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语文课中充满师生和谐的共鸣

来源 :现代教师与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g0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和谐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学活动中应充分开发利用情感因素,拓展学生的精神空间。学生带着情感欣赏课文,产生与作者共鸣的体验,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和谐 语文教学 关爱学生 创设氛围 教学语言
  初中学生正处在人生的花季阶段,正是从儿童阶段向成年进化的第一个转折点,这时候的学生情感变化特别大,平时学习生活也容易“情绪化”,与此同时初中阶段也是一个学生世界观的养成阶段,因此,此时的语文教学要特别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在教学活动中应充分开发利用情感因素,拓展学生的精神空间。学生带着情感欣赏课文,产生与作者共鸣的体验,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结合个人语文教学实际,本人认为初中语文教学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情感教育。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1.从学生利益出发,关心爱护学生是培养学生健康情感的重要前提
  陶行知先生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我们要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感受到老师的关爱。特别是对差生和违反纪律的学生,教师不要用歧视的眼光看待他们,要善于诱导,用爱心去感化他们。有些老师在每次语文测试或作文之后进行讲评,对成绩低下的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指名道姓加以批评,甚至,冷朝热讽,说他们拖了全班的后腿。这种做法导致学生的极大反感,他们认为这是老师故意让他们在同学面前丢脸。所以,有些差生就对语文课越来越失去信心,最后甚至放弃语文科。
  我在指导语文差生时,采用个别指导的方法,避免在全班同学面前公开点名批评他们而让他们感到丢脸。我找他们面对面座谈,先表扬和鼓励他们的闪光点(再差的学生也有闪光点,比如书写工整、态度认真、不抄袭别人作业等等),然后委婉指出不足之处,如能改正这些不足之处那就更好。这样学生很乐意地接受老师的指导,因为他们明白,老师是真心为他们好,想帮助他们提高语文学习成绩。这样,学生便会感到老师可亲可敬,师生之间的感情就建立起来了。美国成功学家、现代社会学家卡耐基说得好:“当我们听到别人对我们某些长处表示赞赏之后,再听到他的批评,心里往往会好受得多”。
  2.创设氛围、呼唤情感是培养学生情感的基础
  我认为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是情感教学最为关键的环节,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在教学的一开始就牢牢吸引住学生,这就需要运用导入艺术来抓学生的心,使他们的思维随着老师的情感入境,激发起求知欲,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一是要精心设计导语,把学生领入作品的情景中去。好的导语既能描绘出文章的内容,又有把学生诱导到 作者对春的赞美之情中去的作用。 二是借助音乐,创设情境。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通过音乐创造场景和氛围使学生感受到美的形象,理解体会到美的意境。更有效地把学生引入作品的艺术境界、让学生伴随着音乐,品味作者倾注在作品中的感情。三是利用图片、绘画的直观性,再现美的意境。文学作品是借文学语言形象地反映生活的艺术,它是通过 描绘生动如画的景物,塑造栩栩如生的形象,表现意蕴深邃的思想来
  因此,讲解课文要让画面逼真地展现在学生眼前,让意境在他们心中冉冉升起,使视觉所形成的兴奋状态逐步扩大,从而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 特定氛围,让他们感受到一种特别的愉悦和欢畅。
  3.富有激情,机智幽默,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是激发学生情感的重要手段
  古罗马哲学家贺拉斯说过:“你自己先要笑,才能引起别人脸上的笑容,同样,你自己先要哭,才能在别人脸上引起哭的反应”。在教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我用先用着急的语调朗读并分析第一节,让学生体会作者眼看着自己的唯一的茅草屋被秋风吹走的焦急心情,然后再用较为恼怒和无奈的语调朗读并讲解第二节,顽童的欺辱,第三节用特别低沉 悲哀的语调讲读“屋漏偏逢连夜雨”的苦痛,最后一节,语调上扬,读出作者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效果特别好,学生通过逐步渲染,便理解了杜甫的高尚人格,从而让他们的感情得到升华。
  加里宁曾经说过:“没有任何人像孩子的眼睛那样能捕捉住一切细微的事情。”试想教师面带笑容、精神饱满地走上讲台,那悦耳动听的嗓音、抑扬顿挫的语调、绘声绘色的话语、逼真传神的动作,能不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情感,能不产生销魂摄魄的效果吗?文章的多种风格,就决定了多种风格的朗读。朗读的语调、声音或高亢或沉缓;或激越或悲伤。它不是照本宣科,而是把作者创作时的全部激情重新释放出来。恰到好处的声量、充沛浓郁的氛围、笼罩心头的情感,展示和延伸了作品的形象、作品的画面,在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中,学生会更快的闯进作品的意境中、作者的心灵里,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分担喜怒哀乐,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
  4.用自身的情感引领学生情感,是培养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
