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作文“巧”训练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ls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三年级的作文训练,应具有省时间、周期短、效率高的特点。针对学生学习忙碌、往往只注重大量习题的练习而轻视写作训练这一现实,笔者配合大作文写作,总结出三种补充训练方式,在几届的毕业班语文作文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事实证明,不过多占用学生时间,不搞高强度训练,只要巧作设计、持之以恒,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便能事半功倍。
  
  一、课后题作文化训练
  
  高中语文课本后面一般都附有思考练习题目,除少数的客观题外,大部分是主观型题目。这些习题的答案灵活,思维的主动性大,自由发挥的天地广阔。大多数教师在处理这一内容时采用口头发言的形式,通过讨论解决。如果在精心选择的基础上,让学生把部分题目的解答用书面化形式表述出来,其实就是一次次小作文训练了。
  所谓课后题作文化,就是让学生用作文形式回答课文主观型题目。作答时,要求学生在准确把握题目所设问题的基础上,注意结构层次,注重锤炼语言,谈出自己的见解。学生如能长期坚持,势必收到一箭双雕之效:既熟悉了课文,掌握了课文精华;又训练了逻辑思维能力与书面表达能力,提高了写作水平。
  例如高中语文第六册的《报任安书》,课后练习三为:“试以今天的观念审视司马迁,谈谈你对司马迁的看法。”在对课文及人物的分析和理解的前提下,我对答题要求略作改动,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表达自己的理解。
  学生们交来的作业风格各异:
  有人说,死是痛苦的终结,当生命停止呼吸,肉体与精神所承受的痛苦能一并烟消云散,所以死成了无数人面对不幸时的首选。换而言之,背叛死亡需要一种决绝的勇气,当身体的残缺与世俗的流言幻化成一把把利刃刺向胸口时,司马迁用沉默代替了血溅长河的惨烈。我认为,这是勇气一种绝版的美丽!(罗素梅)
  这不是懦弱的表现,而是一种审时度势的智慧;这不是屈膝胆怯,而是一种坚守信念的执著。尽管司马迁在这样的飞来横祸中,身体饱受蹂躏,精神几近崩溃,他隐忍苟活的举动不为世人理解,“重为乡党所笑”,但他仍毅然地选择了他守望的那块麦田,孤独地守下去。时间是证明一切的最好方式,历史的长河大浪淘沙,而《史记》就像一颗耀眼的明珠璀璨夺目。它昭示我们:要实现孤独的信念,是一件困难的事,但正因为攀登的艰险与视角的高远,才使它具有了伟大的意义。(杨玲)
  两个片段分别体现了抒情、议论的不同文体,这种答题方式与写作结合,更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披情入文,就不难写出有深度、有思想的语言。通过写作,在训练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还很自然地为学生在考场中能就地取材活学活用课文中的写作资料作了强化,使他们便捷地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学生如能有效坚持练习,何愁作文水平不提高呢?
  
  二、思路作文训练
  
  成篇作文固然能全方位地训练学生的谋篇布局、组织材料、调遣语言的能力,但在高三学生复习紧张的形势下,作文教学如果一直采用成篇训练,学生势必有力不从心、应接不暇之感。此时此刻,思路作文能解师生燃眉之急,而且在审题与立意训练上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所谓思路作文,就是要求学生只写出文章的部分内容,其余内容用提要形式表述出来,能较完整地体现作文思路。而每次写作的主体,可因训练的重点而异,本人归结出如下形式:
  一是首尾式。要求完整写出开头第一段与结尾一段,第一段开门见山,点明主旨,最后一段深化主题,中间的段落可各用一句话写出概要。
  二是论据式。写作议论文,选择论据是关键。论据式作文要求针对话题审题后,用一句话提出论点,然后举出至少三个例子加以佐证,例子可以详略结合。其中特别要提醒学生,注意举例的简洁与重点突出,并结合材料作适当议论。
  三是大纲式。构思出全篇作文的框架,理出行文思路,各用一句话概括梗要。
  例如“以‘开放在心灵深处的花’为话题”的作文,笔者在进行首尾式作文指导时,为学生作了以下示范。
  开头(写完整):扣住话题,提出主旨。
  有一种品格,常常被人们忽视,这就是善良。一个真正高贵的灵魂,决不趾高气扬,不可一世;决不明里做神,暗里做鬼;决不口蜜腹剑,欺软怕硬。他的虚怀若谷,他的坦荡真诚,他的悲天悯人,皆源于他内心的一种与生俱来的善良,那是一朵开在生命深处的花!心中有这样的一朵花儿盛开,整个人就会焕发出一种异样的光彩,那是一种郑重与庄严、亲切与温馨、刚与柔相济的力量。
  中间(只写概要):简洁记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
  一、骑车不小心与人相撞时,体验到的他人的善意。
  二、校园中,学生在他人遭遇尴尬时表现出的善良。
  三、一家人郊游时,乡间老人让我感受到的淳朴善良。
  结尾(写完整):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善良如火,可以温暖受伤的心;善良如水,可以浇灭心头的怒气;善良如树,可以在你焦灼时带来一片阴凉;善良如伞,在风雨来临时给你撑起一方无雨的天地。珍爱那种蓝色的善良之花吧,因为有它,我们才能感觉自己堂堂正正地活着;因为有它,我们才感觉自己能爱人并被爱着。
  这篇半成品作文,开门见山,提出文章的主旨,结尾一段在前面论述的基础上,注重文采,突出善良品质的可贵,照应开头,深化中心。中间部分虽未完整写出,但体现出文章的思路与层次,和开头结尾两部分组成有机的统一体。
  
