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肩挑四担的“当家人”

来源 :中国扶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meng88888888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1岁的老父亲干不动了,她挑起了村党支部书记的重担,为拔掉穷根,四处奔走,竭尽所能;村民缺医少药,她背起药箱当起了赤脚医生,走街串巷,治病救人;村里孩子没人教,她拿起教材当起了代课教师,燃烧自己,照亮未来;村两委换届,她挑起了村委会主任的担子,从此心中装满百姓,舍小家为大家。39年间她的身份经历了四次转变,但唯一不变的是她那颗为了群众默默奉献的心。她就是山西省代县段家湾村一肩挑四担的“当家人”刘桂珍。
  今年54岁的刘桂珍,身高1米53,体重80多斤,看上去很是瘦弱。两鬓斑白,皮肤黝黑。刘桂珍不善言辞,说话之前总是先露出腼腆的微笑,朴实无华这个词用在她身上再合适不过。刘桂珍常说自己其实什么都没做过,但是每个人都知道,她不但做了,还做了很多。她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担起了这四副沉甸甸的担子,把每个村民都装在自己的心里,撑起了这个小山村的一片天。
  “桂珍心好,跟着她干我们心里踏实”
  位于代县南山深处、峪河上游的段家湾村,山大沟深,土地贫瘠,6个自然村零星分散在方圆10多公里的沟沟岔岔中,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全村69户118人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9户92人,是全县出了名的贫困村,村里穷怕了的年轻人都梦想着能够走出大山,刘桂珍也不例外。
  1996年刘桂珍的父亲刘白小因为身体原因不得不辞去村党支部书记的职务,组织上推荐了刘桂珍,她第一时间就拒绝了,因为她走出大山的愿望太强烈了。之后乡党委领导多次找她谈话,党员们一致推举,她全票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面对组织和村民们的信任,刘桂珍放弃了自己走出大山的梦想,从父亲手中接过了这副沉甸甸的担子,一干就是19年。


  刘桂珍刚上任时的段家湾村,地下无资源、地上无企业、集体无收入,是十里八乡有名的“三无”村,村民们世代种植玉米、谷子、红薯等作物,辛辛苦苦种了几年,村子还是那个村子,百姓的日子过得还是那么穷,刘桂珍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刘桂珍深知,要彻底改变现状,首先要改变单一的种植结构。于是她远赴内蒙古、太原等地考察,了解市场信息,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党员、村民代表多次开会,分析研究村里的地理条件、气候特点和比较优势,决定在村中的河滩地上搞油松育苗。然而,受多年生产习惯和封闭思想束缚,大家都怕搞不好赔钱,谁也不敢干。
  刘桂珍决定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她认为只有自己干好了,村民们才有信心跟着一起干。她跟丈夫商量,丈夫一听火了:“搞油松育苗是个技术活,咱们从来没有搞过,不懂技术也不懂管理。育苗周期又长,忙活上两三年,要是搞砸了,往后的日子怎么过。”可是刘桂珍不死心,多次与丈夫商量,终于做通了丈夫的工作。他们凑齐了培育油松苗的费用,在自家最好的3分河滩地上种了营养袋油松苗。经过两年的精心管护,小树苗长势喜人,第三年春天一出圃就见到了成效,3分地树苗竟然卖了7.5万元,这可是种庄稼收入的近百倍。
  刘桂珍种油松挣了“大钱”的消息很快就在村里传开了,不少村民都想跟着她发展育苗产业。刘桂珍便挨家挨户落实育苗面积,积极调购育苗种子、肥料,对准备育苗的村民进行技术培训。“要不是桂珍,我们家现在还欠着外债,过着苦日子。”杨锁文激动地说。杨锁文是村中的贫困户,在刘桂珍的带动下种了6亩树苗。可眼看着树苗马上就要出圃了,老杨却始终高兴不起来,树苗是种成了,卖不出去可咋办。刘桂珍了解情况后把到村委会洽谈购苗业务的客户直接带到老杨家的地里,让他先卖,这下老杨的心算是踏实了。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2015年,“那一年,有人看上了桂珍家的树苗,但是她让我先卖。那一年我賣了5000元,她却一棵都没卖出去。”村民邓润才激动地说。
  在刘桂珍的帮助下,短短两三年时间,很多村民的收入就达到数十万元,很多还在县城买了新房,过上了小康生活。
