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机关在民事环境公益诉讼中的角色分析(1)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ye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7年6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修改《民事诉讼法》,将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写入立法,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从此于法有据。检察机关在民事公益诉讼中的角色引起了学界的争论,本文将从检察机关的职能入手,试图分析其在民事公益诉讼中的角色,理清其中的关系。
  【关键词】:民事公益诉讼;检察机关;民事公诉人
  一、 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概述
  (一)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立法变化
  近年来,环境破坏、生态危机、食品安全等问题层出不穷,为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我国2012年新修《民事诉讼法》第55条首次规定了民事公益诉讼制度,民事公益诉讼提起的主体是“法律规定的有关机关和社会组织”,但并没有明确规定检察机关就是“法律规定的有关机关”。随着司法实践的发展和立法技术的进步, 2015年7月,最高人民检察院颁布《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试点方案》(以下简称《试点》),在13个试点地区进行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改革。试点改革取得了突出成效,检察机关弥补了诉讼主体缺位的空白,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公地悲剧”。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16年6月27日作出修改《民事诉讼法》的决定,即在第55条增加第二款:“人民检察院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领域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在没有前款规定的机关和组织或者前款规定的机关和组织不提起诉讼的情况下,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前款规定的机关或者组织提起诉讼的,人民检察院可以支持起诉。”至此,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于法有据。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又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二)检察机关的职能与优势
  (1)检察机关的职能分析
  检察机关最重要的职能是法律监督职能。宪法规定检察机关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主要职责是保障法律统一实施,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不受侵害,制裁违法犯罪行为。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是一方面是对民事法律实施情况的监督,另一方面则是出于维护国家、社会公共利益的目的对民事违法行为进行制裁,追究民事责任。检察机关的第二大职能是公益代表职能。检察机关一般被认为“公共利益的天然代表人”,当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主体缺位时,检察机关就要发挥作用。
  (2)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优势
  与其他社会组织相比,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首先,检察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拥有充足的司法资源,专业的法律队伍,高素质的法律人才,诉讼经验和诉讼能力都比社会组织高出很多。而且,检察机关还有调查核实权,拥有调查证据的便利性,能够掌握案件所需要的第一手材料。此外,民事公益诉讼耗时时间长,需要大量的资金,检察机关有国库的支持作为支撑。
  二、检察机关在民事公益诉讼中的角色分析
  《试点》规定“人民检察院以公益诉讼人身份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民事公益诉讼的被告是实施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行为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如何确定检察机关在民事公益诉讼中的法律地位或身份是学界最关注的话题!主要有以下观点:
  (一)当事人说
  当事人说将检察机关认定为民事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认为检察机关同民事诉讼程序中的原告一样,享有原告诉讼权利,履行诉讼义务。这一学说体现了民事公益诉讼中平等性原则,民事公益诉讼从本质上说还是一种民事诉讼,而民事诉讼是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纠纷。但是這种说法又忽略了民事公益诉讼的特殊性,民事公益诉讼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与一般诉讼中的原告有本质区别。检察机关与案件不存在直接利害关系,也不具有实体权利的处分权。
  (二)公益代表人说
  公益代表人说认为检察机关具有公益代表职能,其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目的也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但“公益代表人”仅是一个普通名词,并不能从诉讼法上定义检察机关的法律地位,也不能说明检察机关的诉讼权利和义务。该说作为法律地位的界定并不合适。
  (三)法律监督说。
  该说认为检察机关是国家法定监督机关。检察机关的监督角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督促起诉。《试点》规定了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需经过诉前程序,应先督促有关机关依法履职或建议有关社会组织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第二,支持起诉。有关组织提起公益诉讼需要检察机关支持的,检察机关可以支持起诉。第三,提出检察建议。检察机关可以在诉前对有关部门的行政行为和庭后对人民法院的庭审行为提出检察建议;第四,纠正违法判决。检察机关认为民事公益诉讼的裁判错误不能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时可以抗诉形式纠正错误判决。
  该说揭示了检察机关在民事公益诉讼中的法律监督职能。《试点》第一条第二款也规定了检察机关的监督职责。肖建国教授认为“检察机关是特殊的公益诉讼原告,其享有宪法规定的法律监督职能,身份上有一定的特殊性”。但是检察机关不只是“法律监督者”身份,公益诉讼起诉的身份不能当然被法律监督者身份所包含。
  (四)民事公诉人说。
  该说认为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实际上是公诉人角色在民事诉讼中的体现,是刑事公诉人角色的自然延伸,公诉职能从来就不应当只是狭隘地放置在刑事领域,而是应该放置在国家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诉求实现的范围内。公诉权是独立的国家诉权,在民事诉讼中,检察机关为维护国家、社会公共利益请求法院依法追究破坏生态环境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民事责任。
  还有一种双重说认为检察机关既是法律监督者身份,又是民事公诉人身份。双重说比较符合当前我国法治现状与诉讼结构。法律监督者身份是检察机关的法定职能所决定的,而民事公诉人身份是由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特殊性所要求的。
  三、检察机关诉权与监督权的职能分工
  检察院在民事公益诉讼中具有双重身份,若协调不好这两种身份,会导致诉讼程序的混乱和诉讼结构的失衡。因此必须要明确职能划分,将公益诉讼部门与监督部门分别开来,公益诉讼部门不享有法律监督权。在检察机关提起的民事公益诉讼中,一个部门不能身兼数职。避免检察机关为追求“胜诉利益”而侵害平等性原则。《试点》仅规定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由民事行政监察部门办理,还需要司法解释进一步明确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与进行法律监督的权责和界限。
  结语
  最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资格。一方面是检察机关的先天职能,另一方面是新赋予的公益诉讼人的角色,检察机关如何协调好这两种角色是值得思考的课题,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建设还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赵绘宇.检察机关:民事行政公益诉讼的适格主体[J].公民与法,2010(2).
