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研究

来源 :中国钢笔书法·书画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uayu04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们根据龙游当地民间及社区传统艺术文化特色和秀丽的自然风光等资源,进行了小学美术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开设了龙游西门小学美术地方资源校本课程和创编了校本教材,建立了美术地方课程资源库。并通过“课堂教学中渗透、单元式开课、专题讲座、活动式教学”等不同的形式对美术地方课程资源进行了开发和利用,为学生美术学习提供宽广的地方特色资源,推动了学校美术活动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小学美术 课程资源 开发
  新颁布的《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美术教育要“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实施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的管理方式,”并要求“教材编写要有开放性和弹性,鼓励教师积极、大胆地开发地方课程资源”。因此,我们提出根据龙游当地民族、民间及社区艺术文化特色和旖旎秀丽的自然风光,进行小学美术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为学生美术学习提供宽广的资源。
  龙游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建县历经2224年。龙游山水隽秀,人文荟萃,境内山脉、丘陵、平原、河流兼具,峰、岩、洞、湖、潭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国家、省、市三级文物保护单位有100多处。近年来发掘的龙游石窟,规模巨大,气势恢宏,构造奇特,谜团重重,被评为世界第9大奇迹。龙游物产丰富、民风淳朴、勤耕好客,民间工艺源远流长,风土人情特色鲜明,社区环境变化日新月异。这些都为小学美术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提供了丰富文化内涵和物质基础。
  我们开发了学校美术校本课程,把民间艺术文化资源和龙游各地自然风光资源转化为美术教学课程资源。其校本课程内容按审美性、典型性、适宜性和可融性的原则进行选择,充分考虑美术本体学习的规律性、有效学习时间的最大效应性、儿童各年龄阶段心理和能力的可行性进行开发,遵循内容排列内在推进和结构的渐进关系,体现与原教材教学内容相融衔接的特性,整体思路按小学三个学段来安排。具体见下表:
  小学美术地方资源校本课程目标、内容一览表
  阶段 总体目标 学习内容 具体目标要点
  第
  一
  学
  段 初步了解和接触龙游古文化和自然风光,激发学习兴趣,尝试和运用自己喜欢的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热爱家乡的民间艺术之情。 《剪窗花》 初步了解感受民间剪纸艺术,体验民间剪纸造型、内容、表现主题的艺术特色,激发对民间剪纸的热爱。
  《舞狮舞龙闹元宵》 初步感受和尝试用自己喜爱的美术语言表现舞狮舞龙表演艺术,体验元宵节快乐,激发兴趣。
  《龙游的古塔》 对自己家乡的塔进行初步观察,了解各座塔的造型特色及文化背景,进行大胆泥塑或线描临摹、创作。
  《各式各样的亭子》 初步观察了解亭子的造型特色,探索古建筑造型美与画面组构。
  《美丽的灵山江》 欣赏自然风光,初步感受灵山江畔的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尝试用自己喜欢的美术语言加以描绘。
  第
  二
  学
  段 欣赏和感受秀美的自然景色和优秀民间艺术的魅力,通过观察、分析、交流、探究和创作引导学生从中汲取营养,积累情感和丰厚文化内涵,形成保护民间艺术和名胜古迹的意识。 《乌石山》 探寻乌石山自然特色与佛教建筑艺术特色,并用勾线设色等方法进行有主题创作。
  《叶氏建筑群欣赏》 观察、讨论、比较等方式欣赏叶氏建筑群的艺术特色,用摄影、写生等美术语言表达对古建筑的感受和理解。
  《古街小巷写生》 采用线描的形式描绘古街小巷,感受龙城的老街风貌和艺术特色。
  《赛龙舟》 了解龙游传统节日以及相关文化活动,感受赛龙舟的动人魅力,用国画媒材大胆创作。
  《竹海畅游》 探寻龙南山区“浙西大竹海”数万亩竹山连绵起伏的自然景色与富有竹乡畲族文化的民族风情。进行线描写生创作。
  第
  三
  学
  段 利用学生熟悉的文化资源整合为学习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艺术主题创作,从而以探究式学习方式进一步欣赏感悟龙游文化特色和艺术价值,传承和宏扬民间艺术,培养创新精神 《走进龙游古民居苑》 以观察、探寻、访问等学习方式欣赏古民居苑建筑的艺术特色,用摄影、写生、展示、旅游策划等方式表达对古建筑的感受和理解。
  《竹编工艺欣赏与创作》 感受竹乡竹编工艺创作魅力,探索表现中强烈对比与和谐的民间美术特色。
  《千古之谜龙游石窟》 研讨龙游石窟构造的艺术特色,探寻龙游石窟千古之谜,进行想象性主题创作。
  《龙游的画家》 收集、了解龙游画家的故事,欣赏画家的代表作,感受绘画作品的艺术魅力,陶冶审美情趣。
  《创意新龙城》 引导学生在充分解读人文新龙城的前提下大胆地进行自我表现与创作,构想龙游未来,设计制作模型。