  今年,刘桂珍牵头在村里成立了“代县刘桂珍种植合作社”,带动了相邻的王家会、石家湾、殷家会等村发展育苗产业。但刘桂珍并不满足于这些,她还要为乡亲们开辟更多的致富门路。“最近几年,苗木市场不太景气,村民们的树苗不好卖了。我打算在村里发展中草药种植。”刘桂珍向记者介绍道,段家湾周边山坡上长着不少野生中草药,且周边林地以及当地气候适宜中药材种植,部分中药材亩产可达100多斤,按照当前最低价格每公斤80元计算,生长期满后全村每年可增收40万元以上。“种,我们肯定种。跟着书记种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她人好,净为我们想。”说起跟着刘桂珍一起种植中药材,村中74岁的贫困户侯换生没有丝毫犹豫。
  “村里就你一个高中生,你不干谁干”
  干村党支部书记之前,刘桂珍还有三次人生选择,但她均选择了为村民服务,而非走出大山。
  1978年,刘桂珍高中毕业,一心想要考上大学走出大山的她满心欢喜,没想到父亲却坚决不同意。
  原来,位于大山深处的段家湾村,多年以来一直缺医少药,乡亲们有病得不到及时医治,经常是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成重病。当时县里正在培养赤脚医生,分配给段家湾村一个名额,父亲想让她去参加培训,回来当赤脚医生,解决村民看病难的问题。刘桂珍一百个不愿意。
  “村里就你一个高中生,你不去学谁去学?你不干谁干?”因为这句话,从小深受父亲为人民服务精神影响的刘桂珍放弃了自己的大学梦,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
  半年之后,刘桂珍学成归来,从此问诊开药、扎针输液,背着药箱,风里来雨里去,尽心尽力照顾着方圆十几里的乡亲们。
  “有一年春节,下着大雪,离我们村十几里的武强村的张忠虎生病了,请桂珍去输液,她不放心,在他家守了一夜。”“有一天晚上12点,我发烧了,给桂珍打电话,没一会儿她就过来了。”“桂珍给我们看病从来不收出诊费,药钱也是按进价。”“我家日子过得不好,桂珍给我输了7天液,一分钱也没要。”刘桂珍大夫的好大家全记在心里。   而刘桂珍对大家的好远不止这些。2006年初,国家实行新农合制度,有的村民认为自己身体好,一年几十元的保险费也不愿意交,村民陈智良就是其中一个。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当年陈智良得了一场重病,光住院费就花了3万元。在那个年代,3万元可是一个农家辛辛苦苦几年的收入。正当老陈为医药费发愁时,刘桂珍打来电话让他去报销医药费。老陈这才知道,原来刘桂珍早已悄悄地帮村里没有参加合作医疗的户都交了费,一下子帮老陈报销了1万多元。从此,村民们大多主动参加新农合,有些生活实在困难的户一时拿不出钱来,她就主动帮他们垫上,有时垫着垫着就成了一笔“糊涂账”,因为给谁垫了、垫了多少钱刘桂珍根本不在意,她总会说:“现在不给他们交上,等以后生病就晚了。”刘桂珍的丈夫杨宏生告诉记者,这两年刘桂珍为村民垫交的新农合保费有八九千元。


  1998年段家湾村唯一的老师辞职不干了,村里生活条件差,工资水平低,没有新老师愿意来,眼看着村里15个孩子面临失学,又是父亲的那句话让她主动担起了代课教师的职责,这个担子一担就是29年。
  在段家湾村当代课教师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由于村子小、学生不多,段家湾小学一直采用复式教学,刘桂珍每天白天要按年级去上课,晚上还要备课到深夜,比单式班教学要辛苦得多,但刘桂珍没有抱怨过一句。后来段家湾小学被撤并,刘桂珍又到王家会小学当代课教师。“王家会离我们村还挺远的,刘桂珍每天都是带着我家孩子去上学,晚上放学再给带回来,从来没有收过一分钱。”村民曹计财说。
  “办好学校、教育好孩子是斩断穷根、彻底改变段家湾村贫穷落后面貌的关键,只要孩子们需要我,我就会一直干下去。”这是刘桂珍一直挂在嘴边的话。在她的努力下,段家湾小学没有一个学生辍学,不少她曾经教过的学生考上了高中、大学,改变了家庭贫困落后的状况。
  “温和而坚定,瘦弱而坚强”
  2006年7月,一场大雨引发了山洪,很多老人被困在家里。这对依山而建的段家湾村来说,是最危险的事。刘桂珍冒着大雨冲出家门,挨家挨户指挥村民撤离避险,又冒着生命危险抢救没跑出门的老人娃娃,一直把大家都送到安全地带她才松了一口气。这时,她才猛地想起家中的老父亲和小女儿还没有撤出来。当她拼命地跑回家中,发现屋里的水已经快没过膝盖,父亲和小女儿都蜷缩在桌子上,看到这些刘桂珍流泪了。当时年幼的小女儿不理解,冲她发脾气:“你只管别人家不管自己家,你不是个好妈妈!”听到这些刘桂珍心里很不是滋味,她对不住自己的家人,但她觉得只要乡亲们好,一切都值得。
