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师值守”5I课堂构建与实践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428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针对高校合班大课堂管理难、影响教学实效,多个平行班分别上课,资源需求大,造成重复劳动等现象,构建了一种5I课堂。该课堂具有智能化教室、信息化教学与管理平台、学生主动学习的规范模式、教师相互合作实施、教师学生空间相互隔离的属性特征。课堂实现教管分离,一位教师专注授课,课程组其他教师承担后台监管;构建与此课堂匹配的1N3E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方法、评价体系等,以保障课堂有效实施。实践证明,该课堂能有效解决合班大课堂与平行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效果,降低教师工作量。
  [关    键   词]  5I课堂;合班大课堂;平行班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8-0120-02
   一、引言
   目前,高校公共基础课大多采用合班教学,合班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教学资源,减少了教学成本,但管理难,影响教学实效,与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的要求课堂规模一般不超过 100人,鼓励小班教学有一定距离[1]。专业基础课多为平台课,授课班级多,一位教师带多个平行班课时,相同内容每周要重复多次讲解,造成重复劳动;如果同一平行班班课有多位教师授课,因教师间的教学能力差异,会出现教学质量的参差不齐。课堂管理是实现高效教学的基础。出勤率低是大课堂最突出的现象,点名依然是首选,但大课堂点名耗时耗力,且替答现象普遍存在,增加管理难度[2]。为解决出勤考核时效性,指纹扫描仪等实时识别身份的先进仪器被使用。但当学生集体在上课铃声即将响起时赶到课堂时,指纹扫描仪等设备无法迅速一一识别成百人,这会耽误上课。课堂上学生玩手机现象也是课堂一大顽症,通常做法是教师要求学生配合,在课前将干扰课堂的移动通信设备收集起来[3],一定程度上违背科技发展规律。
   随着现代科技发展,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2018年4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强调借助新技术改革传统教学方式,提升以数据素养为核心的师生信息素养。目前,现代信息技术、智能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还主要体现在学习资源的数据化、学习行为的信息化、单一教室的智能化管理等方面[4-7],对综合解决合班课及多个平行班上课存在的问题还未涉及。
   二、5I课堂设计
   以实现高效的多个平行班同时上课及拆解公共课大课堂小班化为目标,全面梳理目标相关的方方面面,提出“一端重塑、两头规范、三台融合”方案(简称123方案)创建5I课堂。“一端重塑”:针对教学内容进行反复重塑与实践,做到“需要(Need)、够用(Enough)、精确(Exactitude)、高效(Efficiency)”(简称1N3E),以匹配5I课堂教学模式;“两头规范”:针对教师教学组织行为与学生学习行为进行规范,构建完善的评价考核体系,保障教学过程质量控制,提高教学效果;“三台融合”:是指传统课堂、教学信息平台、远程智能控制与监控视频信息处理平台融合。该课堂拥有智能化(Intelligent)教室、信息化(Informational)教学与管理平台、学生主动(Initiative)学习的规范模式、教师相互合作(Interde-pendence)实施、教师学生空间相互隔离的(Isolatable)属性特征,简称5I课堂。该课堂符合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的国家教育政策主基调与小班制趋势。
   (一)构建智能教室
   学校构建了6个智能化教室,该教室配置双投影屏幕,4个摄像头,桌子分组摆放,4张备用桌子,每组3张桌子,以同宿舍为一个小组,便于管理,4~6个人一个小组,最多容纳48人,学生位置固定,位置信息与后台学生的个人信息一致,学生扫描签到,便于后期视频区域分割与人员行为识别,保持现有多媒体教室的讲台与控制台,控制台可实现双向语音通讯,便于师生交流。
   (二)构建远程教学控制平台
   5I课堂教学平台安置在一个独立的空间中,配置一张半椭圆形桌子,桌子上配置三个控制模块:模块1控制教室门锁、灯光、窗帘等环境控制平台;模块2为多媒体、音响、话筒控制平台;模块3为教学平台。教学平台通过有线或无线双向通讯,同时,该平台具有扩展性,可随着后期教学需要进行功能扩展。
   (三)课堂智能管理系统
   基于视频处理的课堂智能管理系统利用前期学生分组与固定位置信息以及学生课堂行为规范要求,实现课堂智能管理,强化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其工作流程是:采集视频(一帧)—区域分割—出勤检测—判断有无缺席—进行目标行为分析—是否异常—记录。
   (四)构建“需要、够用、精确、高效”(1N3E)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需要”是基于岗位需要的核心能力确定其对应的支撑内容。包含两方面:一是教学内容种类,每一门课教学内容需要从“思想、素质、理论、工具、实践、综合” 六元素中组合选取设计;二是教学内容的选取,课程内容选取应紧贴专业岗位需要,确定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够用”是指基于培养时间的有限性,在“需要”的基础上选择够用的教学内容;“精确”是在“够用”的基础上精确选择典型任务、典型案例,拆解任务为多个小目标,便于学生清晰了解学习任务,也便于多频次的课堂师生互动,以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高效”是指采用高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充分挖掘教学素材,利于教学内容的多方位展现。    (五)构建完善的多元过程评价考核体系
   本课堂教学实施主要难点集中在学生的行为规范上。为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激励学生注重平时的学习,而不是临时抱佛脚。过程考核成绩设定为60分,该成绩由多项构成,根据不同课程需要设定,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等方面的习惯,有效保障教学活动的展开。
   三、教学实践与总结
   學校基于智慧校园建设项目,于2020年搭建了6个智能教室和2个教学控制平台,可以同时实现1~2门课,3~6个班的平行班课程教学。2020年下半学期实践了3门公共课程与两门专业平台课程。实践结果证明,5I课堂在不增加师资数量及教学场所的情况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监控技术,实施教学和管理全过程融入人工智能技术,能有效实现教师“教”得轻松、“管”得科学,学生“学”得愉快,有效解决了高校合班大课堂与多个平行班分开上课存在的问题,并保留了小班制上课的优点。适应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发展趋势,且符合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的国家教育政策主基调与小班制趋势,也适应现实需要。5I课堂通过网络拓展后,可以满足校际、校企之间的培训以及开放式的非学历教育需要,在降低教学成本的情况下,有效满足教学质量要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的通知(教社科〔2015〕3号)[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6(5):61-63.
