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煤电公司合理规划增储量缩断优支提效益

来源 :科学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ghlxj13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各矿井生产衔接及各项生产指标造成的影响,快速跟上复工后的安全生产节奏,朔州煤电公司生产技术系统按照“系统思维、把握大局、严肃认真、注重细节”的工作要求,严格落实集团公司二月份安委会扩大会议精神,本着“干一想三看五”的工作态度,集中时间、集中力量赴公司所属各矿井现场调研、现场拍板。
   重新梳理各生产矿井采掘衔接布局,合理规划边角煤回收,大力推动“小(无)煤柱”开采。该公司统筹考虑企业发展战略以及各矿井煤炭资源剩余储量,以“简化系统、缩小战场、减少投入、延长寿命”的原則,优化采掘部署,提高资源回收率,延长矿井寿命。以巷道断面和支护优化为导向,寻找满足安全施工的降本增效措施,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减轻压力。
其他文献
它是一种特殊的药物,来自人体自身,它能干预疾病发生和进程,也能激活人体的“小宇宙”对抗疾病……它就是单克隆抗体药物。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抗体药物因为独特的靶向性而被率先研究开发,其研发进展一直牵动人心。   4月14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带来了科研攻关领域的好消息:单克隆抗体等攻关项目正在积极推动。   “单克隆抗体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早期科研攻关已经部署国内多支团
期刊
按照集团公司工会开展“阅读强素质 建功新时代”主题读书系列活动的要求,同煤物流公司朔州礦业公司南窑出口煤站工会高度重视,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和员工岗位要求,积极组织了全体员工读书学习活动。   该站根据疫情时期特殊要求,在严格控制学习人员数量、距离、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分批组织职工面对面学习,鼓励大家通过读书学习提升业务能力,在工作中开拓创新,实现成果转化。南窑出口煤站组织员工开展线上学习讨论交流心得,
期刊
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自主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作为中国首枚空间运载火箭,“长征一号”也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   回首中国航天事业波澜壮阔的历程,几代航天人在探索浩瀚宇宙的征程中,孕育形成了航天“三大精神”——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深厚博大的航天“三大精神”反映着不同时期中国航天事
期刊
伴随互联网和大数据信息技术的社会普及,以5G和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将带来一场巨大的改变。对于教育来讲,“人工智能+教育”也已成为当前国内教育领域的前端热门话题。教育学者认为,未来社会的人才培养结构会面临深刻的调整,需要大批能参与到人工智能、大数据共建的人才,大多数领域也会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而人才培养模式、教育管理、教育形态和学校形态也要随之进行系统化的、全面的、渗透化的变革进程。  《教
期刊
任何企业在发展和运营当中,都会在企业内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在工作当中融进企业自身深刻思想来引导和影响企业上下员工,使得员工提升对企业的向心力,刺激员工激起较高的工作积极性,进而取得更高的工作效率。此外,在进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企业文化建设也对企业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文化是带动企业稳定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是企业所有员工的思想观念指导。因此,如果将两者充分的结合交融,必定会更好得促使企业
期刊
持续数月的新冠肺炎疫情,为人工智能在中国的发展按下了“加速键”——从红外热成像无接触快速测温到辅助诊断技术,从基于大数据的智能疫情追踪到机器人无接触配送,再到远程办公,在这次战“疫”中,一系列人工智能产品和应用引人关注,智能化手段成为战“疫”有力武器。  智能化,怎样才能更多“赋能”经济?连续一个多月来,笔者深入调研发现,伴随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加速发展应用,一个智能化社会的形态初步呈现在世人
期刊
4月24日,记者在太原市政府举行的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一季度,太原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49.61亿元,下降6.7%。财政收入降幅收窄,较前2个月(下降19.7%)回升2.2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下降23.8%,非税收入增长3.3.%。   工业生产企稳向好态势显现。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7.0%,比前2个月(下降13.2%)回升6.2个百分点。非传统产业与传
期刊
近日,在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校区求是楼门前,工作人员将物品放入无人配送车中。城市大脑数字治疫、社区微脑智能防控、复工复产一码通行、工业大脑提升智造水平……数字化“智理”成为各地防控疫情、恢复经济的硬核力量。任超摄人+机器人加速产业升级  近日,在江苏靖江新程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机器人生产线上作业。近年来,江苏靖江大力发展汽配产业,坚持走“智能化、自动化、集成化”之路,推进产业智能升级,打造汽
期刊
今年4月24日是第五个中国航天日,也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50周年。   50年前,“东方红一号”飞出地球,标志着中国航天进入太空时代,开始了对地外空间的探索。50年后的今天,一批航天重大计划正逐步接近设定目标,更长远的探索计划蓄势待发。   多个航天重大计划进入收获期   目前,我国航天已进入高密度发射常态化阶段。尤其是近两年,航天发射次数每年都在30次以上。  
期刊
科学导报讯 记者从合肥高新区了解到,由中科普瑞昇公司和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联合科技攻关团队,利用细胞工程技术以及分子生物学相关技术,紧急开发了以荧光素酶报告体系为基础的针对新冠病毒3C蛋白酶的药物高通量检测细胞体系。该体系应用了蛋白复性的原理,能够在48小时内同时对几千个药物进行快速筛选和精准评价。  近日,太原北齐壁画数字博物馆正式上线,人们可以在“云端”随时欣赏神秘的北齐壁画。这是墓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