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纪录片和心灵纪录片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ska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上映的法国电影《贝利叶一家》曾获法国电影凯撒奖最佳影片提名,该片也是当年法国票房最高的本土电影。影片讲诉了法国小镇宝拉·贝利叶一家的家庭生活。这是一个平凡而又不凡的家庭,家庭成员除了宝拉之外,父母和弟弟都是听障人士。突如其来的市长竞选和宝拉的音乐天赋被发掘打破了贝利叶一家的平静生活……1993年上映的美国电影《不一样的天空》被人津津乐道,常常是因为男主人公吉尔伯特的饰演者约翰尼·德普和其弟弟阿尼的饰演者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影片讲诉了吉尔伯特的家庭生活——智障的弟弟,患有肥胖症的母亲,充当家庭主妇角色的姐姐,爱美自私的妹妹,这个家庭的生活平凡琐屑又处处充满波澜。两部电影的题材相同——都是家有残障人士的家庭生活,但却呈现出了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格,带给了观众的两种截然相反的观影体验。题材相同的电影出现巨大的差异性源自两部影片采用了不同的戏剧处理方式。
  一、 叙事聚焦:聚焦家庭与聚焦个人
  电影中的叙事聚焦,主要指电影的观察对象。影片《贝利叶一家》和《不一样的天空》的差异性,首先体现在电影的叙事聚焦不同。从片名来看,《贝利叶一家》是由法语“La famille Bélier”直译而来,片名强调的是贝利叶一家人。影片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现了宝拉·贝利叶一家人的生活,将视点放在以宝拉为中心人物的贝利叶一家。就场景方面而言,宝拉最常出现的地点是家、学校和音乐老师的家。在家里,宝拉是忙碌的。她的生活常态是做全家人的耳朵和嘴巴——一名不停歇的手语翻译。除了翻译工作之外,她还要干农活,包括给母牛接生、给奶牛挤奶、到市场卖奶酪,连家里重大的农场商业交易也由她一手操办。在学校里,宝拉是窘迫和不自信的。她常常因为劳累的家庭生活在课堂上打盹,被老师批评而无奈走出教室;也不能像学校里的其他女生,热衷于穿衣打扮和舞会派对,偶尔还要承受来自同学们的嘲讽。而在音乐老师家里,宝拉是自信且轻松的。她在歌声中忘记校园生活的不愉快,忘记家庭生活的忙乱和劳累,自由翱翔。其余家庭成员最常出现的场景是家以及家的附近。爸爸在农场工作,妈妈在家做奶酪料理生活,弟弟放学后在家玩耍,一家人聚在市场上卖奶酪……虽然是听障,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充实的生活和精神世界,偶尔也会冒出竞选市长这样不可思议的想法。贝利叶一家人不论有没有身体上的残缺,他们都选择积极地面对生活,充满梦想。所以说,在《贝利叶一家》中,影片的叙事聚焦是贝利叶一家人,是这个家庭的每一个成员,这使影片看起来像一个热闹非凡的家庭生活纪录片。
