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阅读中的运用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mming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已被应用到各行各业中,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本文围绕思维导图在小学阅读中的运用进行研究和探讨,分析了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中的重要意义和具体举措,为小学阅读的教学提供更多思考。
  关键词:思维导图 小学阅读 运用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1.002
  思维导图理念早在20世纪70年代由教育心理学家托尼·巴赞提出的:思维导图可以将文字信息以更加直观和形象的方式得传递给学生,从而便于学生理解和运用。思维导图在20世纪90年代引入我国,逐渐地被运用到小学阅读中。经由我国教育界的研究和发展,已经从最初的感知获知发展到形成系统化的体系,其发展迅速,效果明显。
  一、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中的重要意义
  “思维导图是一种知识可视化、表达放射性思维的图形思维工具,将其运用于阅读教学中是一种收缩性思维,以直观图片与简练文字呈现相关知识点。”这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十分明显,在小学语文阅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1.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思维的主动性
  由于思维导图通过图片、数字、线条、颜色、文字等区传递信息,不局限于一种特定的信息传递方式,这就使得表现方式更加多元化,结构也更新颖和灵活。随着时代的发展,思维导图中融入了更多的元素,如视频、音频等,这些都丰富了课堂内容,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更具有吸引力,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思维主动性,发挥其学习中的主人翁意识,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2.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教师借助思维导图进行小学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全面地了解班级的学生,了解其阅读写作能力,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对学生设定标准,通过循序渐进的形式进行提高其阅读写作能力。此外,对于学生的学习进度更加清晰明了,重视对学生的后期训练和辅导,在引导学生进步的同时,也提高了自我素质。思维导图能帮助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获得新的感知,提高其教学水平。
  3.改变了课堂教学模式
  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进,营造了更加轻松、自然、愉悦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够快乐学习、高效学习,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小学生在掌握了思维导图学习后进行阅读和写作,作文的逻辑性、连贯性、条理性都会有很大的提升,提高写作热情和写作兴趣,使得写作更加富有内容和真情实感。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的想法,让学生独立写出属于自己的文章和作品,让学生真正会写作文,写好作文。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中的具体运用
  1.利用思维导图启发学生思维
  由于思维导图的发散性强,以一个点或者一个关键词为中心进行向四周辐射和延伸,用想象和联想进行扩散,从而形成一个层层递进的知识脉络结构图。因此,在小学阅读中要利用思维导图去启发学生思维,如在预习环节让学生自行设计思维导图,或者根据之前教师设计的思维导图预习新内容,通过开展自主探究性的阅读,强化预习效果,实现个性化阅读。在写作中通过一个关键点或关键词慢慢扩展与之相关的内容,根据关键词,进行确定习作的内容和立意。如以“我钦佩的一个人”为主题进行习作时,可以进行引导:这个人是谁,他身上有什么特质令我钦佩,在哪件事中体现的,写作的顺序是什么,写作的重点放在哪里,这样的框架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写作更加容易。
  2.利用思维导图激发学生想象力
  小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本来应当是丰富无比,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小学生的想象力被限制,思维导图的出现能够有效地改善这一情况。“思维导图可以将复杂的知识转换成图画的形式,帮助学生更形象直观地表现出来,以此可以开发学生地想象能力。”尤其是在小学生的写作中,我们要利用思维导图去不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通过引导学生认真思考习作素材后,确定关键词,借助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拓展和发散,然后选择出最合适拓展的内容,从而组成写作的内容和纲领。如在以“学会勇敢”为主题的写作中,让学生去开动脑筋,发挥想象力,根据学生的想法帮助其建立思维导图。如有学生以“学会勇敢”这一关键词中联想到“自己一个人去帮妈妈买酱油”、第一次学习骑自行车,历经多次摔倒、成绩不理想却依旧保持努力等等,教师可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最为感兴趣的题材,写思维导图和写作大纲,最终写出思路清晰、内容丰富、条理分明的作文。
