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水而战

来源 :中国扶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乐泮水,薄采其芹。
  思乐泮水,薄采其藻。
  《诗经—泮水》
  逐水而居,人类文明的演化史。因水而困,一个久远的沉重话题。
  “泉里的水少得就像滴眼泪,打一次水至少排一个小时的队。仅有的这么点水,还非常难喝,又脏又涩。”“山城里的水,驴喝了都拌嘴。但水太珍贵了,人也得将就着喝。”“因为缺水,上百只山羊陆续渴死。”……滴水贵如油是生活在人畜饮水极度困难地区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历史进入到21世纪,这样的干渴图景仍然存在。
  自2005年胡锦涛同志对协会工作作出重要批示以来,协会一直奔走在为人畜饮水极度困难地区找水的路上。他们来到年平均降雨量300毫米但蒸发量却有1500毫米,全县4.8万人没有饮用水的甘肃省东乡县;来到地处喀斯特地貌区,无地表径流,蓄水能力极低的重庆市武隆县;来到因氟含量超标而导致村内50多位村民身患残疾的甘肃省庆阳市环县甜水街村,为他们想办法、找水源、建水利工程,为解决他们的饮水问题做出了贡献。
  而协会与新加坡连氏救援组织合作开展的人畜饮水国际合作项目便是其主要贡献之一。新加坡连氏救援组织是一个长期从事国际公益项目的慈善机构,多年来动员国际社会力量,致力于为东南亚的贫困乡村解决安全饮水难题。2012年协会与新加坡连氏援助组织签署了5年战略合作协议,确定以协会“支持贫困村大学生村官工程”为平台,由连援组织在5年内捐款3000万元,帮助100个贫困村解决人畜饮水困难问题。项目的实施从根本上改善了极度缺水地区的发展状况。
  饮水项目给俺解了“渴”
  人畜饮水国际合作项目的实施,大大改善了当地群众的饮水条件。“以前的日子不好过啊,找点水太难了。”甘肃省环县罗山乡兰家掌村村民刘全湖说,之前他每天都要去离家10里地的小泥沟取水,好不容易到了,水却不是现成的,“先挖一个泥窝窝,让浑水流进来,等水稍微澄清再装进水桶。”几十年以来,老刘每天都在重复着这样的取水过程。“以前取点水太费劲了,取一趟水最少要三四个小时,要是保证家里的羊能喝足水,至少要跑三四趟,每天除了拉水别的啥也干不了。”说起当时的境遇,老刘皱起了眉头。自从人畜饮水项目在兰家掌村实施以来,村内的饮水条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现在村里通了自来水,什么时候想用水,打开水龙头就能接到干净水。俺家还安了太阳能热水器和洗衣机,家里要啥有啥,一点都不比城里差。”老刘笑呵呵地说。项目的实施,大幅度提高了群众的生活质量,节省了大量找水、取水的时间和劳力,农户有更多的时间来发展生产,搞各种经济生产活动,使自己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


  曾经的甘肃省庆阳市环县八珠乡八珠塬村,是一个典型的脏乱差村庄,多数农户家中的厨房、厕所、院落卫生条件非常差。“打扫卫生、种花种菜都需要水,之前连喝的都不够,哪舍得‘浪费’在这些上面。”八珠塬村村民王小丽说。现在王小丽家的厨房已经通了自来水,她每天都会用节省下来的水将自己的厨房擦洗干净。除此之外,吃水不再发愁的农户们还在自己的院子里种上了各式各样的花草,村容村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在甘肃省庆阳市环县甜水镇有个叫甜水街的小村庄,村民们世代受到村内“甜水”的“滋养”。但村内435人中,却有50多个村民身患残疾。原来甜水街村的“甜水”氟含量超标,长期饮用会患上大骨节病,轻者身体畸形,重者瘫痪在床。70岁的翟玉英老人是甜水街村村民,身体佝偻,双腿变形,已经瘫痪在床30余年。“之前我也不知道自己的腿為啥出了毛病,后来政府把我们村的水拿去化验,说我是氟中毒。现在好了,政府给我们修了自来水,我们可以喝没有‘毒’的水了。”翟玉英老人兴奋地说。人畜饮水项目的实施,使村民吃上了干净水,极大降低了由水质问题导致的疾病发病率,群众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提升。
  项目的实施,在改善百姓饮水条件、生产生活条件和卫生条件的同时,还有效促进了当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收入。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金竹村地处水坝塘镇西北,村内有农户1063户,4043人。由于当地水利等基础设施滞后,只能以玉米、高粱等耐旱作物为主导产业。为了打破瓶颈,解决当地发展难题,大学生村官、支部书记梁大勇申报水坝塘镇人民政府立项并向协会和连援组织申请人畜饮水项目。由连援组织出资44万元、县镇政府出资103.62万元、村民投工投劳,建成水池10口,共计450立方米;铺设管道45438米,安装水表1083块,彻底解决了全村人畜饮水困难问题。现在村内又发展了辣椒、核桃等特色产业,村民的经济收入逐年增加。
  同时,从申请、实施再到后续的管理,大学生村官都是项目的第一责任人,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其动手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基层管理的能力。
  百姓参与的“救命”工程
