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有一瞬间,想用生命抗衡这世界啊

来源 :中学生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我在凌晨一点半刷到那个男孩跳楼的微博,滑动屏幕的指尖一停,夜晚的迟钝保护我的心脏维持原本的频率,可耳边响起窸窸窣窣的声音,提示我并不是真的没感觉。
  困乏被清醒取代,我找出完整的视频,一打开就看到男孩的妈妈冲上前,一系列动作行云流水,先给了他一巴掌。
  接着是第二巴掌。
  再然后,掐住他的脖子训斥他。
  不算喧闹的走廊里,三五个穿着整齐校服的同学在背书、路过、忙自己的事,没有想象中夸张的注视。很快,男孩的妈妈跟着老师离开了,男孩镇定地站立在那儿,自然、安静得我几乎走神,我甚至把进度条往后拉了一大半,正好看见他突然利落地翻上窗台,纵身一跃。
  姿态仿佛十几岁的少年在耍帅,是要翻墙去网吧,跟哥们儿大战一场后,回去的路上不忘买杯奶茶给喜欢的女孩子,顺便自夸一下自己的痞酷。
  如若真如此,该多美妙啊,我七八岁的时候就羡慕中学生,到了中学,依旧觉得那是最好的时光。可是总有人,选择放弃生命,我每次都想问,你把剩下的几十年送给我好不好,我想长生不老,或者你去医院里看看,那些渴望生却不得的人。
  还想问问他们,这样离开,不会不甘心吗?

2


  其实从小学开始就经常站在马路中央想“如果这样离开这个世界也挺好”的我,挺理解那种灰暗时刻的。
  记不清具体的情况了,大概是连续很多个中午放学的时候,我妈都会搞突袭——去我奶奶家搜我藏在柜子里的小说,去学校找老师了解我的情况,然后在我走出校门的那一刻,用额头深深的川字和凶狠的、夹杂着方言的话语将我笼罩在恐惧中。
  那种感觉很奇特,明明背着沉重的书包走在地上,我却觉得身子轻飘飘的,无助地感觉自己在这个世界无处落脚。不好意思哭,因为四周还有不少同路的同学,可明明绷不住弦了,还要时刻提防着我妈突然推搡的一巴掌。
  要躲得不狼狈,要假装自己很轻松,是个天不怕地不怕面子倍儿足的厉害角色。还要按捺住忐忑的心,在外面都这样了,回家以后迎接我的会是什么呢?那一刻过往相似的狼狈悉数涌来,觉得往后的漫漫年月也看不见光,心想干脆逃开吧,世上无难事,只要肯逃避。
  那时候我对死亡的概念还不够满,也没有太多的恐惧,甚至会带着点儿得意的威胁:“我离开这个世界了,爸爸妈妈,你们好好后悔吧!”
  后来的某一天开始,我突然怎么都想不通,因为过往太糟糕才想放弃生命,可来到这个世界一遭,至少该跟生活打个平手。
  小时候同学打我一下,我一定要找机会还回去一巴掌,现在我难过了一天,凭什么没等到再开心一天,就离开?
  而且这个世界也不会因为我而改变。