  3.构建知识网络,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思维导图能够更加简要化和清晰化地将文章概要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更加一目了然。教师可以设计思维导图去整合文本信息,将零散的知识點完整化地展现出来,通过直观的方式去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结构,达到学习新知识和巩固老知识的双重目的。如在写完某一篇或某一单元的文章后,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思维导图的优势,引导学生去展现文章的整个知识脉络,通过将学生头脑中零散的知识点进行串联,构成一个知识网络,实现学生对文章的基本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提高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还优化了学生的写作思路。当学生获得了素材和灵感后,创作动力被激发,教师通过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感悟到新的知识,采用富有新意的语言设置文章的结构重点和要点以及过渡衔接内容。根据思维导图进行文章结构排布,具体形象化地描绘相关内容,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思维空间,积累所学内容,当遇到新题目时,能够迅速在脑海中勾画新题目的结构,搜集内容素材,进行合理的组合,从而写出更加有深度的作文。
  三、小学阅读中思维导图制作指导
  从以上叙述中我们能够了解思维导图在小学阅读中所发挥的作用,为更好地体现生本理念,引导学生真正将思维导图运用到日常阅读过程中来,教师还应围绕“如何进行思维导图的制作”,传授给学生一些有效的技巧。基于此,本文以小学课外阅读为例,分析如何引导小学生进行思维导图的制作,具体如下:   首先,应引导学生明确书中的中心主题词,这是思维导图的发散核心,后续多是围绕这一核心进行思维发散。在一本课外书籍中,有很多“点”都可以作为中心主题词,具体而言,一是以“书中人物”作为中心主题词,例如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哈克、江·乔艾、汤姆·索亚等人物可以作为中心主题词,《鲁滨逊漂流记》中的鲁滨逊、星期五等也可以作为中心主题词,不同人物背后的主线剧情也各不相同,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理清故事脉络。除了人物,具体的事件也可以作为主题词,例如《骑鹅旅行记》中,小狐仙惩罚尼尔斯,把他变成了“拇指人”,才有了后续的“骑鹅冒险”。
  其次,在确定主题词后,应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发散。不同主题词下,思维发散的过程也有一定差异性,例如在《水浒传》中以“宋江”作为中心主题词,那么围绕这一人物,后续发散内容应包括:宋江的生平、主要事迹、人物特点等,在上述发散内容的基础上,还可以继续进行新的发散,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思维导图。例如在宋江事迹下,又包括义释晁盖、怒杀阎婆惜、发配江州、梁山聚义等,从而将该人物背后的故事线清晰地呈现出来,更加有利于加深对《水浒传》的理解。以具体的事件作为中心主题词时,如《鲁滨逊漂流记》中,关键事件包括“鲁滨逊坐船离开英国”,“鲁滨逊乘坐的船海上遭遇风暴”、“鲁滨逊流落荒岛建房定居”、“鲁滨逊遇见星期五”等,通过这些不同的关键事件,能够让学生对整个小说的主体内容有一个全面深刻的了解,更有助于学生提升阅读效果。
  最后,教师除了做好思维导图核心内容制作指导外,还应立足于思维导入制作本身,向学生传授一些必要的技巧,比如在制作思维导图时,需要在纸上画一个网状的结构图,应从中间围绕中心主题词进行制作,然后再逐渐发散,形成一个网状结构。思维导图最好图文并茂,不同级别设置不同颜色的粗细线条。除此之外。在思维导图具体制作方面,教师除了向学生推荐几个基本的思维导入结构,比如环状结构、树枝状结构、线条状结构外,还可以鼓励学生自主进行思维导图结构的创新,形成自己的风格,这更有助于思维导图在小学阅读中的作用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与展现。
  实践证明,思维导图的运用对于小学語文教学具有深远的意义,能够为教学带来更多的生机和活力,活跃教学环境,将松散的知识点系统化和结构化,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因此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我们要科学地运用思维导图,使其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康晓丽《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探究》,《考试周刊》2016年第36期。
  [2] 黄文锋《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第36期。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课程改革将个性化写作再一次推到了台前,面对当前写作教学面临的困境,本文旨在以个性化写作的瓶颈呈现出的特点为抓手,探讨突破策略,以期唤醒学生的自觉写作意识,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 个性化写作 瓶颈 突破  写作应该是灵魂与灵魂的对话,源自作者内心,呈现独特的个性化体验,这也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反观当下作文教学与写作,不难发现,个性化作文还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景,充