  人畜饮水国际合作项目被缺水地区的百姓亲切地称为“救命”工程。甘肃省庆阳市环县甜水镇大良洼村,刚从项目施工工地上工回来的张振宪说:“我们这里缺水缺得厉害啊,用水要开农用三轮车去镇上拉,算上人工费,一立方米水的成本将近300元。这些钱要是买成油,够我们全家吃上两个多月了。”张振宪说,村支书告诉他们,他们村能够实施这个工程,多亏了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和新加坡连援组织给他们捐款,不但要在村里修蓄水池,保证基本用水,还会给他们家家都通上自来水,以后用水再也不用跑到镇上去拉了。“我现在在工地上干活,政府也不让我白干,每天都给我工钱。再说了国家政策这么好,给我们解决用水难题,就是白干我也愿意。”说完这些,他简单扒拉了几口饭又出门上工去了。
  甘肃省环县八珠乡八珠塬村村民慕万军也在本村的项目工地上打工,“我们邻村去年就通了自来水,家家户户都安上了太阳能热水器,想什么时候洗澡都行,看得我心里那个痒痒啊,就想着什么时候我们村也能通上自来水,没想到今年我们村就开始施工了。”老慕乐呵呵地说,他要加把劲,多为村里的人畜饮水项目出力,等他们村的水修通了,他也要盖上一间洗澡间,安上太阳能热水器。   “虽然我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是能为项目出份力还是很高兴”“这可是国家给我们的‘救命’工程,出点力是应该的”“在工地上就想着多干点,快点把自来水修好”“我们现在在工地上出力,最后还是我们受益”……老百姓们七嘴八舌地表达着为人畜饮水项目添砖加瓦的决心。
  村民们参与到项目中来,不但能够让工程接受村民的监督,还能够为村民带来经济收入。在协会、连援组织以及群众的不懈努力下,截至2016年年底,人畜饮水项目已经在甘肃、宁夏、内蒙古、重庆、贵州、云南、湖北、山东共8个省份的34个贫困县73个贫困村进行了实施。共建设加固保护水源地86处,高位蓄水池206座;建设消毒室及配电泵室22座、集水场80个、小水窖210个、水井28眼;累计解决19万群众的饮水困难问题。
  與国际接轨的饮水项目
  人畜饮水国际合作项目,是在不影响当地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通过水源开发、管理、施工、保护和宣传互动,旨在解决贫困村安全饮水问题,帮助村民获得持续、健康的饮水,改善村民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提高村民的自我发展能力。
  “要不是通过培训了解了人畜饮水国际合作项目,我很可能就错过了这个为老百姓引来‘救命水’的机会。”说这话的是甘肃省庆阳市环县张淌村党支部书记袁永发。张淌村处于黄土高原沟壑区,年降水量仅有400毫米,村内没有河流,人畜饮水来源仅靠窖水和雨水。“窖水水质差,不少老百姓因饮用窖水患上了肠道疾病,而赶着毛驴去沟底的小溪取水,来回要走上七八公里。没有水,老百姓的日子不好过。”袁永发说。2011年5月,袁永发作为甘肃省庆阳市优秀大学生村官代表,参加了由协会组织的“支持贫困村大学生村官成长工程”第一期培训班,了解了人畜饮水国际合作项目。2012年5月就任张淌村党支部书记后,他将村里的饮水困难情况以申请的形式,向协会作了书面报告并受到了领导的重视,他所在的张淌村很快便被确立为饮水项目的第一批实施村,共投资34万元,建成了容积40立方米的水窖80处,120平方米的集流场80处,受益群众1001人,解决了村民饮水困难。
  “连援”贫困村人畜饮水项目以扶贫、环境、大学生村官为切入点,以解决安全饮水为龙头,采取政府支持、NGO主导、大学生村官为主体和项目监管人的实施机制,将扶贫、环境卫生、健康教育等问题统筹考虑,创新性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饮水安全解决方案。针对水质有保障、水量充足的南方地区,采取引山泉水或连通政府自来水管网作为供水水源,组建供水管网,供水到户;针对水质、水量有保障的北方地区,采取新打机井作为供水水源,组建供水管网,供水到户;针对水资源缺乏的西北部地区及喀斯特地貌地区,多采取修建集雨场、蓄水水窖,分户或集中供水;针对居住分散、水质严重超标的地区,多采取分户安装净水设备或集中修建净水设施。
  在管理上,人畜饮水国际合作项目则充分利用自己的“国际”优势,充分借鉴外资项目的管理模式,建立了一套包括项目申报、项目考察、项目审核、项目实施、项目验收和工程管理等各个环节在内的制度办法,在保证质量的同时,确保工程能够发挥长远效益。
  有水,就有了生命的延续;有水,就有了生机和希望。协会与新加坡连氏救援组织合作开展的人畜饮水国际合作项目,有效解决了农村饮水困难的问题,它为当地老百姓引来了“救命水”,给生活在缺水地区的群众解了“渴”,为他们带来了新的生机与希望,是一项扶贫济困、改善民生、促进贫困地区发展的有益探索。
其他文献
71岁的老父亲干不动了,她挑起了村党支部书记的重担,为拔掉穷根,四处奔走,竭尽所能;村民缺医少药,她背起药箱当起了赤脚医生,走街串巷,治病救人;村里孩子没人教,她拿起教材当起了代课教师,燃烧自己,照亮未来;村两委换届,她挑起了村委会主任的担子,从此心中装满百姓,舍小家为大家。39年间她的身份经历了四次转变,但唯一不变的是她那颗为了群众默默奉献的心。她就是山西省代县段家湾村一肩挑四担的“当家人”刘桂
期刊
为加快广东扶贫开发工作进程,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010年2月,广东省政府办公室制定了《全省不具备生产生活条件贫困村庄搬迁安置工作实施方案》并发出通知,给予搬迁建房农户补助,地级市、县级财政配套也给予补助,标准为搬迁农户每户补助3万元。  据了解,梅州市搬迁安置工作共有指标10080户。梅县区扶贫开发局按要求对全区各镇符合不具备生产生活条件(以下称“两不具备”)贫困村庄进行调查登记上报。  
期刊