  [2]肖建国.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应注意两个问题[J].人民检察,2015,(2).
  [3]汤维建.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试点相关问题解析[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5(8).
  [4]洪浩,邓晓静.公益诉讼制度实施的若干问题[J].法学,2013(7).
  [5]徐祥民,胡中华,梅宏.环境公益诉讼研究---以制度建设为中心[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
其他文献
【摘要】:新技术的浪潮不仅改变了新闻传播渠道和新闻传播方式,也改变了新闻的语言范式。本文通过分析代表主流媒体的《人民日报》《人民网》官方新浪微博关于今年巴西奥运会成为“行走的表情包”的中国游泳运动员傅园慧的新闻,发现主流媒体一改之前“高大全”的英雄叙事模式,运用“萌化”的语言元素,刻画了可爱、率真的“90后”运动小将。新闻语言的“萌化”现象也表明主流媒体对于坚持用户本位思想推进媒介深度融合,抢占新
期刊
【摘要】:情境喜剧作为电视艺术中一个独立的电视剧样式,不论是在其发迹的美国还是在我国,都以其短小精炼的形式以及轻松活泼的内容在电视媒体上占据着一席之地。本文从中美情境喜剧的发展历程谈起,进而在多方面来比较之异同。  【关键词】:发展历程;主题;人物;叙事结构;视角  情境喜剧的英文全称为situation comedy,简称sitcom。顾名思义,这类电视剧就是在特定的情境里发生的喜剧。一般情况下
期刊
【摘要】:广告策划作为现代社会中营销策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广告活动设计和媒体投放策略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接受程度,进而影响整个营销策划的效果。在现代社会,部分消费者的注意力已经从传统媒体转移到新媒体中,这注定不能在广告策划活动中被忽视,文章立足于已有的广告策划思维,通过探索新媒体时代全局性思维方法在课程教学中的的运用,以期望能够更好更快的让学生了解广告策划从而开展策划活动,并运用全局性思维将广告投放
期刊
【摘要】:在中国电影的百年发展历程中,中国电影的审美走向也经历了阶段性的变迁。20世纪的前30年,中国电影主要处于一种在“影戏”观为指导下的通俗性审美阶段;进入20世纪30年代,依托社会文化语境下的中国电影审美开始向以现实主义真实性为依托的理性审美阶段转移;新中国成立之初到改革开放以前的中国电影,所表现出的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指导下的主流审美特征;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电影则在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下,经
期刊
【摘要】:科幻,从字面意义上看是科学的幻想,真正伟大的科幻电影,也是借助科学幻想人类的未来发展,《2001太空漫游》正是这样一部伟大的科幻电影。不容置疑,和其他伟大的电影一样,《2001天空漫游》超越了电影的概念,启发了一代人的思考,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启示,也是对渺渺未来的一种探索。影迷赞叹,上帝借用库布里克的名字带给人类以警示。  【关键词】:库布里克;人类;文明;工具;科技  库布里克的《200
期刊
【摘要】:随着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新媒介的快速崛起,当今社会已进入了“融媒体”时代,培养能够掌握文字、图片、视频等采写方式和运用数字网络技术传输信息能力的影视动画艺术人才是新形势的需要。本文分析了“融媒体”时代下影视动画艺术的新特点,从加强学科交叉渗透,设置类型化实践课程,培养动画研究生的综合运用技术和实践水平等方面着手,实现建设“融媒体”时代宽口径、复合型、应用型影视动画艺术人才的培养方案。  【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女职工已成为职工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单位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如何抢抓机遇,与时俱进,提高女职工素质能力,发挥女职工在单位中的作用,促进单位的进步和发展,成为新形势下女工工作的重要内容和首要任务。因此,本文从单位实际情况出发,就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女工工作进行论述,浅谈一下个人的认识和见解。  【关键词】:新形势;女工;工作  引言  当前,很多职场女性已步入社
期刊
【摘要】:好莱坞恐怖类型片在其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对于某些恐怖核心元素进行了保留、复制、发展和创新。这些核心元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好莱坞恐怖类型片的发展趋势和创作规律。因此本文从好莱坞恐怖片的发展分期、勃兴原因以及封闭性空间和类型化人物塑造等方面来探讨好莱坞恐怖类型片中核心元素的继承与发展。  【关键词】:好莱坞;恐怖类型片;核心元素;封闭性空间  一、好莱坞恐怖片的发展分期  好莱坞恐怖片和好莱
期刊
【摘要】:1994年,电视纪录片《龙脊》,在广西北部山区的一个叫龙脊的地方历时半年时间拍摄完成的。讲述的是在龙脊,有一个叫小寨村的地方,那里的适龄儿童无法上学的真实状况。纪录片中,背景音乐来渲染气氛,当地民谣、歌谣和童谣来表现当地民风的淳朴,主要表现和概括的是小寨村学生对学习的强烈渴望。  【关键词】:龙脊;失学儿童;音乐  电视纪录片最大的特点就是记录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在现实生活中选取典型,
期刊
【摘要】:张艺谋作为中国第五代导演有着强烈的艺术风格,他所拍摄的电影也获得了大众极高的评价。他的电影风格分为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为代表的有着个人叙事特色和特殊寓言的艺术电影,第二阶段便是以《活着》《一个都不能少》纪实类的电影,第三阶段是以《十面埋伏》《金陵十三钗》为代表的商业电影时期。《活着》和《一个都不能少》属于张艺谋导演1987年至1999年执导的影片,两部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