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树洞里的秘密

来源 :润·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stmj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的眼睛往往更容易发现大自然的秘密。
  
  饭后散步,朵而指着路边的桉树,说:“爸爸,洞里有蝴蝶。”
  这棵桉树我拥抱过,双手满抱尚不能合围。它怕有50岁了吧。桉树的树干底部有个窟窿,我早知道。我家信箱就在桉树旁,每天开信箱,偶尔会见到无法无天的风将不知来自何方的碎纸或小树枝卷起,硬塞在树洞。
  朵而歪着脑袋,朝树洞里看。我也弯腰看。花蝴蝶当然走了,但我惊讶地发现,里面居然有株绿生生的鲜嫩小树苗,我想我不会猜错,这是荔枝树苗。
  朵而把小脑袋往树洞凑,她还在用劲寻找蝴蝶,“爸爸,我昨天真的看见蝴蝶在里面。”“蝴蝶喜欢四海为家,它去别处旅游了。”我安慰朵而。我嘴里说着蝴蝶,心里却惦记着荔枝树苗。风该无力托起一枚荔枝核送到至少离地60厘米的树洞安家,定是某个人边慢悠悠散步,边享受着美味荔枝,忽然童心起(或许这食客本来就是儿童),将一枚荔枝核扔进树洞。风没播种,但也功不可没——长年累月的风将尘土一点点往树洞搬运,终于累积了足以让荔枝核安家的厚实土壤。巧的是,往年干旱少雨的悉尼,今年雨水也欣欣然赶来凑热闹。隔三差五的阴雨天气,终于促成了一棵细小的荔枝树苗在阴暗角落里静悄悄地安家落户。
  我无法断定这棵荔枝是来自遥远的中国南方,可我敢断定,这棵扎根于树洞里的荔枝,没法在悉尼这块火热的土地上开花结果。这不是悉尼的错,是老天爷不愿配合。老天爷给了悉尼美丽的风景,洁净的水和空气,却不肯给荔枝、龙眼等美味的亚热带水果颁发“居民证”。
  我告诉朵而,树洞里这棵树苗是荔枝树。朵而高兴坏了,马上拍着自己的胸脯憧憬美好前景:“长大后,它结荔枝给宝宝吃。”
  我不情愿说出真相让朵而失望,就问她:“你喜欢这棵小树苗吗?”“喜欢。”朵而点头。“那你昨天怎么发现树洞中的蝴蝶?”朵而来劲了,“我从幼儿园回来,妈妈牵着我走,我就这样看,这样看,就看到了一只花蝴蝶趴在洞洞里的小树上。”
  朵而昨天刚满2周岁,身高近90厘米。90厘米高的朵而能看到60厘米高的一个树洞里的蝴蝶,我想她一定是低着头才看到的。同样的时刻,昨天,若我从桉树旁边经过,定然会错过这只躲进阴凉处稍作休憩的蝴蝶。我习惯了抬头朝前看,远望——不独是我,很多人都习惯于抬头挺胸朝前看,习惯于远望。相对于远方和高处的风景,我们似乎都不在乎近在眼前和低处的景致。
  我把表扬毫不吝啬地送给朵而,夸她有一双敏锐而美丽的眼睛,比爸爸妈妈更善于捕捉身边的精彩。继而,搬出大堆气候知识,告诉她,树洞里的荔枝树很可能不会开花结果。看着朵而似懂非懂、稍显失落的神色,我蹲下,指着树洞说:“可是,你是第一个发现树洞里的秘密的小朋友。你知道有只漂亮的蝴蝶悄悄跑来旅游,还知道有棵荔枝树偷偷在这里安家。如果你不说这个秘密,杰西卡、嘎那卡、萨米尔他们都不知道。”想到自己的几个小玩伴还不知树洞的秘密,朵而兴奋得手舞足蹈。
  继续散步,走远,回头看。这个残破的树洞,在我眼里忽然美丽起来了。因为,我也知道藏在这个树洞里的秘密,它正养育一棵树的生机勃勃的希望,还曾停驻过一只花蝴蝶美丽的身影。
  