  《不一样的天空》的原名为“What’s Eating Gilbert Grape”,直译过来为“什么在吞噬吉尔伯特·格雷普”。如果结合美国人的用词习惯来翻译的话,片名的正确译法应为“吉尔伯特·格雷普的烦恼”。虽与《贝利叶一家》同为讲诉殘障人士的家庭生活,《不一样的天空》没有将叙事聚焦放在格雷普一家所有的家庭成员的身上,而是集中力量来展现家庭中的个体吉尔伯特,展示他生活中的烦恼。比起平常人,吉尔伯特的烦恼实在是太多了。家庭成员中,除了充当家庭主妇的姐姐之外,其余家庭成员都是吉尔伯特的负担——智障的弟弟、肥胖且丧失劳动能力的母亲,爱美且不懂事的妹妹。他一人赚钱供养一家人的日常生活,修缮房屋、打理杂事……除此之外,他最重要的任务是照顾智障的弟弟阿尼。而反观他自己的生活,用卡华太太的话就是:“可怜的吉尔伯特,关着自己,在照顾身边每一个人,忘记了自己的存在。”他显然已经在忙碌的生活中失去了自我意识,成为没有灵魂的个体。而影片为了突出吉尔伯特烦恼,安排了智障的弟弟不断闯祸的桥段,而每每弟弟闯祸的矛头都指向吉尔伯特本人。综上,《不一样的天空》中,叙事的聚焦在吉尔伯特身上,或者说是在解释他烦恼生成的缘由。几乎所有的镜头都是随着吉尔伯特的移动而移动,其他家庭成员的所作所为常常成为吉尔伯特烦恼的确证,这些因素的存在都使这部家庭题材电影看起来更像是吉尔伯特本人的纪录片。
  二、 叙事模式:解决冲突与拯救灵魂
  其次,《贝利叶一家》和《不一样的天空》的差异性体现在两部影片在叙事聚焦不同的基础上,采取了不同的叙事模式。《贝利叶一家》采用了一种“冲突产生—矛盾重重—冲突解决”这样一种皆大欢喜的叙事模式,有意无意地借鉴了好莱坞经典的叙事模式。由于影片的焦点是所有家庭成员,戏剧冲突也产生在家庭成员当中——听障的父亲要去参加市长竞选,健全的女儿要去参加唱歌比赛。冲突最初源自听觉正常者宝拉和听障家庭成员之间的理解障碍。由于宝拉的家人们从未听见过声音,他们对唱歌比赛、宝拉的歌唱实力和音乐天赋一无所知,他们无法体会从宝拉喉咙里发出的美妙歌声,也无法理解宝拉想要参加音乐比赛的想法。宝拉执着练习,追求自己的音乐梦想,这和家里的市长选举计划背道而驰。作为贝利叶家庭的一员,她的行为无疑是不注重家庭利益的表现,家庭矛盾一触即发。冲突产生、矛盾激化后,影片让缺席已久的理解重新复归,来解决矛盾冲突。宝拉的家人去看宝拉的表演,听不到声音的他们可以从其他观众的反应上得知宝拉表演的精彩,爸爸通过抚摸声带感受到了女儿曼妙的歌聲。至此,贝利叶一家终于理解了宝拉的梦想,义无反顾地让她到巴黎自由飞翔。由此可见,《贝利叶一家》的叙事聚焦是整个家庭和全部家庭成员,叙事模式归根到底是一个家庭矛盾的解决过程,家庭从始至终都是影片表现的重心。
  《不一样的天空》的导演莱塞·霍尔斯道姆在这一时期刚刚进军好莱坞,好莱坞叙事模式对他的影响并不明显。影片与《贝利叶一家》正好相反,它是一个“个体灵魂麻木—觉醒”的叙事模式,所有的戏剧冲突其实是主人公吉尔伯特内心的冲突。这种叙事模式的运用对主人公深层的灵魂进行了揭示和拷问。首先是个体灵魂的麻木阶段。这一时期,吉尔伯特永远默默为家庭付出自己的一切,却常常得不到家人的理解。他永远忙碌,永远在为家人服务,没有理想,也不想改变什么,丢失了自我意识。他并不能敞开心扉完全接纳自己的家人,尤其是妈妈。他也曾嘲笑妈妈胖得像头鲸鱼,抱着邻居小孩来满足他对肥胖的妈妈的猎奇心。吉尔伯特这种浑浑噩噩局面的打破来自于那个自信漂亮的短发女孩儿贝琪的到来。