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解释三对家庭婚姻观念影响的评价

来源 :法制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fengye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1年我国最高人民法院通过了《婚姻法解释(三)》,重点对夫妻一方个人财产婚后产生收益的认定、父母为子女结婚购买不动产的认定、离婚案件中一方婚前贷款购买不动产的处理等问题作出了解释。该法条的颁布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也引起人们对家庭婚姻观念的变化。
  【关键词】婚姻法解释三;家庭观念;结婚;离婚
  当今社会下家庭的稳定关系着社会的稳定,而家庭的稳定来自婚姻的稳定。现在由于社会的经济压力,人们越来越重视结婚前房子的问题和婚后财产的分配以及离婚时房产的归属问题。在司法审判中这些问题层出不穷,情况多样,为了让审判工作进行得顺利一些,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在2011年8月13日正式颁布《婚姻法解释(三)》,重点对夫妻一方个人财产婚后产生收益的认定、父母为子女结婚购买不动产的认定、离婚案件中一方婚前贷款购买不动产的处理等问题作出了解释。颁布之后,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人们对新颁布的法条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网友们在解释颁布后反应很强烈,“谁首付,离婚后房子归谁”、“公婆买房,儿媳没份”不少网友认为新婚姻法是男人的“福音”,保护了在婚姻中处于强势地位的一方。不少少女网友认为“这为男人出轨扫清了最后的障碍”、“会造成离婚率上升”。不过,也有网友认为,婚姻法新解释可能会改变年轻人的择偶观念,首选由“富二代”变成情投意合的“潜力股。
  现举两个争议的条款比如:
  第七条 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第十八条第(三)项的规定,视为只对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该不动产应认定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由双方父母出资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该不动产可认定为双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资份额按份共有,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十条夫妻一方婚前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不动产登记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离婚时该不动产由双方协议处理。
  依前款规定不能达成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该不动产归产权登记一方,尚未归还的贷款为产权登记一方的个人债务。双方婚后共同还贷支付的款项及其相对应财产增值部分,离婚时应根据婚姻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原则,由产权登记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补偿。
  其实在人们争议的时候,忽略了第十条的第二款,即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部分,应当由房屋产权人给予配偶一定补偿,而且还要考虑房产升值利益,这才是最大亮点,这对于没有却又帮配偶长年还贷的女方,实现了真正的公平。规定“尚未归还的部分贷款为不动产权利人的个人债务”,也就是说即使是归首付方,接下来的银行贷款很明确是属于个人债务,另一方没有损失,权利和义务很对等,对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由夫妻共同财产还贷部分,立法者措辞很谨慎,使用了“考虑离婚时不动产的市场价格”和“共同还贷款项所占全部款项的比例等因素”的表述,由不动产权利人对另一方进行合理补偿,其目的就是防止民众认识上的误区。所以法规只能约束一种人:奔着房子的目的结婚的人。像现今流行的“宁愿坐在宝马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的拜金现象也许会因为这条法规而偃旗息鼓。可能会促使女性用更加理性和积极的态度去择偶。
  而我们对此次课题的研究选了辽宁省阜新市,做了小范围的调查。调查了100人,其中超过一半的人是男性,年龄大都在20到45之间,有一半以上的人对婚姻法解释有所了解;有30%的人认为解释对男方有利;有60%的人觉得结婚前的房子还是应该由男方来购买;对于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大多认可解释对买房登记的规定;超过70%的人不会选择裸婚,说明大家还是很理智地对待婚姻问题。
  但是很明显的很多年轻人的婚姻观念有所改变,女性不再抱有“寻求嫁入豪门,少奋斗10年”的思想,寻找“潜力股”成为她们的目标。罗曼罗兰曾说“婚姻的伟大之处,在于唯一的爱情,两颗心的互相忠实。”真正的爱情,真正的婚姻是超越物质的。房子登记簿上愿意写谁的名字就写谁的,双方可以自由约定。法律的规定还要让位与夫妻之间的约定,因为有约定从约定。到那时,婚姻法解释对于真爱的双方来说也不过是一纸空文而已。
  为了解决人们在婚姻中的矛盾,不仅要靠法律来保障,更要我们来保护,让自己的婚姻是幸福的。
  一树立正确良好的婚姻观。爱情是人类最真挚的感情之一,是除了亲情之外的第二重要的情感。爱情虽然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但是只有物质的爱情造就的婚姻也不会幸福和长久。真诚地对待爱情,负责任地对待婚姻。
  二是签订婚前财产公证。婚前财产公证在现在看来已经不是什么新词了,但在中国推行起来还是不算太好,因为中国是一个过于重视人情的社会,社会在发展,法制也在完善,我们应该学会用理性的方式解决问题,令人欣喜的是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也有部分人能接受婚前财产公证。
  三是学习了解法律知识,懂得通过法律手段解决问题。现在中国人的法律意识很淡薄,不过我相信随着法制社会的不断完善,人们会学会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
  纵然新婚姻法解释颁布了,但它没用涵盖所有的问题,比如家庭暴力的取证,还有家庭暴力发生以后的人身保护令。
  总之,新婚姻法在法律底线的基础上保护双方合法的权益,它并不涉及道德或感情上的东西,之所以会产生那么多争议,大概是很多人并不适应从旧的婚姻观念走向新的婚姻观念,一个以道德人情笼罩的社会变成法制民主为纲的社会。婚姻法解释三也许并不完美,也许还存在很多问题,不过我相信它会越来越完善的。我们应该承认人们的婚姻观念正发生着变化,但是我们是不是更应该在这个物欲的世界中为爱情保存一点真挚呢。
  注释:
  ①新<婚姻法司法解释三>.