  (奋斗摘自《山西日报》)
其他文献
在人生的旅途中,有时旅伴比目的更为重要。    我内心特别想搭理女生,可我又痛苦地知道:班里没一个女生愿意搭理我。  现在有一个女生正向我走来,但是很快我就明白她为什么奔我而来了:她来得晚了点,教室的座位已经坐得八九不离十,我旁边的桌椅刚好空着。  “这儿有人吗?”她轻轻问了声。  “好像没有吧,我也不知道……”不知为什么,我声音有点抖,心也跳得扑通扑通的。  第一节课因为有她在旁边,我的手脚一直
期刊
孙道荣,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教育部十一五课题组文学专家。曾在《散文》、《意林》、《读者》等近百家报刊发表散文随笔千余篇。作品入选几十个选本。出版有随笔集《在麦尖上跳舞》、《细节》等多部。  1 中学时代的你是作文高手吗?你的写作之路是从何开始的,做过哪些准备呢?  从中学时代,我就有了当作家的梦想,那时候就开始写稿。一篇篇投出去,一篇篇又退了回来,而且,每一封退稿,都附着退稿条,告诉你为什么没被采
期刊
光影倒流的童话  青蛙在放飞,瓢虫在钓鱼  麻花辫子里的留白  很有夏天的感觉
期刊
1.楼主:请问虎皮青椒里的原料“虎皮”在哪能买到?  回复:为了吃东坡肉,我也不得不打开时空隧道……  2.楼主发照片:新人,你们看我帅么?  回复:楼主好人,我终于有活下去的理由了。  3.楼主:我被蜘蛛咬了,会不会变成蜘蛛侠啊?  回复1:我被一个皮肤很黑的人咬了一口,会不会变成黑侠啊?  回复2:我被雷劈过,现在是闪电侠。  4.楼主:今天买了个牛肉方便面,里面真的有牛肉啊!怎么办?  回复
期刊
让幽默高调起来。    演讲中的第一段话十分重要,你需要在第一段话就运用幽默牢牢抓住你的听众,而不要等第二段、第三段……高尔基说:“开头第一句是最困难的。它好像在音乐里给了全篇作品以音调,演讲者往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找到它。”我们来看看高尔基是怎么做的。  1935年3月7日,高尔基应邀在苏联作协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当代表们听到高尔基的名字时,长时间热烈地鼓掌与欢呼,高尔基舍弃原来的开场白
期刊
这个世界会变得非常可乐。    聪明人和蠢人,共同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假如世上人人都绝顶聪明,这个世界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如果人人都绝顶聪明,厕所便无人扫。  人人都绝顶聪明,那都有可能读了学士读硕士,读了硕士读博士,没有博士头衔的,除非是阿狗阿猫。让一个或者一群博士去从事扫厕所这一伟大的工作,不能不说是一件大煞风景的事儿!博士们如果不果断拒绝的话,那就显得对知识太不尊敬了!践踏什么也不能践踏
期刊
痴人说的不一定是梦。    螃蟹,到底会爬树吗?  不讳言,我从来、从来也没有看过螃蟹爬上树。把《螃蟹爬上树》定为书名,我要明确传达的意念是:大家都没有看过的现象,并不意味着可能性全然不存在。烹饪的世界,就和创作的世界一样,是一个“化一切不可能为可能”的世界,是一个“化腐朽为神奇”的世界。我一直相信,心是有着无穷力量的,只要用心,即使是一块锈渍斑斑的铁,我们也能让它绽放出如虹般的璀璨亮光!将文学与
期刊
刘世佳 编译    历史上有许多关于专家们认为某些想法、计划和工程根本没法实现的传说。但到最后事实却证明了它能够发生。  意大利雕刻家阿格斯迪诺·安乐尼尔在一块大理石上勤勉地劳作着,但却未能雕刻出他满意的作品。他悲伤地说道:“我对这块大理石无能为力了。”其他雕刻家也试着雕刻着这块复杂的大理石,但都没有结果。米开朗基罗从这块大理石发现了它的潜在价值。他的“我能实现它的价值”这种态度导致了世界著名雕像
期刊
哦,原来如此。    为什么我们说“老虎”、“老鼠”,而不说“老狮”、“老兔”?  如果非要说“老狮”、“老兔”的话,说话人恐怕指的是很长寿的狮子和兔子,这种“老”的用法跟“老虎”、“老鼠”中的用法是不一样的。古时,人们对虎和鼠这两种动物是相当畏惧的。虎性威猛无比,古人多用虎象征威武勇猛。如“虎将”,喻指英勇善战的将军;“虎踞”,形容威猛豪迈。但虎也经常伤人,而世上毕竟没几个武松。至于鼠,则什么东
期刊
又到艳阳高照的六月,高考结束的学生们向天空抛起书包,带着微笑和高中生活说再见。即将各奔前程的大四学生戴上了学士帽,含着眼泪和大学校园说再见。笑中有泪的离别,我们在歌声中回味那段“青葱”岁月。    骊歌    词/李子恒 曲/陈秀男  南风又轻轻的吹送  相聚的光阴匆匆  亲爱的朋友请不要难过  离别以后要彼此珍重  绽放最绚烂的笑容  给明天更美的梦  亲爱的朋友请握一握手  从今以后要各奔西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