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求同存异中绽放光彩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_ye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跨文化传播这一概念逐步登上国际传播的舞台时,一个新的职业也应运而生——英语节目主持人。国内从事这一职业的电视人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究竟挑战源自何处,该如何应对?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英语节目 跨文化传播 主持人
  
  一、英语节目主持人相关概念
  1、英语节目主持人
  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学院林海春教授将这一职业定位为“母语为非英语的,集采编播一体的、记者型主持人”。①
  2、英语节目主持人职业的产生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和改革开放的深化,我国正积极谋取和巩固自身在国际社会中的大国地位,这就要求我国的跨文化传播工作要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另一方面,美国、英国及其他母语为英语的国家也在利用其语言优势对外播放其本土文化产品,为传播意识形态服务。作为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之一,电视英语新闻是国际受众了解中国最方便也最直观的窗口,电视英语新闻主持人,为达成国际间的交流与沟通搭建了一座桥梁。
  二、电视跨国传播——争夺话语权
  1、电视跨国传播中的强势势力
  国际关系理论中的现实主义大师汉斯·摩根索曾说过“争夺强权的斗争不仅以政治压力和军事力量这样的传统方式来展开,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场争夺人心的斗争”。②我们不可否认在当今国际电视传播力量中占据强势地位的依然是西方传媒。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地域上,电视产业集中在欧美地区。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由于经济相对落后,资金不足和人才匮乏,其所掌握的传播技术和媒介资源都远远不及西方发达国家。资源的倾斜性从根本上导致了传播力量的倾斜性,“文化帝国主义”现象随之出现。1998年,美国控制了全球75%的电视节目的生产和制作,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电视节目有60%-80%的栏目内容来自美国,几乎成为美国电视节目的转播站。③西方所宣扬和昭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随着电视信号而辐射其他国家和地区,对很多经济落后、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的人民产生深远的影响。
  (2)语言上,英语和其他西方语言占据主导地位。电视跨国传播呈现的另一个不平衡性为英语独霸天下。如今在互联网上,主导性语言是英语,约占90%以上,汉语却占不到1%。④我们所面临的局面就是想在世界范围内施加影响,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必须使用英语进行国际传播。
  2、电视跨国传播——国家形象塑造
  “国家形象是一个综合体,它是国家的外部公众和内部公众对国家本身、国家行为、国家的各项活动及其成果所给予的总的评价和认定。”⑤美国国际关系专家福山在《历史的终结》中认为,冷战结束以后,在国家与民族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归结为软权力——国家民族形象的竞争。
  新中国成立初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封锁政策,中国自身也缺乏有效的对外传播信息的渠道。而今天,中国的综合国力已经排名世界前几位,经济增长同样也影响着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但相比之下,我国电视跨国传播的影响力却与我国目前的大国地位不相匹配。我们需要通过电视媒体的跨国传播,把中国的历史文化与风土人情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实现我们的跨文化传播,给人以中国正在“全面崛起”的良好形象。
  三、 国内英语节目主持人所面临的挑战
  1、当前国际媒介环境——多元文化环境
  全球化传播格局的形成加速各种文化的融合,而跨文化传播这柄“双刃剑”在面临吸收世界多元文化,丰富和发展自己民族文化的难得机遇时,也承受着外来文化的消极影响和西方意识形态恶意渗透的巨大压力。作为国内英语节目主持人,其在跨文化传播中既担当着“国际文化传播”中“文化冲突”的斡旋者,又扮演着“国际文化传播”之“本土文化”传播的“使者”。⑥英语节目主持人其自身是本土文化的产物,相对于异域文化的本土公民而言仍是“外来人”。如何让受众接受自己“本土文化”之风俗习惯,是国内英语节目主持人需要思考的问题。
  2、国内媒介环境——从业发展空间狭窄
  国内各电视台目前开设英语栏目的频道数量并不多。除了中央电视台的中文国际频道(CCTV4)和英语频道(CCTV9)外,地方电视台开设英语节目的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城市,如浙江、上海、广州、江苏等。这些城市由于对外交流机会较多,经济实力领先于国内其他地区,且居住有较多外国人,为英语节目的开设提供了条件。但现在仍呈现覆盖面窄,节目品种单调的特点,加上内陆城市地方台很少开设英语节目,使得我国对外宣传依旧主要依赖中央电视台。目前,节目形式多以英语新闻和谈话类节目为主。
  3、国内人才培养状况——国际新闻人和英语主持人培养力量较弱
  目前国内开设新闻传播专业的学校很多,但开设国际新闻专业的学校很少,每年向国际新闻传播行业输送的人数比较有限。国内高校开设英语播音主持专业共有3所学校,开设英汉双播专业的高校仅为1所。做一名合格的英语主持人,首先必须具备扎实的英语功底,其次要熟悉新闻传播专业知识。同时要对国际政治形势,国际传播环境和他国文化及本国文化精髓非常了解,这样才能做到在进行对外传播时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把握传播方式和传播尺度。
