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动的作品在孩子的手指尖上

来源 :教育界·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beis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深入,许多幼儿园逐渐形成了园所的特色课程。而无论何种特色,归根到底,主要是注重研究幼儿自主学习的方式,帮助幼儿养成自主学习和分享合作的习惯及主动探索的意识。
  由于我国民间剪纸艺术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民间情趣,且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神兼具、感情真挚、“剪趣”强烈,有助于幼儿进行自主学习和分享合作,也有助于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意识。因此,我们幼儿园在进行园本特色课程教学时,选择了以剪纸为特色,旨在为幼儿创设一个动眼、动脑、动手的机会,并发掘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生活情趣,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及在参加活动时保持专心、细心、耐心的良好习惯,训练幼儿手眼协调的能力,从而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剪纸”只是平面的艺术,而“剪纸”活动中同样用到了折、镂空等技能,于是我们有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即将单一的“剪纸活动”向多元的“纸艺活动”拓展,让孩子从平面维度向立体的维度发展。因此,我园最终确定,通过纸艺活动来帮助幼儿掌握各种技能,增强幼儿双手的灵巧性,促进幼儿手眼协调的发展,启迪幼儿从纸艺活动中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丰富幼儿多方面的知识,启发幼儿主动探索大自然,自主学习、分享合作,激发对纸艺活动的兴趣,学习用纸艺去表现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对生活的美好愿望。
  在开展幼儿园特色课程时,我们主要通过以下几点来进行:
  一、多种途径开展幼儿园特色课程
  首先,利用家长资源配合老师进行训练。
  我们通过各种活动帮助家长了解我园开展纸艺特色教育的目的,端正家长在特色教育上的模糊认识,明白幼儿园开展特色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发展幼儿各方面的能力,提升幼儿的审美情趣。因此,对家长进行必要地培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家长在明白了“纸艺”活动的优点之后,纷纷参与到“纸艺”课程中,配合老师,对孩子进行指导和帮助。家长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参与其中,慢慢地,幼儿各方面的能力也逐渐呈现出来。如:培养了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耐性;提升了幼儿的智慧;锻炼了幼儿的手部小肌肉群;丰富了幼儿的审美感受与体验;给幼儿带来了成功与自信。
  其次,在指导幼儿学习的同时培训家长。
  我们通过邀请家长参与半日活动,向家长展示我园的纸艺特色活动,指导家长进行纸艺活动,培训家长;并利用QQ等现代通信工具,向家长展示折纸、剪纸、撕纸等教学内容和过程,请家长配合我们对孩子进行再次训练,帮助幼儿尽快提高纸艺方面的各项技能。
  再者,就是利用集体活动、区域游戏、个别指导及家庭教育等多种途径来开展活动,进一步提高幼儿纸艺方面的各项技能。
  二、循序渐进地对幼儿进行培养和训练
  (一)对幼儿进行画、折、剪“三位一体”培训,促进其协调一致发展
  根据剪纸“先构图、再动剪”的规律来看,一般是先学习绘画,再用剪刀。绘画是剪纸的基础,因此对幼儿进行剪纸教学时要先对孩子进行绘画训练,以画助剪,以剪促画,画剪结合,协调发展。而在引导孩子进行绘画活动时,我们先引导幼儿观察、了解事物的形状、特点等,再让其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如让孩子们画一些简单的花草树木等,再用剪刀将其剪下来。
  老师通过图解与示范让幼儿观察对折剪、多次折剪的各种方法,并让孩子掌握先剪内部细小部分,再剪外部大轮廓的这一规律。从简单的画剪、折剪到画、折、剪“三位一体”的操作活动,促进了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协调发展。在此过程中,幼儿学会了看图示,同时也掌握了简单的折纸技能,接下来引导幼儿边看图示边折纸就容易多了。
  (二)多种教育渗透于纸艺活动中,多种方式结合,丰富作品
  任何一种教育方法都不是孤立的,都有其内在的联系。在纸艺活动中,我们尝试着将音乐、语言、文学等与纸艺活动融合在一起,激发孩子对纸艺活动的兴趣,再引导幼儿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完成作品,这样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思维建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每次完成作品后,大家一起来欣赏、评价作品,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为了使幼儿的作品更富美感,我们还尝试将纸艺与绘画、粘贴等相结合来丰富、美化幼儿的作品。
  三、以幼儿园环境、课余活动等为载体,达到环境育人的效果
  首先,我们创设了独具匠心的大环境,充分彰显了我园的纸艺特色。我们在幼儿园的走廊、门厅、楼梯、过道、操场等的墙壁上,布置了很多教师、幼儿的纸艺作品,并定期进行更换。在作品的选择与布置上,遵循层次递进、择优录用的原则。
  其次,在班级主题环境的布置上也彰显纸艺特色。小到窗花、挂饰、摆设,大到娃娃家的桌椅、柜子及各种家电、锅铲,都可以用“纸艺”来表现。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充分感受到“纸艺作品”的形式多样、造型美观和实用价值,从而更加喜欢纸艺活动。
  再者,我们在活动室一角为幼儿创设了丰富多样的区域小环境,为孩子们准备了剪纸工具和材料,让幼儿能够随时取用,提高幼儿的动手技能。并且,我们还将剪纸或折纸活动的步骤图张贴在区域或主题墙上,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机会,还让家长参与其中,方便家长回家指导。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将幼儿的想象和创作放大,让环境与幼儿进行对话,从而让幼儿产生自豪感与成就感,激发幼儿对纸艺活动的兴趣。同时也逐渐帮助孩子养成了自主学习的方式,培养了他们主动探索的意识和分享合作的习惯,将“全面发展”的教育特色落实于教学之中,让灵动的作品展现在孩子的手指尖上。