  2012年段家湾村实施移民搬迁,不少群众都不愿意搬。刘桂珍知道大家都在看她,只要她一搬,村民们就会跟着她一起搬。于是她咬牙拿出自己省吃俭用存下的8万元积蓄,又借了4万元,在县城里的移民小区买了一套房,后来村里就有10户村民跟着她一起搬到县城。有乡亲劝她:“桂珍,花了这么多钱,费了这么大劲,好不容易在城里买了新房,别再住家里的土窑洞了,跟我们一起去城里住楼房吧。”但刘桂珍却说:“只要有一户还没搬走,我就不能走,我走了怕乡亲们没了主心骨。”留下来的刘桂珍继续全心全意为乡亲们服务着。
  在刘桂珍的抽屜里有一个录音机,每次去镇里开会回来,她都会把会议精神整理出来,录成录音,挨家挨户地放给腿脚不便的老党员听。
  刘桂珍还经常把自己的工资、补助用在村里的公共事业和村民的生产生活上,自己却过着清贫的生活。看病、上课、处理村中事务……身兼数职的刘桂珍太忙了,忙到把家中的所有事都推给了丈夫,忙到连跟丈夫吵架的时间都没有。有人问过她丈夫杨宏生有没有怨言。杨宏生说:“心里没想法不可能,但是两口子,我不帮衬她谁帮衬?”
  “刘桂珍有个本子,上面记录着所有村民的全部信息,这个本子她时时刻刻带在身上。她每次出门之前都会主动找我问最近有什么工作没做,她是怕她不在,落下工作,乡亲们有好的政策享受不到,她是真的把每一位乡亲都放在自己心里。”分管扶贫工作的副乡长张丽生告诉记者。
  真心换真心,刘桂珍对大家的好,换来了大家无条件的信任。2017年段家湾及周边6个自然村被列入县里的“十三五”搬迁计划。“我们这个项目是2017年下半年才开始的,10月份就完成了全部46户的房屋拆除和土地复垦。很多村民在没有确定补偿款的情况下就签下了房屋拆除协议。乡亲们都表示,他们信刘桂珍,刘桂珍让他们拆他们就拆。”说起这些,张丽生的眼中满含泪水。
  为群众服务的刘桂珍从没有说过自己对别人有多好,却一直在诉说着乡亲们对她有多好。
  刘桂珍说过这么一件事:“有一次我去外村看病,半路上自行车坏了,自己扛不动,又怕耽误了病人,干脆把车子锁好停放在路边,徒步向病人家走去。一位邻村的村民路过,认出是我的车子,怕被小偷偷走,就主动扛着给我送回家里。”每每说起这件事,刘桂珍都会流下感动的泪水。
  “温和而坚定,瘦弱而坚强。”代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刘会平这样评价刘桂珍,而这个温和坚定、瘦弱坚强的女人打算让自己学医的大女儿在外积累两年经验之后,回到段家湾村继续为乡亲们服务,将刘桂珍从父亲刘白小那里继承的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继续延续下去……
其他文献
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从1993年成立,已历经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不同阶段有不同起点,不同阶段有不同成就、不同的辉煌。现在把传承的火炬交到了我们这一届手中,2017年以后,我们的道路将向哪里走?怎么走?必须找好立足点、新起点。我的初步思考认为协会的基本目标是8个字:高端、精准、创新、融合。  一是要把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办成高端之会。高端,指的是协会层次。在军事上有战略、战役、战术、技术层之分,协会同样也应
期刊
金秋十月,本是收获的季节,但在山西省中阳县塔上村,贫困户王小明却把地里的庄稼扔在了一边。此时的他,在县城的新房里忙着装修。“200元买了一套房!” 在37平方米的新家里,王小明向记者介绍这件“天上掉馅饼”般的好事。“虽然房子小,但是够我们老两口住了。”精明的王小明自己设计自己装修,拿着自己亲手画的装修图,他憧憬着新家的格局,笑得合不拢嘴。  “馅饼”不光掉到了王小明家,今年,中阳县委县政府让全县1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经验。党建与精准扶贫密不可分,只有把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出来,才能形成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同时,脱贫攻坚也为强化党的基层基础、锤炼党的作风提供了重要平台,能够有效提升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的作风能力和为民服务意识。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山东省即墨市将党建全面接入脱贫攻坚,积极探索,建机制、夯基础、抓创新、
期刊
在全党动手、全民动员、全社会参与的脱贫攻坚战热潮中,协会深知,实干才能精准脱贫,实干才能助国兴邦。在协会十年如一日的社会扶贫实践中,蕴藏着太多生动而伟大的创造:  围绕贫困地区产业扶贫需求,打造特色产业开发项目。协会把美国的籽粒苋种到了山西五台山下;让蓖麻在陕西榆林生根发芽;让四川旺苍县茶园青青筑富路……这些项目经过几年的培育发展,已然成为产业扶贫的亮点。  围绕贫困地区教育扶贫需求,打造“百所高
