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心灵,彰显习作个性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t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在写作教学中所提倡的。写作是一种心灵的倾吐,是一种个体行为这也是新“课标”所强调的,那么学生在写作中的主体地位必须在写作教学中凸显出来,同时也强调民学生在习作中的社会性和主动性 ,让孩子做到“写自己想说的话”,“说真话、实话”,使习作真正成为孩子们心灵的乐园。在习作教学中,要如何才能让孩子彰显个性,放飞心灵呢?
  一、摄取校园素材,轻松愉快写作
  校园是孩子们生活的大舞台是在校园,这就像是一片“沃土”,可以引导学生辛勤地耕耘、收获——小制作、出小报、编墙报、小试验等,利用好这片“沃土”,让孩子们能经常进行动手动脑的活动,引导他们多思考、多发现、多体会,个人的情绪、个人的感悟要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抒写。例如,在元旦到来前,可以引导学生制作贺卡并在贺卡上写上自己最想说的话送给自己远方的朋友、友好的同学、敬爱的师长等。我们还可以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完成习作,利用孩子爱玩的天性,开展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选择习作素材。当孩子们玩得高兴、玩得开心,就一定能进行轻松地习作、愉快地习作。写作素材要从学生感受最深的学校生活去摄取,这样孩子们便会产生极大的写作兴趣,例如“成语接龙”、“木头人”“贴鼻子”等游戏活动。这样就不怕学生写不出个性凸现了、情真意切的作文了。
  在一次作文课上,要让学生写的是一次有趣的活动,先让他们玩“贴鼻子”游戏,而不让孩子们不要马上动笔。同学们在游戏中兴味盎然,活跃了课堂气氛。游戏活动一结束,才让学生拿起笔来写欢乐的气氛和活动场面,以及自己的心理活动等方面写下来。这时,平时不爱写作、不善于表达的孩子也能把游戏活动中的场景写得形象、具体,真正把孩子们的写作兴趣提高了。
  二、诱导倾吐心声,捕捉生活素材
  现在大部分的学生一说要写作文就心烦,因为他们都认为作文难写,无从下笔,在这种情况下,要进行作文教学,那么就应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取材,把课堂延伸到社会生活与家庭生活中去,诱导学生愿意真心地把自己的心声倾吐出来。例如,对《感谢妈妈》进行指导时,发现很多学生思来想去不知要从何下笔,有的学生整篇文章看下来没有中心,言之无物,毫无情感可言。这时,不急于让学生修改作文,先给学生布置一项特殊的作业,让他们回家后努力试着去帮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同时注意观察妈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一周之后,让学生重新那篇作文,结果,学生能通过自己观察到的写到作文里,每篇文章都充满了真情实感、洋溢着热情。有一位同学是这样写的: “我帮妈妈梳头时,发现梳子在妈妈头发上滑动时,有一股长长的银光在那长长的黑发间闪动,妈妈为了我们已经操劳过度,变老了许多…… ”
  此外,让学生多参加社区活动,鼓励学生就一些社会现象发表自己的见解,对张扬个性也是有很大的帮助。
  三、抛弃传统老路,张扬习作个性
  文章形式由学生自己定,选材也由学生自己定,没有严格规定要写多深多长,这就是自由选材。这种作文形式是能摒弃传统框框条条的束缚,从立意选材、布局谋篇等僵硬的做法解脱出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我们在作文教学时,选材的自由一定要还给学生,选择的材料一定是要让学生写起来得心应手的。比如,在指导学生写“通过一两件事写某个人”的文章时,学生选材时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角度去指导。首先,这个人既可以是你的亲人,也可以是自己的同学、朋友、邻居;这个人可以是欽佩、喜欢,也可以是鄙视、厌恶……等确定好想写的人和取材范围确定后,就可以引导学生想想在和“这个人”交往的过程中,他(她)的什么事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选出一件或两件来写,从事件中体现出你对他(她)会之间的情感。最后还可以拟出几个题目给学生参考:《给我带来 的人》《夸 》《 的一个人》,或由学生自拟题目。学生写作的空间自由了,便有了更强的灵动性,虽然写出来的作文有纰漏,但具有真情实感,内容丰富多彩,五花八门,犹如走进习作的大观园,令人赏心悦目。
