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来源 :人生与伴侣·极品课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xue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下面我就结合这几年的教学,谈谈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审美情操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也曾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强大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优化导入环节,迅速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教师进行新授课的首要环节。我们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变无声为有声,生动、直观的画面,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课题产生深厚的兴趣,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如《罗布泊,消逝的仙湖》,通过视频、图片的展示及音乐背景,无需老师再去讲授,学生通过展示已经感受到了,这时语言是苍白的。尤其在学习古诗时,体会较深。古诗以凝炼,意境优美,寓意深邃被视为我国文化的瑰宝。由于古诗讲究平仄、押韵、文字凝炼,再加上古今语言的差异,生活环境变迁所形成的诗人与学生情感之间的距离,造成了学生理解上的困难。在我的教学中也出现了只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逐字逐句地理解词意诗意,而放弃了对意境的领悟,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与审美教育的培养。“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即“一切景语皆情语”。 所以我在讲《石壕吏》时,在两个班中进行了不同的教学方法的尝试,一个班常规教学,而在另一个班中采用多媒体播放动漫,画面上,老妇人佝偻着身躯,哆哆嗦嗦地开门,哭哭啼啼,凄惨悲苦;官吏骄横跋扈,趾高气扬,咄咄相逼。,画面充满动感,形象逼真,加上配音诵读。产生的效果却令人意想不到:悲愤的悲剧气氛,老妇人让人同情,官吏让人憎恨,让学生一下子就受到了感染,本来要逐字逐句的讲述也不需要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给学生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节课也上得非常的轻松。所以信息技术的使用,无疑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以其信息技术丰富的表现力,深深的吸引着学生,其积极性、主动性大为提高。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丰富教学内容
  作为教师,每个人都希望在自己的课堂上,学生兴致勃勃,积极热情的学习和思考,然而传统的教学方式,总是圈住教师的思维。有的人认为运用多媒体只不过就是花样繁多,一节课看似热热闹闹,其实学生并没有学到什么真的本领,所以在许多课堂上仍然存在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语文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并正确理解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备听、说、读、写及观察思维能力,所以我们要充分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变无声为有声,让学生可听可看、可思可想,学生有了这种感受,有了兴趣之后,才会愿意去思考,去表达,我们的目的才会达到。尤其是一些说明文和科学小品文中,运用多媒体教学会事半功倍。比如:《月亮上的足迹》,这是一篇科学小品文,网上有许多的图片和视频的资料。我在两个班级的教学中运用了不同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学发现,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兴趣,也能让抽象的描述变得更为直观。因此,对于美文、说明文等某些课文而言,多媒体的直观手段确实是一种成功的帮助,它展现出来的生动直观的课堂教学实例远比教师口头描述精彩、完整,大大便利了学生学习,丰富了教学内容,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
  三、突破教学难点,使知识的获取更为简便快捷
  科学测试表明: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25%,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15%,而如果视听同时作用,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的却可达到65%。而信息技术经常是画音同步,比较直观、形象,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还能帮助理解、推动思维、丰富想象,对学生知识的积累、智力的发展都将起到巨大作用。教材中几乎每篇文章都存在重点、难点和疑点,相应的课堂教学就存在中心环节。而对中心环节的处理又教无定法。利用信息技术化静为动的特点,就是为学生排疑解难,使学生茅塞顿开的一种好方法。当我们在教学古诗文的时候,可以把诗歌中的意境用图画或者动画的效果表现出来。如教学传统篇目《社戏》,我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观看我制作的课件,学生津津有味的看,热火朝天的谈感受,江南的小桥流水、月下行船、水乡社戏、夜航偷豆等历历在目,那淳朴的乡情、可爱的伙伴、那带着露珠的罗汉豆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自然突飞猛进,结果往常三节课讲完的内容两节课甚至一节课就完成了。这时的多媒体就像是在学生和课文间架起的一条快速道、一座立交桥。再比如,我们讲解不同年代的不同历史事件的时候,对于相关的时代背景可能不是了解的很准确,或者讲解各地的名胜、风俗习惯等等的时候,你再也不用翻阅半天书籍,或是去请教很多的学识丰富的人,只需上网搜索一下,便获取了相关的资料,不仅使学生了解了其人其事,更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了解,对作者的认识,还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探究、钻研的精神。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借助课件,自主学习,就会由呆板的纯文字的学习转化到生动的图文并茂的意境中来,较快较好地把握课文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从使知识的获取更为简便快捷。
  四、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语文凭借文字向人们传达信息,反映社会生活实际,但是任何枯燥的空洞的分析,也不如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其中,感悟、品读课文的内容。而要想让学生身临其境,就必须为学生创设一定的环境,在这种美的意境当中,很容易唤起学生的共鸣,从而深入的探究文本,同时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不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特別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实践中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充分运用网络资源,创设生动形象,赏心悦目的立体教学情境,构建具有趣味性、教育性、实践性、创造性的活动结构形式,鼓励学生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实践,以趣促学,乐此不疲,实现学生多方面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促进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作者单位:海晏县民族寄宿制中学)
