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污水厂前期预处理工艺优化

来源 :水处理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NT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绍兴污水处理厂的原水以印染、化工等工业废水为主,进水COD高、难降解、可生化性差、水质水量变化冲击大,为了处理水水质指标,该厂在前期(一、三期)工程预处理段先后进行了调节进水水质、强化混凝沉淀,剩余污泥回流等技术改造,取得了稳定的运行效果,对COD预处理效率由原20%左右提高到40%以上,SS去除率由原30%高到60%以上,为后续生化运行创造了有利条件,使系统最终出水COD由150mg·L-1下降到100mg·L-1指标要求.
其他文献
实验用MRS+CaC03固体培养基,以新疆吐鲁番地区棉花秸秆为实验对象,分离纯化得到乳酸菌4株.经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RNA序列同源性分析进行鉴定,结果表明:Z1、Z2菌株为
采用偶联剂KH-550对Al2O3表面进行处理,并将其添加到酚醛树脂(PF)中,成功制备了有机-无机杂化PF。通过红外光谱(FT—IR)仪、差示扫描量热(DSC)仪、扫描电镜(SEM)和材料试验机等对改性PF
为了降低激光焊接中的激光损耗,本文通过分析金属材料对激光吸收的一般规律,建立理想的数学模型,然后利用公式推导得到了金属材料激光吸收率的准确计算公式.在利用此激光吸收
通过对黄土高原马栏林区辽东栎(Ouercus liaotungensis)林林隙的定量研究,发现其林隙大小以20~40和40~60 m2的中小林隙居多,林隙的年龄结构以中期和后期数量居多,林隙形成方式
以人工合成模拟废水为处理对象,在膜生物反应器(MBR)中培养磁种好氧颗粒污泥,并考察了其对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由絮状活性污泥培养磁种好氧颗粒污泥,开始污泥中大量繁殖丝状菌,然后丝状菌缠绕成细小的颗粒,最后慢慢形成颗粒污泥,其外表光滑,近似呈圆球形或椭球状。培养成熟的磁种好氧颗粒污泥的粒径为0.47~4.1 mm,平均为1.7 mm;SVI<70mL/g,远低于普通活性污泥的(100~150 m
以硫铁矿烧渣为原料,采用酸浸,催化氧化,水解聚合的下艺制取高附加值的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合硫酸铁(PFS),在氧化聚合工艺中引入非亚硝酸盐催化剂,降低了产品毒性,扩大了其在
泄压体系的安全设计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失控反应事故。本文采用小尺度实验和放大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环己酮氨肟化反应装置泄压体系进行分析和安全设计。首先通过小尺度实验获
[目的]研究雌性牛蛙卵巢、输卵管组织中肥大细胞的形态及分布.[方法]用改良甲苯胺蓝染色法.[结果]卵巢中肥大细胞分布在卵泡之间,卵泡的白膜上亦见;肥大细胞的形状多样,大小
分析了渗铝钢的焊接性能,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渗铝钢的TIG焊接工艺,有效地防止了焊缝裂纹的产生,保障了焊接接头的耐腐蚀性能。 On the basis of a large number of e
[目的]以本实验室前期构建的长双歧杆菌NCC2705菌株蛋白质参考图谱为基础,研究长双歧杆菌发酵乳糖和葡萄糖的比较蛋白质组学.[方法]采用ImageMaster 2D Elite Platnum Vers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