  4、国内外英语节目主持人对比
  在对国内英语节目主持人和国外主持人进行对比,和参考了一些资料后,笔者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其区别在于:
  (1)西方新闻节目主持人学者化。出于发挥新闻高时效、速编排、节奏快、更真实的需要,往往需要选择一位富有语言表达能力的资深记着来承担新闻传播“最后一棒”的角色,因此国外新闻栏目更注重选择一名评论型新闻主持人。在美国,新闻节目主持人都是记者出身。因此,我们常常发现,国外的新闻节目主持人并不是以年轻貌美取胜,观众也并不是为其流畅的语言所折服。往往吸引受众的是他们的博学多识。⑦
  (2)国外谈话节目主持人成熟化。西方媒体在挑选节目主持人时更侧重其实践背景和生活阅历。他们需要的是不仅能提供社会信息,还可表现自己的思想、经验和学识的主持人。在西方,年过古稀的主持人有高身价,因为他们以自己丰富的生活经验和亲身阅历展开话题,往往会产生更强说服力和吸引力。国内的新闻从业人员和主持人,大多是高校科班出身,具有学历背景,也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主持人队伍迅速扩大并呈现年轻化的态势,记者与主持人开始出现交叉。总体说来,主持人充满活力,各式各样节目作品也不断推陈出新,但是有深度,有影响的主持人较为贫乏。央视9套目前大量引进了外籍专家从事节目制作和播音工作,希望可以将中西方文化很好融合,找到一个很好的契合点,达到跨文化传播的效果。
  四、求同存异、稳步求发展
  经济的飞速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使中国已经成为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的重要角色。我们正在进入全球传播环境中,必须着力研究更加广泛的受众特点,有针对性地改善自己的话语方式。笔者认为现阶段可以做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注重人文追求,丰富文化底蕴
  在全球化时代,一名优秀的英语节目主持人,不仅应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更要懂得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文化。要能在学习中找到不同文化间的结合点,要具备多元化的视角和进行多元化的思考。只有学会以国际社会接受的语言、角度和传播方式,才能达到客观塑造中国的国际形象的目的。⑧
  2、夯实对外传播基础,理解跨文化传播精髓
  作为节目的驾驭者,必须参与到节目的选题和制作过程中,方能在这一过程中准确把握节目定位,知晓传播内容的精髓。世界局势瞬息万变,英语节目主持人要能洞悉局势变化,夯实对外传播基础并且能适时而变,灵活运用,真正把握跨文化传播的精髓之处。
  3、博闻强识、丰富阅历
  要想真正做出具有深度和影响力的节目,离不开丰富生活阅历和文化知识的铺垫。英语节目主持人是搭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必须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和丰富的生活阅历,这样对问题才能有自己独立并且深刻的见解,在节目制作过程中,能够很好驾驭节目的表现手法,使节目“本土化”。
  4、重视人才培养,厚积薄发
  人才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关键在于培养的质量。这包括教授学生专业知识和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实习空间。从专业角度看,高校应健全课程设置体系,使学生在打好英语语言能力的基础,通过学习西方文化,传播学等领域的知识,并结合英语播音专业课及使学生的专业知识素养扎实、到位。从实践角度来说,应该多为学生营造模拟实践环境,或定期组织学生去媒体参观学习,增加学术讲座等形式,让学生对这一职业有更直观、全面的了解,从而对自己有准确定位,找出不足,取长补短。在学习中积累,在实践中沉淀,厚积薄发。
  结语
  全球电视行业的迅速发展,伴随而来的是受众对这一行业的更高要求。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与融合速度的加快,国内英语节目主持人应当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实现我国对外传播的“软着陆”,真正让世界人民接受我们的文化和思想,减少冲突。■
  参考文献
  ①⑥林海春:《英语节目主持人概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②④黎斌:《国际电视前沿聚焦》[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③花建:《软权利之争:全球化视野中的文化潮流》[M].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302
  ⑤⑧刘继南、周积华、段鹏 等:《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C].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280、47
  ⑦毕一铭、叶丹:《播音与主持艺术概论》[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安徽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学生)
  责编:周蕾
其他文献
广场上有两个卖艺的乐者,他们一人背着一大包乐器,看起来非常厉害。可是,没有一个路人来光顾。  一个小姑娘出现在了空荡荡的广场上,掏出了一枚金币——她还没想好应该把金币给哪一个乐者。  为了争夺小姑娘手里的金币,两名乐者使出浑身解(xiè)数,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他们吹拉弹奏,边跳边演,十八般武艺全部登场,想要证明自己才是演奏技巧最高超的音乐家。  哎呀,我说,你们就不能谦(qiān)让一点儿吗?
