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水利水电工程除险技术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ms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日益增多,不仅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工程所在区域的能源需求。由于水利工程工期长且技术复杂,导致建设阶段不可避免地出现安全性问题,严重影响了水利水电工程投入运营后的整体性能。本论文针对水利水电工程的除险技术进行分析,并具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险情分析;除险技术
  中国的水利水电工程多建于改革开放初期,至今已经30多年。与现代的工程施工技术相比,当时的水利水电工程受到自然条件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建设工程质量难以保证,加之投入使用了30多年,一些施工质量问题对工程运行的稳定性产生了负面影响,严重妨碍了水利水电工程的可利用价值。此外,现在的建筑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一些工程建设单位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就会在施工中降低成本,导致施工安全受到威胁,不仅影响了施工质量,还会导致险情发生。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各类险情是不可避免的,为了对险情有效控制,就要将与工程建设实际相符合的除险技术方案制定出来。
  一、水利水电工程险情特征
  (一)突发性自然灾害所引发的险情
  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特点,很难做出准确预测。水利水电工程工期长,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自然因素的干扰。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由突发性自然灾害而引发的各种险情,就要对工程建设期间可能遇到的灾害进行评估并做出预测,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1]。比如:洪涝灾害、地震、山体滑坡等等,这些灾害总是会不期而至,对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的影响极大。
  (二)自然灾害的不确定性所引发的险情
  虽然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会应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对可能引发的灾害以预测,但是,往往很难确定下来。比如:地震发生后,还会产生余震。对余震就很难准确判断。一旦地震发生,就会影响到水利水电工程的正常运行。
  (三)自然灾害的破坏性所引发的险情
  一些大型的自然灾害,诸如洪涝、地震、泥石流等等,一旦发生,就产生强大的的破坏力,不仅导致各种工程设备损坏,还对工程安全造成严重地威胁[2]。
  二、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常见险情
  (一)自然灾害所造成的险情
  自然灾害具有不可预测性和不可抗拒性,一旦产生,威力之大可以将水利水电工程彻底毁灭。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会存在诸如洪水、地震等各种险情,当自然灾害发生后,就会将水利水电工程的附件结构破坏。
  (二)近坝岸库险情
  水利水电工程的近坝库岸在运行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自然因素的干扰而发生险情,诸如地震伴随强降雨,很容易导致山体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险情,甚至破坏到整个水利水电工程。要消除自然灾害给水利水电工程带来的险情,就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解决,但是,要将自然灾害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影响消除,却是非常难的。
  (三)土石坝的险情
  水利水电工程中,土石坝被广泛应用。其特点是成本低、设计结构简单,对各种施工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土石坝所存在的缺点就是没有较强的地基排水能力。当遭遇洪水的时候,由于洪水的防御能力不够,施工就会受到影响而出现险情。在施工中采用加固土石坝材料,可以提高土石坝的质量。
  (四)设备受到破坏
  对于水利水电工程而言,地震的威胁力是最大的,其很容易引发泥石流,导致水利水电工程的周边设施受到损坏。为了避免设备破坏而影响到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运行,就需要有关部门重视除险技术,针对灾害建立处理方案。当灾害发生后,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可以将损失减到最低[3]。
  三、水利水电工程的除险技术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险情处理方案
  要使所制定的险情处理方案科学合理,首先要对工程施工进行安全性评价,诸如周围环境、上游设施等等。通过准确地评价,才能够对险情信息快速掌握,一旦险情发生,就能够对工程险情信息快速查明,并立即采取应急除险措施。特别是处于恶劣的环境中,更需要对险情信息快速掌握,对险情做出预测,以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险情的发生率。对险情进行安全性评价,是制定除险方案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方案制定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多种相关因素。首先,对能否将险情有效排除做出判断,确定除险技术的可行性;其次,所制定的除险方案要与水利水电工程现场相适应;最后,确保除险措施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虽然所制定的除险方案比较笼统,但是在应急抢险中,就可以根据现场情况对方案灵活运用[4]。除险人员要按照施工技术要求对除险方案进行选择,并根据除险实际情况对方案进行调整和完善,以避免方案无法执行而造成严重后果。
  (二)正确掌握水利水电工程除险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所发生的险情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且险情的破坏性极强,特别是自然灾害所引发的险情,不仅无法预测,而且还无法采用技术措施有效防范。那么,就要采取措施将灾害的破坏程度降到最低。虽然自然灾害的无法预测,但是对险情发生的时间和所在位置能够确定,通过对环境因素综合考虑,就可以在自然灾害发生后,对是否能够引发次生灾害进行判断[5]。对于规模较大的水利水电工程,当遭遇险情后,对具体位置很难及时地判断出来,延误救灾最佳时间。所以,当灾害发生后,对可能发生的险情要做出有效判断,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结论:
  综上所述,水利水电工程所处环境复杂,特别是险要的地势,为各种灾害的发生创造了条件。对于水利水电工程而言,最大的灾难就是地震,加之工程所处环境特点,很容易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等。自然灾害是不可抗拒的,可以采用科学的方法对自然规律的发展与变化进行研究,总结灾害发生的性质和特点,预测水利水电工程遭遇灾害后的受损情况,据此而制定除险方案。同时,还可以通过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弥补除险环节所存在的不足,使与除险工作相关的技术不断地被开发出来。
  参考文献:
  [1]王懋懿.水利水电工程紧急除险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5):166.
