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有效地制备石墨型氮化碳(g-C_3N_4),对溶剂热法制备g-C_3N_4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并对g-C_3N_4降解苯酚的性能和机理做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反应物及溶剂种类对g-C_3N_4制备
【机 构】
:
榆林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陕西省洁净煤重点实验室,榆林学院能源工程学院,西北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有效地制备石墨型氮化碳(g-C_3N_4),对溶剂热法制备g-C_3N_4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并对g-C_3N_4降解苯酚的性能和机理做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反应物及溶剂种类对g-C_3N_4制备的影响较为明显;在以三聚氰氯和叠氮钠为反应物,以四氯化碳为溶剂,容积率为50%,以1.0℃·min~(-1)的升温速率将反应温度升至250℃,在水热合成釜中保温12h的工艺条件下,制备的g-C_3N_4晶型较好,在280~450nm范围内对紫外可见光的吸收较好,对苯酚的降解能力也较强,降解率达72.
其他文献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版)指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
以正硅酸乙酯(TEOS)、硅酸钠(Na2SiO3·9H2O)及硅溶胶(Si—sol)为硅源,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负载型Cu/SiO2催化剂,并将其用于对羟基苯乙酸乙酯的加氢。通过XRD、N2物理吸附-脱附、H2
合成了2种带吡啶基侧臂的新型不对称卟啉,5-[4-(乙烯基氧基)苯基]-10,15,20-三[4-((2-(O-吡啶-3基)乙氧基)氧基)苯基]卟啉和其水溶性阳离子卟啉5-[4-(乙烯基氧基)苯基]-10,15,20-三[4-((2
<正> 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家萧楚女的生平,学术界已多有研究,出版了一些论著。对于萧楚女1924年4月至1926年初期间的活动,笔者认为有两点需要作进一步探讨。一、萧楚女没有参加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众多的论著普遍认定,1926年1月1日萧楚女在广州参加了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实际并非如此。其根据如下: 1、据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图书馆保存的《新黎里》报第60期,1926年1月16日第三版刊载:“江苏省吴江县第四次全县代表大会,民国十五年一月一日下午在平望镇召集,出席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