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本细读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long_hongr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高中的教学重点,也是学生在日常交际中经常使用的工具。高中语文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要认真审视教学要求,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高中阅读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在进行阅读的时候,要鼓励同学们细细的品读文章,减少快餐文化等的粗读观念,能够在细读的过程中了解到文章的感情,提升阅读的质量,加强语文知识的学习。
  一、细读文章的题目,掌握文章的大意
  1.揣摩语言法
  文章的题目是整篇文章的题眼,教师要告诉学生认真地对待文章的题目,尤其是题目中涉及到的关键词更是重要内容。文章的题目对于理解文章的主旨具有很好的作用,所以学生要关注文章的题目。揣摩语言法是理解题目的重要方法,对文章的用词用字进行揣摩,发现题目中的精妙。在进行新闻阅读的时候,细读文章的题目更是关键。新闻的题目直接就点明了新闻的主要内容,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要仔细地体会。例如在学习《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时,教师给同学们分析题目中的关键:奥斯维辛是二战时期的集中营,这里是曾经的地狱,这就交代了新闻发生的地点;新闻是指新闻媒体报道的消息或者是社会上最新的事情,这里应该说的社会上发生的事情;新闻的修饰语是“没有什么”,在表面上是说奥斯维辛没有值得报告的的事情,但是新闻稿必然是有话题的,这就导致了一个矛盾的存在,所以同学们在细读的时候就要仔细地感悟是否真的没有新闻。
  2.分析语法法
  高中语文文本的题目各种各样,有的只有一个字,有的是一个词,或者是一个短语,有的就是一个简短的句子。分析语法就是在语法的基础上对题目进行分析,找出题目中的主语和修饰语,明确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例如在学习《荷塘月色》的时候,进行语法分析,发现题目一个偏正结构,指的是荷塘上的月色。但是在实际的阅读中我们发现并不只是说的月色,还有对荷塘的大量描写,所以应该确定为并列结构,既是荷塘,也是月色。在进行《老人与海》阅读的时候,教师让同学们先对题目进行分析,用一个“与”字进行连接,说明这个是并列的结构,说的是老人和大海的故事。但是老人年老体衰,大海博大宽广,这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这就引导着同学们进行課文的学习。
  3.联想语意法
  有的文章的题目设置了一个语境,同学们在阅读题目的时候,脑海中自然就会形成一个相应的环境。学生在细读题目的时候,就可以对文章的语意进行联想,通过表面上的语意联想到新的意境,从而更好的理解文章。例如在进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时,同学们在读了题目之后,就对文章的意境进行联想,林教头是主要的人物,风雪是环境,山神庙是地点,学生很容易进行综合的联想。
  二、细读文章的语言,加强细节的把握
  1.抓住文章的关键字
  不同的字表达了不同的感情,细读文章一定要认真地品读每个字的不同,感受字词背后的含义。首先要对文章中出现的关键字进行揣摩,能够找到文章背后的深层含义。仔细的咀嚼关键字的时候,要进行全方位的综合分析,结合具体的环境进行关键字的体会,这样才能够体会字后面的含义。例如在进行《荷塘月色》阅读的时候,文章描写道,“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少有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这里出现的“寂寞”就要细细的品味,寂寞的不仅是路,更是人的心境。所以同学要借机体会作者的心情,感受内心的痛苦彷徨。
  2.在诵读中品味文章
  诵读是细读文本的一种形式,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总是引导着学生诵读文章,体会语言的含义。在诵读中能够体会不同的音调起伏,对于文章的思想感情更加容易了解。诵读是让学生能够在读的过程中感受有声的文字,读出韵味,读出作者的真实感受。例如在进行《故都的秋》学习的时候,学生认真诵读,就会对文章中出现的“一层秋雨一层凉了”很有感觉,这里通过律句、平平仄仄的了解,能够感悟郁达夫语言的独特美感。
  3.在替换中感受思想
  语言的表达非常精妙,同样的词语可能表达不同的感情,不同的词语很难表达同一种含义,所以学生要精心地品味文本的语言。可以使用比较法进行语言的品味,将关键的词语替换成相似的词语,感受一下前后的差别,就会对文章的词汇有更好的了解。例如在《祝福》中描写祥林嫂的语句,“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替换成“被阎王叫去了”,学生一下子就能够感受到语言之间的差别,没有了原来的意味。
  三、细读文章的结构,把握整体的思想
  文本的结构和作者的思路有着很大的关系,学生在进行细读的时候要正确认识事物的发展过程,能够对事物有自身的态度和看法。作者通过文本表述感情,读者通过阅读文本体会作者的思想。好的文章层次分明条例清楚,段落划分安排得当,读者读起来朗朗上口。读者在进行结构细读的时候,在初读的过程中,要整体感知作者的感情,抓住文章的线索进行知识的阅读;再读的时候要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旨,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例如在进行《故都的秋》阅读的时候,就要牢牢的把握故都的秋来的清、来的静、来的悲凉的特点,欣赏北国秋天独有的风味。
其他文献
通过观测研究证实了天气尺度波激发的阻塞流的生命循环是频散和非频散之间的转换过程.除此之外,进行了一个数值试验,发现天气尺度波似乎对阻塞的形成起支配作用,而地形似乎起
笔者设计了一种鉴定微量稀释棒稀释结果准确与否的客观方法,并对稀释棒的取样方式,手搓次数,稀释转递过程引起的误差进行实验研究。认为稀释棒取样以棒头伸入血清2mm为宜,取出应避免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在当前的语文课程改中,以研究问题为基础来展开学习和教学已经成为一条基本的改革思路。这条思路很好的改变了过去被动式学习、个体式学习、接受式学习的学习模式,使学生的学习成为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的新型学习方式。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有些问题教学的课堂却让人感到很虚空,没有什么价值。虽然课堂上学生讨论也热火朝天,但效果并不佳。那么问题出
一、高度重视和合理展开语文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语感。  语文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恐怕不会有人提出异议,然而“过程”之后,学生语文水平低下也是个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重教学结论而轻教学过程。只有改变这种状况,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1.加强读、写、听、说环节的紧密结合。语言能力只能在语言活动中获取、积累和发展。语言活动的基本形式就是读、写、听、说,它们组成了语文教学的全过程,缺一不可
经历干燥闷热之后,云南将逐步迎来降水集中的雨季,水电站也将迎来可大开闸门泄水发电的丰水期。前几年吸纳大量民间投资的云南中小水电已进入投产高峰期。不过,金融危机导致的电
对四组120例不同性质的胸腹水分别用放射免疫法的溴甲酚绿法同时测定β2微球蛋白与白蛋白。结果表明漏出液组β2-MG4.15±1.07mg/L,Alb15.0±23.2一种化脓性组β2-MG8.0±3.5mg/L,Alb26.5±4.5g/l;结核性组β2-MG8.9±3.3mg/L,Alb28.0±5.0g/L;癌
最近,江西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江西省人事厅分别下文明确江西省农村水电气化发展局的职责和机构性质,全面加强该省水能资源管理和农村水电管理。
文章分析了文成县东溪三级水力发电有限公司水轮发电机组机械过速保护装置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将光电色标传感器成功应用在临界转速的水轮发电机组机械过速保护中,对原有的机
“问题引领,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最初是由山西平遥中学总结出来的,是指通过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创设主体、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把学习置于问题之中,让学生自主地感受问题、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为学生充分提供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情感全面发展的一种有效教学模式。  在语文教学中需要教师通过精研文本,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