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临床Ⅰ/Ⅱ期舌鳞癌患者术后颈隐匿性淋巴结转移数量、区域情况及其与肿瘤分化程度的关系,为早期舌癌手术方式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5年4月术前诊断为临床Ⅰ/Ⅱ期(cT1/T2N0M0)舌鳞癌患者临床资料,探讨其中有颈隐匿性淋巴结转移患者临床特征。
结果101例术前诊断临床Ⅰ/Ⅱ期(cT1/T2N0M0)舌鳞癌患者中,22例发现转移淋巴结,隐匿性淋巴结转移率为21.78%。22例患者中,男10例,女12例,年龄22~83岁。经χ2检验统计分析,肿瘤大小及肿瘤分化程度对隐匿性转移率无明显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隐匿性淋巴结转移区域中,Ⅱ区转移例数最多,其次是Ⅰ区、Ⅲ区、Ⅳ区;Ⅴ区未发现颈淋巴结转移患者。共有20例隐匿性淋巴结转移集中于Ⅰ和(或)Ⅱ和(或)Ⅲ区,占90.9%,"跳跃性转移" 1例(Ⅲ区),占4.6%。
结论早期舌癌可发现较高的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率,转移率与肿瘤大小及分化程度无关。隐匿性转移的淋巴结仍有规律可行,绝大部分患者集中于Ⅰ、Ⅱ、Ⅲ区,肩胛舌骨上区淋巴清扫能最大限度清扫可能转移的淋巴结。对于临床Ⅰ/Ⅱ期(cT1/T2N0M0)患者,采取原发灶手术切除同时,应强调同期行肩胛舌骨上颈淋巴清扫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