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的英语教学形式、教学任务单一,缺乏创造性,容易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新课改的教学理念的前提下,我们有必要对英语课堂的教学任务进行一定意义上的改革,使之符合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从而充分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任务型语言教学;教学任务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试行》的颁布,对中小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要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动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重视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每位学生都有充分发展的空间,让每一位学生能发展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我认为,在英语教学中精心设计符合高中生实际情况的教学任务,使之在英语教学中充分地发挥效应,是实践这一目标的关键。
二、具体实施
1.引入——给学生一个成功的开始
在英语的传统教学中,教师经常在每一节课开始前让学生用英语进行值日生汇报。这种汇报制度很好,但覆盖面太窄,且内容浅,所以我对此进行了改革。我每次都精心设计课前说话任务并提前布置下一次的课前说话任务,让所有的学生都进行准备,然后在上课时,有计划地挑选几位同学上台用英语进行汇报,总的要求是做到小而精。教师要对学生说话的情况进行既定考核,并将考核成绩记录在册,用于期末综合评定成绩。课前谈话有利于学生提高用英语思维的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等,是学生学习英语成功的开始。
2.课程整合——给学生一个施展的平台
动手写写画画,几乎是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根据他们这一特点,在进行教学任务设计时,创造机会让学生在学习中玩一玩,画一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新教材中有许多与音乐有关的文章,在教学这些文章时适时播放一些英文歌曲,学生跟着节奏听几遍就会了。这样既满足学生听歌曲和唱歌曲的愿望,让学生体验“我会唱英文歌曲”的成就感,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自然地学习了语言,同时也有助于听力的提高。在学完“Music”一节后,我还邀请音乐老师,指导学生自己创作音乐,甚至自己配上英文歌词,在这种大胆创新中,学生学习英语的潜能也进一步得到挖掘,师生的情感交流也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更激发了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3.合作探究——给学生一个深入的空间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学生接触、学习英语的途径很多,我鼓励学生收看电视节目如希望英语、动感英语等,收听广播或者上网去收集丰富的课外资源,增加信息输入,多多注意身边的英语,用生活中的英语来丰富自己的词汇。例如,在学习Advertising一课时,我让学生课后去搜集各种常见商品的英文广告,并在班上宣读,待学生掌握了广告语言的用词和句子特点后,我让学生分组设计某一商品广告,并向全班展示。学到了一些英美国家的节日,我让学生去收集有关“愚人节”、“圣诞节”等的知识,更好地去体会英美文化,感受异域风情。
三、设计原则
设计教学任务的核心问题就是怎样进行任务设计。我认为教师在设计以上的教学任务时应遵循以下的原则:
1.真实性原则
此原则是指在教学任务设计中,任务所使用的输入材料应来源于真实生活,同时,履行任务的情景以及具体活动应贴近真实生活。教师要尽量创造真实或接近真实的环境,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和加工真实的语言信息,使他们在课堂上使用的语言和技能在实际生活中同样能得到有效的应用。
2.形式/功能原则
传统语言练习的最大不足之处便是语言脱离语境,脱离功能,学生可能知道不同的语言形式,但不能以这些形式得体地表达意义和功能。形式/功能原则就是在真实性原则的基础上,将语言形式和功能的关系明确化,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感受语言形式和功能的关系,以及语言与语境的关系,增强学习者对语言得体性的理解。
3.可操作性原则
在教学任务设计中,应考虑到它在课堂环境中的可操作性问题,应尽量避免那些环节过多、程序过于复杂的教学任务。必要时,要为学生提供任务履行或操作的模式。
4.实用性原则
教学任务的设计不能仅注重形式,而不考虑它的效果。任务总是服务于教学的。因此,在教学任务设计中,要避免为任务而设计任务。任务设计者要尽可能为学生的个体活动创造条件,利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互动和交流的机会,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5.趣味性原则
精心设计教学任务的目的之一便是通过有趣的课堂交际活动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主动参与学习。因此,在教学任务设计中,很重要的一点便是考虑教学任务的趣味性。机械的反复重复的任务类型会使学生失去参与任务的兴趣,因而教学任务的形式应多样化。
四、结语