其他文献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学校体育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然而,长期以来,由于人们总是认为,体育就是跑跑跳跳,属于“次科”,不是统考科目,所以,学校体育往往不被重视,在学校教育中一直是薄弱环节。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体育在素质教育中举足轻重,抓好学校体育工作越来越重要。那么,学校体育在推进素质教育中有何重要作用呢?本文在此作一浅述,以提高人们对学校体育工件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 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阅读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其是增加知识含量、扩展精神文化的钥匙,也是开展语文教学的核心。  一、强调对话,设立学生对话平台  在开展对话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一定要持有
期刊
自主学习能力对于一个人的终身发展至关重要,也是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石。学生时代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引起了当今世界各国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教育工作者首要面对的课题。  一、自主学习机制  社会认知学派威吶和布勒首先提出了自主学习模型。他们对自主学习的产生、保持及其与学习成绩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其模型突出了自我效能、结果预期、计划和监控等
期刊
中学物理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什么?这是一个具有逻辑起点意味的问题。翻阅一下建国以来制定和修订的教学计划或教学大纲,我们发现,物理学科教学的基本目标的表述基本相同,即都要和其他学科以及其他学校活动联系在一起,“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关于中学物理教育在中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价值、地位以及作用,探究如下:  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物理学理论的建立过程一般都
期刊
一篇好的课文,其中往往有很多让人想象、深思的空白点,但是在现实的语文课堂中,教师过分注重课堂的形式,而对这空白点的利用却很少。其在教学上主要表现为:(1)灌输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还没有完全打破,课堂上缺少学生主动性得学习;(2)课堂上过多地运用媒体,忽视文本本身的存在价值,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3)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将教学过程设计得十分细密,学生只能跟着老师“亦步亦趋,人云亦云”。  
期刊
初中化学科有两大特点:(一)化学的形成和发展,起源于实验又依赖于实验,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二)化学“繁”。这个“繁”实际上就反映了化学学科知识点既多又分散,并且大量的知识需要识记的特点。因此,我们不能把以前学数学、物理的方法照搬来学化学,而要根据化学科的特点取舍、创新。本人根据化学科本身的特点和本人多年从事化学教学的经验,总结出了“观、动、记、思、练”的五字学习法,供广大读者参考。  一
期刊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这就不仅要求我们的教育要培养现代化的合格人才,而且要求教育自身也要现代化。如今我们已经进入了数字化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所体现的就是在教师有效辅导下,学生通过运用网络课程资源积极地、愉快地、自主地进行探索与发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一个过程。  实践证明,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有效网络课程资源所进行的学习是可行的、有效的,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自主
期刊
美术课是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的课程,是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我们全力提倡和實施素质教育,这对学生学好美术具有很重要作用。通过美术课的教学,可以培养、激励和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的手、脑的同时得到锻炼,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美术产生较浓厚的兴趣是教学的根本任务。美术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低段学美术教学
期刊
逻辑学作为古希腊的一门古老的学科,在今天这个时代更是贯穿于社会的各个方面。而数学作为一门强逻辑性的学科,在对培养学生判定、推理等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谓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是指学生在学习中总结出来的,正确的、规范的对问题的思考能力,在数学中表现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综合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对数学的综合和分析来推动数学的学习,促进学生以能力为基础进行深入的数学研究。对于高中生来说,良好的逻辑思维能
期刊
所谓心理素质是指人们运用感觉、知觉 、记忆、思维、情感、能力等完成某类活动所必须的基本条件。而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它在学科方面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优势。因为语文属于人文学科,人文学科是反映社会现象和文化艺术的科学。  因此对于我们语文教师来说,不仅要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还要把心理素质的培养贯穿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在语文教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引导与培养。  一、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