刚刚走出“辞工门”风波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又卷入了新一轮的“自杀门”风波。之所以说“新一轮”,是因为这家堪称中国最优秀的IT企业,在2008年的这个春天,十天内连续发生两起员工坠楼身亡事件。尽管没有证据表明就是华为的企业文化与制度设计直接导致了这些员工的非正常死亡,但这些事件中,绝大多数都可以若隐若现看到华为工作压力与内部环境的影子。  一家业绩骄人的企业,不断有员工自杀与自残,且员工中患忧郁症、焦
中日邻邦求友谊,暖春之旅和睦情。胡锦涛主席的“暖春之旅”,开创了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新局面,彰显大国责任,也让中日民间进一步开展友好交流充满了更多期待和信心。  如今,越来越多的日本人选择到上海工作、生活,实现自己的价值,并且为这座城市的发展贡献出一份力。从以前单向的“留日潮”到如今的相互吸引,从两国关系跌入低谷再到升温回暖,这个变化本身就耐人寻味。几番干戈玉帛,事实证明,和则两利。  融冰之后,还
【摘要】近日,《新闻记者》先后刊登的有关毒毛巾案的两篇文章引人关注。两篇文章各有侧重,但所持观点却大相径庭。笔者认为关于此案的“容忍判决”实质上是打着新闻自由的旗号戕害新闻业的健康发展,传达了媒体舆论监督权和法人名誉权是不平等的这一错误观念。本文以央视报道为剖析对象,论证了媒体如何保证自身舆论监督权和法人名誉权之间的平衡,真正行使法律赋予的合法权利,以营造健康有序的舆论监督环境,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努
【摘 要】在新媒介时代,人们不仅可以选择和利用媒体,也与媒体深度融合。在这种环境下,如何转变营销模式,在原规模化营销的基础上寻找与受众生活、文化、精神相契合的营销模式,以提高受众对产品和品牌的认同度,使媒介营销的效果最大化,成为媒体营销的目标。本文以力士洗发水广告为例,浅析新媒介时代的广告营销。  【关键词】新媒体 广告 营销策略    一、新媒介时代广告的“拉”式营销  广告效果主要依靠收
【摘要】作为报网融合的一次创新探索,《铜陵日报·铜都晨刊》推出的《铜都网事》具有重要的导向性意义,那就是传统媒体要主动出击,与网络等新媒体交融、合作,直至打造成符合时代要求的“全媒体”,以在日益激烈的传播战中掌握主动,立于竞争的不败之地。  【关键词】报网融合 新媒体 报网互动    报纸是传统的传播媒体,网络是新兴的信息载体。两者相互竞争,又互为补充,有关两者关系的争论由来已久。而作为一份地方报
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阅读文学名著不仅能拓宽我们的阅读视野,而且能陶冶我们的性情,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新课标对初中学生名著阅读也有明确的要求:7~9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新教材也出现了名著导读设计,各地区中考也加入了名著阅读的考查内容。表面看来,名著阅读轰轰烈烈,但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却非常清醒地意识到当下初中生名著阅读的现状并不令人乐观。追本溯源,笔者认为除了
【摘要】《非诚勿扰》节目自开播以来一直广受关注,但热播的同时也饱受争议。本文试从文化角度,对我国电视节目中的主流文化、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进行探讨,并以《非诚勿扰》为例,分析了上述三种文化在娱乐节目中的冲突和融合,指出多元文化的融合才是娱乐节目的发展正途。  【关键词】《非诚勿扰》 电视娱乐节目 文化融合    《非诚勿扰》是江苏卫视一档以交友和婚恋为主题的大型真人秀节目,自开播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
【摘要】 Jiang and Wang (2008)认为我国股市现行的特殊处理政策会导致发展良好的公司因短期亏损而被特殊处理,以致公司不得不中断经营予以应对,甚至需要进行资产重组。这既妨碍了公司的正常经营与发展,又损害了原股东的利益。文章通过“渝钛白”的案例来说明在我国市场上确实存在这种情况。由于收入的实现与成本的计量存在一定时间差,导致该公司短期亏损,被特殊处理及至暂停上市。但事后证明,该公司项
最近,笔者所在的公司组织40多名学员参加的系统架构师研修班开班。这几天和国内一家大型软件公司的朋友聊起这件事情,他很惊讶,他说这样的培训规模,已经和一个中型的软件公司差不多了。其实这个为期半年的培训班也是逼出来的。随着公司从制造向服务的转型越来越迫切,企业运营对信息系统的依赖也越来越高。没有足够的人才来进行系统构造这个转型的载体和可以让未来业务得以依靠的平台,那是不可想象的。只有植根本土实际,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