  四、细观察抒真情,体现童真童趣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一篇好的文章,它的灵魂就在于情真。那么如何让学生抒情呢?著名作家王旭锋说得好: “儿童们写的东西,就是天使说的话。学生能说自己的话是最重要的,不用管他们说得好不好,即使说得不太好也是正常的。”在生活中的体验,情感律动,可以说并不是小学生很强的社会性音符,但真、善、美同样能引起人们的共鸣,意义就能体现出来了。学生的心灵我们教师要给以充分的自由,学生才能在习作中充分地展示独一无二的“自我”,把童趣童真用童心童言去写,这样就能把儿童习作应有的本色找回来。例如对作文《我的自传》进行指导教学时,便引导学生要从不同角度去认识自己,不管是优点还是缺点,只要是真实的自己什么都可以写,这一点一定要让学生意识到,从最真挚的笔端缺点也一样可以流泻出来,不管是谁都会犯错,“真”就是美,求真在写作中是十分重要的,写真实的自我是每个人都可以接受的。
  五、不拘习作形式,呈现精彩局面
  会铸就千篇一律的文章都是因为写作的形式受传统的教学模式约束了。这不仅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张扬。因此必须把写作形式上的自由归还给学生,让写作的形式像个万花筒。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作文基本上是自己拟题,有的写作范围和内容也不提。要让学生的写作有广阔的空间和有利的条件就必须让学生自由表达,这样才能让学生有创意地表达,才能更自由的发挥,使学生的写作束缚才能减少,学生的个性才能更有效地得到张扬,这样习作的局面必定是精彩纷呈的。
  在指导学生习作练习“在小学六年的生活中有很多事是令人难忘的,有着深刻的印象。请选择其中印象最深的一堂课、一个人或一件事,写一篇文章,可以用‘难忘的 ’作为题目,也可以根据所写的内容自己拟定”时,只要是自己最感兴趣的、印象最深的事就可以写,喜欢用什么方式就用什么方式写,喜欢写什么就写什么。同学们习作时,在我的启发下,完全没有了束缚,实话实说,畅所欲言,这样的表达十分丰富,还很富有个性。
  总而言之,新时代的要求是新的课程标准给我们提出来的,在适应这一形势的同时,如果我们特别强调作文教学能个性化,抒写真情,学生在广阔的海洋中写作文就一定会像鱼儿一样欢跃,像在高高的天空中飞翔的小鸟一样,快活自由,个性的光芒得到尽情绽放。
其他文献
目前,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方式的改革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不断地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各学科教师都在尝试着各种新的教学方式;当然,探究教学已成为课程
【摘 要】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写作教学,注重学生独立写作意识的培养,不仅要求教师指导行文写作时逻辑严密,日常作业也要注意语文综合能力的实际运用。在发展学生个性的同时,提升写作和艺术审美能力。结合相关实践,本文尝试分析“微时代”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策略。  【关键词】  微时代 初中语文 微写作   网络“微时代”发达的今天,通过对中学语文写作教学情况的分析调研,不难发现中学生在写作方面普遍存在很
【摘 要】  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老师在《注重题型设计、强化教育功能——2015年高考作文的特点及相关问题的解读》一文中提出了“任务驱动型作文”概念,现在语文教学一线非常盛行。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和以往传统作文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本文试图结合自己对高考作文命题的思考和理解,以及课堂实战经验,就这一作文新概念谈谈自己的一点想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  高考语文 任务驱动型 作文  最近,语文教学一线
关于电能表的检测,笔者琢磨了好长一段时间,终于找到了一种用电子表检测的方法,现将该方法介绍如下。
"研究性学习"是当前我国课程改革中的一大亮点.它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和社会生活中选择研究课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解决问题,是一种与传统的接
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两端连着A、B两个做不同运动的物体.由于绳子不可伸长,也不可收缩,始终保持紧绷状态下的原长,那么A沿绳子伸长方向的速度应该等于B沿绳子缩短方向的速度.
当前,科学探究不仅作为重要的课程理念加以强调,而且作为教学要求提出并列入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