  作为教师,首先应该全身心的培养自己对学生的情感基础,使情感成为教和学的联系纽带,在生活和学习中入手,培养情感。在具体教学中,应把自己置身于文章所创设的情景中去,自己首先具有文章所表达的感情。
  第一,教师要给学生亲切感,信任感,要以爱子之心去爱生,以教子之诚去育人,在生活中关爱学生,给学生以无形的温暖,培养学生对自己的信任。
  第二,教师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相信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一定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多引导,多鼓励引导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发现,特别是讨论过程中学生思维出现障碍而中断和错误时,要多引导启发,尽量让其完成,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享受到获得知识的喜悦和成功的快乐,从而认识自我,增强学习的自信心,表现出更大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第三教师应先“情动于已”,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和作者同喜、同悲、同褒、同贬,释放自己的情感,就能运用生动的语言,再现课文所提供的艺术形象或具体画面,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唤起想象,沿着作者的情感轨迹运行,把学生引入情境之中,产生感情共鸣。
  第五,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与时俱进,不断地总结自己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宗旨
  德高为师,这是所有从事教师这个行业的人应该追求的宗旨。教师只有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与时俱进,不断总结自己才能在教学中顺利完成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只有自己先做到才能要求学生做到,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了解社会的发展动态,了解新时代学生的心里动态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比如在现实教育中,有些老师教育学生不能抽烟喝酒,而自己却经常在学生面前抽烟,或者满身酒气地进教室,这样就没法开展教育,因为学生在心里首先就否定你。与此同时如果你学识渊博,人品端正,那你在平时教学生活的一举一动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从而达到教育的效果,要教育学生时,学生才能从心里服你。
  同时每个老师应该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了解新时代学生的思想动态,这样才能在彼此的“代沟”中搭一座沟通的桥梁。比如现在老师对新生的教育技术应掌握,会使用微薄,家校互联网络,使用网络这个平台和学生沟通。
  当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除了上述四种,还有很多方法可以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如在多媒体教学中,可以借助电影、电视、录像和音乐手段来激发学生的情感等。我在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只要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情感教学,灵活运用各种方法,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语文教学工作就会得心应手。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任务,既要重视认知目标,也要重视情感目标。语文教师不能只是不苟言笑、不动声色地读书念教案,进行知识的填充,而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当课文基调清新爽朗时,教师能以愉悦欢快的心情去引导学生;当课文的基调哀愁悱恻时,教师能以沉郁凄凉的心情去感染学生,运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张扬自己的教学个性,将教材的情感沉淀为学生对社会、对人生、对生命的美好情感。我们的学生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人,当教师的感情与课文交融的时候,学生还会无动于衷吗?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地设计和促成一种民主的、活泼的、适合于学生情感--心理发展的文化氛围,使学生的身心在这种氛围之内得到真正完善的发展。
其他文献
开放性的教学,是以国家的教育政策为导向,以社会对未来人才素质要求为依据,通过教师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实行教学内容的开放,教学过程的开放,教学手段的开放,教学结构的开放,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时空概念,拓宽各学科教学的领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掌握基本知识、能力和学习方法,从而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迁移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目前,开放性教学在数
期刊
【摘要】本文围绕在科学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发展幼儿的创造潜能,首先揭示时代发展对幼儿创造力培养的需求,其次构建了幼儿创造力发展与培养的实施方案,在此基础上,作者认为:幼儿园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是必须的,也是可行的。  【关键词】科学教育 创造力 内在潜力  为了抢占科技和经济的制高点,许多国家都在不遗余力地发展科教事业,加快各类人才的培养,进而把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看成是21世纪竞争成败的关
