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研究

来源 :锦绣·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vavince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部分,高职院校肩负着为现代企业培养理论和实践兼备的高技能人才,受历史原因影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大部分都是有中等专业学校发展而来,在人才培养机制方面需要由中职教育向高职教育转变。
  1.进一步优化“校企一体,三段递进”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依托地方相关产业,以学院“校企一体,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切入点,与地方企业紧密合作,本着“校企一体、专业共建、人才共育”之原则,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深入开展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明确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所面对的当前职业岗位,挖掘潜在就业岗位,预测以后就业岗位。深入解析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岗位(群)所需的职业能力,明确学生在不同环境下、不同阶段的培养目标。以自动化控制系统相关的自动化设备和智能化仪器仪表为载体,采取教师与师傅相结合、学生与员工相结合、教室与车间相结合、作品与产品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进一步优化以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自动化仪表安装与调试为核心能力的“校企一体、三段递进”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在三年时间里得到全方位的培养。
  “校企一体,三段递进”是指遵循高职人才培养规律,依托学校和企业两个平台,将人才培养过程分为职业基本能力培养阶段、职业专项能力培养阶段、职业综合能力培养阶段。把职业素质、专业技术知识、职业技能的培养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既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又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1)职业基本能力培养阶段(1、2学期)
  以校內学习为主,穿插企业认知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培养学生熟悉常用电工测量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熟悉电子电路和电气控制线路的分析方法,掌握电工电子基本操作技能,具备电气图的绘制和识读等基本能力,形成初步的职业能力。
  (2)职业专项能力培养阶段(3、4学期)
  通过学校学习、社会实践和企业实践交替进行,以校内学习为主,到合作企业学习为辅,交替开展教学;通过项目教学、现场教学等形式培养学生职业专项技能,强化学生在自动化设备和智能化仪器仪表安装调试、电气基本控制线路安装与调试、PLC控制技术应用、简单自动控制系统搭建与调试、单片机测控技术应用、组态技术应用等方面的能力;通过各种技能比赛,促进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职业专项能力,为今后从事职业岗位工作奠定较扎实的基础。
  (3)职业综合能力培养阶段(4、5、6学期)
  在学校和企业交替进行,主要培养学生专业综合能力,使学生具备完成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自动化仪表安装与调试等职业综合技能。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顶岗实习,保证全体学生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时间。
  实现校企融合,充分利用企业资源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专业技术知识和职业技能;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自学能力、价值观,企业兼职教师与学校专职教师共同参与教学过程、考核与评价学生,达到校企共育人才的目的。
  2.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通过研究、消化、吸收发达国家同类院校的课程体系,结合国内高职高专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及成果,紧跟国家及区域经济发展趋势,针对高职学生特点,开展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通过组织专业建设教师赴国内外相关学校和企业实地调研与考察学习及召开校企合作研讨会议,让企业专家与教学专家、专业骨干教师就人才培养进行深入研讨。通过调研和吸收其他院校专业建设成果以及保留本专业原有人才培养方案精华的基础上,结合校企专家论证意见,制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基于“校企一体、三段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务求使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更准确、更具体、操作性更强。
  3.创新专业建设机制
  深入推行以学校主体、政府协调、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专业建设机制。时刻关注政府经济方针政策变化,及时了解行业生产技术发展动态,虚心听取用人企业对人才职业技能的要求,及时调整更新教学内容,保证本专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安庆,方一.Multisim在中职电子教学 中的应用研究[J].华章,2014(14):207.
  [2] 周桃云,伍铁斌.关于《通信电子线 路》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3(03).
  [3]钟迪.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策略研究.2019年2月.
  作者简介:何义奎(1973-),男,四川成都人,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电子技术、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四川省2018-2020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航天电子电气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当前的人才培养力度与新课标改革力度不断加大,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逐渐形成主流趋势,越来越多的学校和企业之间达成战略合作关系。目前职业教育教学形式受校企合作背景影响,已经逐渐开始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方式,以及时应对新形势的变化和新时代的要求,从而促进职业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推动职业教育的全面提升和可持续发展,继而促进我国教育教学深度优化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能力。  关键词:校企
期刊
摘要:在职业教育中,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职业教育中经济贸易等的核心专业内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时代性。因此,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创新实践为导向,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方法;能力培养  一、职业教育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基本特点  (一)时效性  在以往通信技术不发达时,国际贸易依靠传统的信件、电话推广或外国客户的推荐等方
期刊
摘要: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应用,越来越多国家公民都开始在网络上发表自己对社会事物的看法,或者宣泄自己的情绪。由于个人所获信息的不完全性以及个人学识、思想的差异性,网络舆论的质量参差不齐,且容易产生谣言或者不良思想。在这样的环境下,高校需要主动占领网络阵地,并建立系统、全面的思政教育网络,然后实施监控、引导校内舆情和建设特色思政教育体系这种思政教育策略。  关键词:网络舆论环境;高校;思政教育路径  
期刊
摘要:本文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相关经验的基础上,首先对职业院校行政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当前职业院校行政管理工作中仍存在行政管理制度不完善、行政管理部门职责模糊等问题,针对以上现状本文提出了健全行政管理制度,明确相关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责等几点提升策略,以期为职业院校行政管理人员提供一定借鉴,完善职业院校行政管理工作。  关键词:职业院校;行政管理;问题;有效性  职业院校是为社会培养技
期刊
摘要:在电工电子技术这门课程学习中,当前的课程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对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现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了解,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改进的策略,在改进策略中,强化了知识与能力的同步培养,注重对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提升,在教学中引入了虚拟仿真系统教学,对学生完成教学实验,提升了教学效果。此外,本文还对任务驱动模式、典型案例教学等模式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關键词:电工与电子技术;创新教学;方法 
期刊
摘要:近年来,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这就要求我国院校要高度重视起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对其课程体系不断加以完善。本文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出发,针对当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概况进行了分析,进而尝试提出了新时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的路径。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一、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从现代社会发展概况看,社会经济水平提升,但社会竞争加剧,
期刊
摘要:高职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高端型技术人才,为社会做出了重要教育贡献。近年来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时,不仅注重人才专业技能培养,也更加关注学生思想动态,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学生思想觉悟,让学生拥有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结合多年教育经验,可以发现高职院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将职业素养教育融合在其中,能够开发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特色,满足高职院校学生日后就业需求,让学生在日后岗位
期刊
摘要:田径训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学生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学生要具备一定的爆发力和柔韧性,所以日常训练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定的运动损伤为了保证学生在训练中的健康和安全,就要采取合理的预防方法降低运动損伤发生率,同时更要学会要在运动损伤产生时采取合理的处理措施,避免对学生产生更大伤害。本文从阐述高职院校田径训练现状入手,分析现阶段高职院校中田径训练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和常见的运动损伤类型,进而提
期刊
摘要:维吾尔族男子群舞《葡萄熟了》是由中央民族大学学生表演,在第十届桃李杯比赛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这个作品是维吾尔族舞蹈“那孜库姆”风格,又在其基础上对那孜库姆的传统舞蹈形式进行了比较典型、合适的创新与再发展。本文以维吾尔族男子群舞《葡萄熟了》为例,通过对该作品的动作表现形式的解读,对舞蹈《葡萄熟了》的舞台调度以及服饰、灯光表现形式的论述和分析,深刻解析了舞蹈作品《葡萄熟了》的舞蹈表现形式。  关
期刊
摘要:本文论述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意义,探究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突出性问题,之后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旨在为体育教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问题及策略;  高职院校作为国内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教育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发展输送高素质人才。而体育教学作为高职院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学生强健体魄,磨炼意志品质,健全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