期刊
金秋十月,2017年全国脱贫攻坚奖颁奖仪式在北京举行。全国各地涌现出的40位扶贫战线先进人物,在汪洋等领导同志的见证下,领取了那份沉甸甸的荣誉。这里面,有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他是奋进奖的获得者,82岁的共产党员,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草王坝原支书黄大发。  奋进奖,属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劳致富光荣脱贫的贫困群众;属于那些积极作为、勇于担当,带领群众摆脱贫困的“领头羊”。耄耋之年荣获奋进
期刊
扶贫,是一项温暖人心的事业,具有弘扬扶贫济困传统文化、净化社会风气的作用。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要求,是2020年前最大的政治任务。加强扶贫宣传,弘扬先进人物,推廣典型经验,营造浓厚氛围,是一件非常有必要、有意义的工作。  10年来,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始终把扶贫宣传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不断拓展思路,搭建平台,组织活动,探索经验,在我国扶贫开发进程中发挥着独特作
期刊
2002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安排,中国外文局和山西省左权县结成“亲戚”,建立对口扶贫关系。  外文局成立于1949年,是承担党和国家对外宣传任务的新闻出版机构;左权县是以抗战时牺牲于此的左权将军英名命名的革命老区,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这两“家”,一“家”身在首都北京,一“家”远在太行深山。在此之前,左权县大部分人都没听过外文局这个名字,外文局的大部分工作人员对左权县也非常陌生。几十年来,外
期刊
“2017年将是扎实推进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一年,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深化之年。”这是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在2016年底召开的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对2017年的定位。作为党中央正在打的三大攻坚战之一,精准脱贫事关数千万贫困群众的幸福生活。  回顾即将过去的2017年,我们感慨: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脱贫攻坚,贫困群众切身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史上最严格的考核评估实施完毕,较真碰硬的工作作风令人钦
期刊
2017年11月13日,在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林泉镇海子村村委,一场别开生面的“十九大精神专题讲习”正在进行。这间能容纳50人左右的讲习所会场座无虚席。台上,35岁的讲习所指挥长谢伟铿锵有力、激情饱满地将十九大精神细致地讲了出来。台下,海子村的男女老少端坐着,正聚精会神,不时发出一阵喝彩。  今年4月14日,毕节市威宁县率先挂牌成立脱贫攻坚讲习所。自此,讲习所在毕节乌蒙山区生根发芽,并在这片赤水河蜿
期刊
自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对协会作出重要批示后,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依托协会平台优势,积聚各方有效资源,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围绕协会使命目标,全力打造扶贫品牌工程建设。扶贫品牌工程建设关系到扶贫重点工作的落实,关系到协会的核心竞争力,关系到扶贫资金能否成为种子钱、粘合剂,也关系到扶贫系统的社会形象。  十年辛苦磨一剑,协会扶贫的思路愈见清晰,模式愈见创新,力度愈见加大,效果越来越好,逐步打造出一批有影响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