一、案例背景  2018年,因工作需要,我从高中调到初中工作,2019年8月开始承担初三三班的语文教学工作。通过查阅初二期末考试成绩,与班主任及其他任课教师沟通,我对该班有了初步了解:语文学习基础差,在四个班级中成绩最低且差距很大,课堂纪律不佳。为了更好地开展语文教学,除了认真备课,我提前一天利用自习课时间,从学习用品的准备、课堂纪律要求和预习任务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要求,目的是让学生们对语文课有一个
摘 要:农村留守儿童是一类特殊的学生群体,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缺少父母的陪伴,父母对他们的教育很少,常常让他们觉得孤独,加上同伴的歧视,使留守儿童容易形成自卑心理。真心呵护留守儿童,创设浓浓的仁爱环境,可以潜移默化地涵养留守儿童的品格。教师育人有方,要滋养留守儿童的心灵;双管齐下,疏导留守儿童的自卑心理,让留守儿童在爱的阳关下健康茁壮地成长。  关键词:仁爱涵养 师爱滋养 自卑 疏导策略  农村留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带动了教育科技的腾飞,推动了教育改革的进程。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各级教育部门提倡对各种教学方式进行大胆创新,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原本枯燥的语文教学中努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索和分析,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 现代化教学手段 应用  长期以来的语文教学总是被
摘 要: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语文素养都有着重要作用,对于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更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对此,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经验,从提升学生自身的阅读兴趣、利用多媒体手段、加强互动交流以及養成阅读习惯这四个方面,讨论如何培养中学阶段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关键词:中学 语文教学 阅读能力培养  DOI:10.12241/j.issn.1009-7252.
摘 要:小学阶段的学生还不能很好地意识到学习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意义与价值,其往往存在着一种任务的心理。如果在教学中不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会导致学生逐渐失去对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学科的情感与兴趣。语文是一门具有丰富情感的学科,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价值观等等有着重要作用,还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文字解读能力。本文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进行了研究,并结合语文教材提出了具
摘 要: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包括写作驱动力、心灵力、审美力、思辨力和表达力的培养。教师要建立外在激励机制,唤醒写作主体的写作意愿,最终转化为其写作内在驱动力。心灵力、审美力和思辨力是学生写作能力的精神之源泉,培养写作主体敏锐的心灵、寻美的眼睛和理性的思维,才能让真实的生活,心灵的成长,理性的思考真正走进生活。以课文为依托,重在思想的启迪和方法的引领,山川之美、伟人足迹、博大胸襟、科学思维……这是
摘 要:随着教育事业的逐步发展,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学校对孩子的教育范围已经不拘泥于课本之中,而是追求多读多看一些课外阅读。课本知识过于固定,有时会限制孩子的眼界和思维,而课外阅读种类繁多,不仅可以拓展知识,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锻炼思维,进而让学生通过丰富的知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外阅读 作用  学生在考试时常常感到“书到用时方
摘 要:班级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在学生成长、学校正常运行以及教育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规划者、指挥者,而“细”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要求,班级管理的好坏,工作能否做“细”起着决定性作用。  关键词:班主任 班级管理 学校管理   一、班主任的作用  班主任是学校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学校教育工作中的协调者和组织者,是学校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中流砥柱。所有学校都把班主任队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过于注重字词讲解,逐句翻译、串讲的方式,不仅沉闷了课堂,也剥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更重要的是它没有抓住文言文的精髓。文言文是文言、文章、文学、文化“四位一体”,不能只抓住文言,而舍弃其他。言与文要相统一,使学生既感受到文言文中精彩的内容,又体验到古典文化之美。  那么如何实现言与文的统一呢?朗读是最有效的方法。读出韵味,读懂文意,读透文理,这是文言文学习的三个维度、三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