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幼儿园生态环境教育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xue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梁从诫先生《与孩子共享自然》一书中说过:“没有孩子生来不爱树林、池塘、草地,不爱护野花和小鸟,如果他们漠然,那么现代都市生活对童心的歪曲,孩子们亲近自然,在大地尽情游戏,体验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自然本身应有的和谐与平衡,这不仅是为了环境教育,而且是对稚嫩心灵的抚爱与陶冶。”对幼儿实施生态环境教育,从小建立幼儿的生态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态环保行为成为现在的关键。而生态式幼儿园以生态学思想为指导,将幼儿园活动视为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这个系统内部各个要素(如各区域活动)之间、系统与外部各个系统(如幼儿园其他教育活动、幼儿家庭、社区等)之间是一种互生、互补和互利的有机生态关系,具有观念性、动态性、开放性等新型的特点。幼儿生态环境教育在生态式幼儿园中就必须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从幼儿的情感体验出发,注重的是情感的萌芽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一、“亲”生态,提升生态教育内涵
  陈鹤琴先生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知识的主要源泉。”幼儿园开辟的小小种植园、七彩小竹林、玩水小天地以及班级门口创设的青青自然角等自然场景成了孩子们观察和体验的生态环境,园内的“竹林探险”“器材游乐城”“草地生态园”等等是幼儿“亲”生态的根据地。而在每个班级门口的自然角里,例如有乌龟、兔子、金鱼等,让孩子们亲自喂养、与小动物零距离接触、观察小动物的成长、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各班窗台开设的植物,孩子们在照料、观察中感受植物种类的多样化。幼儿园的每一处角落,孩子们拾捡、采摘一些自然物都成了他们手里的“宝贝”:春天收集的奶粉罐成了种植植物的花盆,弃之不用的皮球、雨鞋不仅成了菜园美景的装饰物,同时也是小朋友种植的小器械,皮球剪成舀水品,雨鞋粘贴上耳朵、嘴巴,成为沙地上的小动物,“狗尾草”是小猫的胡子;夏天那一块块鹅卵石,一会涂上色彩变成了仙人掌,一会又成为孩子;秋天收割下来的稻草变成了稻草人,在小菜园站岗,编成的辫子是“大灰狼”粗粗的尾巴,向日葵上拨出了一粒粒的瓜子;冬天将教室门口的橘子树装饰成圣诞树,挂满了彩色的灯和礼物,把自己画的一块大石头放在水池中央,成为小乌龟的冬眠处……人尽其能,物尽其用的朴素的资源材料的创造性使用,使每一个孩子们充满了参与感和极大的成就感,让孩子们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中充满无穷的乐趣,每一个孩子从小学会善待身边的每一个生命,不管是植物还是动物,关爱自然界,也是关爱我们人类自己。
  二、“用”生态,丰富生态教育内容
  《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中指出:“从学习内容上看,环境教育兼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内涵,环境教育帮助学生从各种角度全面理解环境,系统掌握社会环境与生态环境及其内部各种组成要素之间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环境教育可以跨学科的方式融入各课教学之中。”生态主题教育特色的幼儿园将生态教育根据不同的年龄特点,以丰富的教育内容和形式,融入各课教学之中,而生态环境教育目标也有效渗透在各个领域中。例如,在大班的“丰收”主题活动中,带领幼儿走出课堂去远足,看农民伯伯庆丰收,在课堂上有效渗透各个领域;在手工作坊里,孩子们们亲自动手捣芝麻糊,做各种糍粑;在艺术活动中,稻穗贴画、扎稻草人、稻草尾巴等等;在语言领域中,欣赏古诗“悯农”,聽故事童话;在区域活动中,孩子们模仿农民伯伯用筛子筛稻谷;社会活动中,家长来到教室,给我们讲述农民伯伯播种的故事,认识各种农作工具,布置“大丰收”的会场,并给弟弟妹妹讲述大“丰收”的农作物;等等,将班级主题与各领域、各学科进行了有效渗透并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三、“享”生态,深入生态教育体验