  [2]李锡均,和润秋.长低坝水利除险加固工程防渗处理方案的探索与实践[J].水利技术监督,2010(05):43-44.
  [3]范思毅.水利水电工程除险技术研究[J].工程科技,2014(01):232.
  [4]叶婷婷.水利水电工程除险技术分析[J].城市地理,2013(04):137-138.
  [5]强勤国.浅析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几个技术要点问题的质量控制[J].广东科技,2010(02):140-140.
其他文献
【摘要】防渗工作作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重要工作,对工程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提高防渗技术不仅能够保证工程的质量,还能够减少施工投资,使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文章对渗透的现象及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防渗工作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防渗处理技术;水利水电;施工  近年来,水利水电工程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各项技术也在日趋完善。但在具体施工中仍有许多细节问题需要改进,渗漏问题仍是困扰水利水电工程的难题。
建筑工程的质量不仅涉及到项目施工人员、业主方的利益,同时,也涉及到建筑工程的运行维护和使用者的利益。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相关要素进行分析并优化,对于提高建筑工程质
尊敬的罗富和副主席,张建星副社长,尊敬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首先,我对2016 (第二届)中国自主品牌峰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与会嘉宾和各界朋友致以诚挚的问候!  品牌是企业的信誉,知名品牌更是代表国家的形象。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崛起的背后往往是一批知名品牌的强势崛起,影响着这个国家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话语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抓住全球产业分工调整的契机,借助一系列开创性政策,让“中国产品
一、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的主要表现当前 ,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的主要表现可归纳为 :(1)三次产业之间比例不协调 ,增长速度分布不合理 ,第二产业比重过高 ,第三产业发展缓慢。(2)各类
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为新区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新区共青团工作应该充分利用这个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在工作思路上对接改革,在工作机制上聚焦创新,在工作定位
【摘要】自我国推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化建设以及科学技术的总体发展均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基于社会主义大环境的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与完善。而经济的生产、发展无法脱离资源,这就凸显出了水利水电工程所具备的重要性。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质量与作业效率不仅会直接影响社会的发展水平,对于我国经济建设而言,也具有深远意义。因此,人们必须对水利水电工程给予相应重视,尤其是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代,人们更应
我国的粮食政策再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rn近日,有媒体对我国的粮食政策提出质疑:“中国政府一方面说外国人不会卖粮给我们,一方面又禁止人家卖给你,是自相矛盾.大量的粮食走私
环境工程监理即工程环境监理,是工程监理和环境保护融合发展而衍生出来的一种专项工作。环境工程监理主要是指协调、约束工程参与者的环境保护行为及其环境保护的责任、权利,并
职业锚理论应用于学生干部培养中,能够使学生干部寻求锻炼机会的模糊动机转变为提高素质的具体目标,使学生干部岗位的育人功能得到更充分发挥,使学生干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教育消费--一项居民多掏钱的长期投资rn社会就业竞争日趋加剧,社会就业难度的不断加大,人们越来越感受到就业的压力和竞争的压力,尤其是不少家庭感到教育应从小抓起;加上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