  三、哲理小作文训练
  
  近年的高考作文大多是话题作文,要求学生在话题范围之内,由一个角度切入,大中取小,小中见大,写出自己独到深刻的见解。这种题型的难点在于立意,立意不仅要立出恰当切题之意,更要立出新颖高远之意。
  哲理小作文要求针对一个事物,通过联想和想象,运用类比、比喻等修辞,用几句话赋予该事物以特定的哲理。这种小作文类似于一些报刊上登载的“杂思”“杂感”之类,富有诗意、理趣,耐人寻味。
  可以入题的对象有社会事件、生活现象,也可以是客观事物、生活用品;可以取材于寓言与小故事,也可以涉及道德品质与人类情感。此类训练,可由教师确定写作范围,也可让学生自行收集、思考后成文。一般限于100字左右,文句以凝练含蓄的表达为目标。
  学生的小作文兹举三例:
  中秋——圆月在高空挂着,你我天各一方思念着。我望着月,你也望着月;月望着我,也望着你。我们望的是同一个月,而月望的是不同的我们。
  鞋——无论多么漂亮、昂贵,终究摆脱不了被践踏的命运。
  真诚——它是一潭宁静的湖水:清澈、透明。有时它也会遇到风沙的袭击,但凭借自身的净化功能,它会很快地将污秽沉淀,永不失自己的湛蓝与美丽。
  哲理小作文是一种思想的火花和灵感的爆发,它能克服学生面对材料无从立意或立意平淡的毛病,而且这种作文形式实际上具有文学创作的性质,能够培养学生敏锐的思维意识和对写作的兴趣爱好。
其他文献
【正】 就在时下不少人慨叹中国电影观众人数骤减,票房价值危机四起,似乎中国电影已深陷迷障,进退维谷,正走下坡路的同时,峨眉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故事片《焦裕禄》却以其真实感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摒弃以往死板、机械、沉闷的“生产模式”,而要创设出一种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通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课堂教学既有灵魂又有血肉,更
讨论了蜡模制造中的如蜡料性能,蜡料处理方法,压蜡成型机的性能及相关的工艺参数,蜡模缺陷及其形成原因等。制造
本文应用凝固模拟技术,对中空轴铸件的铸造工艺进行了改进,解决了中空轴铸件产生缩松,裂纹缺陷问题,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廉颇蔺相如列传》被收入多种版本的语文教材,其注释有个别地方似可商榷。兹略呈管见,一得之愚,就教大家。  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课文注释:“[必]倘若,假如。”“必”的这一义项,《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都作此解,把“必”界定为表假设关系的连词。  笔者认为,这个“必”是副词,表示“一定、确实”的意思,“必”没有假设义
有专家预言,二十一世纪世界最激烈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时代需要的人才,除了具备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在培养新世纪的人才过程中担负重要使命的语文教学,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许多新的语文理念,其中关于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有这样的表述:“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由此
本文试借鉴萨特、波伏娃、克尔凯郭尔等存在主义哲学家的思想分析《菩萨凝视的岛屿》中的存在主义意蕴。存在主义哲学意蕴在这部小说中表现在四个方面:女性与男权社会的关系;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热芯盒制芯工艺的特性及其概况、热芯盒树脂及固化剂的开和应用情况、常用热芯盒树脂在化剂的特性,还介绍了与之有关的原砂性能控制、混砂工艺及其设备的要求
【正】 16~17世纪,随着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地理大发现带来大量的白银输入,使欧洲各国普遍以白银为主要货币材料,先后铸造银币,以适应日益扩张的国内外市场的需要。白银的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