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语言全息论的角度分析了英语双关语的应用,并从语言内和语言外全息状态展现了英语双关语的特征,从而启发我们从不同角度灵活运用英语双关语进行言语交际。
[关键词]语言全息 英语双关语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6-0036-01
一、英语双关语
作为一种重要的修辞格,英语双关语(pun,又叫paronomasia)有着其独特的特点,是指一个词在被使用时能够产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释用法。一般情况下,双关语主要可分为语音双关和语义双关两种形式。
语音双关就是指使用一些发音相似的词,或者同音异义词或同形异义词。如:Seven days without water make one weak.(人七天不喝水身体就会很虚弱。)这里weak(adj.虚弱的)与week(n.周,星期)语音相同,虽语义不同,但在整个句子中,正是暗含了“人若不喝水的话一周就会虚弱”这样的涵义。
语义双关指的是一个词的不同含义可以在一定的语境中展现出来,有暗示的作用,这样的词便形成了双关语。如:The President gets the bill from the Senate, and we get the bill from everything.(总统从参议员获得议会提案,我们得来的是一切开支的账单。)这里bill这个单词分别有提案和账单的意思,由于同一个词的不同意思,用在句中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通过双关的修辞方法对于政府官场进行了讽刺。
二、语言全息论
钱冠连先生根据生物全息论、宇宙全息论和系统论的理论及方法,运用演绎以及论证的方法提出了语言全息论,解释了语言内和语言外全息状态,并于其中蕴含哲学和逻辑的理论特征。语言内全息状态就是指在语言系统的体系内部的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全息关系,而部分与部分之间也有相关联的信息。简言之,即语言体系中的每一个全息元都可以反映语言整个体系。钱冠连先生把语言与认知的关系界定为语言内全息状态,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知,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语言和认知相互作用、影响,并相互促进了发展。例如在英语中,词素、词、词组、子句、句子以及语篇作为语言的部分信息,均在不同程度成为了体现整个语言体系的缩影。
语言外全息状态主要是指语言整个系统与外部世界之间的全息关系,特别是与宇宙结构的相似关系。语言具有任意性、递归性、模糊性等很多性质,这些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宇宙的全息规律。同时,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协同也体现了语言与文化的全息关系,属于语言外全息状态。以语言的任意性为例,众所周知,客观生物界的任何一个系统的形成都是随机或选择都是一种任意的积累。而语言系统的任意性表现在语音和其所指的关系上,即是语言随机任意选择所造成的。
三、应用语言全息论分析英语双关语
双关是一个特别的修辞方式,特别在英语广告中,对于双关语的应用更突显了其作用。如:More sun and air for your son had heir.(为了您的子孙后代,这里有充足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在这则广告中,请注意这样几个单词“sun、son”和“air、heir”,这两组单词均是同音异形异义词,从认知的角度看,“sun”和“son”,“air”和“heir”分别指不同的事物,因为同音可以使读者很自然地将两者联系起来,从而起到了强化记忆的作用,并使语言和客观现实世界相互联系,同时也体现了文化的协同,因为人类只有接受充足的阳光和呼吸新鲜空气才会身体健康,这一常识也在句中得到了体现。这一双关语的运用展现了语言内及语言外的全息状态。
这里有则英语谜语:Why do you think B comes before C?——Because we must be before we can see.(你为什么认为B在C之前呢?——因为我们必须先存在,之后才能看见事物。)读者可以运用其认知能力和文化背景展开想象,自然会得出B和be,C和see这两组同音异形异义词,从而猜出谜底。这一谜语便运用了双关语,而在谜面和谜底中都体现出了语言内和语言外的全息状态。这两个例子说明我们应该从语言内和语言外全息状态对双关语进行分析。从而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掌握这一修辞的运用。
四、结语
本文应用语言全息论阐释了英语双关语的一些特征,启发我们可以从认知和文化的角度学习英语双关语,从而进一步掌握并运用英语双关语进行言语交际。
【参考文献】
[1]冯翠华.英语修辞大全[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2]钱冠连.语言全息论[M].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5.
