明也因此产生了巨大变化。陶器的产生,昭显了人类
摘要:西方一些教育先进国家的作业形式改革的理论和实践,对我们很有启发意义。其中多元智能理论的广阔性和开放性对于我们正确、全面地认识学生,改革作业模式具有借鉴价值。  关键词:语文作业 多元化  面临21世纪的到来,世界各国教育家都在思考各国教育如何改革以迎接21世纪的挑战。一些发达国家更是把教育放在了世纪问题的首位。从国外看,西方一些教育先进国家的作业形式改革,对我们很有启发意义。从国内看,“学生
以“生态与家园”为主题、汇集了85个国家的500余件绘画、雕塑、装置、影像以及综合类作品的第四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展览集中展示了世界美术家对生态问
摘要:我根据自己几年的教学实践,就体育教学中常见的不良行为广泛听取了同行与学生们意见。并就此分析体育教师提高职业能力的重要性,以期寻求合乎学生心理规律并有利于矫正其不良行为的方法,进而加强课堂管理。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学民主。  关键词:体育教学 学生 不良行为 对策  对于体育教学来说,决定其整个学习气氛的是学生是否自觉的学习行为,因为虽然学生的学习行为时时刻刻都在接受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约束
2002年春节期间,CCTV-10(科教频道)在三周的时间内实施了以“科技过年”、“文化过年”为主题的春节教科文行动“特别编排”,连续推出了25个共计80多小时的大型特别节目。这次大
摘要:在中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把学生带入一个完全主动学习情景可以说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只有学生对所讲内容产生兴趣,才会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而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是一线教师所关心和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本文结合实际进行分析,提出了几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方法,希望能对中学生物课堂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生物 学习兴趣 提高策略  动机是指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行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