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脱发的良方

来源 :求医问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ck_u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窍活血汤是清代名医王清任创制的经典方剂。在嘉庆年间,肠伤寒等瘟疫时有流行。很多肠伤寒患者都会出现脱发的并发症。他们在辗转求医无果时,便会去北京请王清任进行诊治。王清任在收治了一批又一批的此类患者后,发现他们大多身体羸瘦,而且均有皮肤和指甲呈灰暗色、脉细涩、舌质紫瘀等症状,其脱发显然是因久病血瘀,阻塞血路,新血不足以濡养肌肤皮毛而导致的。于是,王清任使用自创的通窍活血汤为他们进行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大多数这类患者在服用3付此药后就不再大量脱发,在服用10付此药后其患处就逐渐生出了新发。通窍活血汤的制用法是:取赤芍、川芎各5克,桃仁(研泥)10克,红花15克,老葱(切碎)三根,鲜姜(切碎)少许,红枣(去核)七个,麝香(绢包)2.5克,黄酒半斤。将除麝香以外的药物用黄酒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将麝香调入此药汁中再煎二沸即成,可每日服一剂,分早晚两次服下。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使用通窍活血汤治疗脱发,发现此方对气滞血瘀型斑秃有显著的疗效。笔者曾将72例脱发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并为35例观察组患者使用通窍活血汤进行治疗,为37例对照组患者使用胱氨酸、维生素B6、谷维素进行治疗。这些患者的年龄为34~67岁,病程为一个星期至6年不等。笔者在为这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发现,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显效率约为34.05%。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显效率约为77.14%,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通窍活血汤的主药麝香价格昂贵,因此笔者去掉了此方中的麝香,加入了路路通和升麻,以代替麝香起到通经活络和引药上行的作用。笔者所用通窍活血汤的制用法是:取赤芍、川芎、桃仁(研泥)、路路通、柴胡、郁金各10克,红枣(去核)7个,红花、老葱、鲜姜(切碎)各9克,升麻6克。将上述药物用水煎煮(若用水和适量的黄酒一起煎煮药物,可进一步增强此药的行血活血效力)后去渣取汁,每日服一剂,分早晚两次服下。患者若有头晕眼花、膝软腰酸的症状,可在此方中加入制首乌、桑椹子各15克。患者若有心烦失眠的症状,可在此方中加入夜交藤12克,合欢皮15克。
  此方中,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具有活血祛瘀的功效。麝香具有开通窍道、活血通络、引诸药上行的功效。葱白具有行气、通阳入络的功效。鲜姜、红枣具有温阳通脉、调和营卫的功效。柴胡、郁金具有疏肝解郁、助气血运行的功效。用上述芳香开窍药和活血散瘀药一起制成的通窍活血汤,具有很强的散瘀通窍、辛温通阳、活血通经的作用,适合有肌肤甲错、两目暗黑、听力减退、皮肤和指甲呈灰暗色、酒渣鼻、脉细涩、舌质紫等气滞血瘀症状的脱发患者使用。
其他文献
近日,日本的《健康企划》杂志撰文总结了2013年最令日本居民关注的饮食热闻,这些饮食热闻是:  1.实行共餐制易感染幽门螺杆菌  2013年10月,日本学者在该国的MSN网站上撰文指出,幽门螺杆菌是导致胃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此菌可存活在人的口腔中,其主要传播途径为饮食传播,即通过唾液、筷子、碗盘等传播。日本居民在进餐时实行共餐制(共用餐盘等食具),并习惯使用筷子,因此在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一起进餐时易
期刊
小时候长辈常常告诫我们,做人要学会忍耐,“善忍者方可成大器”。然而,这种“忍道”却是养生之大忌。人体的呼吸、消化、排泄等器官就好比是健康的通道,忍尿、憋便等习惯不仅不利于人体健康,甚至会诱发各种疾病。下面,我们就逐一介绍一下6种“憋”出来的疾病。  一、憋尿可诱发膀胱炎  每个人都有憋尿的经历。有些人憋尿是因为工作太忙放不下手中的活计,有些人是因为打牌、下棋不肯离开“战场”。俗话说“流水不腐”。正
期刊
