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yl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首先分析了课程思政在农林院校“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次分析了课程思政在农林院校“大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的制度保障不够明确、任课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相对薄弱、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包括从制度上保证课程思政的实施、重新制定课程教学大纲、注重教师队伍思想政治意识的提升、适当调整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集体备课研讨等;最后提出了在农林类院校开展“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教学的具体实施路径.
其他文献
制约MTI翻译教学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是缺乏具有丰富翻译实践和教学经验的师资,面对新生师资力量增长缓慢而翻译硕士逐年扩招的现实,如何实现MTI培养点有限教学资源的最优配置是能否达成MTI既定培养目标的关键.尝试借鉴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弱矩阵式、平衡矩阵式和项目矩阵式模型,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MTI培养点提出三种相应的翻译教学团队组织结构,协助实现有限教学资源的效益最大化,促进MTI培养项目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针对传统线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微生物学”教学中进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实践方法,通过丰富多样的线上教学资源库,与线下课堂教学进行有机的融合,同时利用翻转课堂、热点讨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到“微生物学”课程的学习中,避免传统线下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问题.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能够改善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关系,利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教师进一步提高教学能力,有利于学生对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和综合应用能力的掌握.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