期刊
长期以来,传统的教育思想、狭隘的教育观念严重地影响以及制约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党和国家领导人及时提出"素质教育"新理念以适应飞速发展的21世纪的国民教育,提高国民素质。我国现阶段的英语教学模式,尤其是农村教学,已红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了。而且我发现,最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学生(特别是农村中学的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经常出现不想学的念头,对学习英语不感兴趣的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农村中学英语人
期刊
【摘要】新课程所蕴涵的思想可用平等、个性、开放、多元来概括。平等,即:学生享受平等;个性,即:让每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培养多彩的人格;开放指教材的开放性;多元,提倡教材、教学方式、评价内容、评价方式、方法的多元。它强调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由原来关注学科知识转向关注人的发展,也就是以人为本,民主教育思想。其特点是交给学生通向社会的钥匙。其真谛是不仅满足一般学生的发展,还有利于优秀学生脱颖而出,
期刊
【摘要】本文思考的是传统的教科研工作如何助力于热点的课堂模式改革,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通过教科研改变教师的观念,提升其理论,开启课堂模式改革;通过教科研创设方法,推动课堂模式改革;通过教科研创新模式,深化课堂模式改革。  【关键词】教科研 课堂模式 开路 护航 演进  教科研是教学工作永恒的主题之一,而课堂模式改革是当前课改的热点,如何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一年来,笔者也走了一些课改名校,远到
期刊
目前,我们还在实验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创新。我们感到,语音室教学是大有文章可做的。充分利用各种现代教学设备在语音实验室进行课堂教学所产生的教学效果,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和实现的,学生的听说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都得到了同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记忆、想像能力和创新精神都得到了培养。语音实验室应该成为我们全面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主战场之一。本文谈谈我们的一些做法。  1
期刊
【摘要】随着“低负高效”口号的提出,我们在英语教学中有意识的向这个目标进军。要做到低负高效,我们教师首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思想准备,具备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备好教学案,这样我们在课堂上才能高效。同时我们也改变教学手段,创设和谐的教学气氛,设计丰富的教学训练及反馈。  【关键词】低负高效 心理学知识 教学案准备 课堂教学 作业布置与课外辅导  作为英语老师,我们总是学校里工作量最多的,也是最辛苦
期刊
[摘要]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具有正确的职业理想、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较高的专业素质,并且能够顺利就业、尽快适应社会的高素质人才.那么,如何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劳动者,怎样探索出一条适合我校发展的办学新路子,是我校全体教职员工面临的新课题.本文试对中等职业学校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做浅尝辄止式的探讨.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素质教育  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正在进行深刻的变革,素质教育
期刊
数学语言的特点就是洗练、准确、客观。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得多、学生议论少的现象较普遍,这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以至于出现“问而不答”或“答非所问”的现象。“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学生只有在想清楚的前提下才能说清楚,“说”本身就是思维进一步加工,提炼使之准确、条理化的过程,也是理论体系形成的一个步骤。因此,我认为,要提高学生各种数学能力,离不开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能够用数学语言来
期刊
数学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科。然而,随着高中新课改的深入进行,这门“比较枯燥”的学科将会越来越有“味道”。究竟该如何充分利用课堂的40分钟,让学生不再感觉枯燥,而能够在愉快和谐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呢?这是当下数学教育工作者共同研究的课题。结合自己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与反思,我认为要想拥有有效的数学课堂,有高效的课堂效率,这“几变”离不了手:  1.变“教师是主体”为“学生是主体”  课堂教学过程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