阮刻《十三经注疏》与陆德明《经典释文》都是重要的古籍资料,为它们作研究的学者十分之多。自宋代以来,人们刊刻《十三经注疏》时,很多注疏会移录陆德明《经典释文》中的附音。《尔雅注疏》也有附音,但其音是否为《经典释文》注音,在不熟悉《尔雅注疏》本和《尔雅》经注本版本的的情况下,很容易将《尔雅注疏》附音和《经典释文·尔雅音义》混同。传世《尔雅》经注本将《注疏》本附音称为《尔雅音释》。关于《尔雅音释》,冯蒸撰写了《〈尔雅音图〉与〈尔雅音释〉注音异同说略》,黄御虎撰写了《〈尔雅音释〉音切的来源》。冯文证明《尔雅音图》
我是来自贵州的求医者,今年33岁。我从小就患有癫痫,但由于癫痫发作得并不频繁,所以我从未进行过正规的治疗。但从两年前开始,我的病情突然加重,癫痫发作的次数越来越频繁,最多时1个星期会发作2~3次,使我无法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更为严重的是,有好几次癫痫发作时,我的呕吐物堵住了气管,使我无法呼吸。要不是家人抢救及时,我可能就再也醒不过来了。那时我经常想:照这样下去,我迟早会死在癫痫上。为了看病,我跑遍了
期刊
蒲虔贯是宋代著名养生学家,对医学有很深的研究,著有养生典籍《保生要录》。在该书中,他收集整理了很多简便有效的药枕方和导引术。据说,蒲虔贯之所以非常推崇药枕方,与他曾使用药枕方治愈自己的重病有很大的关系。  有一天,蒲虔贯突然出现了头目胀痛、眩晕恶心等“头风”的症状。他找了很多京城的名医进行治疗,但病情丝毫不见好转。无奈之下,他辞去了司仪郎的官职,整天躺在床上休息。为了治好病,蒲虔贯经常翻看家中收藏
期刊
我今年32岁。2011年8月,我突然出现了恶心、呕吐、腹痛的症状。去医院检查后,我被确诊患有胆石症。B超科的医生说,我的胆囊内有一个1.9厘米×1.1厘米大小的结石。我在医院输液治疗了一周,病情得到了控制。出院后,我一直服用消石利胆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但疗效很差,我的病情时有发作。2012年2月,我的胆石症再次发作,而且出现了黄疸的症状。去医院检查后,医生建议我进行手术治疗。可我害怕进行手术,就拒绝
期刊
楹联从桃符直接演变而来,又兼收了对偶修辞的艺术手法,广泛融合其他文学体裁,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复杂性。楹联发轫于宋元时期,到清中晚期已至全盛时期。楹联的民俗化倾向与案头化倾向的研究应放于楹联产生至民国成立这一段楹联史范围之内,在这个时间段内已能够清晰地把握楹联的民俗化倾向与案头化倾向的发展脉络。
  在楹联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以桃符为代表的楹联载体和以对仗句为表现的楹联文体相辅相成,但它们的内在又存在着割裂,即它们一直以不同的方式在各自演化发展。楹联在发展过程中存在案头化和民俗化两个倾向,两个倾向分别
霍女士是我的一位好友,今年34岁。两年前,她被查出患了子宫肌瘤。一开始,她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药物进行治疗,病情控制得不错。当她准备进行子宫肌瘤切除术彻底治疗该病时,医生告诉她子宫肌瘤切除术可能会影响她的生育功能。由于霍女士还未生育,因此她十分担心手术后会失去生育能力。于是她找到了我,并向我寻求更好的手术方法。半个月后,我应用BBT自凝刀技术为她实施了子宫肌瘤消融手术,手术非常成功。几天前,霍女士十
期刊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诗人和美食家。他不仅精于诗词,而且对医术也颇有研究。苏轼在《与程正辅书》中曾讲到,有一次他的痔疮复发了,不得不禁食酒肉、酱菜盐酪数日,但病情一点也不见好转。于是,他开始查阅医书,并根据自己的症状制做了芝麻茯苓面进行治疗,结果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据《与程正辅书》中的记载,芝麻茯苓面的制法和功效是:“黑芝麻去皮,九蒸晒,茯苓去
期刊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1874—1965)亲身游历了英国诸多殖民地,将他的所见、所闻、所想表现在以殖民地为题材的作品中。他从不同层面描绘殖民地社会现实,表达出独特的思想。传统的毛姆研究更侧重经典作品内容研究和故事性阐述,本研究全面涉及到毛姆所有殖民地书写相关作品,包括被学者普遍研究的三部游记和长篇小说,也包括毛姆的殖民地研究的边缘性作品。作为切入点,殖民地更多地与毛姆所处的历史与时代背景相结合,根据作品中关于殖民地的话语表述,分析毛姆殖民地书写所关注的维度,挖掘其思想内涵。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