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高校学生英语听说方面之现状及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opmy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
  习近平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高校学生作为国家的新生力量,肩负着传播中国声音、阐释中国特色的责任,艺术高校的学生要将优秀文化传播给全球,就要有良好的艺术修养和英语知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传播的桥梁,因此,在向国外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吸收国外优秀文化时,英语必不可少,英语课堂也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以鲁迅美术学院学生为例,着眼于当代艺术高校学生英语听说方面的现状并提出建议。
  一、艺术高校英语听说方面现状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国家进一步推进教育改革,美术等艺术专业成为越来越热门的专业,各大艺术高校积极响应国家要求进行扩招。艺术高校的高考成绩是由艺术考试成绩和高考成绩两部分组成的,其中艺考成绩占更大比重,因此学生的文化课基础相对薄弱,其中尤其以英语的“断腿”情况最严重。
  英语听力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由于学生词汇量欠缺和基本语法知识模糊,导致稍微有难度的听力材料很难听懂。其次,文化障碍增加了学生听懂材料的难度。尽管西方节日,比如情人节、圣诞节等在中国受到追捧,但是学生对于更深层级的文化差异却知之甚少。比如,在“at the eleventh hour”出自圣经的《马太福音》,指代“在关键时刻”,并不是字面意思的“在第十一个小时”。另外,高校普遍存在的大班授课形式及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教课模式导致学生积极性不高,很多学生上课不积极举手发言。鲁美学生迫于需通过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才能顺利取得毕业证的压力,会在课堂上听讲,但大多数学生缺乏课下听其他材料提高水平的主动性。
  英语口语存在一些问题,不仅表现在发音是否地道方面,还体现在表达的内容方面。首先,鲁美学生在随堂听写时即使能默写下一个单词,但是读音却掌握不准,比如双元音总是马虎,后一个元音发不足,如bye听起来像汉语的“拜”;重音总是读错;该连读的不连,一盘散沙,没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效果。其次,鲁美学生课下经常看美剧、英剧,并且会模仿剧中人物的发音,但是要想发音流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是持久战。今天说一句美音、明天说一句英音会使发音更加含混不清,越发不地道。最后,鲁美学生英语口语存在的最大一个问题是言之无物。每次张口还是初中时积累的打招呼的句型,没有做到真正用英语说清楚一件事、讲明白一个观点。
  二、艺术高校英语听说方面的教学思路
  大学作为年轻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对于提高各方面的文化素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英语课在大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鲁美学生必须在大一大二两年必修英语课程。因此,要充分利用英语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提高英语文化素养。
  虽然艺术高校学生在听说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但是事物总是具有双面性,艺术高校的学生也有优点。由于文学和艺术共同构成文艺,因此艺术高校学生对于文学、电影、艺术都有极佳的感受力和领悟力。艺术高校教师应挖掘这一优势并加以利用。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式。
  1.成功没有捷径——传统的背诵模仿
  点滴积累会引发质的改变,可见“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从上一部分论文的问题看,艺术类学生基础薄弱,因此教师可从《大学英语综合教程》课文中选取片段进行朗读,指出单词读音并进行纠正,让学生进行背诵及模仿。看似最笨的方法,只要坚持,就能取得令人难以置信的成绩。用这种方法,学生可以扩充单词量、了解中外文化差异、调动积极性、增强主动性。
  2.培养英式思维——新式的电影教学
  要将中华文化弘扬到全球,并且引进先进的外国文化,就要“用”英语,而不是单纯地“说”英语。艺术高校学生在背诵模仿课文的基础上,随着水平的提高,必定要求一定程度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为了避免无话可说而每次都进行低水平的重复,学生应该说高效率的、有表现力的英语。要做到语言与时俱进、内容务实求真,就要泛听。如果仅进行传统的VOA、BBC等音频资料的听力练习,学生难免就觉得枯燥乏味。艺术高校学生由于有较强的艺术鉴赏力,格外青睐电影教学方式。
  电影即文本,不仅承载信息,而且讲述故事。在课堂播放电影可以创造英语语言环境,是一种视听结合的方法,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教室应结合艺术高校学生的特点,有计划性、目的性地将电影融入教学全过程,并把握好粘合度,避免将电影教学变为纯粹的“电影欣赏”。
  电影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激发学生的兴趣,考虑学生的接受度,难易适中,题材正面积极。其次,发音纯正,语速适当。若所选电影有地方口音,语速过快,就丧失了电影教学的意义。尤为注意的是,影片欣赏前将背景知识、影片高频词汇交代给学生,为电影教学做准备。影片欣赏后,带领学生朗读重点词汇,并要求学生口头总结电影大意及观后感,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
  结语
  艺术类高校学生在艺术方面有较高的造诣,在英语听说方面也有特点。英语教师应该结合其特点,并分析当代英语教学的各种方法,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教学方法,以此切实提高艺术高校学生的英语听说水平,为弘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吸收国外先进文明打下基础,为提高国家软实力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守仁,王海啸.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方向[J].中国外语,2011.
  [2]张为民,朱红梅.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中,英语写作可以说是一项高级技能,是其中最难掌握的。近年来,我国英语教学多重视“听”和“说”,以避免出现”聋哑英语“,但是如果出现“文盲英语”,对英语提升似乎也没有什么好处。如今,大专院校学生对英语写作表现出畏难情绪,根本不愿写作文,但英语写作却是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重中之重,故作者通过以读促写模式提升大专学生的写作兴趣,进而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
目的:研究儿童单侧高度近视性弱视眼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变化及其与眼轴长度的相关性,探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改变在儿童单侧高度近视性弱视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在诊断
摘 要: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词典已经被普遍应用于高中英语学习,这为高中英语学习开辟了新的局面。电子词典作为高科技的产物,具有多方面的优势,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但是电子词典会让很多学生对其产生依赖感,这正是电子词典的缺陷。本文将从电子词典的应用给高中英语教学带来的变化入手,分析电子词典带来的优缺点,总结电子词典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启示。  
目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患者常表现为盆腔疼痛、不孕、痛经及其他症状,育龄妇女中的发病率较高,且近年来有逐年上升趋势,其中近50%的患者不孕。其发病机制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