影片中有一个贝琪与吉尔伯特聊天的场景,贝琪问吉尔伯特的理想是什么,他答道:“我想要新的事物——房子,给家人的新房子;我想妈妈可以跳健身舞,我想要爱伦快点长大,想阿尼不会再这样。”他所有的回答都是家人而忽略了自己。吉尔伯特渐渐意识到了自己的困境——家人占据了他的全部,他失去了自己。家庭中、工作中的各种烦恼和灵魂深处的矛盾终于在阿尼18岁生日之前爆发了,他的离家出走象征着他自我意识的彻底觉醒,而阿尼18岁生日宴上吉尔伯特的回归也隐喻着他灵魂上的新生。他开始以崭新的态度对待母亲,带心爱的贝琪来见她。母亲死后,吉尔伯特将房子与去世的母亲一同烧去,这个行为给了母亲生命里最后的尊严。他开始追逐自己的自由和理想,和阿尼、贝琪想去哪里就去哪里。至此,吉尔伯特获得了灵魂上的自由与新生。从整体上来看,影片其实是主人公吉尔伯特重获心灵解放,重获灵魂自由的过程,这完全是一部吉尔伯特个人的心灵史。
  三、 视听艺术:夸张欢快与内敛沉闷
  《贝利叶一家》与《不一样的天空》的差异性还体现在两部影片不同的视听艺术运用。总体而言,《贝利叶一家》继承了法国喜剧电影的传统——“法国喜剧电影拥有的是一种日常的生活趣味,是来源于生活的平淡幽默,是法式幽默在电影中的本能体现。”[1]影片风格欢快、热情洋溢。而《不一样的天空》则是沉闷的、压抑的,与传统的好莱坞电影有所区别。这与电影视听艺术的运用密不可分。首先,就视觉效果而言,《贝利叶一家》的场景是法国小镇,蓝天碧树、农场牛群,让观众有一种置身室外桃源的愉悦感。而《不一样的天空》的场景则是美国小镇,虽然宁静空旷,但缺乏生机。其次,就镜头运用而言,快速的镜头切换使《贝利叶一家》的故事显得紧凑,不拖泥带水。而《不一样的天空》由于镜头聚焦在吉尔伯特一人身上,对人物的关注大于事件本身,使影片节奏缓慢,有些场景甚至显得冗长且拖沓。再次,就人物表演而言,《贝利叶一家》中的演员吸收了哑剧、舞台剧的表演方法,尤其是宝拉母亲扮演者的精彩表演,大幅度的身体动作产生出夸张的效果让观众忍俊不禁。而《不一样的天空》主人公的表演个个平实、内敛,影片中最出彩的人物智障的阿尼的扮演者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对人物的把控恰到好处,将一个智障儿童的外在动作和丰富的内心完全展示出来,不显夸张和做作。最后,就两部影片产生的听觉效果而言,《贝利叶一家》穿插了大量美妙动听的法国经典歌曲,用音乐的力量控制观众的情绪,使观众与影片有了良好的互动。《不一样的天空》的配乐常常是悠长深远的,这种沉闷的意境也感染了观众的情绪。
  结语
  《贝利叶一家》是典型的家庭生活喜剧,传达出对家庭中爱与理解的颂扬,对追求梦想的赞美。而《不一样的天空》则更像是吉尔伯特的个人传记,影片深入地剖析了主人公的内在灵魂,是一个将死的灵魂被唤醒的叙事过程。前者热衷于展现普通人的点点滴滴,贴近生活,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后者对吉尔伯特这样的“无名英雄”的塑造,也符合崇尚个人英雄主义的美国观众的审美需求。表现真实生活的电影才会深入人心,而脱离现实、夸张做作的电影缺乏艺术生命力,最终的结局只能是昙花一现。
  参考文献:
  [1]朱思晔.当代法国喜剧电影中的法式幽默[J].世界电影.2012(6):188.