其他文献
【摘 要】运用统计学知识对各类教学课程的测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能客观有效地评价教学效果,促进教学改革。本文以湖北民族学院2014年12月份大学英语四级成绩为例证,对该校英语教学进行实证研究,分年级统计分析了测试成绩的百分比等指标。结果表明:该校二年级学生测试成绩最优,四年级又略优于三年级。最后,从教学氛围、课程设置等方面对统计结果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一定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大学英语 测试成绩 
【摘 要】文章以媒介生态学与媒介生态系统为视角,分析高校传统媒体所处的媒介生态,探析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环境下,高校传统媒体在与新兴媒体的竞争中为何处于尴尬的境地。提出高校传统媒体应从传者为本位向受众为本位转变,不断加强高校校园媒体间融合的对策。  【关键词】网络文化 高校传统媒体 媒介生态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高校的校园媒体发生着变迁,日趋多样的传播方式、丰富的信息给高校教职工和学生带来了
数学是模式的科学,寻找和发现周围世界事物之间的联系以及事物间变化的规律构成了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从四年级开始在每册教材中都设置“找规律”单元,引导学生探索现实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并应用规律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本节课是找规律的第一课时,内容是找出间隔排列的两个物体个数之间的规律,对此内容笔者曾先后进行两次实践,对怎样找规律深有体会。  第一次实践  出示情境图: 
【摘要】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不断渗透和普及,微课已经悄然地被大多数教师和学生所接受,并在课堂教学中流行开来,逐渐成为“微时代”语文教学的新样态。教师可以运用微课,创建小学语文教学高效课堂,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微课;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创建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不断渗透和普及,诞生了一种与以往“一支粉笔一张嘴”传统课堂教学模
由于工作调动,我从一所学校到另一所小学担任教学副校长。经老校长介绍,全体师生都知道学校新来了一位主管教学的王校长。工作的过程中,老师们都会极具热情地称呼我“王校长”。学生们碰到我,也会很有礼貌地问声“校长好”。我习以为常地接受着“王校长”这一称呼。本来嘛,自己虽不是学校的一把手,但也算校级领导,老师学生这样叫也没什么不对,尤其在校外,碰到有教师或学生跟我打招呼时,先叫我一声校长,心里觉得挺舒服,甚
【摘要】动手操作是教学课堂常用的一种教学形式,它不但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让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勤于动脑,主动动手,进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动手操作;数学素养  俗话讲:“实践出真知.”动手操作属于一种动脑且动手的活动,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技巧与技能,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教学内容的特征与学生的心理特征结合起来,让学生进行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问题情境的创设越来越多地被广大数学教师所接受和重视。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一方面可以密切数学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突出体现数学知识的现实背景,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及其应用价值;另一方面又可以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认知经验,在旧知与新知之间制造矛盾,使其产生认知冲突,从而以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投入到新知的学习当中。  如何才能创设出高质量的问题情
【摘 要】本土特色课程的开发和利用能有效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促使幼儿在多样化的本土特色课程参与中实现认知完善和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幼儿园教育的组织和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分析本土特色文化,并将其与五大领域课程加以融合,进而构建出适合幼儿参与、充满快乐体验的活动课程。  【关键词】幼儿园;本土特色文化;课程资源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
一、贪婪凶残的“蒙冤功臣”    一提起狼,人们马上就会想到“贪婪凶残”这个词,好像是为狼所专用的。但是客观地说。狼有狼的习性。在凯巴伯森林里,以鹿为食,是狼天然的生存方式,是大自然的安排。这本不是狼的错。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失去狼的日子里,凯巴伯森林并没有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更加郁郁葱葱、生机勃勃,更没有像人们所期待的那样更加和谐美丽。凯巴伯森林和鹿群却遭遇到灭顶之灾,一场空前的大劫难。令人痛心的
【摘 要】不丹是世界幸福指数亚洲排名最高的国家,这种幸福追根溯源可以说是来自不丹的宗教文化和教育,本文从教育人类学的文化视角,尤其是宗教文化对教育各个层面的影响来理解不丹社会以及不丹的教育。  【关键词】文化与教育 不丹教育 国际理解教育  不丹是一个位于喜马拉雅山脉西面,有着70余万人口的佛教国家。这个国家的绝大部分人口从事畜牧业、农业等第一产业,至今仍然以牦牛、骡、马为主要交通工具。从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