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患者节律控制策略效果和治疗时机分析

来源 :中国心血管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er_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病史摘要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畏光流泪异物感5 h。症状体征患者就诊时自觉双眼畏光流泪异物感。眼科检查:双眼荧光素钠染色见角膜上皮损害,右重左轻,前房清,丁达尔现象(-),瞳孔对光反应正常,虹膜纹理清晰;眼部双侧前额颞顶部头皮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抗体IgM和IgG均为阳性(参考区间阴性ELISA法),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抗体IgG定量25.50 COI为增高(参考区间<1.00 CO
病史摘要患者,女性,66岁,因"原发性肝癌综合治疗后2年,乏力、纳差半年"入院。患者2018年6月6日因原发性肝癌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示肝内胆管细胞癌,术后1个月行Gemox方案化疗(奥沙利铂+健择),共10个疗程。2018年8月起加用免疫治疗,纳武利尤单抗180 mg 1次/月,共行14个周期,至2019年9月停止。2020年1月起出现纳差、乏力,常感恶心,偶有呕吐,间断有发热,平素血压正常,偶
宫颈癌是威胁我国女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防控形势严峻。近十几年,我国政府高度关注宫颈癌防控工作,在疫苗研发、筛查体系建设以及早期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治疗方面成效显著。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卫生资源分布不均,不同地区宫颈癌防控质量参差不齐,距离实现WHO 2030年消除宫颈癌阶段性目标还存在明显差距。因此立足于全球消除宫颈癌的国际背景,我国亟需借鉴国际宫颈癌防控经验,并结合我国宫颈癌防控形势和最新
青少年近视已成为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呈现出高发病率、低龄化的特点。近视被认为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一类疾病。近年来,环境因素中的近距离工作已成为近视发生和发展危险因素的研究热点,但近距离工作与近视发生和发展之间的关系仍存在争议。本文对近距离工作的内容、近距离工作总时长、近距离工作强度与近视发生和发展的相关流行病学研究(包括横断面研究和纵向研究)以及相关机制研究(近视工作诱导的短暂性近视
眼的非视觉功能包括生物昼夜节律的调节以及生物感磁。生物感磁是指各种生物包括人类可通过地磁场获取方向位置信息。具有视网膜结构的生物可能是以视网膜隐花色素蛋白作为磁受体,完成生物感磁过程。生物感磁的假说分别是基于化学反应和自由基对的磁感应假说以及光磁耦合的生物指南针假说。这2个假说都认为视网膜上的分子可能是生物感磁的受体蛋白,眼可能是生物感磁的器官。但基于化学反应和自由基对的磁感应假说认为是通过自由基
角膜屈光手术的主要目的不仅是提高视力,而且要提高视觉质量,视觉质量是除视力之外更高层次的视觉能力。目前,许多角膜屈光手术主要是以瞳孔中心作为检查及治疗的对准中心,由于体位变化可能会造成患者瞳孔中心移位和眼球旋转,角膜屈光手术术中可能会发生偏心切削,使散光欠矫、诱发散光、增加高阶像差等,影响术后视觉质量。因此,测量体位变化引起的瞳孔中心移位和眼球旋转可指导手术的设计,对加强瞳孔中心定位的准确性、提高
目的系统评价可切除或交界可切除胰腺癌新辅助放化疗+手术与直接手术治疗模式有效性及安全性差异。方法以pancreatic neoplasm、pancreatic cancer、surgery、preoperative chemoradiotherapy、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及胰腺癌、新辅助放化疗、手术为检索词,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