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前中职学生就业现状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ddmanw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转变教学理念,改革中职学校教学设置,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树立以全面育人和终身教育为教学的指导思想,采取有效的方法与措施,提高中职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达到中职教学改革目的。
  关键词:中职学生;就业;现状;改革
  中职学校的学生就业是中职学校办学和生存的根本。社会对中职学生的看好、媒体对中职生轰轰烈烈的宣传、中职学校对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都使中职生的就业变得“紧俏”。但是我们冷静地看一看,其实中职生的就业问题不容乐观,困扰学校对中职生就业安置的问题还是相当多。其中部分学生职业道德素养欠缺,职业技能薄弱,造成学生就业质量不高,给中职生和中职学校在社会上的就业工作增加了更大的难度。如何看待和处理好这方方面面的问题,需要我们进行冷静地思考。本文试图从社会对中职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使我们既看到中职生就业的大好形势,对中职办学充满信心,同时又能时刻清醒地意识到肩上的重任。
  1人力资源的“消费”更趋合理,中职生的价值正在得到回归
  由于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对中职毕业生的大量需求以及近几年来高校就业的困难,使企业的用人更加理性,同时中职学校自身办学理念调整也已到位,真正意识到“职业学校的教育”就是“职业教育”。实际上,社会对人材的需求是呈梯形的,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将生产第一线的员工由过去的主要招农村民工,转向成批量地招聘正规学校的毕业生。在企业看来,中职生由于已经过了系统的教育和严格的学校管理,一般讲,其综合素质都较高,动手操作能力强,很适合企业使用,企业都乐意招聘中职学生。这就为中职毕业生就业提供了较多的机会。与大学生相比用人单位需要的“动手能力”是造成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瓶颈之一,然而这却是中职生的优势。多数用人单位都希望大学生参加工作后能够迅速适应工作需要,但是现在不少大学生存在的问题是知识面比较窄、实践能力不强,影响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此外,大学生不愿意离开家乡就业、不愿到基层就业等因素,也影响了一些大学生的及时就业。与大学生就业的尴尬相比,职教生却有明显的优势。中职学校着重培养社会急需的生产第一线技能人才,中职生既有一定理论基础,也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很受用人单位青睐。其次,所有中职生从进校第一天起,就接受了系统的定位教育,明确自己需要掌握哪些技能知识,以及今后就业方向等。因此,中职生求职时都会根据自身实际,不会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相当多的中职学生来自农村,这些学生就业目标务实、工资要求不高,也是中职生就业率高的重要原因。
  2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等职业学校的就業指导工作对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满足社会需要等方面,起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主要表现在。
  2.1调整专业设置
  过去,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陈旧单一,常出现“产销”不对路,教学活动偏重于教与学,而忽视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现在,中职学校努力实现了办学模式灵活多样化、教学课程全面实用化、师资力量专业技术化,使教学的课程设置紧跟市场要求,保证了中职生就业的畅通。
  2.2增强就业技巧及职业道德、法律意识、转岗能力等的培养
  现在中职学校普遍开设的就业指导课,对于消除学生在就业心理等方面的问题,使学生少走弯路,遇到各种就业问题,能及时自我调整克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学生在就业竞争中能驾驶自己,做到游刃有余。特别是职业生涯设计,强化了学生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就业观、创业观的形成。为学生的及时就业及稳定性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2.3主动为毕业生“牵线搭桥”
  强化学校与地方劳动人事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的联系与沟通,促进学校就业指导工作与社会职业指导工作的有机结合,为毕业生求职择业提供社会化咨询服务,通过现代高科技手段,逐步实现毕业生供给与人才市场需求的信息联通。比如,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力资源市场十分发达和规范,就业机会多,就业门路广,发展空间大。重庆市工业学校就通过实地考察各种渠道积极地抢占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人才需求市场,大量地向这些经济发达地区输送合格毕业生。学校还在个别的就业基地设立了办事机构,派出专人常年从事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效果很好,学生毕业后能及时地、成批量地被输送到就业单位工作。
  2.4积极开展“校企”合作
  与用人单位建立稳定的人才供应合作关系,加大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力度,鼓励毕业生到校外基地参加“顶岗实习”,使校外实习基地真正成为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
  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就业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中职生的顺利就业不是单一的某个部门的事,它环环相扣。如何帮租学生更好地树立职业理想,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选择和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并顺利地适应职业,事关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因而成为中等专业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并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瑞,张元.增强中职生职业幸福感:机遇、挑战与对策——基于《2012中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与就业报告》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8):68-71.
  [2]刘云兵.我的职业我做主:中职毕业生就业指导[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2008:117-120.
其他文献
《红字》是美国十九世纪文学史上比较著名的一部小说作品,其是浪漫主义作家霍桑的杰出作品。霍桑在对《红字》进行创作的过程中,采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如象征的多义性、象征
摘 要: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人们通常更关注利润指标。在现代出版业中,选题策划能否成功往往被认为是出版社能否盈利的关键因素。相应地,文字编辑开始被忽视,成为可代替品,文字编辑如何改变这种情况值得深思。为此,本文就如何提高出版社编辑综合素质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文字编辑如何使自己不可替代,以建立一套系统完善的出版社编辑综合素质管理机制,使之能够充分适应时代潮流。  关键词:文字;能力;不可替代;编辑  1
公安高校青年教师是公安高校教学任务的主要承担者,其教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预备警官的培养质量,影响着高校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青年教师学历层次高、科研能力强,但由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
摘 要:互联网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同时人们的阅读习惯和方式也在悄然的发生着变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和快捷便利化的网络时代的对立和矛盾日益的凸显。如何充分利用网络时代特点,丰富汉语言文学的阅读方式,充分的利用人们的碎片化时间。让传统的汉语言文化精髓和新兴的网络工具进行和谐的共存,实现彼此相互促进和发展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经典;阅
摘 要:自闭症儿童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言语语言沟通障碍,因此语言习得自然是自闭症儿童研究中最令人振奋同时又最有挑战性的课题。虽然乔姆斯基生成语言学理论是针对正常儿童而言,但其仍然有很强的解释力。乔姆斯基反对将自闭症儿童作为异于常人的“他者”排除,认为其有和正常儿童一样的人性。对处于语言发展重要时期的早期自闭症儿童,寻找适应他们需要的早期语言干预措施,是一项紧迫的重要研究任务。  关键词:自闭症儿童;乔
摘 要:在“双一流”高校建设背景下,学会让“互联网+思政”与党建工作领域进行深度融合,兼具“创造力”与“生产力”,成为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新的发展形态。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高校党建工作研究,构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建设的原则和框架是将“双一流”高校思政工作主动适应“互联网+”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的必然结果,增强高校改革创新的本领,保持高校建设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使得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焕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高速发展,对学校认同的研究越来越多.本文对广西大学本科生开展问卷调查,使用方差分析的方法探讨了人口学变量对学校认同的影响,为后续学校认同的研
高校文化实践育人工作的探索必须将地方城市发展与高校成果转化相结合,定期向相关产业输送高校艺术文化成果,开展群众可接受性强的可持续活动.艺术成果与文化产业发展深度融
摘 要:高职院校作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关键组成,重点在于培养更多应用型技术人才,在教学体系中需要高度重视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然而通过对目前高职院校开展的就业指导工作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存在多方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工作效果存在欠缺,因此笔者将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對如今新常态下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有小途径展开分析。  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途径  就业指导工作作为帮助学生更好就业的手段,通过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