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艺术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wei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是否出现和维持某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状态,取决于教师是能否有效地“提问”。在小学教育中,有效提问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活跃课堂气氛。本文就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相关问题进行阐述,探究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实质性策略,以期为教学实践带来有益的帮助。
  根据新课标改革下的教育要求,注重培养学生全面综合发展,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而非死记硬背只会考试的“书呆子”。小学生知识水平低,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好奇、渴望被表扬等特点,如何根据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性格特点,找准诱发他们思考兴趣的问题在语文课堂上进行有效提问,需要精心研究、设计。本文从以下几点简单阐述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提问,引导学生学习。
  一、精妙构建问题,紧抓矛盾和主旨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以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为指导,紧扣主要内容和主要矛盾,重点提炼出文章中一些精彩的段落和引人入胜的情节,还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增加课文片段,在这些环节中找出与主要矛盾相关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解决提出的问题。在这个探索、提问、解问的过程中,学生全程参与到学习当中,在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团队合作的过程中巩固知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构建精妙的问题,让学生更快进入课文,带动学生思考并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养成爱思考、爱提问的良好学习习惯,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真正的主导者。比如在教授情境散文《散步》一课时,课堂导入可以将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一边,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感受文章所表达的含义和思想感情。此时,教师可以巧妙地设计与文章主旨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再一次投入到文章的阅读和理解中,教师适时给予一些点拨意见,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能够更快融入课文,尽快找出答案。
  二、教师要有效把握发问时机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任何时刻都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但是提问的时机不同,所呈现的效果也不同,并非所有的时间都适合提问。相反,提问时教师要注意把握发问时机,要问在当问之时。高年级语文课堂发问时机,最好是在学生正处于“愤”“悱”的心理状态下进行,因为这时学生思维正处于活跃的时候,注意力比较集中。错过了最佳的发问时机将会影响提问的有效性。在一节课刚开始的时候,学生对所学知识刚初步感知,教师若提出难度较大的问题,学生则会无从下手,不知如何应答或者乱答一通;又或者当学生处于思考的情境中时,教师不及时提问则浪费了大好教育资源。例如,笔者在教学《丝绸之路》这一篇略读课文时,当学生默读文章后,笔者及时地提出这样一问:“默读完课文,丝绸之路给你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学生听完兴趣高昂,思索一番后,对答案胸有成竹。此时笔者又紧接着提出要求:“你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吧”如此,課堂上及时地抓住学生对课文最有印象的时机,恰当地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开启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动脑筋思考,能有效地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课文内容。
  三、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引导者,应当时刻关注课堂发展动向,并据此适时调整教学策略。比如,因为一个问题的提出,学生拓展至另一个有趣的问题,若与课文相关则可适当延展,若与课堂无关则应果断阻止话题的继续,将学生的注意力重新集中在课堂。课堂提问虽然面对全班学生,但在一视同仁的前提下还应做到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提问方式。
  比如,有的学生不喜欢站起来回答问题,那么可以让他坐着回答;内向的学生不喜欢被提问,那么先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鼓励他在小组内发言,然后逐步扩大至在班级发言;还有些学生回答问题时容易紧张,教师应当缓解学生情绪,同时循循善诱,直至学生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小学阶段是学生性格形成与习惯培养的关键阶段,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有大致了解,在知晓其性格与心理状态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学习上的引导。
  四、找准问题的切入口,突破循规蹈矩
  小学生胆子小,对老师产生畏惧,课堂上不敢或不愿意提问,深究下来还是老师的培养方式欠缺以及情感的沟通不及时。很多老师会参照别班级老师的授课方式,用到本班级的学生身上,而效果却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对本班级的学生性格特点没有把握好,没做到因材施教。
  多数情况下,老师抛出一个问题,学生忙于思考问题,还没反应过来老师就开始讲答案,课堂渐渐失去了思考的气息,学生也就对提问没有了兴趣。小学语文教师应做好课前的备课工作,针对课程教学任务去精心设计问题,找准问题的切入口和提问的时机,引导学生提问,提高兴趣。通过学习一篇课文引导学生学会质疑“为什么”,从课文的题目、内容、线索等入手,不断质疑,不断提问,才能深究,课堂才有意思,才能轻松地达到学习目的。
  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高度统一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提问更加注重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对话能力。不要只在乎学生的答案与标准答案相差多少,只要学生说得有条理,思路清晰,词组准确,就要积极鼓励他们,提高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另外,教师在课堂提问时要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语文课外阅读和语文实践的引导。例如,在提问问题时,在“不经意间”说出某一本课外优秀读物中的优秀片段,使学生有兴趣去阅读,提高自己的语文功底。没有哪一个学生喜欢千篇一律的老师,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要更加注重运用自身对语文知识的了解,用自身渊博的知识来影响学生,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教师的问题要具有启发性、探讨性,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启迪学生的智慧,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作者单位:灌云县陡沟中心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分析医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聘用的62名临床住院总医师在实施医师编码制后的管理效果,重点探讨医师编码制在住院总医师管理中的作用,以进一步探索大型综合医院住院总医师
随着小学教育的不断改革创新,越来越多的小学音乐教师开始认识到运用多种教学法展开课堂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应用作为小学音乐教学过程的重中之重,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核心内容,直接关系到小学生音乐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因此,小学音乐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观念,充分掌握了解到奥尔夫音乐教学方法的运用技巧,保障各个教学环节顺利地进行。本文将进一步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应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影响展开分析与探讨
通过工程实例,从负荷分级、负荷估算、客房配电、电气节能等方面介绍五星级酒店电气设计要点及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供借鉴。
重症肝炎患者由于肝细胞损害较重,黄疸明显,常可因大量胆盐刺激膈神经而反射性地引起膈肌痉挛,所以临床有80%患者常伴有呃逆症.对此类病人因其肝脏损害严重,不能用镇静、安眠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临床常见病.笔者近几年来采用针刺治疗本病80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为贯彻落实国家节能新政策、新条例和2010年全区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精神,部署2010年全区建设科技和建筑节能工作,3月22日,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在南宁组织召开2010年全区建
目的建立简单有效的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en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绵羊模型,观察其血气、血常规和血清生化等的变化特点。方
目的通过收集西安地区成人的影像学资料,为改良Jackson骶骨棒的操作提供解剖学数据参考。方法将100例健康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三维CT扫描,获得所需数据,将数据录入Mi
1医学人文精神缺失的表现1.1重医疗科技.轻医疗人文长期以来.医学成就的取得主要是靠医学科技的发展.为了追求科学成就.医学工作者花黄许多精力在医学技术的提高上.很少花时间去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