   [2]胡艳菊,胡艳玲,申野,等.新形势下高校大课堂的管理方法探讨与实践[J].化工管理,2016(9):54-55.
   [3]王聪.“无机课堂·有机生活”学风建设主题活动综述:信息化背景下大学生自我管理模式探索[J].文理导航,2017(4):78-79.
   [4]马驰,王开宇,程春雨,等.基于教育信息化的实验教学和实验管理新模式[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4(6):139-142.
   [5]仝月荣,陈江平,姜艳霞.“新工科”背景下以智能技术为牵引重构工程实践课程体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37(12):33-38.
   [6]曾浩,谢礼莹,韩术,等.新型网络化信息化开放式实验室建设与运行模式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
  36(12):264-266.
   [7]鲁立军,高子萍.信息化时代的教学环境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9):128-131.
  ◎编辑 郑晓燕
其他文献
[摘要] 研究表明,计算机应用基础在中职教学体系中占有较大比例,可对学生发展起推动作用。以中职学业水平考试为基础,首先分析了学业水平考试相关要求,其次论述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对教学理念、课程内容设置和教学方法进行说明,最后探究了符合中职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的教学方法,以期提升教学水平,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 中职学业水平考试;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摘 要] 中职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为我国培养出了一大批高素质的职业人才,面对新时代下的中国,要想实现进一步发展,还需要进行新的改革。针对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策略这一话题,首先阐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实际意义,又通过对当下主要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一些科学的教学策略改革建议,以期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 键 词] 就业导向;中职教育;计算机教学;教学策
[摘 要] 受到全球信息化的指引,电子信息产品技术发展加快,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除了日常生活外,其对教育方面的影响同样显著,通过信息技术的融入,可以让教学效率显著提高。就发展趋势来看,在中职体育教学实践中,想要实现教学品质的提升,需要融入新技术,树立新的理念,打造体育教学中的信息化系统,充分运用技术优势,为中职阶段的体育生争取较多机会,营造良好学习环境。借助信息技术,培养学生
建筑设备专业集群是涵盖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建筑电气工程技术、消防工程技术五个专业的建筑设备类专业群,实施专业“一体化”
[摘要] 从我国教育行业的不断完善发展趋势来看,越来越多的新型教育模式孕育而生。在中职学校的教学过程中,以数学教学为例,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其并非十分适用,而一种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校企联合式的产教融合理念正在中职教育领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在产教融合的中职数学教学中,最离不开的便是学校教师与企业之间的紧密交流,从而真正落实对学生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  [关键词] 产教融合;中职数学;教
[摘 要] 数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较大的影响,数学知识的学习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还可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学习到的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但是由于数学学科本身的复杂性与抽象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并且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教育形势下,已经无法满足数学学科的教学要求。因此在中职数学的教学中,情境教
[摘 要]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承担了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使命。而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够为其他专业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但在中职教育中,由于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导致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受到忽视,出现了学生学习兴趣低下、基础知识薄弱等问题。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中职院校需要从学生、教师
[摘 要] 情境教學模式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需要教师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为学生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在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不但能熟悉学习情境,而且能灵活运用知识。分析情境教学法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以期对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 键 词] 情境教学法;教学研究;运用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摘 要] 高校校内巡察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是新形势下贯彻落实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大举措和重要抓手,是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安排,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深化巡视巡察监督也永远在路上。对于如何开展好这项工作高校一直处于不断探索的阶段,针对存在的问题做了一些思考分析,并提出了一些举措,以促进高校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 键 词] 高校;校内巡察;问题整改;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
[摘 要] 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传统的思政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课堂的需求,教师能否选取适合的案例,如何表述案例,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显得尤为重要。从四个方面阐述如何举例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举例应贴合学生实际,注意课堂互动,做到有的放矢,与时俱进。选用适合的案例不仅能够更好地解释知识点,也是课堂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方式,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