3


  我有多幼稚,大人就有多自我。

  我把微博热搜上这个男孩的故事讲给我妈妈听,还没来及说,他是因为在课上打牌被老师喊了家长,我妈就干脆利落地丢来两句话:“他妈妈打他说明他该打,是他不好,他要是做好事,他妈妈会打他?”
  第二句就更司空见惯了,我妈说:“那别的小孩儿怎么不挨打?”
  “因为别的父母很好。”我平静地说完,心里又轻又凉。
  有点儿讽刺的是,似乎会因为这样一则新闻反思自己行为的父母,多半本就不会让孩子有过激行为。
  认识的一个很棒的女孩附言转发过一条微博:有时候真觉得,不管什么事,只要我妈接受我、理解我、原谅我,我就可以不在乎全世界的看法。后来她补充:“事实上就是,不管什么事,我妈永远接受我、理解我、原谅我,正是她盲目的相信和夸赞让我快乐地长到现在。就算我平凡平庸无奈,她也会觉得我的小孩儿天下第一可爱。”
  好温暖好有底气的话啊!你看,那些我们心目中的完美家长,本就是孩子的安心港湾;而在大庭广众之下打自己的孩子,最该得到教训的家长和老师,似乎也只会继续我行我素,甚至雪上加霜,在自己孩子的裤腿踹上两串泥印。
  即便不是旁观者,即便时间能倒流,我仔细想了很久,答案依旧是:牺牲任何一个人都没有一丁点儿的用处。
  我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但我也清楚人的劣根性——永恒的失去和改变才会让大人保持清醒,去爬爱的阶梯,声嘶力竭地痛哭和后悔,可他们就像成绩不好的学生,考试前一边心里七上八下,一边还是抱着侥幸的心理痛快淋漓地看漫画,一旦有转机,又原形毕露。
  想起以前有个老师,也会挨个打考试成绩不过关的同学的手心,每次打人前他都要说:“我问过我自己了,我现在一点儿都不生气,只是在按照规定惩罚你们。”当时我觉得,她在说奇怪的话作秀,后来才发现,克制和冷静的人才能不做过分的事,不用承担巨大的后果。
  这些大人不愿意懂,但我希望我们都懂,然后我们一起期盼未来。