[3]王存臻,严春友.宇宙全息统一论[M].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5.
[关键词]语言全息 英语双关语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6-0036-01
一、英语双关语
作为一种重要的修辞格,英语双关语(pun,又叫paronomasia)有着其独特的特点,是指一个词在被使用时能够产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释用法。一般情况下,双关语主要可分为语音双关和语义双关两种形式。
语音双关就是指使用一些发音相似的词,或者同音异义词或同形异义词。如:Seven days without water make one weak.(人七天不喝水身体就会很虚弱。)这里weak(adj.虚弱的)与week(n.周,星期)语音相同,虽语义不同,但在整个句子中,正是暗含了“人若不喝水的话一周就会虚弱”这样的涵义。
语义双关指的是一个词的不同含义可以在一定的语境中展现出来,有暗示的作用,这样的词便形成了双关语。如:The President gets the bill from the Senate, and we get the bill from everything.(总统从参议员获得议会提案,我们得来的是一切开支的账单。)这里bill这个单词分别有提案和账单的意思,由于同一个词的不同意思,用在句中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通过双关的修辞方法对于政府官场进行了讽刺。
二、语言全息论
钱冠连先生根据生物全息论、宇宙全息论和系统论的理论及方法,运用演绎以及论证的方法提出了语言全息论,解释了语言内和语言外全息状态,并于其中蕴含哲学和逻辑的理论特征。语言内全息状态就是指在语言系统的体系内部的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全息关系,而部分与部分之间也有相关联的信息。简言之,即语言体系中的每一个全息元都可以反映语言整个体系。钱冠连先生把语言与认知的关系界定为语言内全息状态,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知,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语言和认知相互作用、影响,并相互促进了发展。例如在英语中,词素、词、词组、子句、句子以及语篇作为语言的部分信息,均在不同程度成为了体现整个语言体系的缩影。
语言外全息状态主要是指语言整个系统与外部世界之间的全息关系,特别是与宇宙结构的相似关系。语言具有任意性、递归性、模糊性等很多性质,这些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宇宙的全息规律。同时,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协同也体现了语言与文化的全息关系,属于语言外全息状态。以语言的任意性为例,众所周知,客观生物界的任何一个系统的形成都是随机或选择都是一种任意的积累。而语言系统的任意性表现在语音和其所指的关系上,即是语言随机任意选择所造成的。
三、应用语言全息论分析英语双关语
双关是一个特别的修辞方式,特别在英语广告中,对于双关语的应用更突显了其作用。如:More sun and air for your son had heir.(为了您的子孙后代,这里有充足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在这则广告中,请注意这样几个单词“sun、son”和“air、heir”,这两组单词均是同音异形异义词,从认知的角度看,“sun”和“son”,“air”和“heir”分别指不同的事物,因为同音可以使读者很自然地将两者联系起来,从而起到了强化记忆的作用,并使语言和客观现实世界相互联系,同时也体现了文化的协同,因为人类只有接受充足的阳光和呼吸新鲜空气才会身体健康,这一常识也在句中得到了体现。这一双关语的运用展现了语言内及语言外的全息状态。
这里有则英语谜语:Why do you think B comes before C?——Because we must be before we can see.(你为什么认为B在C之前呢?——因为我们必须先存在,之后才能看见事物。)读者可以运用其认知能力和文化背景展开想象,自然会得出B和be,C和see这两组同音异形异义词,从而猜出谜底。这一谜语便运用了双关语,而在谜面和谜底中都体现出了语言内和语言外的全息状态。这两个例子说明我们应该从语言内和语言外全息状态对双关语进行分析。从而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掌握这一修辞的运用。
四、结语
本文应用语言全息论阐释了英语双关语的一些特征,启发我们可以从认知和文化的角度学习英语双关语,从而进一步掌握并运用英语双关语进行言语交际。
【参考文献】
[1]冯翠华.英语修辞大全[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2]钱冠连.语言全息论[M].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5.
[3]王存臻,严春友.宇宙全息统一论[M].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