  幼儿园一日活动丰富多样,有教学活动、游戏、生活活动等,生态环境教育内容隐藏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在每一个活动中有意识地融人生态环境的教育,加深幼儿生态体验,能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习惯。例如,每年的植树节,组织幼儿与家长共同参与“领棵小树做朋友”的主题体验活动;在阅读节中,举办“书籍点亮希望”的捐书活动,“捐赠感谢卡”感谢每一个孩子参加公益活动;世界水日主题活动中,举行“小手拉大手,节水一起走”签名活动;在“爱鸟周”中,和孩子们一起“做鸟窝”“挂鸟巢”“观鸟台”等爱鸟主题体验活动。教师巧妙地将生态环保教育融入丰富多彩的游戏中,“小蝌蚪找妈妈”“垃圾去哪里了”“植树造林”等游戏使孩子们在活动中树立了热爱环境、健康生活的意识。班级中个性化的主题活动,同时鼓励大家做“环保小卫士”。例如,大班主题活动“稻香”,老师和幼儿一起走出课堂去远足、春游,帮助农民收割、收向日葵,捡麦穗等,在大自然中去体验,一起领略大自然的魅力;中班的“虫虫虫虫爬”,让学生学会爱生命、爱自然,同时带着孩子走进社区,维护环境卫生,宣传环保知识,有效扩大了幼儿园的社会影响力,让身边的每一个人都能关注我们生活的环境,而幼儿园、社区、家庭形成了统一的、互动的教育功效。
  对幼儿进行生态教育,使幼儿懂得个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相互平衡的关系,引导幼儿珍爱每一个生命,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使每一个孩子自觉养成珍惜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促进幼儿的成长与发展。
  [作者单位:常州市红溪实验幼儿园江苏]
其他文献
根据项目桥梁毛勒伸缩缝施工中发现的质量问题,现场调查分析原因后,提出通过在前期准备、梁板预制安装和伸缩缝装置安装三个阶段做好伸缩缝装置选型、预制模板底座、梁板预制
主动SNS防护网具有安装简便易行,安全防护可靠寿命长,在环保和景观方面有明显优势,目前已广泛地应用在铁路、高速公路及地质灾害边坡预防和治理项目之中。以济广高速岳潜段路堑
2001年度中国国内的软件产业产值为96亿3000万美元,印度的软件产业产值为102亿3000万美元。净产值相当,但是就软件出口而言,印度的出口额占到其产值的76%,而中国的同类数据为7
有过这么一段自我封闭的历史,山西在世人的眼里似乎总难消除一种神秘的色彩,而作为山西省会的太原更应当是这种神秘感的标识。
一、说教材  《秒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此前,学生已对时、分具有一定的感性体验,能正确认读几时几分。本课教材从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都注重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力求让他们在实际情境中感知秒的意义。探索分与秒的进率关系,体验1秒、1分的长短,初步建立分和秒的时间观念。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在认识时分的基础上,认识时间单位秒。
体育游戏是集娱乐与健身于一体的一种综合性运动,它包括促进身体发展的活动性游戏和与各项运动密切相关的专门性游戏。传统教学模式的体育教学活动,不仅可以降低学生学习兴趣,而且不利于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游戏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能够充分激发学生潜能,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知。本文主要论述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一、课前运用体育游戏活跃气氛  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课前活动多半是跑
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在对人的逻辑思维的最初启蒙上有重大的作用,小学数学的学习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今后在数学学习的基本思维模式的状态。为了将小学数学教学更趋科学化,已经有很多可行的教学方法,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本文将针对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进行探讨,寻找优化教学的科学方法。  一、什么是生活化教学  1.概念:生活化教学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
<正>“225056”不是别的,而是何经华先生来到中国最大的软件公司之一——用友之后所得到的员工用品的编号,该号码端正地贴在他办公用的电脑显示器背面。
在小学阶段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和空间性,为了更好地完善小学体育教学模式,教师需要在教学活动中逐渐创新小学体育教学形式,针对小学体育课程进行一系列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