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创新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youcao_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化学与其他的学科不同,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灵魂。它在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定律,形成化学概念同时,也是学生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和提高化学能力的重要途径。此外,化学实验还是学生创新能力和思维得到培养与锻炼的重要途径,这同时也是化学和其他学科的本质区别。本文对化学的实验教学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创新实验的策略,与此同时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关键词:创新实验;化学;学生;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8-039-1
  从上个世纪开始科学进入了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为了从容应对信息时代新技术的挑战,以及顺应世界经济的发展并且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切实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首先在教育上要做的就是必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并培养新一代的创新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化学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这就需要化学教师务必要巧用化学创新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内容枯燥,缺乏趣味
  教科书中的实验通常是对教科书中某些事物属性和概念的验证实验。并且许多实验都有已知的实验操作过程以及实验结果,而且有些已经由老师在课堂上演示,导致实验重复,学生学的无聊。学生最感兴趣的是他们所知道但并不完全理解与掌握,却又能引起思考的事物。
  2.重视不够,认识不清
  作为中考的必考科目并且在初三才开始的化学学科面临的压力是很大的,许多老师对考核学生化学成绩、评估学生化学能力的标准和方法存在误区,而且在化学教学中还有部分教师侧重理论方面的教学,忽视化学实验教学。在这种形势下,使学生被迫将大部分精力和时间花在化学理论内容的学习之中。
  二、巧用创新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1.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创新意识
  演示化学实验是指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理解化学知识从而进行的表演演示实验,老师在课堂中进行实验演示,这会对学生的学习和言行产生微妙的影响。如果教师在演示实验能够基于实验现象,创造一些问题情境,留出更多的空白和空间让学生思考和发现,不仅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自然地学习新知识,而且也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当我谈到“海水晒盐”这部分相关的教学内容时,在研究饱和与不饱和的溶液时,我将盐改为氯化铜,从原来的无色现象变为非常明亮的蓝色展示出来。并提问让学生看看管底部是否有任何固体?这个时候溶液饱和了没有?然后在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硫酸铜,观察其现象,这个时候说明了什么?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和猜测,逐步分析饱和溶液的定义并简化抽象问题,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创新实验探究,发展学生能力
  新课程倡导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并从中获得宝贵经验,培养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方法,提升创新研究的能力。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将教材中的验证实验转化为探索性实验,从而使学生走向科学探究的教学情境当中去。使学生进入积极探究的兴奋状态,进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例如,为了探索“物质燃烧的条件”,老师告诉学生要自备实验仪器并设计自己的实验方案,以探索物质燃烧的条件。在探究过程中,除了完成教科书中的实验外,学生还设计了以下实验并对其进行了解释,以使学习过程更加深入:(1)干棉可以点燃,湿棉不能点燃,因为湿棉的水分蒸发需要在加热时吸收热量,使棉花的温度达不到燃烧的要求;(2)相对棉花来说,木条和煤块点燃所需的时间要更加长一些,不同可燃物有着不同点火点;(3)煤块磨成粉末后容易点燃,表明同一种可燃物的状态不同着火点不同。这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要学习知识的理解。通过探究性实验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掌握基础知识,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創新思路,从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3.密切结合生活,提高创新能力
  化学是一门实用且高度应用的学科。让学生做更多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验,并与教科书的内容进行联系,让学生真正了解化学知识,认识到化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激发对化学的重视程度,提高对化学知识的探索与研究,提升自身创新能力。
  例如,在教授学生安全知识后,可以大胆地让学生自己设计和完成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在实验中意识到可以从不同的实验方法中获得相同的实验结论,不同的实验可用相似的方法去处理等道理。比如,氢氧爆鸣实验当中,我们知道当H2和O2以2:1的体积比混合时,点燃爆炸的效果最好。那么如何收集2:1的混合气呢?在教学实践中,我让学生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设计与实践。结果学生用不同的方法都成功完成了任务,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培养和提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化学的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舞台,这是毋庸置疑的。我们化学老师应当努力利用好实验教学的平台,顺应新课改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培养优秀的创新化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张世勇,李永红.科学素养理念下我国初中化学教科书中化学实验的演变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08).
  [2]陈燕.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7):18-18.