其他文献
每一次对何殿伦同志先进事迹的学习,总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电影《村支书——何殿伦》展现了一个比以往文字记录更加鲜活的何殿伦,与其说这是对一位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的深情刻画,不如说是对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真实写照。影片中一幅幅震撼人心的画面,不得不让人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潸然泪下的感动。  当我们大喊着为人民服务时,何殿伦早已身体力行,追赶在抗旱增产的田地里;当我们高唱着为社会主义奋斗终身时,何殿伦早已冲
现今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人们的审美观念普遍提高,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所呈现出来的舞台艺术表现方式也更加的丰富多彩,更让舞台美术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不少新的门类及舞台表现手段。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在舞台美术的呈现上舞台灯光的地位一直是不可撼动的,在这里也针对自己多年的工作对灯光的感悟进行一下探讨。  舞台灯光它不光是参与,更重要的是根据演出的内容和要求,在统一的艺术构思中运用多种变化手段,创造出
一、 媒介景观中的噪音:焦灼的现代化之声  电视广播、高音喇叭、机械作业声、汽笛声……诸多背景音响构筑的噪音世界,一直是贾樟柯作品序列中甚为独特的一道风景。那些带着原始毛糙感的噪音,已然成为影片的一个重要角色,不单单是为营造一种纪实氛围,更主要体现着导演自己对于我们所处的这个纷杂、喧嚣时代的真实感知。当早在1964年便已提出的概念“地球村”“媒介即讯息”被信息化、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所证实后,人类
在西洋影戏传入中国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统茶楼戏园发挥了重要的文化传播、场域互动、商业经营的现代动员作用。正如中国电影事业的开端发生在上海徐园“又一村”茶戏楼,四川作为茶楼文化和戏剧文化都源远流长、根深叶茂的文化重地,对西洋影戏的吸纳亦是自然而然之事。与上海一样,电影来到成都后,与茶戏园结下不解之缘,既为传统戏曲注入现代活力,也预示了中国早期电影“影戏”联姻在四川的地域化映现。本文从350余部
一、 梦起——黑色电影  著名电影学家阿尔特曼曾引述过流派(Genre)一词,称其给导演提供了如何制作电影的线索。的确,流派以故事和图像之形态,连接并界定着不同的电影类型。黑色电影(Film noir),作为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电影市场涌现的一批影片集合体,在电影界关于“是否应被独列为流派”的类别界定在初期备受争议。学者约翰·贝尔顿在其著作《好莱坞电影》中曾提到,黑色电影可以被单独列为一种电影类
2019年7月上映的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凭借独特的叙事架构、精湛的制作工艺,获得50亿元的票房佳绩,并成功打入国际动漫电影领域,实现了票房与口碑的双丰收。本片大获成功的因素众多,其中对配乐的合理选择与应用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哪吒之魔童降世》以民族音乐元素为基础,将西方交响艺术有效融合,在充分彰显中国音乐文化优势的前提下,呈现了广阔的国际视野,实现了中西方艺术融合的最佳成效。本文以动
《地久天长》无疑是现实题材创作,在中国“现实题材电影创作,包括与当下现实并不遥远的历史——题材创作一向是中国电影的极端薄弱地带”[1]。而影片不仅表现现实而且表现了一个痛楚难以言说的深刻性悲剧,刘耀军、王丽云夫妇一再失去孩子的隐痛重荷在心中,无法舒展的苦痛只能用“钝痛”来形容,“我的表达还是很含蓄的”[2]。正因为不刻意去舒散,还原生活而造就了含而不露的钝痛弥漫,改变着这一代导演时常忍不住的尖锐表
《我不是药神》是2018年的一部现象级影片。豆瓣网超过70万人评分高达9.0,上映一个半月就收割了30多亿票房,成为名副其实的爆款。该影片改编自真实案例,关注“看病难、看病贵”的社会现实问题,将“陆勇事件”经类型编码优化为可以大众传播的电影文本,通过底层叙事和对现实的批判,成功塑造了底层英雄形象,同时聚焦白血病患者群体的生存困境,折射出强烈的人文关怀,将现实主义题材融入商业电影,在市场、艺术和现实
王小帅的新片《地久天长》成为第6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上最耀眼的影片之一,主演王景春与咏梅凭借精湛演技,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首次由男女演员共同包揽柏林影帝、影后的历史。  本届柏林电影节的主题为“个人的就是政治的”。这本是一句来自西德“68妇女运动”中的口号,意在强调个人经验与社会结构、政治结构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以此推动不同个体或族群的社会化。那么应景地,《地久天长》的两位主演在片中所饰演的夫妻,正是
一、摄影所赋予纪录片的人文价值及其功能实现的方式  摄影所赋予纪录片人文价值及其功能实现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其一是通过所拍摄影像本身所呈现的人文价值及人文关怀,其二是通过一系列技术性的拍摄方法进行导演创作意图上的影像阐释。  (一)拍摄内容直接赋予影像的人文价值关怀  第一种拍摄方法所呈现出的纪录片人文价值是题材和拍摄内容自身所赋予的。也就是说,拍摄对象一旦呈现于画面,它的人文价值就是一种约定俗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