脱贫攻坚,入之愈深,其进愈难。扶志,即是难题之一。时至今日,仍有一些贫困户言必称贫,这一志气上的贫困,贯穿于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脱贫始终,成为脱贫攻坚中最难啃的“硬骨头”。  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革命老区县,陕西省旬阳县从2014年起,开始探索以道德评议的办法来破解扶志难题,后来又进一步将扶志工作系统化,以新教育立志向,新民风树正气,新机制增动力,取得了很好的实践效果。2017年9月6
期刊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东临黄河与山西相望,西连宁夏、甘肃,北邻内蒙古,南接延安市,总土地面积43578平方公里,辖1市2区9县、176个乡镇、7个街道办事处、46个撤乡办事处或行政服务中心,5474个行政村,总人口383万,有国定贫困县8个,贫困村927个,在册贫困人口90296户、229091人,是陕西省脱贫任务较为艰巨的设区市之一。  精准扶贫实施以来,榆林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健康扶贫工作摆在重
期刊
新华社北京10月9日电 2017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9日在北京召开,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出席论坛并致辞。他强调,消除贫困是全人类的共同理想,也是当今时代的重要主题。中国始终是国际减贫事业的积极倡导者和有力推动者,愿与各国一道,持续开展减贫经验交流,深入推进国际减贫与发展合作,为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注入强劲动力。  汪洋强调,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把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作为执政宗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多个重要场合、重要会议、重要时点,反复强调脱贫攻坚,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作出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形成了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科学遵循。精准扶贫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的核心内容,是贫困治理的重大理论创新,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准扶贫思想的核心内容,就是要针对贫困人口差
期刊
金秋十月,放眼神州阳光灿烂,结满硕果,洋溢希望。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  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全面审视了当今世界和中国大势,准确把握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科学判断,系统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深刻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这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决胜全面建
期刊
“脱贫攻坚讲习所,干部群众你和我,就像当年见红军,看见干部不再躲,宣传政策讲道理,房前屋后种水果,党给我们拔穷根,日子越过越红火。”党的十九大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贵州省代表团讨论时,毕节市委书记周建琨念了这段当地群众编写的歌谣,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一做法表示充分肯定:“你讲得很好。新时代的农民讲习所,赋予它新的内涵,这是创新。”  那么,“脱贫攻坚农民讲习所”的历史传承是怎样的?今天的讲习所,讲习
期刊
在中国扶贫开发协会的办公场所中,有一间挂牌为“博士后扶贫工程中心”的办公室,这里“谈笑有鸿儒,往来有白丁”,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交通大学等各学科、各领域的博士后1000多名,由院士、博导组成的专家指导委员会专家100名,服务着缺技术、缺科技的贫困地区,初步搭起了“博士后产业扶贫联盟”的组织框架。  據了解,截至2015年底我国30年来招收14万余名博士后。上学时代,对
期刊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人民的利益和幸福出发,阐述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并要求: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实践证明,精准扶贫是我国实现农村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如期全部脱贫的重要举措。  5年来,我国已有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这一可喜成绩更坚定了我们全面消除绝对贫困的信心!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