4


  长大后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彼时的我,没有长成小学时以为的那样:绝对自由、强大的人,反而因为多看了10年这个世界,有了更多害怕的事情,我害怕生病,害怕离别,害怕灾祸和背叛抛弃,但我也在日渐丰富的视野中,找到了自己的爱好和目标。
  我开始想背唐诗宋词,终于察觉它们动魄的美;我可以赚零花钱买自己想要的东西了,我还存了张数目不大的存折;如果再重现小学和初中时那样忐忑、迷茫、愤恨的时刻,我不用逃开这个世界了,我可以短暂逃去另一座城市,看异乡的风景,抚平波涛汹涌的心海。
  最重要的是,世界一點点在我眼前开阔起来,渴望的事物越发多起来,我也舍不得离开这个世界了。
  当然,我过去想的也没错,原生家庭的问题并没有太多改善,我也还是没长成别人家的孩子,但我写了一些故事,收到了一些说我的文字很治愈的留言,暂时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也很满足。
  你是不是也有一瞬间,冲动之下误以为放弃生命,与这世界抗衡的做法很棒很酷啊?但我只知道,这样无法赢过伤害我们的人和事物。
  韩剧《是精神病也没关系》里,男主教女主,控制不住情绪的时候,就双臂交叉放在自己的肩膀上,轻轻地拍,听起来就很舒服温暖。其实啊,我们能得到的始终只有我们给自己的,只有我,能时刻拥抱我。
  所以赌气的时候别再伤害自己啦,被无力感包裹时,就拥抱着自己熬过一点点时间吧,把未来当一个盲盒,说不定就抽中了隐藏大奖呢?
  编辑/王语嫣
其他文献
赠你自然,让你用它的森林筑起木屋,让你用它的田地耕种粮食,让你用它的湖水捕获鲜鱼。没有网络,没有歌舞厅,没有游乐场,没有电影院。沐浴在原始的世界里,书籍、音乐和自然是你的生活碎片,你是否愿意过上这样的生活?  显而易见,在当今社会,只有极少部分人选择同意。不可否认的是,《瓦尔登湖》的作者梭罗和我们生活在不同年代,拥有对生活不同的看法是无可厚非的。这部作品曾被人们多次视为“读不下去的书”。它没有小说
从小生活在北方山城的我难得随母亲来到她的故乡——浙江,温婉了一回。那是母亲长大的地方,也是让我魂牵梦绕的米酒的产地。  米酒味香,米粒莹透饱满,安睡在醉人的酒中,发酵而成的清甜味儿紧紧萦绕在周围。用白瓷勺轻轻地舀上一口,舌尖便被这丝丝清凉包裹了,不知不觉间,“叮叮当当”半碗下肚。母亲见我贪食的模样,总说:“好酒量!李白饮酒作诗,你也作几首诗吧!”诗没作,却愈发想到浙江看一看。12岁那年寒假,我第一
摘要: 为了探索人参根、叶片总RNA的提取方法,以多年生人参根、叶片为材料,比较7种提取方法的总RNA质量。结果表明:除改良CTAB法对人参根总RNA的提取效果不明显,其余方法均能从人参根、叶片中提取、分离到总RNA,其中 RNAPure 高纯总 RNA 快速提取试剂盒法能提取到完整性较好、纯度较高的总RNA,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的条带清晰完整,根中RNA的D260 nm/D280 nm为1.87,
七七是我的好友,在武汉积玉桥帮她亲戚打理一家牛肉面馆,武汉全城封禁的前些天,面馆几乎没有顾客,她亲戚关了店门回家了,而七七因为感冒,一个人留在了武汉。  她说:“与其逃离给别人造成恐慌,还不如独自承受孤独。”  于是,七七在武汉過了2020年的春节,朋友圈的年夜饭,她发了一张饼干加泡面的图,让人心疼且无助。  过了几日,再通电话,她说:买不到口罩,不敢出门,冰箱里还剩两个鸡蛋,一包速冻饺子和六包泡
不舍  “从今往后,真的是聚少离多了。”  妈妈侧坐在我的书桌前,一手搭在椅背上,一手撑着脑袋,哀婉地叹息道。  我把行李箱拉好后,坐在床边看着她说:“既然这么舍不得我,明天就送我去学校呗。”  听了这话,妈妈先是一愣,继而别过头去以手掩面,声音里故意带出哭腔来:“还是不要了,我见不得这离别的场面……”  语气浮夸,有声无泪,我的嘴角不觉抽了抽。  这是我高中入学的前一天。  晚饭时,爸爸破例开了
前言   在高中生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人际冲突时有发生。它为个体练习冲突解决技能、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但若处理不当,则会给个体的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尤其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渴望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寻找自己的地位和价值,而不同的个体难免会因为不同的价值取向或是相左的意见发生冲突。心理学家托马斯(Thomas,K.W.,1976)根据冲
汪祯学校长  汪祯学,现任大连汇文中学党支部书记兼校长。从事教育工作近30年,有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十三五”期间,针对日益凸显的学生心理问题,汪校长着重打造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使之成为核心校本课程,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用心呵护学生的健康心灵,保证学生的健康真正落地,将心育与德育相结合,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深入建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平台保障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
最近天空总是突然就像泼了墨,随即落下布满天际的雨,时而嘀嗒嘀嗒,时而轰隆轰隆……等到那细碎的阳光洒下,拨开了云雾,我站在窗子旁,透过窗帘,看到阳光从缝里挤进来。  泥土潮湿,露珠挂在绿草上,难得好天气,老姐兴奋地指着窗外那一片竹林:“我们去挖笋吧?”就这样,我和老姐冲出家门。  在我们持之以恒的转悠下,果然看见枯叶下、缝隙旁,钻出了不少小笋,一个个脑袋上挂着几片小绿叶,那模样怪可爱的。  转头我就
微话剧:  楚楚,北京电影学院,研一,主业看电影,副业写剧本。他们呼喊自由可贵,我说你可长点儿脑子吧。  【舞台上,5个人散落在各个角落,走来走去】【1号女,高中生走到台前】  1号女:怎么办?这次考试又是第15名,总是这么不上不下的,是不是没有机会读大学了?不能读大学我能干什么?摆地摊,去打工?我妈会让我复读吗?大家会笑话我吧?我会和那些人一样吗?我的未来在哪里?我为什么要活着?  啊——【2号
我听过很多人评价我,说我好像什么烦恼都没有,每天看起来都很快乐。似乎确实是这样,我总是心情很好,就算遇到烦恼,也很快就能释然。这样乐天派的心态,让人看了就像从来没有遇到难事一样。性格养成与原生家庭有很大的关系,而我的乐观,大约就是因为我从家人身上得到的,更多是爱与温暖。  生于一个普遍重男轻女的地方,我比起左邻右舍的女孩们实在幸运得多。才10岁不到的年纪,一有空大人就赶她们去海边,在大太阳底下挖花