其他文献
摘要:儿童化语言更符合孩子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容易被孩子接受,用这样的语言进行教学,孩子们能更早地进入学习的角色,学习的热情易被点燃,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小学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做到准确、规范,生动简洁,逻辑性强,富有感染力等。  关键词:小学低段;教学语言;儿童化;艺术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3-075-1一说到“儿童化语言”,我们就
摘要:以数学文化为基础开展高中数学问题教学,能够有效激发高中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转变其数学学习方式,并有助于训练其逻辑思维,培养其精神品格,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意义重大。而目前很多高中数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数学文化的渗透缺乏关注。基于此,本文结合数学文化和数学教学的关系,探究基于数学文化的高中数学问题教学,为高中数学教育者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数学文化;高中数学;问题  中图分
“只是因为在群星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  经历10年,超过64亿公里的追赶后,欧航局彗星探测器“罗塞塔”分离的“菲莱”着陆器于北京时间11月13日零时5分许确认成功登陆彗星“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这是人造探测器首次造访一颗彗星。  这一次,科学家们希望借助彗星中封存的太阳系早期资料来了解水的起源,进而帮助人类回答那个经典又深沉的谜题:我们从哪里来?
摘要: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始终是践行核心素养与推动有效课堂组织的共同价值追求;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却差强人意,难以彰显学科特色,反而陷入高效课堂的样式化泥潭中,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因此,立足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面临的困境与现状,以践行新课改理念为契机,探索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策略成为提升学科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初中化学;困境;高效课堂;策略  中图分类
摘 要:中学作文指导往往根据考场需求注重基础与技巧的训练;面对学生作文,教师应换位思考,多关注其优点,使之得到尊重;教师不可将一些写作技巧强加到每一位学生身上。总之,指导学生习作的态度能体现出教师对学生心理的认知程度,体现出教师的成长。教师应该和自己的学生共同成长,这是使作文指导在学生身上产生成效的思想基础。  关键词:作文指导;学生心理;共同成长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
【摘要】英语是高中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学科,由于种种原因,高中英语学困生较多,如何对他们进行有效转化,提高英语学习成绩,成为高中教学工作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高中学困生的成因,并提出了转化策略。  【关键词】高中英语;学困生;成因;转化;策略  【作者简介】张蕊,唐山市丰润区第六十二中学。  在高中教育阶段,如何英语学困生的转化是一项重要课题,也是落实新课标提出的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这一要
就在不久之前,哈兹·博达克还是土耳其首屈一指的企业家。56岁的他曾经营着数家颇为成功的公司,其中包括伊斯提波尔和博雅塔两家在土耳其全国范围内具有知名度的家居品牌。地方官员们把他视为座上宾,常常邀请他参与各种活动,指望他就政策制定提供建议。在他的家乡开塞利,当地政府甚至专门以他的名字命名了一座足球场。  但博达克靠财富建立起来的社会声望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化为了泡影。土耳其警方之前逮捕了博达克和他的两位
从可考的资料来看,中国内地的广场舞最早的源头应该可追溯到上世纪40年代的陕北“新秧歌运动”,但它最初只是作为宣传工具,后来由于全民健身的运动,广场舞在全国迅速普及,而发展到今天,广场舞已经完全脱离政治意味,成为风靡全国的群众自发性文体活动。有网友曾发出这样的感叹,“地球人都阻止不了中国大妈跳广场舞”,足见其在中老年群体中的受欢迎程度。不过,广场舞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近些年,噪音的问题一直让广场舞
从"嫦娥一号"到"嫦娥六号","绕""落""回"小三步完成得差不多了,"载人登月"就会提上中国航天日程,并在21世纪30年代得以实现。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登上了月球背面,地点是南极-艾特肯盆地(South Pole﹣Aitken basin)里的冯·卡门环形山。这是人类探测器第一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1959年,苏联的"月球3号"探测器让人们远远窥见/月球背面并不等于"月之暗面",它同样
摘 要:20世纪中期,将戏剧因素融入普通教育过程的想法开始在西方萌芽,由此催生了教育戏剧的诞生。时代发展,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教育戏剧作为一个新兴的教学方法,被我国教育工作者所关注。本文将探讨把教育戏剧融于班会课的所得所惑,以期为改革创新班级管理工作发挥抛砖引玉之效。  关键词:教育戏剧;小学班会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9-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