  ②2011年扬子晚报<婚姻法解释或改择偶观:嫁富二代不如潜力股>.
  ③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徐安琪 单位: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④王新苛,张丹著.论新<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对家庭婚姻观念的影响.
其他文献
【摘要】为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推动检力下沉,湖北省检察院在全省开展基层检察院内部职能整合改革试点工作。基层检察院在试点改革中,积极整合内部职能,改变原有的检察长——副检察长——科长(副科长)——干警四级管理体制,实行检察长——部负责人——主办检察官的扁平化管理模式,由副检察长和其他党组成员兼任部负责人。副检察长如何积极应对改革带来的变化,正确认识自己在扁平化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值得大家商榷。  【关
期刊
【摘要】传统的国际私法,往往关注法律选择的过程,而忽视法律适用带来的结果,这样容易导致当事人权益的损失。民商事法律应当维护当事人的基本民事权益,因此,侵权法律的适用过程也要体现保护当事人利益的原则。在侵权法律选择中体现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也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侵权法律适用;保护当事人利益;基本原则  法律选择的过程应当具有确定性和预测性,遵循一定的规则,并有助
期刊
【摘要】学术界对亲权的性质之争由来已久,学者们也是众说纷纭,笔者从亲权的历史沿革、私法走向以及社会需求等方面阐明了自己的观点,并对几种观点进行了辩驳;同时简单对立法模式做出比较,希望对解决亲权的立法难题有所帮助。  【关键词】亲权的性质;立法模式;身份权  一、亲权的性质  对于亲权的性质学术界持有不同的观点,其中代表性的有权利、权力说以及权利义务一体说。  权利说认为,亲权是父母保护教养未成年子
期刊
【摘要】曾经被誉为投资者“守护者”和资本市场“看门人”的信用评级机构,在次贷危机中的表现却差强人意,甚至被公开指责正是由于其虚高的评级结果才导致了危机。面对巨大的损害,评级机构难辞其咎,理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于是,信用评级机构应该承担的责任尤其是民事责任成为目前探讨的热门话题,各国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学者也都纷纷展开对信用评级的研究。故本文拟通过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研究,深入探讨信用评级机构应承担的民
期刊
【摘要】一人公司是公司的一种特殊形式,各国法律经历了从否定到允许设立的发展历程,通过研究我国公司法对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规定的不足之处,提出在自己的见解,以期不断完善对一人公司的规定,促进我国一人公司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公司法;一人公司;不足;完善  一、引言  我国2006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对一人公司的规定填补了我国一人公司法律规定的空白,顺应了历史潮流,使我国一人公司从设立到
期刊
【摘要】对于人们捐赠积极性降低之类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本文从理解公益信托和慈善信托入手,指出我国公益信托与英美法系所言慈善信托有所不同,并结合其他国家先进经验,提出了一些对于完善我国公益信托的建议。  【关键词】公益信托;慈善信托;构建  近年来关于“善款不善用”以及“诈捐”之类报道屡见于报端,人们对于各种慈善类机构的信心下降,捐赠的积极性降低。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除督促这些慈善机构完
期刊
【关键词】邻里间;农用车通行权  一、案情  李某与张某系多年的邻居,在李某的原有宅基地上一块2米宽的空地。长期以来,张某家以此为出入通道(而无其他通道),偶尔也驾驶农用车出入该通道。2010年左右,随着李某家经济的改善,其进行房屋改建,将老房拆除,在原宅基地上进行扩建,造成了原有的2米左右的空地变窄,现为约1米左右,致使张某的农用车无法正常通行,但能供人正常通行。双方就此起了纷争,张某认为李某改
期刊
【摘要】近期出台的大部制改革方案凸显了国家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有限政府的决心。这一过程必然伴随着行政力量在某些领域的退出,但谁来填补其退出后留下的空白,这给传统的公私法调控机制带来了挑战。所以,适时地提出社会法调控机制就显得十分重要,而行业协会的发展和完善又是社会法调控机制在社会经济领域中发挥作用的基础的重要的一环。  【关键词】大部制改革;社会法调控机制;行业协会;突破口  2013年3月1
期刊
【摘要】随着电信网、电视网、通信网三大网络的融合趋势不断加强,以及智能手机的日趋流行,网络犯罪的形态又出现了新的变化——智能手机犯罪逐渐引起人们关注。智能手机犯罪在传统的网络犯罪基础上又叠加了新的网络变量,并且由于其与传统的网络犯罪相比,有着终端难以认定、运营商默许配合等特点,使得传统刑法体系难以对之进行恰当的规制、给传统刑法体系造成挑战。对此,刑法应当做出适当的回应,从而对该类犯罪进行规制,保护
期刊
【摘要】随着司法鉴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司法鉴定部门有序组织开展科学化、规范化质量年活动,即规范鉴定机构的组成,优化鉴定机构的岗位人员设置,明确其岗位工作任务,这有利于提升社会司法鉴定机构的信誉,提高司法鉴定的工作效率,优化司法鉴定的工作程序,促进司法鉴定的可持续性发展。其中,优化司法鉴定工作人员组合,明确司法鉴定岗位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职责将直接影响到规范化司法鉴定质量年活动的深入开展。本文从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