  我校在开学初把校本课程列入学期教学计划,每学期至少安排两个学习内容(三至四个整课课时)。学习内容的选择和具体处理各年级教师有一定的自主权。如:一年级上学期我们根据原有教材内容安排了《剪窗花》和《龙游的古塔》这两个校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剪窗花》与教材上原有的《窗花花》一课作为一个单元,共安排了二个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以欣赏龙游小南海民间剪纸艺术,体验当地民间剪纸造型、内容、表现主题的艺术特色为内容;第二课时以教材上原有的《窗花花》一课为教学内容,在前两节课为基础上学习剪纸作品的创作。《龙游的古塔》则安排在上完原有教材后,共安排了欣赏古塔、线描古塔、泥塑古塔三个课时。
  为使我们所拥有的丰富课程资源得以充分利用,我们采用分工合作的方式,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通过上网查询,访问民间艺人,请教文化管理人员,走进古街村落,走进青山秀水,发动同事、学生和家长,帮助搜集等多种途径探寻民间艺术文化。为了便于搜集素材课题组每位教师都配备了数码相机。2012年10月,我们引导学生利用“十·一”长假时间开展了“慧眼看家乡”采风活动,引导学生在节假日外出游玩、走亲访友之际,以摄影、访问等形式搜集当地富有特色的美术资源。学生拍摄的图片、了解的口头传说来自龙游的四面八方,富有地域特色,丰富了课程资源库素材。通过近一年对本地课程资源的开发、分类、整理,建立了初具规模的课程资源素材库。素材库有各类图片1000多张,文字资料4万多字,竹编、剪纸等实物素材几十件。为课程资源的利用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材料。   美术地方课程资源具有地域型、典型性、适宜性和灵活性,在教学活动实践过程中我们探索了多样灵活的利用形式。
  1、课堂教学中渗透
  在日常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相关的地方课程资源。这种形式能使正规课程与校本课程联系比较紧密,对正规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延续、补充。纵观浙教版小学美术第一册至第十二册的内容,每一册中都有几课内容与龙游当地课程资源内容具有一致性。如第一册中的《窗花花》;第七册中的《喜气洋洋》、《龙的传人》、《塔》;第十册中的《各种各样的房屋》、《线描房屋》、《线描风景》;第十二册中的《中国古代建筑欣赏》、《各式各样的亭子》、《快乐的节日》、《实用艺术品欣赏》等。对待这一类内容,课题组教师能在课前充分准备好与浙教版教材内容一致的当地课程资源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原有课程教学内容进行补充、拓展,丰富学生学习内容。如:浙教版美术第十一册第一课《中国古代建筑欣赏》,教材安排了中国古代最著名的一些建筑欣赏(故宫、长城、布达拉宫、苏州园林等)。我在教学这一课时,安排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以正规教材为中心,安排欣赏了中国古代最经典的一些建筑的艺术特色等内容。第二课时安排了《龙游古代建筑欣赏》,以图片、文字说明等形式介绍了龙游的古民居、古塔。拓展了原有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对龙游的古民居、古塔进行观察、讨论、尝试线描绘画,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浓厚。因为这些古民居、古塔就在他们自己的身边不远,有些还是他们十分熟悉的。通过这样的安排,学生对中国古代著名的建筑和龙游古代建筑都有了一个比较全面而具体的认识,印象也会更深刻。
  2、单元式开课
  单元式开课的地方课程资源与正规课程联系不如前一类那么紧密,但它能自成体系,所以我们采用了单元式开课。如校本课程中的《竹海畅游》、《美丽的灵山江》、《千古之谜 龙游石窟》、《龙游的画家》、《创意新龙城》等内容,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就采取了独立成为一个单元的形式进行教学。单元式设立的校本课我们都安排在完成原有教材内容的教学之后,一个学期的最后两至三周时间。如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的最后三周时间,针对六年级学生我就安排了《龙游的画家》、《创意新龙城》两个内容进行校本课程的教学。《龙游的画家》安排一课时,让学生收集、了解龙游近代余绍宋、洪瑞、朱传富、朱秉衡四位画家的故事,老师搜集了画家的代表作引导学生欣赏,让学生感受到当地画家绘画作品的艺术魅力,拓展了学生审美视野。《创意新龙城》是一节综合、探索课,安排了二课时。第一课时让学生充分介绍他们熟悉的龙游城新亮点、新景观(荣昌广场、阳光新城、江滨公园、龙洲公园、灵山江双桥印月……)感受龙游城近年来取得的建设新成就,第二课时引导学生在充分解读人文新龙城的前提下大胆地进行自我表现与创作,构想龙游未来,以小组合作形式设计绘制未来龙游的蓝图。
  3、专题讲座
  有的地方课程资源内容连贯性不强,各个部分可以以专题讲座形式进行。如地方风景区的介绍,各个风景区的内容几乎不同。如果采用以上形式,效果不佳,我们就采用了专题讲座的操作形式,每一次专题活动讲一风景区。每次讲座安排一个课时,时间一般安排在期初、期中或期末。讲座前请学生做一些与风景区的有关民间故事、传说或图片搜集的准备,教师及时准备好讲座稿并搜集相关资料、图片。
  4、活动式教学