目前,基础英语教育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而精心设计教学任务,使之服务于课堂将成为发展学生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只有设计出贴近学生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的教学任务,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去,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调查和讨论,使他们能够灵活掌握所学知识,并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充分发挥教学任务的效应。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任务型语言教学;教学任务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试行》的颁布,对中小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要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动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重视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每位学生都有充分发展的空间,让每一位学生能发展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我认为,在英语教学中精心设计符合高中生实际情况的教学任务,使之在英语教学中充分地发挥效应,是实践这一目标的关键。
二、具体实施
1.引入——给学生一个成功的开始
在英语的传统教学中,教师经常在每一节课开始前让学生用英语进行值日生汇报。这种汇报制度很好,但覆盖面太窄,且内容浅,所以我对此进行了改革。我每次都精心设计课前说话任务并提前布置下一次的课前说话任务,让所有的学生都进行准备,然后在上课时,有计划地挑选几位同学上台用英语进行汇报,总的要求是做到小而精。教师要对学生说话的情况进行既定考核,并将考核成绩记录在册,用于期末综合评定成绩。课前谈话有利于学生提高用英语思维的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等,是学生学习英语成功的开始。
2.课程整合——给学生一个施展的平台
动手写写画画,几乎是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根据他们这一特点,在进行教学任务设计时,创造机会让学生在学习中玩一玩,画一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新教材中有许多与音乐有关的文章,在教学这些文章时适时播放一些英文歌曲,学生跟着节奏听几遍就会了。这样既满足学生听歌曲和唱歌曲的愿望,让学生体验“我会唱英文歌曲”的成就感,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自然地学习了语言,同时也有助于听力的提高。在学完“Music”一节后,我还邀请音乐老师,指导学生自己创作音乐,甚至自己配上英文歌词,在这种大胆创新中,学生学习英语的潜能也进一步得到挖掘,师生的情感交流也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更激发了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3.合作探究——给学生一个深入的空间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学生接触、学习英语的途径很多,我鼓励学生收看电视节目如希望英语、动感英语等,收听广播或者上网去收集丰富的课外资源,增加信息输入,多多注意身边的英语,用生活中的英语来丰富自己的词汇。例如,在学习Advertising一课时,我让学生课后去搜集各种常见商品的英文广告,并在班上宣读,待学生掌握了广告语言的用词和句子特点后,我让学生分组设计某一商品广告,并向全班展示。学到了一些英美国家的节日,我让学生去收集有关“愚人节”、“圣诞节”等的知识,更好地去体会英美文化,感受异域风情。
三、设计原则
设计教学任务的核心问题就是怎样进行任务设计。我认为教师在设计以上的教学任务时应遵循以下的原则:
1.真实性原则
此原则是指在教学任务设计中,任务所使用的输入材料应来源于真实生活,同时,履行任务的情景以及具体活动应贴近真实生活。教师要尽量创造真实或接近真实的环境,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和加工真实的语言信息,使他们在课堂上使用的语言和技能在实际生活中同样能得到有效的应用。
2.形式/功能原则
传统语言练习的最大不足之处便是语言脱离语境,脱离功能,学生可能知道不同的语言形式,但不能以这些形式得体地表达意义和功能。形式/功能原则就是在真实性原则的基础上,将语言形式和功能的关系明确化,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感受语言形式和功能的关系,以及语言与语境的关系,增强学习者对语言得体性的理解。
3.可操作性原则
在教学任务设计中,应考虑到它在课堂环境中的可操作性问题,应尽量避免那些环节过多、程序过于复杂的教学任务。必要时,要为学生提供任务履行或操作的模式。
4.实用性原则
教学任务的设计不能仅注重形式,而不考虑它的效果。任务总是服务于教学的。因此,在教学任务设计中,要避免为任务而设计任务。任务设计者要尽可能为学生的个体活动创造条件,利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互动和交流的机会,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5.趣味性原则
精心设计教学任务的目的之一便是通过有趣的课堂交际活动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主动参与学习。因此,在教学任务设计中,很重要的一点便是考虑教学任务的趣味性。机械的反复重复的任务类型会使学生失去参与任务的兴趣,因而教学任务的形式应多样化。
四、结语
目前,基础英语教育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而精心设计教学任务,使之服务于课堂将成为发展学生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只有设计出贴近学生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的教学任务,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去,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调查和讨论,使他们能够灵活掌握所学知识,并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充分发挥教学任务的效应。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