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

来源 :中国实用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b0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 6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1例)和对照组(3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无创呼吸机治疗,研究组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氧分压与血氧饱和度分别为(93.62±7.01)mm Hg(1 mm Hg=0.133 kPa)、(96.29±2.29)%,高于对照组的(82.13±6.92)mm Hg、(91.41±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发生胃肠胀气1例、吸入性肺炎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45%;对照组发生胃肠胀气4例、吸入性肺炎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7,P<0.05).结论 对采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可有效改善血气分析指标,增强患者的肺功能,缓解呼吸不良症状,值得推广.
其他文献
会议
2003年7月,中共江苏省委十届五次全会作出决定,根据中共十六大的战略部署和江苏发展的实际,把实现“两个率先”作为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现实任务和具体体现,明确
目的 针对神经内科老年眩晕患者的病因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明确科学治疗在神经内科老年眩晕患者治疗中的重要性.方法 100例老年眩晕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会议
【摘 要】本文试图从生物学哲学的发展,生物学中基本的哲学思想两个层面来构建学生生物学科基础知识框架,旨在帮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基本生物学思想,开启学生生命科学智慧,拓展学生思维认识层面,并在思考、反观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生命科学新思维。  【关键词】生物;哲学  《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课程是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必修课程。生物科学素养就包括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
期刊
会议
目的 探讨胆总管下段色素性副神经节瘤的临床表现、预后与随访,提高对胆总管下段肿物诊治认识与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胆总管下段色素性副神经节瘤1例,25岁男性患者,后行胆总管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6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基础上使用神经节苷脂
目的 分析盐酸美金刚治疗老年帕金森病痴呆的临床效果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老年帕金森病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