  对于一些地域性强和内容丰富的地方课程资源,如“龙游古民居苑”、“龙游石窟”,我们则采用活动中学的形式开展,适用于学校美术兴趣小组活动。课题实践过程中,我们开展了多次室外现场写生艺术实践活动,让学生选修。如:2013 年1月,我们用了二个周的周六艺校课时间(每次三节课)组织美术兴趣组学生进行校外写生艺术实践活动,实施地方美术课程教学,教学主要针对具有固定空间形式的建筑、自然景色、文化艺术资源开展。从教学形式看,学生走进生活对景写生,有利于在真实情景中感知对象,教学过程更加充满活力;从艺术表现上看,当地民间艺术与儿童艺术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造型简洁、夸张、概括、平面化,表现内容常常跨越时空,将不同属性的事物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与超现实性。儿童在欣赏评述、感知体验、创造表达中易于产生亲近感。比如,在教学《鸡鸣龙洲 双塔凌云》、《各式各样的亭子》、《古街小巷写生》等课时,把学生带入景点,学生就开始兴奋了,我们引导学生抓景物造型特点,学生很快发现龙洲塔魏魏高耸,凉亭八角飞翘,小巷蜿蜒曲折的显著特点。特点抓住了,学生写生创作热情也点燃了,他们用自己喜欢的美术方法(如国画、版画、线描、泥塑,或局部或整体)表现主题,展现的作品有的细致描绘、夸张特点,有的展现个人想法、各具特色。可见,这些真实的艺术建筑既是一种具有较高审美艺术价值的视觉图象,又是具有传统民间文化的载体,既能引发儿童的写生表现欲望,又能使儿童生发情感,在多样化的表现方法中探究创造出自己心中的图象。
  参考文献:
  [1]陈卫和 《小学美术新课程教学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8月版
  [2]滕守尧 《中外综合艺术教育一百例》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1月版
  (龙游县西门小学 浙江衢州)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针对中学篆刻教学中的一些实践问题,分别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篆字的识别、印稿上石、用刀和安全五个方面阐述了具体的教学尝试,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关键词:中学篆刻 教学 问题解决  根据国家教学大纲的要求,我校在初二年级段美术课教学中开设了篆刻教学的内容,在初一年级中也实行了选拔性的训练。但由于篆刻艺术对一般同学来说都比较生疏,因此篆刻教学就比美术课教学难度大。我个人在教学中进行
期刊
吕燮强 字一岩,以明经阁、日月汝舍颜其斋,1963年1月生于浙江嘉兴。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研究院研究员、浙江省书协刻字委员会副主任、嘉兴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嘉兴市书协刻字委员会主任、青桐印社副社长、崇德书画院院长。  渊源家学,幼承庭训,早年师承袁道厚先生,复得刘江、余正、韩天衡诸前辈指授。1995年创办崇德书画院,于诗书画印卓然有成,桃李满园。  蝉联全国第六、七届刻字艺术展最高
期刊
宁波市镇海区骆驼中心学校师生作品展
期刊
教材分析  《“我”与肖像漫画的一次亲密接触》是校本美术选修模块教学内容,也是《漫画选修教学在高中美术模块中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研究的课例之一。本课以欣赏肖像漫画作品为切入点,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逐步了解肖像漫画作品的特点、表现手法及绘制方法等,并能积极创作出肖像漫画作品,努力提升学生的想象空间和绘画能力。同时通过课例活动更能使学生在忙碌的文化学习中感受到肖像漫画作品所带给他们的快乐。  学情分析 
期刊
海宁市桃园小学师生作品
期刊
陈耘文 别署抱香斋、大丰堂, 1969年10月出生于浙江。曾就读于河南大学美术系、中国美术学院现代书法研究中心,师从王冬龄、陈振濂先生。现为美国加州中国文化艺术研究院客座教授、中国书画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华印园”主持、剡溪印社副社长、《中国钢笔书法·书画教育》杂志副主编。
期刊
周宇辉 董以恒 胡雨绮
期刊
摘 要:有效的课堂练习能克服练习过程中的无效劳动及其带来的负作用,提高教学效率。本文提出“四步练”教学模块:以说代练、自我演练、以评促练和赛中对练,意在面向全体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主动练习的意识,切实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创设精讲精练的高效书法课堂。  关键词:硬笔书法 四步练 教学模块  练习是书法课堂教学中的关键点。诚然,若是机械反复地练习,可谓是徒劳无功,增加的是学生的负担和反感而已,所以书
期刊
象山县茅洋学校
期刊
“以学定教”是新一轮课改的核心理念。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根据学生的真实学习状态来实施教学。在“以学定教”理念的指导下,很多老师不仅备教材,还开始备学生,能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形成有效的教案。但可惜很多老师以为有了这样的教案就落实“以学定教”了,在实施教案过程中容易忽视教学内容相同时,每一届学生学情在变;再完美的教案也不能完全预见课的所有细节;当面对课堂上学生不会回答、不肯举手或者学生提出刁难问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